中学物理教学法——第二章物理教育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2366794 上传时间:2017-07-23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2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物理教学法——第二章物理教育发展的历史与现状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中学物理教学法——第二章物理教育发展的历史与现状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中学物理教学法——第二章物理教育发展的历史与现状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中学物理教学法——第二章物理教育发展的历史与现状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中学物理教学法——第二章物理教育发展的历史与现状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学物理教学法——第二章物理教育发展的历史与现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物理教学法——第二章物理教育发展的历史与现状(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7/28,室,1,第二章 物理教育发展的历史与现状,古代的物理教育,手工业科技教育著书立说 聚徒讲学,传授知识的途径,传授物理知识的上述途径,是在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属于物理教育发展史上的孕育过程。,古代物理教育的思想,墨翟的教育思想王充的教育思想 唐代的教育思想,古代物理知识的代表作,墨翟把知识分为闻知(传授而得的知识)、说知(类推的知识)、亲知(亲身经历而得的知识)三种。他特别重视亲知,这对物理教学中要重视观察和实验具有启发性。,墨经主要是在力学和光学方面考工记主要是力学和热学方面 论衡力学、声学、热学、电磁方面梦溪笔谈,2017/7/28,南通大学理学院物理教育教研室,

2、2,手工业科技教育,在手工业的生产技术中,广泛地存在着物理知识的应用。因此,家族或师傅在把他们所掌握的专门知识与技能,传授给子孙或徒弟的过程中,同时也就把其中包含的应用物理知识的经验进行了传授。但由于中国手工业科技教育的主要形式,是家业世传和学徒制,而这两种形式的教育,其共同点,都是没有教材的言传身教,即一边教、一边学、一边干。所以,虽有在实践中教学容易掌握的优点,也有既不易流传推广,更难于把经验上升到理论的缺点。,2017/7/28,南通大学理学院物理教育教研室,3,著书立说,在古代,也有一些哲学或科技著作中,包含了一些物理知识,例如墨经、考工记等等,因而随着这种著作或学说的流传,同时也传授

3、了有关的物理知识。这种传授的途径和方法,其优点是传授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但其缺点是既没有一定的要求,也很难于掌握。,2017/7/28,南通大学理学院物理教育教研室,4,聚徒讲学,在古代,学有专长的士子,自春秋兴起私学以来,就有以各自不同的哲学、政治、经济、社会观点和不同的知识领域,对招收的弟子进行教授的。在这种聚徒讲学的教学内容中,有时也有属于物理知识的内容。例如:春秋时期的墨家学派,在进行教学过程中,就含有物理知识的传授,又如明末清初的颜元,在他创办的漳南书院中,也曾设有水学、火学等科目,里面也含有属于流体力学和热学范畴的物理知识的传授。但这种私学,时聚时散,时办时停,所以只是断断续续地

4、传授了一些其中与物理学有关的内容。,2017/7/28,南通大学理学院物理教育教研室,5,古代教学方法,一、“非其人勿教非其真勿授” 培养有造诣的学生,首先选择弟子要严肃认真,符合标准,在教学中要按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扬长避短,使之以弟子之所能,各得其能,各得其传。这在今天来说,也就是教学方法要从学生的具体实际出发,充分发挥学生的智能,以使其成才。显然,这是考虑教学方法的先决条件之一。 二、观察和实验 我国运用观察的方法来了解和掌握自然规律,早在周易中,就有“现乎天文以察时变”的记载 我国运用实验的方法,最早始于墨经中的小孔成像实验三、注意基本功训练 学记中有“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

5、必学为箕;始驾马者反之,车在马前。”的记载,说明或反映了优秀的科技家和技术人员,在教育弟子时,十分注意实际操作、基本功训练和循序渐进的经验。这对今后的物理教育,更有很大的启示作用。,2017/7/28,南通大学理学院物理教育教研室,6,古代物理教育的特征,古代的物理知识是分散的、间断的、隐含在其他自然科学和技术知识中的,其本身还称不上一门独立的科学。 从知识的层次来看,是定性的、唯象的,基本上都是属于感性认识,所以既没有从现象上升到理论,也没有作出定量的研究,即还没有从观念上升到概念或规律。 物理知识的传授主要是在生产劳动的过程中进行的,其次是通过著书立说及科技教育,所以其本身没有明确、独立的

6、目的要求。 在传授的过程中,主要运用口传心授、观察模仿、实际操作等方法。 观察和实验已被不时地运用于物理知识的探索和传授,但广泛运用的是自然观察法。,2017/7/28,南通大学理学院物理教育教研室,7,近代物理教育,西学东渐 新式学校的创建和发展,第一所学习“西文”的学校,是创建于同治元年(1862年)的京师同文馆,它的诞生标志了中国近代学校教育的肇端。,第一所学习“西艺”的学校,是马尾造船厂附设的福建船政学堂(求是堂艺局),戊戌变法,改革科举制度 确定教育宗旨 开办学堂,中体西用,1898年6月,光绪帝在明定国是昭中,宣布筹办京师大学堂我国近代由政府开办的最早大学,“以期人才辈出,共济时艰

7、”。并下令把各省、府、州县之原有大小书院,一律改为兼习中学、西学之高等学、中等学、小学三级学堂。,2017/7/28,南通大学理学院物理教育教研室,8,癸卯学制,这个学制包含着从小学到大学的完整体系。是我国迄今最长的一个学制。 学制的教育宗旨 :“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 癸卯学制颁布以后,物理学以法定形式系统地列入了大、中学校的教学科目之中,并以不同的教学要求译编了各级学校和不同专业的物理教材,同时对物理教学中的物理实验教学,包括仪器设备和教学要求等,也作了一些原则性的规定。所以随着癸卯学制的实施,中国近代物理教育也正式诞生了。,第一个法定的并在全国施行的学制,2017/7/28,南通

8、大学理学院物理教育教研室,9,中学物理教育 开设物理课的目的,也是为了给学生以后从事各项实业或升入高一级学校学习打下基础。显然,这与我们现在提的中学物理教育要为“两个面向”服务,是有些类似的。 中学物理教育在1910年清政府仿效德国在中学实行文,实分科时,文科重经学,实科重工艺,在实科中有了进一步的加强。但实行不久,就发现中国与德国的情况不同,办实科存在着包括经费、教员(当时叫教习)以及仪器设备等等在内的许多当时无法克服的困难,便废除了。这不仅是中国物理教育史上,也是中国教育史上照抄照搬外国教育的一次深刻教训。大学物理教育 翻译外文物理书籍,逐步认识清楚,进而自己编撰物理当时已经认识到“物理学

9、与万汇学王季烈将自然科学(Ratural Scierce)译为万汇学各分科相关颇密,研究其余各科,必先以此为根本,且为各科最完备之一科 ”,2017/7/28,南通大学理学院物理教育教研室,10,近代物理教育思想,鸦片战争时期,龚自珍林则徐 魏源,反对空疏无用的“理学”,要求学习西方近代科学知识,改革封建教育,废除科举,培养“经世致用”人才。,不满当时教育的空疏无用,主张应“向西方学习”,即“师敌之长技以制敌”。,改革旧教育的指导思想是“经世致用”。他主张要废除书法试帖,学习有实用的学问,学习外国人的长处。,洋务运动时期,“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所以对于物理教育的思想,也仅仅是为“讲明机巧之原

10、,制作之本”,即为制洋器服务而已。,奏定学堂章程实行时期,1.物理教育既要考虑到为学生“他日入高等学堂之源”,也要在学生适于日用生计及实业之用中发挥作用。,2.物理教学中的物理实验,是使学生得到科学的知识的必要前提,因此在物理教育中要重视物理实验的作用。,2017/7/28,南通大学理学院物理教育教研室,11,近代物理教育理论与教学方法,一、教育理论 王国维,1培养“完全之人物”的教育宗旨2论知识与知识教育 (1)“理论知识”与“实际知识” (2)“当然之知识”与“所以然之知识” (3)“直观的知识”与“概念的知识”,就其产生的顺序来说,就其对客观事物的说明层次来说,就其表现形式来说,昨夜西风

11、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2017/7/28,南通大学理学院物理教育教研室,12,二、教学方法 “其物理当先讲物理总纲,次及力学、音学、热学、光学、电磁学”和“教理化者,在本诸实验,得真确之知识”的规定。后者可说明已重视物理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就物理教授方法而言,在教学中已注意了给学生以感性知识的实验教学,即直观教学法,并也从日本传入了“赫尔巴特的五段教授法。”,1预备陈述儿童常见的理化自然现象。 2提示说明此现象出现的条件及变化要点。 3比较从实验或实际观察类似的现象加以比较,以说明某一假说是否正确。

12、4总结概括所得的结果。 5应用列举类似的现象并说明相互间的异同点及条件与变化。,预备提示比较或联合总括应用,2017/7/28,南通大学理学院物理教育教研室,13,解放后的物理教育,文革之前 1950年我国教育部印发了物理精简纲要(草案),要求理化教材应尽可能与生产建设结合起来,删除重叠和陈腐内容;酌减初高中之间不必要的重复内容,充实新的科学成就。 1952年,在当时苏联物理大纲的基础上,教育部颁布了第一个中学物理教学大纲(草案)。该大纲第一次明确按照力、热、电、光、原子的体系安排物理教学内容,突出了物理教学内容的学科体系,同时确定了我国初、高中物理教学内容“呈螺旋式上升”的格局。,2017/

13、7/28,南通大学理学院物理教育教研室,14,1956年6月教育部颁布了中学物理教学大纲(修订草案)。该大纲继承了1952年大纲中原有的知识体系,重视基础、突出实验、强调理论联系实际,以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学生,培养劳动品质等,第一次提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1958年在“大跃进”的形势下,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教育事业权限下放的规定,提出“各地根据因地制宜、因校制宜的原则,对教学大纲和教科书可以进行修订和补充,也可自编教材”。,2017/7/28,南通大学理学院物理教育教研室,15,1963年,教育部总结了1958年以来教学改革的经验教训,颁布了新的教学计划(草案),并制订发布了与之相适应的全日制中学

14、物理教学大纲(草案)。在强调传授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这些知识在工农业生产上的应用,首次提出要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物理计算能力。该大纲在强调学科基础知识的同时,还强调了基本技能,形成了具有我国特色的“双基”论。后来由于“文化大革命”开始,教学处于无序状态,教育开始了大倒退。,2017/7/28,南通大学理学院物理教育教研室,16,文革之后 1978年,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物理教学大纲(试行草案)。这部大纲是根据中学物理学科特点、总结了建国以来的经验教训,并注意吸取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制定的。教学目的中突出了物理教学要适应四个现代化的需要,首次强调对学生能力的培养。通过实践发现,这部大

15、纲规定的学习份量偏重,要求偏高。 1985年对该大纲的初中部分进行调整,下达了调整初中物理教学要求的意见,该调整意见是从实际出发,按初中教育的特点、规律而提出的,删去了某些偏难、次要的内容,降低了某些内容的要求,使多数学生经过努力可以达到教学要求。,2017/7/28,南通大学理学院物理教育教研室,17,1986年国家颁布了义务教育法,同年12月,由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布了全日制中学物理教学大纲。该大纲体现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思想;强调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关系。在教学内容上,该大纲保持了原有的物理学科知识体系,删除了一些学生接受较难的内容。该大纲是九年义务教育

16、和新的初中教学大纲全面实施前的一份过渡性教学大纲,是当时修编教材,教育质量评估、考试的依据。,2017/7/28,南通大学理学院物理教育教研室,18,1988年原国家教委颁发了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物理教学大纲(初审稿),该大纲强调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愿望;强调联系实际;强调对能力的培养;强调关注非智力因素。1990年原国家教委配合普通高中的“两次改革”“实施会考制度”和“高中实施必修课加选修课”颁发了全日制中学物理教学大纲(修订本)。为了减轻负担,对初中物理教学要求提出修订意见,供教学参考,并对部分原要求较高的教学内容作了降低要求和限制性说明。,2017/7/28,南通大学理学院物理教育教研室,19,1992年6月,原国家教委颁布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物理教学大纲(试用),将初中物理教学摆到了为提高全民族素质服务的高度。大纲关注学生认知规律,淡化力、光、热、电体系,注重构建“先现象而后规律,先具体后抽象、先宏观后微观、先部份后整体”基本体系,以期综合培养学生素质。大纲将学生对初中物理的认识划分为知道、理解、掌握三个层次,而对实验技能提出用“会”来要求。该大纲强调知识的应用;强调对学生能力培养;强调关注非智力因素;强调思想品德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