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秋期小班讲义3—翻译技巧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3607443 上传时间:2017-12-0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7.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语文秋期小班讲义3—翻译技巧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一语文秋期小班讲义3—翻译技巧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一语文秋期小班讲义3—翻译技巧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一语文秋期小班讲义3—翻译技巧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一语文秋期小班讲义3—翻译技巧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语文秋期小班讲义3—翻译技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语文秋期小班讲义3—翻译技巧(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秋期小班辅导讲义杭州龙文教育科技有限公司1学生: 高一 科目: 语文 第 次课 教师: 课 题 翻译技巧教学目标 1、熟悉古文翻译技巧和方法重点、难点 1、翻译方法在古文阅读中能灵活运用考点及考试要求1、翻译方法在古文阅读中能灵活运用教学内容翻译技巧考点一:翻译技巧知识概括古文翻译是对古汉语知识的综合能力的训练。近年来,在语文试卷上,加大了文言文的主观题,体现着新的语文教学大纲中“掌握课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和文言句式,能理解词句含义”的要求。如何做好文言文的翻译呢?准确、明白、通顺,符合现代汉语表述习惯,没有语病;能体现原文的语言特色,力求做到文笔优美、生动、富有表现力是文言文翻译的

2、标准具体来说,应从“留”“换”“补”“删”“调”“贯”六个方面进行。“留”,凡指朝代、年号、人名、地名、官职等专有名词,皆保留不动。“换”,将单音词换成现代汉语双音词,将词类活用词换成活用后的词,将通假字换成本字凡该换的,一律换之。“补”,即补出古代简练说法省略或隐含的内容,特别是对省略句。“删”,指删去那些无意义或没有必要译出的虚词。“调”,指把文言句中特殊句式按现代汉语要求调整过来。“贯”,指文言句中带修辞方法的说法,用典用事的地方,根据上下文灵活、贯通地译出。方法总结与易错点分析一、无论是采取直译还是意译都应注意以下几点:(一)认真领会原文,把词放入句中去理解,把句放入篇中去理解,不要望

3、文生义。比如桃花源记中“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中的“绝境”就不能望文生义地理解为现代汉语的“没有出路的境地”。因为从全文看,那里是“世外桃源”,不存在生活无着落的问题,因此,“绝境”应是“ 与世隔绝的地方”。(二)翻译时要落实好关键词语。如翻译狼中的“其一犬坐于前”,关键是弄清“犬”在句中是名词作状语,翻译成“像狗一样”,才能正确翻译出这个句子。关键词语落实了,句子翻译就比较顺利。(三)文言中省略句较多,翻译时应注意补充。如“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译为“第一次击鼓,士气振作;第二次(击鼓),士气就低落了;第三次(击鼓),士气就泄尽了。”这里的“再”“三”后应补译上 “鼓”(击鼓)

4、。 秋期小班辅导讲义杭州龙文教育科技有限公司4(四)一般用直译,如直译不便表达意思时,则用意译。如“明察秋毫”,直译为“能看清楚秋天鸟兽身上新长的细毛”,这样翻译无法表意,应意译为“能看清楚很细小的问题”。(五)有些词可以略去不译。在文言文中,有的助词只起表达语气的作用,有时可以不译;有的助词只是表示停顿,也无需译;有的字在句中没有意义,只是为凑足音节,可略去不译;有的字只是起某种连接作用,也可不译。如“夫战,勇气也”,此处的“夫”是发语词,翻译时应删去;又如“久之,目似瞑”,此处的“之”是音节助词,用在表示时间的词之后凑足音节,无需译。(六)凡属地名、人名、官名、年号、帝号以及古今意义相同的

5、词,都可照抄不译。如“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出师表),“侍中”“侍郎”是官名,“郭攸之”“费祎”“董允”是人名,“等”古今意义相同,因此,都可照抄不译。(七)文言文中有些句子的语序和现代汉语不同,翻译时应调整语序,使之与现代汉语的表达顺序相同。如介宾短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主谓倒装句、定语后置句等。如“屠惧,投以骨”(狼),应译为“屠户害怕了,把骨头扔给狼(啃)”。另外,还应注意的是,译文要保持原文的语气,是陈述的应译成陈述语气,是感叹的应译成感叹语气,是疑问的应译成疑问语气。二、高中相关内容根据教学实践,总结出以下八种方法。一、 加。即加字法。在单音节词前或之

6、后加字,使之成为双音节词或短语。(一) 单音节变双音节。如:1、前辟四窗,垣墙周庭。 (项脊轩志 )译文:前面开辟了四个窗子,障壁围着院子(或“绕着院子砌上围墙” ) 。2、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译文:独自一个人欣赏音乐快乐,同别人一起欣赏音乐也快乐,哪一种更快乐呢?(二) 同形异义词取古义。如:(1)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 (赤壁之战 )(2) 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桃花源记 )(3)宣言曰: “我见相如,必辱之。 ”(廉颇蔺相如列传 )(4)今以实校之,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久已疲。 (赤壁之战 )上述四例中,(!) “妻子” ,今义指男子的配偶,即爱

7、人(女方) ;古义为妻子和儿女。(2)“绝境” ,今义指没有出路的境地;古义为与外界隔绝的地方。(3)“宣言” ,今义是表示政见的公告或声明;古义指公开扬言。(4)“不过” ,今义为转折连词,古义是不超过的意思。二、 减。对于“偏义复词” ,就是一个词由两个意义相近、相对或相反的语素构成,其中一个语素表示意义,另一个语素不表示意义,只作陪衬。翻译时,要将“陪衬意”去掉。如:(1) 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 (指南录后序 )(2)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出师表 )(3) 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 (孔雀东南飞 )(4) 备盗之出入也。 (鸿门宴 )(5) 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 (论积贮疏 )(

8、6) 而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深浅。 (石钟山记 )(1)“利害”只有“害”的意思,没有“罚”的意思; (2)“异同”只有“异”的意思;(3)“作息”只有“作”的意思;(4)“出入”在课文中只有“入” 的意思;(5) “饥穰”只有“饥”的意思;(6) “深浅”只有“深”的意思。 秋期小班辅导讲义杭州龙文教育科技有限公司8此外,有些词语只有语法作用而没有实在意义,如一些语气词、发语词、助词以及表敬称或谦称中没有实在意义的词,无法译出,可删去不译。三、 乘。古汉语中,倍数表达一般是在基数词后加“倍”字,如果是一倍则单用“倍”表示,“一”省略。如“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

9、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 ”(孙子谋攻 )其中, “十” “五”后省“倍”字;“倍” ,表示“一倍” 。古汉语中,如果还有并举两数,那么就以其乘积表数了。如“三五之夜,明月半墙。 ”(项脊轩志 ) “三五”之积为十五, “三五之夜”指阴历每月十五的圆月之夜晚。同样, “年方二八” ,“二八”即十六岁的花季年龄。四、 除。古汉语分数表达形式,绝大多数出现在表比较的语境中,结合语境来概括,有如下几种类型。(一) 完型式。如“秦地,天下三分之一。 ”(汉书地理志 ) “三分之一”的分数形式,从古代延续至今,已保留下来了。(二) 简略式。如“盖予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游褒禅山记 ) “十”

10、为分母, “一”为分子, “十一”即十分之一。(三) 嵌入式。(1)分母“分”“之”分子。如“ 方今大王之众不能十分吴楚之一。 ”(史记淮南衡山王列传 ) “不能十分吴楚之一 ”即不足吴楚的十分之一。(2)分母名词“之”分子。如“大都不过三国之一” (左传隐公元年 ) “三国之一” ,即国都的三分之一。(3)分母“之”分子。如“然民遭水旱疾疫而不幸者不过十之一二矣。 ”(治平篇 ) “十之一二”,即“十分之一”至“十分之二” 。五、 留。古代汉语中的各类专有名词,人名、地名、朝代、官名、年号、度量衡单位和数量词等不必翻译,直接保留,只有不译不明白时才翻译出来;古今词义一致的,也无须翻译。如:(

11、1)淳于髡一日而见七人于宣王。 (战国策。齐策 ) (人名)(2)战于长勺。 (左传曹刿论战 ) (地名)(3)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江南春绝句 ) (朝代)(4)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 (出师表 ) (官名)(5)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 (陈涉起义 ) (年号。秦朝的第二代皇帝胡亥)(6)是岁谷一斛五十余万钱。 (三国志魏书武帝传 (量具名)六。换。 在语言的演变过程中,有些词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有些随着旧事物的变化而变化、旧概念的消失而消失。有的可以按照一定语言习惯而灵活运用,即在特定的语境中,改变它的词性,临时活用一下。翻

12、译文言文时,对此要恰当选用现代汉语的词汇将它们替换。主要注意以下几种。(一) 通假字。它作为一种特殊的文言现象,是古人在书写中用同音代替的办法写成的别字。翻译时,要先找出本字与现代汉语构成的通假。(1) 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 ”(齐桓晋文之事 ) (“枝”通“肢” ,肢体)(2) 今王田猎与此。 (庄暴见孟子 ) (“田”通“畋” ,打猎)(3) 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 (孟子见梁襄王 ) ( “卒”通“猝” ,卒然,突然)(4) 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从,遍国中无与立谈者。 (孟子 齐人有一妻一妾 ) (“蚤”通“早” ;“施”通“迤” ,逶迤斜行。文中指暗中跟踪)(一) 名称说法

13、改变。如:(1)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送东阳马生序 ) (箧,箱子,这里指书箱;屣,鞋子)(2)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 (项脊轩志 ) (爨,灶)(3)已股落腹裂,斯须就毙。 (促织 ) (斯须,复音虚词,一会儿)(4)目不能两视而明。 (荀子劝学 ) (目,眼睛)(二) 词类活用。 秋期小班辅导讲义杭州龙文教育科技有限公司2(1)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荀子劝学 ) (水,游水。名词活用为动词)(2)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人。 (捕蛇者说 ) (殚,出产的;竭,收入的。动词活用为名词)(3)斫其正,养其旁条。 (病梅官记 ) (正,正枝,或主干。形容词活用为名词)(4)六王

14、毕,四海一。 (阿房宫赋 ) (一,统一。数词活用为动词)七。移。文言里有几种语序(倒装句式) ,和现代汉语里的相应句式的语序如果有所不同时,翻译中要将文言语序移位。八、补。文言句子里有一些组成成分,经常省略,译成现代汉语时需要补充。如:(1)(蛇)触草木, (草木)尽死。 (捕蛇者说 ) (省主语)(2)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曹刿论战 ) (省谓语动词)(3)权起更衣,肃追(之)于宇下。 (赤壁之战 ) (省宾语)(4)将军战(于)河北,臣战(于)河南。 (赤壁之站 ) (省介词)(5) 蟹六(条)跪而二(只)螯。 (劝学 ) (省量词)总之,古文今译,要遵照“信” 、

15、“达” 、 “雅”的原则。即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至于畅达、优美,那是更高的要求。要尽量口语化、规范化,在符合现代汉语语法和语音习惯的基础之上,正确理解文意,了解原文作者写作的主旨和感情的倾向。巩固练习1把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任峻,字伯达,河南中牟人也。汉末扰乱,关东皆震。中牟令杨原愁恐,欲弃官走。峻说原曰:“董卓首乱,天下莫不侧目,然而未有先发者,非无其心也,势未敢耳。明府若能唱之,必有和者。”峻又别收宗族及宾客家兵数百人,愿从太祖。太祖大悦,表峻为骑都尉,妻以从妹。于饥荒之际,收恤朋友孤遗,中外贫宗,周急继乏,信义见称。建安九年薨,太祖流涕者久之。(三国志)注太祖:曹操。从妹:堂妹。(1)天下莫不侧目,然而未有先发者。(2)太祖大悦,表峻为骑都尉,妻以从妹。(3)周急继乏,信义见称。2把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沈炯字初明,吴兴武康人也。炯少有俊才,为当时所重。台城陷,景将宋子仙据吴兴,使召炯,方委以书记,炯辞以疾。陈武帝受禅,加通直散骑常侍。初,武帝尝称炯宜居王佐,军国大政,多预谋谟。文帝又重其才,欲宠贵之。(南史列传第五十九)(1)使召炯,方委以书记,炯辞以疾。(2)武帝尝称炯宜居王佐,军国大政,多预谋谟。(3)文帝又重其才,欲宠贵之。nt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