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鉴赏常规答题模式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3657830 上传时间:2017-12-0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0.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诗鉴赏常规答题模式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古诗鉴赏常规答题模式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古诗鉴赏常规答题模式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古诗鉴赏常规答题模式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古诗鉴赏常规答题模式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诗鉴赏常规答题模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诗鉴赏常规答题模式(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古诗鉴赏常规答题模式一、修辞手法(一)设问示例1.本诗在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表现)手法?试结合全诗作简要赏析。2.诗的第 X 句/X 联运用了什么表现(修辞)手法?有何作用?试结合全诗作简要赏析。(二)答题步骤1.先答出具体运用的某修辞手法,2.再答该修辞的作用术语+诗句内容,3.最后点出运用该修辞所表达的诗人的情感。(三)答题范式本诗(或第 X 句或第 X 联)运用了的修辞手法,(该修辞的作用术语)地写出了(诗句解说),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四)考题直击移家别湖上亭 戎昱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问:诗人采用什么样的表现手法来表达他对湖上亭依恋

2、难舍的深情?试结合诗句具体分析。【答案解析】诗人采用拟人化的手法,用“系”“相识”“欲别”等一系列拟人化动词,赋予柳条藤蔓、黄莺以人的情感,生动形象而又巧妙含蓄地表达了对湖上亭的深情。二、描写手法(一)设问示例1.这首诗的细节描写很成功,试结合诗句作简要简要析。2.这首诗在景物描写上有何特色和作用?3.这首诗在描写方面有何特色?(二)答题步骤1.先找准描写的特色(细节描写、白描、正面与侧面描写;景物描写的特色还须考虑动静、虚实、上下、远近、高低等顺序);2.后相关诗句简要解说;3.再作用分析(三)答题范式1.本诗在描写上成功地运用了描写,写出了(诗句解说),烘托了诗人的感情。2.本诗在景物描写

3、上的特色是,这样的描写使景物(答作用,如动静结合,虚实相生),同时渲染了的气氛,表达出诗人的感情。(四)考题直击秋思 张籍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问:“行人临发又开封”这是一个成功的细节描写。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这一细节描写的成功之处。【答案解析】这一细节看似平常,但它既照应了“意万重”,又紧承“复恐”,写活了行人对家书的重视和对亲人的深切思念,写尽了行人心有千言万语惟恐言之不尽的复杂而微妙的心理。能让读者体味其中浓浓的乡思之情。三、抒情方式(一)设问示例1.诗歌在抒情方式上有何特点?请结合诗句作简要赏析。2.这首诗诗人是怎样抒发感情的?请结合诗句作简要赏

4、析。3.第 X 句值得玩味,请从情与景的角度作简要赏析。2(二)答题步骤1.先确定诗是直接抒情还是间接抒情;若是间抒,则再确定具体又是哪一种;2.后结合诗句简要解说所写内容和所抒感情;3.最后点明这种抒情方式的作用,要用到术语,如含蓄蕴藉、淋漓尽致等。(三)答题范式这首诗运用了的抒情方式,全诗主要写了(内容),抒发了的感情,这种方式使诗人情感的抒发显得(用术语)(四)考题直击端居 李商隐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注端居:闲居。素秋:秋天的代称。问:这首诗的三、四两句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答案解析】在艺术手法上,第三、四句的最大特点是借景抒情

5、。诗人借助对“青苔”、“红树”以及“雨”景、“月”色的描写,赋予客观景物以浓厚的主观色彩,营造出了冷寂、凄清的氛围,表达了悲愁、孤寂和思亲的情感。四、意象赏析(一)设问示例1.诗中运用了哪些意象?结合全诗分析意象在全诗中的作用。2.结合诗歌分析某一意象在两首诗中的作用是否相同。(二)答题步骤1.找准意象,然后加以描述;2.概括意象特点及作用;3.分析揭示意象中蕴含的诗人的情感。(三)答题范式本诗用的意象,渲染了的氛围(术语概括作用)地表现了诗人的感情。(四)考题直击鹧鸪天 宋晏几道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惊梦觉,弄晴时。声声只道不如归。天涯岂是无归意,争

6、奈归期未可期。问:词人为何写杜鹃的啼叫声?【答案解析】诗人用杜鹃的意象, 仿佛令人感觉到它哀切的啼声 ,渲染了悲伤的氛围,委婉含蓄地(术语概括作用)地表现了诗人流落天涯,有家难归的悲伤之情。五、形象分析(一)设问示例1,请赏析本诗中的某某形象特点2,请分析诗中的某人物的性格特征3,诗人是如何借某某来展现自我形象的?(二)解答分析:形象分两种,“人物形象”和“物象”。人物形象的分析如同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分析,可以从“语言,行动,心理,外貌”等方面分析;物象指物的形象,这些形象往往有言外之意,做题时首先是读懂自然属性,也就是“物”本身具有什么性质特点,接着要与作者结合,从物中见人,把物的品质”移到人

7、的身上分析(三)答题范式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形象(概括形象特点),其中某词句表明,某词句表明,(结合具体诗句分析),表现了诗人。的情感(四)考题直击3寻陆鸿渐不遇 皎然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注:带郭,即靠近外城问:诗中的陆鸿渐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答案解析】诗中的陆鸿渐是一个寄情山水,不以尘事为念的高人逸士形象;诗的前四句通过对幽僻,高雅的隐居之地的景物描写,表现了陆鸿渐的高洁不俗,最后两句通过西邻对陆鸿渐的行踪的叙述,侧面烘托了他的潇洒疏放;作者通过陆鸿渐这一形象的塑照表现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再看 09

8、 年天津卷严郑公宅同咏竹 唐杜甫绿 竹 半 含 箨 , 新 梢 才 出 墙 。 色 侵 书 帙 晚 , 阴 过 酒 樽 凉 。雨 洗 涓 涓 净 , 风 吹 细 细 香 。 但 令 无 剪 伐 , 会 见 拂 云 长 。(1)本诗前三联描写出竹子怎样的形象?原答案:(1)形象:嫩竹新出,竹影阴凉,雨洗竹净,风送竹香。【答案解析】本诗前三联描写出竹子生机勃勃,清新雅致的可爱品性;诗的首联写竹的新嫩和勃发的生机。颔联突出竹的“色” 和“阴” ,窗外那翠绿的颜色似乎使室内的“ 书帙”都浸润其中,竹影移过,那桌上的酒樽也觉得清凉宜人!前两联,从视觉的角度写竹,颈联诗人从嗅觉的角度写竹的清香之气,经雨洗

9、濯的绿竹显得更加秀丽而洁净,微风过处,送来缕缕的竹的清香,沁人心脾; 竹品,即人格。诗人反复状写竹的可爱,意在突出心中所达之意 ,为尾联蓄势。 六,意境品味(一)设问示例1.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有什么作用?2.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二)答题步骤1.解说相关诗句;2.概括意境特点及作用;3.分析意境中蕴含的诗人的情感。(三)答题范式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的画面,营造了一种的氛围(意境),表现了诗人的感情。(四)考题直击十五夜望月 王建中庭地白栖树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问: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

10、解析】诗人描绘了一幅中秋月夜图: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铺了一层霜雪,院中的树上乌鸦停止了聒噪,在这万籁俱寂的时刻,秋露轻盈无迹,打湿了庭中的桂花。这是一幅宁静伤感的画面,将别离思聚的情意表现得非常委婉运人。抒发了诗人望月情怀的乡愁。七,字词推敲(炼字型)(一)设问示例1这首诗中某个字,你认为用得好不好?2同一诗句在不同版本中某个字不同,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何?某自可否换成另一字,为何?3某联或某句子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4品味作品某字,并加以简要分析。4(二)答题步骤准确解释该字在诗句中的意思;结合所在诗句分析该字的表达作用;明确答题方向:A 有无修辞或描写手法,若有则指出其作用

11、;B 对相关意象或意境的作用,C对诗人感情表达的作用。(三)答题范式X 一字在诗句中的意思是,它运用了的修辞,写出了的景象,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四)考题直击使至塞上 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问:颔联与颈联中的“”和“”两字用得精妙,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一下。答案:直和圆精当而形象地写出了孤烟与落日的形状,两相对应,极富立体感;并把它们置于一个广袤的边塞空间中,营造了一种阔大、雄浑而又苍凉的意境,衬托出诗人出塞后的孤寂。八诗眼赏析(关键词句,一词统领全篇型)(一)设问示例1这首诗的诗眼是什么?为什么?2本诗是怎样以某词

12、统领全篇的,请赏析3有人说某字是全诗的关键,你同意吗?说说你理由。(二)解答分析:古诗非常讲究构思,往往一个字或一个词就构成全诗的线索,全诗的感情基调、全诗的思想,抓住这个词命题往往可以以小见大,考出考生对全诗的把握程度。(三)答题范式:(1)该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 (2)从该词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考虑。(四)考题直击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 折柳” 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 关键”之说,为什么?答:“折柳” 的寓意是“ 惜别怀远” ,而诗歌的主旨正是思乡之情( 步骤一)。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

13、的笛声引起的( 步骤二) 。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九,词句作用(一)设问示例1 赏析诗歌标题的作用和妙处; 分析首句,末句的作用和妙处2 分析诗的某句在诗中的作用;诗的尾句历来被人称为点睛之笔,请说说你的理解(二)解答分析:古诗讲究构思精巧,诗词结构意识很强,比如讲究起承转合,律诗分层,词分阕,也讲究彼此的衔接与融合。体现在设题方式上,可以把篇章结构特点作为表现手法来考,也可以直接考词句(包括标题)的作用或赏析,当然也可如第八点考一词统领全篇题型。答词句作用题一般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的作用入手,有时考虑以下其表达上的妙处(手法及效果)(三)答题范式:(1)该句(该标题)描绘了(点明了)内容概

14、括+与主旨的关系(2)该句在结构上的作用(视其位置而定)(3)注意该句的表达方式及表达效果(写景句-与抒情内容的关系或议论句-与主题的关系)十,分析结构型(一)设问示例这首诗是怎样构思的?请分析这首诗的结构之妙5(二)解答分析:分析诗的结构思路,必须把握诗句的关系。有的诗歌先写景后抒情,有的先叙事后抒情,还有铺垫,过渡,烘托,起承转合之说,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三) 答题范式:分别分层概括诗句内容;揭示诗句层次之间关系;指出这种构思传达出什么思想感情(四)考题直击子夜吴歌 李 白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问:前人曾说过:“余窃谓删去末两句做绝句,更觉浑

15、含无尽。”你是否同意这个说法?请说说理由。【答案解析】同意。理由:第四句中的“玉关情”写的是女子思念征人,而女子思念征人的哀怨已经涵盖了诗歌最后两句“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的诗意,删除后不会影响诗意的表达,反而更显精炼含蓄。不同意。理由:最后两句“何日远征”加深了对前面“玉关情”的内容的表达,由亲人之情上升到家国之爱,扩展了诗歌的内容,升华了诗歌的境界。十一分析语言特色(一)设问示例1 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2 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二)解答分析:先用若干形容词准确概括诗歌的语言特色;如: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多用口语、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简练生动、明白晓畅

16、用有关诗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及效果;写出这样的语言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三) 答题范式: (1)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 (2)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3)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四)答题示例:春怨 金昌绪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请分析此诗的语言特色。答:此诗语言特点是清新自然,口语化(步骤一) ,“黄莺儿”是儿化音,显出女子的纯真娇憨。“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用质朴的语言表明了打黄莺是因为它惊扰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梦 (步骤二)。这样非常自然地表现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步骤三 )。十二、思想感情(一)设问示例1.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3,请分析某句蕴含了作者当时何种心情4,作者想借某某抒发一种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