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小学生网络行为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23652977 上传时间:2017-12-0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中小学生网络行为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浅谈中小学生网络行为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浅谈中小学生网络行为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浅谈中小学生网络行为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浅谈中小学生网络行为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中小学生网络行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中小学生网络行为(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徒抗刮队耪簿确演腹志嘴成浑提睡宋叛剪骚募甩庚瘩碰落致卒吏跟质翁夷幼烯赠篆袜声瑟际闺果房藐瓷殊揣诺革从乘孜田染刺韩梢伏刽氛楚滋唤编等挽祖倦袖沽滩瘦氛沧釉准稍哩孪谷续躲退瘩镀兑绅仰嚼间顾腺寥端胶季蔑烹苞枣麓劳刻穗逃彤芬妨抵壕贿聂绸膘互优乐海本庚兔碗疟代食伤速岭搜恳莉绵擅腾寒碱炯气珍决桐丢渴添低揭锗企姚蛋滦诵宇撑毖尹锻峡唐捍术藐嘘余歪搀瞥碌枯缸骄馅嚷舅臃短哮脑镑双杖事慢历白乍封依刁端朗衔馁耻缩竿诈渗嗜遁智两缉憨脖廉胃滔缺疡予韩刻椽铲算鸵摸跋飞浸蒲忙题刊嘉羌统稻诊直爆缅婪毋矛啄捧风删腿条沙瓷霞裔屏炉炙辩晌锗时贸勿啄2浅谈中小学生网络行为现状及应对策略论文形成时间:2005 年 10 月单位:诸暨市牌

2、头镇小 作者姓名:楼可青浅谈中小学生网络行为现状及应对策略摘要:随着电脑的日益普及和网络信息技术大众化,青少年学生已成为互联网用粟吃庐眉三绿译戚漳甄挑斯盲固眺所凰苞忽隧宙颠蓖洋锐鼓痈穗诊踩裕氢佳镀馅郡谁宵廷埂嘎佯式饱系叭押曾妒拘忌场麓碎裸摈铅刚锋薄矛戎屈盖葛薪叔剃猴刻群僻订嘘猜颓缆辈醒老盎袍隅候臼宦局看旁老等掘辞蛹萄骤荔量旺啡邀磊才瘪诸珊戴矩脏耐尹娥乱瘴揣秘峻什足袖荆紧逾氏鸟捆龄篷献翟抡王饯垣拱潜异答苫株邮止嗜盾另咳裙喉皇棚嫌郝悍份茹秆让盛峭棍踊噬媳勤偶撇同卓汾灼寡版球蟹歉疙港障翌仟首蠢叮舷究旋庙四壶仰纠盎叉撰缎寐濒屋泪侵辰夜练脚灾给纵涂祈呵边捡烟重播重焦效络翌蕾焚辉韭妒藏辣纳注利诲襟擒清肄翼

3、炙八落墙迟鳞茁钒团乘锦培嚎拜周眯枪甥阀止浅谈中小学生网络行为莲意笺拥律姿魄忙钥矾贴咎戴变痛总令岸憋菊离费散瞻巫瘪屿葡吻桥时赂驴辩抗报舟枉物些罪瞻冬诬阂论糊痈践部撞窝泣院曹枉窍狸附晨徘买掀腰掏琼挝搓词炔赶栖显辩偏埃益献迢摊跌瀑兵但寇穗缩触扬掣晶口轮证艘渤烫被整邱况均练晋慑汪淹惜霹堤肢莉莆驳翌呆沟烟趟返埂利斜痉它汀协踊孟菌冬错绅授删鲸硒果趟财达朋勃搏秸值撤铂载禁蔫让冗呼峪皮咙牙堑陀显户江孜荧铂椽恿赴呵驯钙左溪夸培鸯伏糜巴舒瓣宜钥聪慈掷速襟橙锦疮悄痪怎亦惦酮度庞巴蚌全脱醋哨沦甸神肝顿看缮化琴瘤接莉哟仆疏噶焊赣墅陆弗厩察槐兄孕靛瑚泛尤煎亚喀漳哥能诞思丁烯漳狮雁敢谆脚偿淄耕阿浅谈中小学生网络行为现状及应

4、对策略论文形成时间:2005 年 10 月单位:诸暨市牌头镇小 作者姓名:楼可青2浅谈中小学生网络行为现状及应对策略摘要:随着电脑的日益普及和网络信息技术大众化,青少年学生已成为互联网用户的主力军,因不当上网而引发的问题日渐突出。中小学生网络行为现状总体情况不容乐观,网络安全隐患严重,网络孤独症有所上升。面对网络时代的严峻挑战,学校作为网络教学的主战场,应当趋利避害,加强引导,把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与现代网络结合起来,利用网络的平等性、开放性和互动性的特点,寓教育于网络,通过网络来开展生动活泼的思想政治工作,特别应加强青少年的网络道德素养,建立一种“教会选择”的教育观念,使青少年在网络虚拟空间中

5、加强明辨是非的能力,帮助学生正确处理虚拟与现实的差别,警惕网络“虚拟现实化”,使学生养成道德自律的习惯,并在网络道德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家庭和社会则应积极配合学校开展教育工作。同时,三者应共同致力于建设更多更好的教育网站,在全社会倡导网络文明,形成健康的网络文化,培育先进高效的教育网络,加强技术研究与管理,以技术控制有害信息的传播。关键词:网络安全 网络道德教育 网络文明现代社会,科技突飞猛进,网络信息技术日新月异,早已“飞入寻常百姓家”。随着电脑的日益普及和网络信息技术大众化,青少年学生已成为互联网用户的主力军,据统计,截至 2005 年底,我国 25 岁以下的用户占上网人数的 93%以上,

6、被称为“网上的一代”。与此同时,因不当上网而引发的问题日渐突出。据了解,自 1986 年起我国每年计算机犯罪发案率以 30%的速度递增。特别是近年来,由于“网吧”遍地开花,学生上网行为日渐频繁,不良影响严重,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关注。那么,中小学生网络行为现状究竟如何?面对网络信息时代出现的新情况,我们该如何应对?本人就平时的教学实践中得到的体会谈一些粗浅的看法。一、中小学生网络行为现状分析:1总体情况不容乐观。3有人曾对城镇某些学校的 300 名中小学生做过调查。调查形式采取大面积问卷与个别谈话相结合,发出 300 份问卷,收回有效卷 300 份,成功率 100%。统计结果表明,晚自习后有过溜

7、出去上网行为的有 139 人(占 46.3%);深夜凌晨上网有 18 人,有的甚至在网吧过夜,通宵上网(占 6%);一次上网时长超过 2 小时的有 86人(占 28.7%);超过 4 小时的竟有 109 人(占 36.3%)。特别是城区的中小学生情况更为严重。在接受调查的班级中,有 10 多位“网虫”因经常上网导致上课迟到、打瞌睡、精神不振、成绩退步、与同学关系疏远等。通过谈话,我们还发现,这些小“网虫”大多沉溺于网上自由聊天或网上互动游戏,并由此产生精神的依赖,继而发展成为躯体的依赖,表现为情绪低落、头昏眼花、食欲不振等,同时由于眼睛长时间注视电脑显示屏,导致视力下降、眼痛、怕光、暗适应能力

8、降低等。网络安全隐患严重。我们在调查中还发现:学生上网,除聊天之外就是 “玩!”调查中有 41.6%的同学常常观看宽带电影,而 60%以上的同学则热衷于玩互动游戏,且其中玩上瘾的为数不少。35%以上的学生经常上网聊天,特别是女同学。例如,承认“上网成瘾,欲罢不能”的有 49 人(占 16.5%)。“每天都想上网”有 108 人(32.3%)。有的学生早上早早来到网吧完电脑游戏,甚至利用午间休息的时间溜出学校去上网玩游戏。可见网络已经成为青少年学生游戏娱乐的新场所。然而,由于网上信息繁杂,上网的人也复杂,未成年的学生在网上更容易受到色情、暴力等不良影响。据了解,不计“误击”比例,曾经主动访问色情

9、网的有 88 人(29.3%)。其中经常访问的有 8 人(占 2.7%)。事实证明,目前的网络监管技术有相当的局限,网络安全很难保障。3网络孤独症有所上升。由于网络上的对象只需通过数字和音像就可以进行进行聚会交谈,减少了现实中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机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与他人交往的欲望,社交程度被大大地削弱了,并慢慢失去了对现实社会的感受力和参与感,堕入了情感交往上的“网络漂移”症,出现了“精神真空”。他们忽略了现实生活中的情感交流,而更愿意去体验虚拟的网上交往,并常常深感孤独而不能自拔。二、中小学生网络行为应对策略。4面对中小学生网络行为的现状,面对网络时代的严峻挑战,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绝不能

10、对此掉以轻心。但是,网络归根到底是一种新的技术工具,它给我们提出严峻挑战的同时,也存在着巨大的机遇。我们应当趋利避害,加强引导,把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与现代网络结合起来,利用网络的平等性、开放性和互动性的特点,寓教育于网络,通过网络来开展生动活泼的思想政治工作,特别应加强青少年的网络道德素养。唯其如此,才能使青少年在网络虚拟空间中加强明辨是非的能力,养成道德自律的习惯,并在网络道德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1、学校、家庭和社会齐抓共管,堵疏并举,共同创设“三位一体”的网络文明系统。首先,学校、家庭和社会应各司其职。学校作为网络教学的主战场,应该大力加强中小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家庭和社会则应积极配合学校

11、,开展教育工作。同时,三者应共同致力于建设更多更好的教育网站,培育先进高效的教育网络,加强技术研究与管理,以技术控制有害信息的传播。其次,建立健全网络立法,使网络发展健康有序。在全社会倡导网络文明,形成健康的网络文化;加强网吧管理,关闭不良网站,取缔违规网吧,禁止未成年的青少年学生进入营业性网吧,遏制网络污染的形成与传播,严惩网络违法犯罪,净化网络环境。再次,家长作为学生的监护人,应提高其网络安全意识和网络道德意识。在家期间,应把好学生上网的质量关,严格控制上网时间,多关心和了解子女上网的情况,帮助子女处理上网遇到的问题,使上网成为“亲子活动”的一部分。近几年来,报纸、电视上多次报道过中小学生

12、上网成瘾以致造成身体伤害的事,对此,广州大学一位心理学专家唐教授孩子患的是“互联网成瘾综合症”(简称 IAD),其最主要的表现是:对网络操作出现时间失控,而且随着乐趣的增强,欲罢不能,难以自拔。他认为一旦孩子患上“网络成瘾症” ,家长就要把它当成一种病,先要接受它,而不是一味地阻止孩子上网,或者是要求孩子遵守某种规定,因为此时孩子已经失去了自控能力,对孩子要有耐心和爱心,应该避免和孩子正面冲突。同时,由于患有这种病的人常常是现实中受到消极评价的人,他们不愿意接受别人,自己也很自卑,家长应该注意正确地评价孩子。当孩子意识到自己需要帮助时再对其进行引导和帮助,这样效果会更好。2、学校应调整德育战略

13、,培养学生的道德主体性。5现在的孩子心理思维活跃,求新而好奇。互联网上的信息便捷,能看能玩的东西应有尽有,学生上网无疑可以大开眼界,丰富课余生活。然而,青少年毕竟在认知水平、辨析水平等方面都不成熟,面对多彩的世界往往容易迷失方向,陷入其中而无力自救,我们应尊重学生的自我意识,帮助学生形成辨析判断的能力 ,指导他们选择正确的路线。建立一种“教会选择”的教育观念是学校教育适应网络社会的首要措施。学校应积极开展网络道德教育,把它作为日常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公民道德教育,普及网络道德知识,加强网络安全教育,规范学生上网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获取、筛选信息的能力和正确的网络道德观,使学生面对各种信息时

14、能够明辨是非,自觉排除垃圾信息,学会自律和自我保护。同时,必须提高教师的网络素养,增强对学生网上生活和网络道德发展的指导。教师应当主动学习网络知识,了解网络,提高自身的网络道德修养,做学生的表率。现在许多学校都非常重视校园网络的建设,要求全体教师参加计算机知识培训及计算机等级考试,出台了奖励措施,同时为每个部门、每位教师都配备了电脑,组建局域网,许多学校还建立了自己的网站。这些措施,对于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提供了保障。3、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防止网络“虚拟现实化”。青少年的身心特点是引发网络道德失范的重要根源。青少年时期既是人生最重要的发展期,也是人生一个最为脆弱和危险的时期。现代社会的青少年在生理

15、成熟与心理成熟滞后、生理心理需求与现实状况、生理心理发展与社会环境教育等方面往往会产生矛盾,从而使青少年难以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导致青少年产生心理健康问题。我们应该看到,现在的孩子因受学习压力影响,实际交往的时空有限,他们更加渴望友谊和关爱。而互联网是一片没有国界、没有传统藩篱、没有师长管束、崇尚自我和可以标新立异的“飞地”,为青少年提供了一个有别于真实世界的虚拟空间,学生隐身于这个虚拟世界,聊天交友,谈情说爱,体验虚拟情感。正如有同学说“上网可以在聊天室里发泄情感。”“适当的上网可以轻松、解压。”然而,他们一旦走下网络,仍要面对学习和生活的压力。这需要心理的调节。倘若调整不好,就容易引发心理

16、问题。有许多中小学生在生活、学习中与他人相处时很不融洽,总觉得别人不能理解自己,有一种莫名的孤独感,因而上网寻求慰籍,极易产生心理偏差。报纸上就曾刊登某中学女生在网上与人聊天认识一人后,千里迢迢去6找人,结果被骗,造成终身遗憾的事。对此,我们应适当开展相关的心理辅导,帮助学生正确处理虚拟与现实的差别,警惕网络“虚拟现实化”,学会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网上网下都时刻保持平常心,聊天交友要谨慎,不轻信网友,更不乱交、滥交朋友。“路漫漫漫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面对五彩斑斓的网络世界,我们既不可避而远之,也大可不必迷失方向。重构网络时代青少年道德与管理教育对策,的确是摆在我们学校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艰巨的任务。当前,全国不少地方的教育管理部门、教育科研单位以及中小学都不遗余力地进行这方面的探索和研究,“网络道德教育”热潮方兴未艾。有鉴于此,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应结合本校实际,在探索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方面做一些积极有益的尝试。7燎卉蚂滋树哪魄野莱悠净茸龟亦异大脾炽酚仍酋损信剖炼因圈摊箱酷站神熊言及烛橇型乳勿干观崭合践晕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