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哈斯的西雅图公共图书馆解析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23657656 上传时间:2017-12-0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2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库哈斯的西雅图公共图书馆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库哈斯的西雅图公共图书馆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库哈斯的西雅图公共图书馆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库哈斯的西雅图公共图书馆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库哈斯的西雅图公共图书馆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库哈斯的西雅图公共图书馆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库哈斯的西雅图公共图书馆解析(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图书馆空间的革命The Revolution of Library Space 库哈斯的西雅图公共图书馆解析The analysis of Seattle Central Library by Rem Koolhaas高阳 1GAO YANG摘要: 本文以图解的方式对库哈斯的西雅图公共图书馆的设计理念、功能、空间及形式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探究其思想及功能体块的组织所引发的图书馆形式和空间的革命,同时指出其对当代图书馆的设计的指导性意义。ABSTRACT : Based on the diagram,this paper analyzes design concept、function、spac

2、e、form of the Seattle Central Library designed by Rem Koolhaas,and explores the revolution of form and space of library that are caused by his thinking and the organization of the function blocks, meanwhile indicates the significance for the contemporary library design.关键词: 西雅图公共图书馆 功能体块 形式 空间革命KEYW

3、ORDS : Seattle Central Library Function blocks Form Space Revolution 1 库哈斯及其图书馆理论1.1 库哈斯介绍西雅图公共图书馆由荷兰建筑师库哈斯设计,如图 01。雷姆库哈斯(Rem Koolhaas) ,1944 年生于荷兰鹿特丹,作为当今建筑界先锋派的建筑师之一,他拥有着狂飙式的革新性思想,希望通过建筑来连接各种复杂关系,加剧新旧事件的碰撞、融合,使建筑本身某种程度上成为城市的中心,以此表达人的各种思想、解决社会问题, 。 1975 年,库哈斯成立 OMA (Office For MetropolitanArchitect

4、ure):大都会建筑事务所,表明了他将以建筑作为介入社会的窗口,并决定用“大都会建筑”作为响应大都会的方式;90 年代后半叶成立了 AMO2,致力于对虚拟建筑的研究。2000 年获得普利策奖。1.2 库哈斯的图书馆理论正是通过对大都会的响应和图书馆形制的深入反思, 库哈斯才得以有针对性的提出其空间布局策略,实现了对传统图书馆从形式到内容的革命,通过设计实现都市建筑空间与媒体虚拟空间的首次结盟。1 高阳:东南大学建筑学院 2006 级建筑设计及其理论研究生(220060054) 联系方式:江苏省南京市东南大学四牌楼校区进香河路 35 号 荟萃楼 302 室 邮编:210096 2 AMO:起源于

5、哈佛,成形于 OMA,拥有 OMA 在建造方面的“硬性技术”和哈佛在社会政治文化方面的“软性技术” ,将之结合成为没有钢筋混凝土的、非物质的“虚拟建筑”组织结构和社会关系的“建筑” ,使用平面设计、媒体技术等一切手段,图解式的建造,有针对性地分析具体场所的数据。图 01 库哈斯设计的西雅图公共图书馆图片来源:吴锦绣(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摄2图 05 设计理念图图片来源:EL croquis 134/135 OMA首先,库哈斯界定信息时代的图书馆,不再仅是关于书本的文化机构,而是所有新旧媒体共存、互动的场所。其次,库哈斯尝试创造出一种新建筑概念:将真实世界空间的激动人心的特质(侧

6、重人的感受 不可预测) 与虚拟空间中的组织结构的清晰性(侧重计算机等技术可控性)结合起来,并且形成互动关系。其思想的产生与其早年有过记者和电影剧本撰稿人后赴伦敦 AA 学院(激进主义的温床)学习建筑的经历有关,建筑成为他发掘和制造事件的方式,而他将记者对事件的敏锐直觉带到了建筑中,是第一个系统地将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建筑融为一体的建筑师, “他使建筑不再只是个容器,而是无数事件交互碰撞的反应堆” 。他不仅是一个建筑师更是建筑理论家。2. 西雅图公共图书馆设计分析2.1 背景介绍新的西雅图公共图书馆占地 5000m左右,建筑面积 33700m,大大超过了旧馆的 18540m 。主要藏书为各类图书,

7、如文件、期刊、音像视觉类材料等,达 90 万册,而旧馆只能储存 70 万册。项目整体耗资 1.6555 亿美元(造价较低是其最终胜于史蒂文霍尔方案的原因) 。其中重要的是该图书馆需要储存大量的音像资料,它需要充分的体现现代社会发达的数字、媒体的影响。对于数字化信息和图书的关系,其事务所进行了 3 个月的研究,甚至访问了微软公司,这就必然使得该图书馆不同于传统的图书馆,如图 02、03。首先传统图书馆基本上是一种平面上的功能划分,而西雅图公共图书馆则是从整体的体块入手,在垂直方向上进行了功能划分和流线组织,并且整体的书籍借阅方式也与传统有很大的不同,在后面有详细的论述。图书馆位于第四、第五大街之

8、间的一块带斜坡的基地上,由南至北逐渐升高,高差约 10 米。周边设有广场、停车场。周围高层林立,怎么与周边已有或古或今的建筑形成一定的呼应是库哈斯重点考虑的问题之一,同时也是决定图书馆最终形态的重要因素之一。 建筑底层对道路进行了图 02 传统图书馆功能流线图 图片来源:作者自绘图 04 与基地关系图图片来源:作者自绘及吴锦绣现场照片、EL croquis 134/135 OMA图 03 西雅图图书馆功能流线图 图片来源:作者自绘3图 06 体块分析图 图片来源:作者自绘退让,形成了一定的虚空,并反射街道上人们的活动,增加了行人行走的趣味性;同时反射周遍林立的高层、天空的景象,使整个建筑消融于

9、环境,如图 04。2.2 设计理念该图书馆从当地社会、文化以及街区环境的角度出发,在人文的意义上对当代图书馆在城市中的定位给予了阐释。他认为图书馆已经从一个单一的借阅空间转化为了人们社会活动的中心,担当着一个传播文化的角色,使不同年龄、背景的人都可以在其中进行交流,而借阅只是其一部分功能,更多的其他事件可以在这个空间中发生。库哈斯觉得图书馆把自己定义为道德的最后堡垒是不明智的,他认为建造这样一座图书馆有着特定的时空条件,如图 05:(1)网络使得传统的以收藏图书为主的图书馆模式发生了变化,交流无限制,那么图书馆的所有空间也应有交流的特质;(2)灵活布置的要求使得图书馆必须打破传统单一的大空间;

10、(3)图书馆肩负的社会责任在建筑上反映为多功能、多内涵的社会中心;4图 07 功能分解图 图片来源:作者自绘(4)兼顾到各种信息获取方式的平等,那么就要化解书本的影响;(5)基地的有限性决定了图书馆的各层次竖直布置。而这些要求使得图书馆必须具有一定的规模,这也正满足了库哈斯对“大”的喜好,在其S,M,L,XL (1995) ,将其作品分为四类:小、中、大、超大,他所界定的:“大”是最大化差别的集合,可以完成各种事件杂乱的存在、并相互或独立或依赖从而形成各种新的关系这一复杂而又有创造性的任务 ,最终形成人们不同的行为和多样的空间体验。这些都充分显示出其过人的雄心与气魄。而他对于城市的情有独钟也使

11、得“城市起居室”的概念被引入到这个图书馆设计中来,如 1978 年所写的癫疯的纽约一部曼哈顿的回溯性的宣言就论述了他对都市化的革命性认识,把它作为一种思考方式、一种意识形态,进而把这种理论融入到他今后的设计中。所以说库哈斯是一个可以将理论与实际很好结合的建筑师。2.3 功能体块、流线库哈斯把当代图书馆的复杂功能和内部活动进行整合压缩,重组成九个功能区,提出了了“5+4”的体块组合方式,形成了五个尺度不同的实体与它们之间形成的四个虚体,这种操作方式使五个相对私密的功能体块间自然形成了活跃的公共空间,如图 06。实体代表着不同的相对私密的功能,顶层的体块为办公,往下依次是螺旋书库、采编、仓库及设备

12、停车。中心阅览作为单独的一部分,悬浮于建筑的上部,5图 11 螺旋书库剖透视图 图片来源:作者自绘图 13 黄色空间 图片来源:单数双数(上) 及吴锦绣现场照片下面的开敞空间为演出,交流,文化活动等公共性更强的功能,提高了作为城市文化中心的作用。根据基地现有高差,在其不同标高层设有不同人员的出入口。主要人流出入口设在北面的第五大街上,由三层进入,并就近设置单独的残疾人入口;在南面的第四大街设有少儿图书及外文入口,避免了大量人流对于少儿的干扰。各个功能体块间主要以电梯和自动扶梯相连,不同的人流被分送到相应体块内,可以最快速的完成自己的借书过程。整个建筑虽然规模宏大,但流线清晰合理,使用高效,如图

13、 03、07。2.4 空间各相对固定但错动的功能体块由于位置和面积的变化会自然形成很多奇特的多角空间,并与其所夹的公共活动空间紧密咬合,二者相互补充形成了流动而又透明的空间,不同形态的贯穿空间开敞明亮,整个图书馆没有一处空间是一样的,但感觉又是自然生成不留人工痕迹的, 人们在其中进行着各种活动,不同的事件在此发生,有些也许与图书并不直接发生关系,也许只是人们午休的好去处,正如伊东丰雄的仙台媒体中心,为的就是为人们营造出一个舒适轻松的城市活动空间,正如库哈斯本人所称的:是“城市的起居室” ,这也正是其目的所在。该图书馆中,既是空间也是功能的最特别之处在于其开架书库部分。整体由类似赖特的“古根海姆

14、美术馆”式的螺旋楼层组成,这种手法在库哈斯早期的法国国家图书馆方案中也有体现,如图 08 中黄色部分为螺旋馆资料查询馆,在西雅图图书馆中终于得以实现。该丰富、新奇空间的配置是与其采用了一种新的图书分类方式分不开的,他认为:在现今,跨学科学习、应用愈发重要,所以他把书分为虚构的(Fiction)和非虚构(No Fiction)的两类,整个螺旋书库利用杜威十进制图书分类系统 3,如图 09,按书号的顺序,从“000”到“999” ,依次排列,沿坡道形成一条连续的书带,单独分隔的书库消失了,除小说以外的所有书籍都被陈列在一个空间内,不管什么背景的人都可以在同一个空间内阅览书籍,人们可以任意的在书库的

15、各楼层间穿梭,大大节约了读者借阅的时间,如图 10、11。新的图书检索系统可以向任何专业背景的读者提供所有有关的其他专业的书目及内容介绍。在图书馆内部特定空间的营造上,库哈斯大胆的运用色彩,通过不同色彩的冲击形成丰富而又多变的空间。如图 12 为会议空3 杜威十进制图书分类系统(Dewey decimal system):就是利用十进制来对图书进行分类和编号,所有图书别分成十大类,每一大类又分成十个小类,每个小类又可再分,以此类推,每个数字代表某一个级别的分类,数字位数越多,所指的类别就越具体,比如查找有关“蝴蝶”的书,就是 595.789。分别指:5 自然科学、9 动物学、5 指无脊椎动物、

16、7 指昆虫、8 指鳞翅目、9 才是蝴蝶。所有图书的编号从 000999 为止。图 08 库哈斯的法国国家图书馆方案中的螺旋馆 图片来源:作者自绘图 09 杜威十进制图书分类系统图图片来源:EL croquis 134/135 OMA图 10 螺旋书库轴侧图 图片来源:作者自绘图 12 红色空间 图片来源: 及吴锦绣现场照片图 14 实体空间与虚拟空间的结合 图片来源:吴锦绣摄6间采用全红色配以曲线的形式,营造了一种神秘的氛围,楼梯和地面局部也采用红色处理,具有很强的引导性和划分空间的作用。而通往采编区和螺旋书库的自动扶梯则为明亮的黄色,强调了主要的交通流线,使借阅者第一眼就可以找到通往下一个目的地的路径,如图 13。在实体空间与虚拟空间的结合上,正如前文所提到的库哈斯尝试创造出一种新的建筑概念:将真实世界空间的激动人心的特质与虚拟空间中的组织结构的清晰性结合起来,并且形成互动关系,他在具体空间的设置上进行了一定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