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下册考试试题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3609991 上传时间:2017-12-0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95.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地理下册考试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二地理下册考试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二地理下册考试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二地理下册考试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二地理下册考试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二地理下册考试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地理下册考试试题(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清华园教育网 清华园教育网 高二地理下册考试试题班级_ 学号_ 姓名_ 得分_一、 单选题(每道小题 1分 共 30分 )1. 我国耕地和草地的人均占有量,分别相当于世界人均占有量的 A110和15 B14和13C12和13 D14和172.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土地就是土壤B土地就是岩石的风化物C自然条件和人类活动都影响着土地的形成和发展D目前还不能利用的沼泽,荒漠不属于土地资源3.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人口迁入地区变为迁出地区的是: A北美洲 B大洋洲 C欧洲 D拉丁美洲4. 下列各组国家中,农业现代化侧重高度机械化方面的是: A日本、德国 B美国、加拿大、法国C阿根廷、巴西 D美国、加拿

2、大、澳大利亚5. 世界最主要的商品粮产区是 A原苏联的欧洲部分B我国的亚热带地区C北美洲的温带草原区D澳大利亚的热带草原区6. 关于森林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森林资源是非可再生资源B我国宜林地区面积广,树种丰富C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是横断山区和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地区D热带雨林生长快,可以大面积、长期地供采伐7. 我国人口密度不足2人的省、区是 A内蒙古自治区 B新疆维吾尔自治区C西藏自治区 D青海省8. 光热条件影响作物的分布,苹果主要生长在: A暖温带 B中温带 C寒温带 D亚热带9. 下面能源中由太阳能转化而来的能源是 A石油 B地热能 C核能 D潮汐能10. 我国可开发的水能资源按地区分布

3、居第四至第六位的是 A东北、华东、华北B华东、东北、华北C东北、华北、华东清华园教育网 清华园教育网 D华北、华东、东北11. 对人口分布有着决定性影响的因素是: A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经济活动 B开发历史的长短C自然条件的优劣 D政治、军事等原因12. 影响农业发展的社会经济条件,主要是: A科学技术条件 B交通条件C国家政策和措施 D集约化水平13. 按装机容量百分比计算,下列地区中可开发水能资源比重最大的是: A华东地区 B西北地区C中南地区 D西南地区14. 目前我国建立全国性商品粮生产基地的最主要条件是: A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的平原区B垦殖历史悠久的地区C粮食商品率高,增产潜力大的地区D

4、单位面积粮食产量高的地区15. 下列工业中,具有投资少,收效快,能迅速为国家积累资金的是: A石油化学工业 B冶金工业C煤炭工业 D轻纺工业16. 目前,我国开发油气资源以下述哪个盆地为重点? A塔里木盆地, B柴达木盆地,C准噶尔盆地, D四川盆地,17. 就我国来说,粮食生产不仅是农业各部门经济发展的基础而且也是: A使农业产值构成合理的关键B使农业布局合理的关键C促使工业布局合理的关键D使缺粮地区能自给的关键18. 下列地区中,既是我国商品粮基地,又是我国最大桑蚕丝基地,又是出口花卉等农产品生产基地的是: A江汉平原 B珠江三角洲 C成都平原 D太湖平原19. 我国商品性粮,棉基地分布最

5、多的地区是: A东北地区 B黄河流域C沿海地区 D长江流域20. 二战后、新加坡、韩国等国纺织工业迅速发展的原因是: A纺织工业基础好 B劳动力充足C科学技术发达 D原料丰富21. 下列工业部门与影响该部门布局的主导因素组合正确的是: A石油炼制动力 B化学工业科技C炼铝原料供应 D罐头食品工业消费市场22. 我国产量居世界首位的纤维作物是下列中的: A黄麻 B苎麻 C亚麻 D棉花清华园教育网 清华园教育网 23. 关于能量的转换和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人类利用能源的过程,离不开能量的转换和传递B能源在加工过程中,能量从一种形式转换成另一种形式,并没有损耗C一次能源加工变成了二次能源D1千克标

6、准煤折合成的原煤,石油、天然气重量相等24. 下列对一些国家工业区的叙述,哪些是正确的: A印度的棉纺织、钢铁和机械工业都分布在德干高原的东北部B乌克兰南部工业区拥有全国主要的化学工业、煤炭工业和纺织工业C加拿大东部靠近五大湖区和圣劳伦斯河谷是它工业最发达的地区D日本工业向国土南北两端扩展,联邦德国工业由南部向北部扩展25. 在下列能源中,既是可再生能源,又是常规能源,同时还是二次能源的是 A焦炭 B地热 C木炭 D汽油26. 下列国家中,铁锰资源丰富,并有铁矿石出口的国家 A美国、俄罗斯、中国、日本B巴西、法国、瑞典、南非C委内瑞拉、智利、加拿大、澳大利亚D巴西、南非、澳大利亚、印度27.

7、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工业布局和城市人口分布的主要措施是: A积极发展内地工业B合理建设小城市,把工业向县城扩散C利用当地资源,建设中等城市D大力发展新型乡镇,将农村人口就地转变为城镇人口28. 指出下列各组城市与图中所示的城市功能相符(图内表示某城市的主要功能)的是 A新加坡, 桂林, 伯明翰, 香港B伯明翰, 香港, 新加坡, 桂林C香港, 新加坡, 桂林, 伯明翰D新加坡, 香港, 伯明翰, 桂林29. 下列煤矿自南而北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徐州、淮北、兖州、开滦B六盘水、淮南、平顶山、霍林河C平顶山、大同、鹤岗、鸡西D阳泉、大同、平朔、元宝山30. 下列水电站自西向东依次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8、A天生桥、岩滩、东江、水口、万安B天生桥、岩滩、东江、万安、水口清华园教育网 清华园教育网 C岩滩、天生桥、东江、水口、万安D东江、岩滩、天生桥、水口、万安二、 填空题(每道小题 1分 共 9分 )1. 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是_,经济特区发展服装工业,电视机和照相机装配工业是主要利用当地的_优势。2. 我国草场资源丰富,在大兴安岭阴山_山_山一线的西北侧,分布着大面积的天然草场。3. 劳动密集型工业对_要求不高,其布局多倾向设置在有大量_的地区。4. 环境资源是为保证人类_和_所必需的环境条件。5. 半导体、集成电路等工业布局的主要条件是_,此外,_和现代化高速运输条件也是不可少的。6. 我国矿

9、产资源总量比较丰富,但人均占有量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_,而且后备探明储量不足,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要切实加强_工作,争取地质找矿实现新的重大突破。7. 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产油地区是_,其石油出口量占世界石油出口总量的60,主要输往_等地。8. 自然资源按性质可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两类,沼气属于_资源,天然气属于_资源。9. 水电站发电的过程,是把一次能源_转换成二次能源_的过程。三、 多选题(每道小题 2分 共 30分 )1. 国际人口迁移,通常是指: A改变国籍 B改变居住国籍C迁移超越了国界 D迁移超越国界,定居一年以上者2. 关于我国森林的叙述,正确的是: A武夷山的主要树种是杉树和马

10、尾松B秦岭北坡和南坡的森林树种不同C黄河中下游的许多地方,木材特别缺乏D 我国在江苏、广东等省滨海地带,营造了海防林,以防寒潮,台风、海浪的侵袭3. 我国具有2个百万人口以上特大城市的省份是: A四川 B江苏C河北 D山东4. 下列有关自然资源基本特征的叙述中,正确的有: A各种可再生资源的分布,一般具有明显的地带性规律B自然资源的地区分布,一般都具有均衡性的特征C矿产资源的形成受地质作用的制约,它的分布没有规律D自然资源的数量是有限的,但其生产潜力可不断扩大和提高5.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有: A阿根廷、澳大利亚是重要的小麦、畜产品出口国清华园教育网 清华园教育网 B日本农业现代化侧重于生物技

11、术和水利的发展B世界水稻生产绝大部分分布在亚洲南部和东南部的热带季风区和亚热带季风区以及东南亚的热带雨林区D粮食年产量在1亿吨以上的国家,有一半分布在亚洲6. 下列关于森林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为了保持林区生态平衡,绝对不可采伐林木B林木的采伐要和抚育更新相结合C应经常清除林内枯枝落叶D森林是可再生的资源7. 有关自然资源的叙述: A自然资源是指可以直接从自然界获得并能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和能量B自然资源的形成和分布具有明显的均衡性C严格地说,地球上没有两个资源环境完全相同的地区D所有的自然环境都是由自然资源组成的8. 有关我国几种矿产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煤炭资源分布情况是南多北少,内

12、地少沿海多B在我国沉降地带深厚的沉积岩中,具备优良的储油条件,如已发现的渤海油田和江汉油田都符合这一理论C我国有色金属矿产主要分布在与岩浆岩有密切关系的山区,如南岭、横断山区等地D白云鄂博是世界少有的钒铁矿产集中地之一9. “自然资源会枯竭”的观点,错在没有认识到: A自然资源都是可再生的,所以不会枯竭自然资源的数量是无限的,永远用不完CC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利用资源的范围增大,品种增多D一种资源枯竭后,会有新的资源代替,利用资源的潜力不断发展和提高10. 下列水电站与所在河流组合正确的有: A白山水电站牡丹江 B岩滩水电站红水河C安康水电站长江上游 D龙羊峡水电站黄河上游11. 关于我国沿海工业地带的叙述 A主要包括沿海的经济特区、开放城市和经济开放区B是引进外资和技术、发展外向型企业的重要基地C长期以来,受到能源、水源紧缺的制约,不能充分发展D秦山、大亚湾核电站的建立,从根本上解决其电力不足的矛盾12. 目前,国家重点投资建设的工程项目主要有: 山西的煤炭工业和煤化学工业A.湖北三峡和广西岩滩水电站的建设B.扩展疏浚济宁以南的京杭运河航道C建设大庆秦皇岛输油管管道线路13. 在城市化过程中 A日益出现城市群或城市带 B城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