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气候复习巩固

上传人:野鹰 文档编号:2359605 上传时间:2017-07-2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8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气候复习巩固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中国气候复习巩固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中国气候复习巩固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中国气候复习巩固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中国气候复习巩固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气候复习巩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气候复习巩固(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中国的气候 1目标要求:1、运用气候图,总结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的特点及其原因;2、运用降水图,概括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其原因;3.了解我国温度带和干湿地区的划分和分布;4.了解我国气候特征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5.认识我国的寒潮、台风、水旱灾害等特殊天气及其造成的危害。、 冬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及原因季节 分布特点 形成原因冬季1月南暖北寒、南北温差大。漠河是我国冬季最冷的地方。0等温线大致经过青藏高原东部边缘,东至秦岭淮河一线 我国跨纬度大,冬季太阳直射南半球,纬度越高,白昼越短,正午太阳高度越低,因而北方获得热量大大小于南方,气温低得多; 北方靠近冬季风源地,加剧北方的寒冷,越往南,冬

2、季风受山岭的重重阻挡,势力大为减弱,使南北温差增大(可与北美洲地形对气候的影响进行对比)夏季7月除青藏高原和天山、大小兴安岭以外,全国普遍高温、南北温差小。吐鲁番盆地是我国夏季最热的地方 太阳直射北半球,虽然我国南方正午太阳高度仍大于北方,但北方的白昼却比南方长。获得太阳热量南北相差不大。 受夏季风影响程度不同,北方晴天多,气温回升快,南方雨季长阴雨天多,日照时间短。青藏高原等山地气温低,原因:地势高吐鲁番盆地夏季最热,原因:盆地地形,不易散热,且外边气流越过山地下沉时,增温作用强,形成焚风;沙漠广布,吸热快;空气干燥天空少云,太阳辐射强2、 温度带划分及其分布 我国根据积温自北向南划分五个温

3、度带,即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同时另有一个独特的青藏高原气候区。温度带 范围 1000积温 作物熟制热带琼全部和台南部、粤南部(雷州半岛) 、滇南部(西双版纳)8000 一年三熟,我国热带作物和热带经济林的重要产区亚热带 秦淮一线以南的大部分地区,青藏高原以东 45008000一年两熟到三熟。稻麦两熟或双季稻。双季稻加冬作油菜或冬小麦。我国水稻、油菜及亚热带水果、经济林的重要产区。暖温带黄河中下游大部分地区即鲁全部和陕、晋、冀大部分和南疆34004500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我国冬小表、玉米、谷子及温带水果(苹果、梨、葡萄等)的主产区。中温带 吉全部和黑、辽、内蒙古大部,北疆 1

4、6003400 一年一熟。春小麦、大豆、甜菜、玉米、谷子、高粱寒温带 黑、内蒙古的最北部 1600 一年一熟。生长期较短的早熟作物为主:春小麦、大麦、马铃薯等高原气候区青海、西藏大部和四川西部 2000 一年一熟。青稞等23、降水分布和时间分配规律及原因基本特点(规律)名称 内容原因 影响空间分布规律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渐少影响我国降水的主要来源是夏季风。东南部湿润,愈向西北部内陆越干燥季节变化降水季节分配不均,降水集中在 5 月到9 月的夏秋季节夏季受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影响,降水丰沛;冬季受来自大陆的干燥空气的影响,降水少时间变化年际变化各地降水年际变化大,南方较小,北方较大,西北干旱地

5、区最大夏季风进退的规律反常所造成的使我国旱涝灾害频繁,夏季风强或来的早,北涝南旱;夏季风弱或来的晚,南涝北旱降水的南北差异北方:降水少,雨季短;南方:降水多,雨季长由夏季风形成锋面雨带进退规律决定的。形成北方的春旱、夏涝;江淮地区的梅雨和伏旱4、干湿地区划分及分布我国根据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关系,自东南向西北分布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和干旱地区。干湿地区 干湿状况 主要分布地区 气候和植被湿润区年降水量800mm降水量蒸发量 东南大部、东北的东北部 气候湿润,森林半湿润区年降水量400mm降水量蒸发量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南部和青藏高原东南部气候较湿润,草原和森林半干旱区年降水量4

6、00mm降水量蒸发量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大部份气候较干燥,主要为草原干旱区年降水量200mm降水量蒸发量 新疆、内蒙古高原西部、青藏高原西北气候干旱,主要为荒漠基础训练1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的主要原因是地形的影响 纬度位置的影响 冬季风的影响 海陆位置的影响A B C D2.有人说“今年的降水比往年少” ,这种说法是指A.降水的季节变化 B.降水的年际变化 C.降水的季节分配 D.降水的日变化3.古人说:“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是指这里A.不受夏季风影响 B.夏季风来的迟 C.年降水量稀少 D.雨季来的迟 4.我国降水年际变化大的重要原因是 A.冬夏季风交替控制 B.冬季风活

7、动异常 C.夏季风活动异常 D.国土面积过大5.每年五月下旬,河北省农民纷纷驾驶收割机南下到河南参加麦收,然后再北上。你认为 主要原因是 A.河南省降水量大于河北省 B.河南省比河北省热的早,小麦成熟早 3C.河南省小麦的品种好于河北省 D.河南省的人口比河北省少6我国不受寒潮侵袭的地方有A台湾岛 B海南岛 C南岭 D雅鲁藏布江谷地7关于我国农业的气候评价不正确的是A夏季普遍高温,热量充足 B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水热配合较好C夏季风强弱不稳定,带来旱涝灾害 D常有寒潮、飓风等灾害性天气影响 8我国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主要表现在A夏季炎热多雨,雨热同期 B大部分地区气温年较差比世界同纬地区偏大C

8、大部分地区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都较小D气候复杂多样,有多种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我国季风区都属外流区域,但外流区不全在季风区B我国季风区内,降水一定是由东南季风从太平洋带来的水汽C我国季风区跨地势三大阶梯,而非季风区只跨一、二级阶梯D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均有部分地区同在一月 0等温线以南10昆明气候四季如春的决定性因素是A西南季风的持续影响 B临近滇池和森林植被覆盖率高C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的共同影响 D比较低的纬度位置和比较高的海拔高度11我国外流区和内流区的河流大多在夏季进人汛期,原因是 A均受夏季风影响 B均受高温影响C分别受夏季风和高温影响 D分别受高温和夏季风影响1

9、2.我国东部地区夏秋降水多,主要类型是 A锋面雨 B地形雨 C对流雨 D台风雨13“四季无寒暑,一雨便成秋”是描述下列哪个地方的天气特点 A海南岛 B台湾岛 C滇南谷地 D昆明一带读某区域等年降水量线图,读图回答 14 题。14图示区域内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是A、由东向西逐渐减少 B、由西南向东北逐渐减少C、由西向东逐渐减少 D、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15读下图“我国某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 ,回答下列问题:1甲地的年降水量为_;乙地的年降水量为_。试分析甲、乙两地降水差异的主要原因。42图中河流是_;图中河流在 A 河段水文特征是什么?15、1大于 400 毫米 小于 25 毫米 甲地为山脉,

10、夏季风迎风坡,多地形雨;乙地为内陆盆地,四周山岭环绕,降水稀少。2黄河 A 河段处在黄河上游,水流急、富水能,有结冰期、含沙量较小、有凌汛现象下表为我国四个直辖市气候资料。读表回答 1011 题。城市 夏季降水量(mm)冬季降水量(mm) 七月平均气温() 一月平均气温() 420 140 26 3 450 30 25 -5 420 60 23 -4 420 50 28 81城市比城市的气温年较差小的主要原因是A距海近 B纬度低 C地势低 D人类活动影响2与城市相比,城市A纬度低,所以各月平均气温较高 B距海近,所以气温年较差小C地势低,所以气温较高 D受冬季风影响小,所以冬季气温较高读台湾地

11、形图、台湾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图 4) ,沿北回归线某要素变化图(图5)及我国部分区域年等降水量分布图(图 6) ,回答 36 题。3钓鱼岛位于图 4 中 a、b、c、d 的何处Aa 处 B b 处 Cc 处 Dd 处4图 4 中台湾年太阳辐射总量大致由西南部向东北部递减的原因主要是A洋流、海陆位置 B纬度位置、天气状况C地形、信风带 D副热带高气压带的移动、台风5图 5 沿北回归线某要素变化图中,反映光照情况的曲线是图 4 图 5 图 65A B C D6图 6 中台湾海峡年降水量少的主要原因是A有寒流,不易形成降水 B为风的通道,风力强,不易形成降水C处在背风地带,雨影区 D处在信风带,

12、降水较少(2012 四川文综卷)下表为某地气候相关数据。读表回答 78 题 经纬度位置 1 月平均气温 () 7 月平均气温 () 年降水量 (mm) 多年平均暴雨日 数(天)33N,98E 12.8 8.7 561.4 0.27.影响该地气温特征的主导因素是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 D.植被8.该地易发生的主要自然灾害是A.雪灾 B.台风 C.泥石流 D.暴雨洪涝9.读甲、乙两图,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分别说出甲、乙图中山脉 A、B 的名称。(4 分)(3)结合两地区大气环流的特点,分别说明 A、B 两山脉的走向对所在地区冬季气候的影响(6 分)(4)a、b 两

13、河的水文特征有何明显的不同?(8 分)十一(共 36分)(1)A:阿尔卑斯山脉 B:秦岭(各 2分) (3)A:所在地区冬季盛行西风,A的走向为东西走向,有利于西风深入内陆,使之该地区受海洋影响大;(5 分)B 所在地区冬季盛行偏北风,B 为东西走向,对偏北风南下有阻挡作用,使得山脉以南冬季温度较高,加大了南北温差,温和多雨;(5 分) (4)a河汛期在冬季;冬季河流不结冰;河水含沙量小(各 2分); b 河则相反(2 分)(若分别描述各河各 4分) 64、我国雨带的推移规律及影响锋面雨带的形成:当夏季风的暖湿气流登陆北上时,与从北方南下的冬季风的冷干气流相遇,较轻的暖湿气流被抬升到冷空气之上

14、。暖湿气流在上升过程中,气温不断降低,冷凝致雨,形成锋面雨,从而在我国东部地区冷暖气流交汇的地带出现一条降水较多的锋面雨带。锋面雨带的移动:5 月,雨带从南部沿海登陆;6 月中旬,雨带北移到长江中下游地区,在江淮之间摆动一个月左右(梅雨) ;7 月中下旬到 8 月,雨带北移到华北、东北等地,长江中下游地区则出现伏旱;9 月开始雨带南移;10 月雨季结束。 (六、七、八月西南、两广地区还受西南季风影响)注图中阴影与非阴影的分界线为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注意除了夏季风进退及由此而形成的锋面雨以外,地形和台风也是影响我国降水的因素。例如:我国降水最多的地方火烧寮,就位于正对东南季风的山谷迎风坡地带;我国降水量最少的吐鲁番托克逊,则位于深居内陆的盆地中,地形闭塞,降水极少。另外,夏秋季节,影响我国东南沿海的台风,也往往带来大量降水。6、 气候特征及评价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特征 内容 成因有利影响 不利影响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强)大多数地方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暖热多雨,与同纬度其他地区比,冬温偏低,夏温偏高,气温年较差大;气温年较差和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都较大我国冬季受寒冷的冬季风影响,寒冷干燥;夏季受来自海洋的夏季风影响,暖热多雨夏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