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城市景观中的视觉秩序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23646539 上传时间:2017-12-0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8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读城市景观中的视觉秩序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解读城市景观中的视觉秩序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解读城市景观中的视觉秩序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解读城市景观中的视觉秩序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解读城市景观中的视觉秩序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解读城市景观中的视觉秩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解读城市景观中的视觉秩序(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解读城市景观中的视觉秩序 周鸽 杭州师范大学 摘要:城市景观,作为一种物质的表现的方式,是一种可以看到、感觉到的物质形态,也是一个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水平的体现。本文从城市景观设计视觉秩序的所出现的误解的现象、原因、视觉秩序的重要性及解决的办法等几个方面论述了城市景观设计中的视觉秩序。关键字:城市景观;视觉秩序; Key words:City landscape ; Visual order ;一、引言针对中国高速发展的城市化运动,城市景观的变化也体现了一个城市文明和品味的提升。在文明和美化的名义下,城市的整治的工作在全国不同的城市陆续展开灌注的是视觉上的“文明与美”的理解。在展开的同时也带

2、来的一系列的问题,也就是把视觉秩序理解为视觉感受的统一性。因此本文提出“视觉秩序对城市景观设计的重要性以及视觉秩序所隐藏的文化价值”等来解读城市景观中的视觉秩序。二、视觉秩序的提出及概念界定1.视觉秩序的提出以及产生的历史背景“视觉秩序”这一概念的是奥地利建筑师和景观规划师卡米罗西特 (Camillo Sitte ,18431903 年)在 1889 年著的城市艺术 (The Art of Building Cites)一书中提出的。在工业革命之后,因为设计师们过分的强实用功能和生硬的规划,造成七拼八凑的物质面貌城市景观设计,而对传统城市的极大冲击以及当时建筑师和规划师日渐分离,西特提出:“建

3、筑师的责任是使规划与建筑协调一致,城镇设计除了技术问题,还有艺术问题。 ”他反对以“现代化”的名义搞大拆大建,或从图纸美学出发追求刻板的网格式的规划,主张建筑师应重视外部空间的研究,城市规划中应分清交通干道与步行街的不同作用。 11960 年,凯文林奇(Kevin Lynch)在城市意象(The image of City) 中。已经开始1 梁雪 肖连旺.城市空间设计【M】.天津大学出版社.2000-10将城市景观同人们在城市中的体验与人们的行为心理结合起来。几乎同一时间,英国的戈登卡伦(Gordon Cullen)在 1961 年出版的城镇景观(Townscape) 中,卡伦从视觉、心理以及

4、设计内涵等方面系统的论述了视觉秩序对城市景观的重要性。其中,卡伦强调的视觉秩序是秩序的整体连续性,是人对秩序的动态感受。 1秩序是指有条理的状态 2。如我们的心跳、呼吸、作息、思维反应速度等等。视觉秩序是由可视形象同感觉它的人之间产生的相互关系所形成的。景观中的视觉秩序与其本身的艺术形式是相联系的。城市景观设计的发展与其它艺术形式的发展是紧密联系的,因为它本身的复杂性决定了它所具有的艺术形式是综合的。换句话说,城市景观设计是一种集体艺术。在本文中,所理解的视觉秩序不仅要满足平面中点线面的美学关系,画面空间感上前后、主次等关系,同时也要满足其功能性和文化内涵。城市景观中的视觉秩序是人对景观的感受

5、,又是与时间相关的一种秩序。城市景观不仅仅是一个的空间而是有人活动构成的综合的社会场所。城市景观是与人相关的四维的结构,建构的目的是为人民大众服务。因而城市景观的创造必须和人的真实感受结合起来,否则就成了只有表象特征的景观形式。三、现实生活中现象的分析及原因 在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的“视觉秩序”整治在许多地方开展。如大型的基础性的就由大拆大建、高楼聚集、成片开发,新区平地而起等组成,而无法拆建的地带除了贴瓷砖、刷油漆,就是对街道或者公园进行景观硬质景观统一等手段进行修补美化。这些修补也许改变这个场所原有气质,破坏了原有的审美情趣,力求所达到的是视觉上的统一。离我生活最近的社旗古镇,为了达到视觉的

6、统一,将原有古街道两边的建筑重新进行了整修,就是所谓的“修旧如旧” ,虽然说建筑的形式没有发生很大的变化,但是它却失去了原有街道的味道。街道变得整齐划一,街道上没有往日流动的商贩,没有了所谓的“乱七八糟”的宣传的“旗帜”式的招牌。这一系列的整治确实从形式上得到了统一,但是却失去古街道的活灵魂。物质结构是社会生产力的一种体现,但相对于人这一因素来说也是相对固定的。在这种情况下,人是景观中的主要角色,没了人的活动,景观设计的意义也就消弱了。在景观设计中,如果强调的是新潮、是概念,或者追求的是设计所含的科学技术的成分,这就偏离了设计最初为人设计的目的,或者根本就忽略人这一角色在景观中重要性,这样的设

7、计也就成了见物不见人的设计。1 (英)戈登卡伦.王珏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M】.2009-01-012 姚宁.美的视觉秩序【J】.教学相长.2006-06这种无视人的设计是造成视觉秩序误区的原因之一。在城市景观进行二次整修的背后发生了城市景观装饰运动。城市装饰运动直接地化为视觉的美化,而视觉的美化被简单地化为形式上的统一。所有的房屋必须被穿上“城市美化”的制服,人对城市景观的审美和趣好被忽略和统一;很多的城市不许流动经商,这也许就会让最有活力的本源失去了秩序的最初味道。这种视觉秩序就从简单视觉性的变成了对人精神的束缚。也许这才是现在视觉秩序误区又一原因。总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审

8、美情趣也在不断的提高,人们对身边的景观的质量也提出的了新的要求。同时城市化的进程加快,城市人口不断将增加,居住区密度也在不断的增加,住宅楼的高度也越来越高,人们在很大程度上,由高点向下观景的位置,即形成高视点景观。我认为规划中“自上的而下”的决策方式较多,设计的决策权的掌握受政治的影响比较大。而“自下而上”的公众参与和城市景观自发性成长机制受关注程度还不够。四、视觉秩序在景观设计中的重要作用1.视觉秩序的基础性城市景观设计的体系中包含着自然结构、物质结构和人文结构三部分。自然结构是一定的,人文气息也不是一时间可以改变的。在视觉层面上讲,我们所看到的只是秩序的开始。所以我们在设计过程中在尊重自然

9、秩序的情况下,也需要满足人的视觉需求,心理需求,文化需求。如杭州市江阳畈生态公园在设计过程中并没有破坏原有的湿地结构,即在保持在人秩序的同时,把人的需求也考虑的很周全。现在江洋畈生态公园(图二)成了人们亲近自然的好去处。所以,视觉的特性与视觉心理.是美感视觉秩序的研究对象。在以人为中心.把人同环境联系起来的设计中确立秩序的概念,是使我们的设计不断更新的基础。2.视觉秩序的是人的体验城市景观是一个与人相关的四维的结构。更具体的说是与时间相关的设计。城市景观所给不仅仅是一个的空间而是有人活动构成的综合的社会场所。美国著名的景观设计师约翰 O西蒙兹(John O. Simonds 1913-2005

10、 年)说过:“我们规划的不是物质,不是空间,也不是某个东西,而是人的体验” 。 1 正如美国简雅各布斯在美国大城市的死于生中提出的保证规划中的“多样化”,即对多种功能、活动的参与,以达到空间中人的活动多样化,从而形成有活力的城市空间。(1)对人生理的影响从人的生物特性来讲,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的视觉是对秩序感知的根源。无论是人体的结构、形态还是运动状态均体现着秩序。心跳、呼吸、兴奋与休眠的都市有秩序的交替着。自然界中很多生物的形态正是因为秩序而让人激动和兴奋。 (2)对人心理的影响人对景观景观的认识首先是通过感官来体验的。如果景观的设计只是简单的重复以至于没有新鲜感和独特之处,人们在心理上就会

11、觉得空间变的狭小甚至会挤压感产生,从而便会厌倦甚至遗忘,也就验证了凯文林奇的“消失了”的原因。人们只有在充满活力和相互联系和错综复杂的用途才能会给人们一种愉悦的心理情绪,从而让人恋恋不舍,人才会因为景观而是自己的身心1 在网址 http:/ 搜索到真正的放松。3.视觉秩序是城市的特征的体现首先,我们来打一个比方,一个城市的景观就如同一个活生生的一个人。一个有风骨,有血肉,有性情的人,看上一眼,我们的印象就会深刻;如果毫无个性特征、千篇一律,当然是转身即忘。凯文林奇(Kevin Lynch ,1918-1984 年)在城市的形象中提到了城市的某些地方从人们的头脑里“消失了”的现象,他发现发现他采

12、访的一些人完全忽视了他们的存在,或者是整个儿就没有意识到他们的存在,除非受到提醒,尽管这些地方的状况还不至于此。 1这也就说明了景观设计中视觉秩序不是简单的形式,而是内容对人的感染。五、视觉秩序背后的内在的逻辑 城市景观所存在的秩序性是一种发展的、动态的结构,它不仅维持某种的已有平衡和某种既存的稳定及有序结构,而且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不断地经历着“无序一有序一新的无序一新的有序”的结构深化的过程。由此而不断改善自身的功能,不断从低层次向高层次进化发展。一定的结构决定了它所具有的一定的功能,所以城市景观系统是结构和功能的统一体。1.由形式到功能1 译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 加拿大 简雅各布斯 译林出

13、版社 2005 年 5 月 我们现在所理解的视觉秩序也许仅仅只是局限于景观设计中的形式。实际上蕴含在其中的是使用功能也很有秩序性。我们把使用功能看成一种秩序,也许我们身边的景观也就会变的更加适合于人的使用且更加的生动活泼。就像化学中的分子结构,结构的稍微变动就会使内容发生巨大的变化。如现在街道的设计在南方如杭州、上海、南京等城市街道在视觉形式上已经基本满足了人们需要,不同的街道有不同的味道,也许你看到这些就可以了解一些这里的文化气息。但是从功能上来讲,如果将使用功能与观赏功能美化功能等结合在一起也许就会更加的完美。如路灯与花卉的结合、植物绿化与坐凳设计在一起等这写在满足形式的情况下,也满足了功

14、能的需求。2.由显性的结构到隐形的文化内涵从哲学的思想来说,形式体现内容,而内容决定形式。视觉秩序,并不是简单的结构,更不是简单重复,那样将会变的无趣,会让人觉得厌烦。内容的丰富,也不是凌乱的丰富,而是有秩序的丰富。所谓的有秩序,不单单是形式和结构秩序,而是秩序背后的一种文化秩序。如古根海姆博物馆(图一)两次进行增建,1969 年增加的一座长方形的 3 层辅助性建筑,1990 年再次增建了一个矩形的附属建筑,在增建的过程中,设计师并没有将新增的建筑去掩盖住原有建筑的光芒。相反,新增的建筑是对原有建筑的一种尊重。就像人一样,是对长者的一种尊重。六、景观设计中视觉秩序所存在的问题及建议1.人们视点

15、的增高随着楼层的增高,人们的视点也随之增高。这对景观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设计过程中我们的设计由以前点的设计到面的设计。具体的说,就是在点线面的布置上,高视点设计尽少的采用点和线,更多地强调面,即色块和色调的对比。如植物搭配要突出疏密之间的对比;水面的设计时, 注重水体的全貌或水池的优美造型。 2.城市景观设计中尺度的概念不够强目前国内常常提出几十乃至上百、几百平方公里的城市设计对象,而且还要全部提出具体的三维形象设计方案,这就远远超出了人们能够感知的尺度。因此我们在设计应该有合适的尺度概念,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把握我们所需要的视觉秩序,从而设计出适合人审美体验和审美需求的设计。3.现代景观设计对旧有建筑及空间的态度在现代景观设计中,人们在利益化的驱使下,忽视旧有建筑的存在。在设计时,不能很好的尊重它们甚至与之冲突。西特对于历史的敬仰和珍惜的做法绝对值得我们思索,正如他所说,“一座历史悠久的古代城市,其历史恰似一本纪录在这座城市中所作的宗教的、精神的和艺术的投资的分类帐。这种投资用它崇高的影响的方式对人类赋予永恒的投资。 ”因此我们设计中应最终原有的构筑物,以体现其历史性和文化性。 小结总之,城市景观设计是人类发展、社会进步和自然演变过程中一种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工作。我们在景观设计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