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煤矿安全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3586135 上传时间:2017-12-0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7.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煤矿安全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浅谈煤矿安全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浅谈煤矿安全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浅谈煤矿安全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浅谈煤矿安全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煤矿安全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煤矿安全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浅谈兼并重组煤矿安全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安全工作是煤矿生产的永恒主题,特别是由于煤矿工作的特殊性,安全尤其重要。我国煤矿企业在安全管理方面有许多比较成功的管理经验,也经常推出一些新的举措,国家对煤矿企业安全的监管力度也在逐渐加强。但是,我国煤矿事故不断,零星事故不说,重大事故时有发生,给矿工家属造成极大的痛苦,也给煤矿企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和极坏的社会影响及政治影响。尤其小煤矿过多过滥、非法违法现象严重、科技装备水平低,专业技术人才短缺等问题,充分暴露了我国煤矿企业在安全管理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每一起事故的发生,都是对安全管理工作成绩的否定。着力关闭非法和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不符合产业

2、政策的小煤矿,开展煤炭资源整合、技术改造,让有知识、有技术、有管理水平的大型企业骨干到小煤矿上从事安全生产管理、指导技术管理工作。把滞后、淘汰的设备及时更换,重新规划布置正规采掘面、构筑通风设施。基础管理逐步加强,推进了全国煤矿安全生产形势的稳定好转。目前,我国兼并重组煤矿企业在安全管理上还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地方领导及企业老板对安全的重视程度不够,安全投入少, 安全装备不完善,隐患处理落实不力。一些地方煤矿企业的领导习惯性地认为,煤矿企业不出事故是不可能的,把煤矿事故习惯化、正常化,对该投入的安全设施装备尽可能地减少到最低限度,甚至用于安全的资金也被挪作它用。二、在安全宣传方面,

3、大张旗鼓,但只重形式,忽视效果。特别是一些地方小煤矿,虽然也经常开展一些安全牌版展、安全知识竞赛、参观安全教育等一系列活动,并行文制定了许多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和考核办法,可谓形式繁多,花样叠出,虽然这些宣传一时也起到了一定的教育和警示作用,但并没有真正起到触及人们心灵深处的根本作用。尤其是井下采掘一线的工人,绝大部分都是农民工,由于其自身文化素质低,加上煤矿企业对他们的安全培训教育工作不到位,其安全技能和安全意识差, ,还不能完全适应煤矿安全工作的发展要求。造成宣传和落实两张皮,宣传是管理者的事,干活是工人的事,安全精神落实到工作中的较少,习惯性违章仍然屡禁不止,工伤事故常有发生。即使身边刚刚发

4、生的血的教训,仍不能对那些习惯性违章者起到警示作用。三、安全管理考核奖惩办法及规定,针对生产单位和责任人的较多,针对管理部门和管理者的较少,而且考核力度也较小。由于小煤矿专业技术人员极为短缺,煤矿条件艰苦、工作辛苦、生活清苦,地方小煤矿几乎没有采矿、通风、地质测量等专业的煤炭院校毕业生到煤矿工作,煤矿专业技术人才已经严重短缺。安全管理人员文化程度低,素质差。安全管理人员少,安全监督检查不力,隐患排查落实不到位,安全技术措施编制审批有漏洞等一些重大责任事故,在事后的追查处理过程中,负有不可推卸责任的管理部门和管理人员的责任没有突现出来,其处理结果也与其应承担的责任不符。另外,对事故责任单位主要领

5、导的处理也因人而宜,没有按有关规定和统一标准进行处理,伸缩性较大,不能够真正起到事故处理应起到的效果。四、反“三违”力度不够,习惯性“三违”屡禁不止。煤矿常年反“三违” ,可“三违”现象时时处处存在于煤矿生产全过程。反“三违”是安检人员铁定的责任和义务,有些单位为此还下达抓“三违”指标。可是,查到的“三违”与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三违”数量相比微乎其微。主要的原因是对“三违”人员处罚不当,一个“三违”人员各项直接和间接的处罚加在一起,相当于一个月的工资, “三违”人员承受不了。有些“好心”的安检人员不愿去得罪人,“三违”人员为了减免处罚,总是直接或间接找人说情,从表面上看“三违”现象少了。五、安全

6、生产技术措施制订检查落实不力。许多小煤矿对安全生产技术措施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把安全技术措施作为开工通行证或者作为推卸事故责任的依据。有些小煤矿技术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低,安全技术措施编制和审批有漏洞。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操作规程简单,成了挂在墙上应付检查的摆式,作业规程和特殊的施工措施成了开工条,不执行或不严格执行措施成为很普遍的现象,施工人员往往凭经验和主观意识施工。施工项目时,口头向施工人员讲一讲施工内容及过程。既无学习措施又没有签字。由于安检人员对作业规程和操作规程不太熟悉,措施的贯彻落实执行情况又检查不到位,在安全监督检查上存在盲区,成为安全生产中的一个较大隐患。六、煤矿从业人员尤其是小煤

7、矿的从业人员安全素质技术水平还比较低,现场作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还不能完全适应煤矿安全工作的发展要求。每发生一起事故,受教育较深刻的是事故中的受害者和事故责任者,其他人员总觉得事故离自己很远,不能够从别人的事故伤害中吸取教训,总是凭经验或感觉去干活,习惯性违章甚至连自己也意识不到。有的是为了省时省劲,赶进度,干活时就走捷径,致各项措施和规定于不顾,盲目蛮干。七、安全技术培训流于形式,小煤矿管理人员的业务技术素质等有待进一步提高。因煤矿工作的特殊性,许多特殊岗位需要经过培训持证上岗,小煤矿管理人员、职工必须经过培训才能上岗。但是,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往往安全技术培训流于形式,有些把取证作为应付上级

8、安全部门检查的目的,甚至还因此出现了许多“培训专业户” ,顶替单位领导或部分因故不能脱产培训的人员进行培训。即使培训部门也把培训作为取证的唯一目的,上课只讲应试考题,完全把安全技术培训的目的和意义扭曲了。每一起事故的发生都是由多个事故因素在同一时间和空间共同作用的结果,既有其偶然性也有其必然性,要确保兼并重组矿井安全生产,就要想方设法消除每一个诱发事故的因素。针对兼并重组矿井在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搞好煤矿安全工作的建议如下。1、加强兼并重组矿井的安全管理,切实保障矿井的生产安全切实加强对兼并重组、资源整合矿井的安全管理,切实加大投入,派出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将安全、生产、技术、人员、考核等

9、工作纳入到主体企业的统一指标体系中去,不是只派人、资金到位就能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是能管住人,制定各种措施才能有效执行,做到令行禁止,切实通过资源整合、兼并重组,提高这些矿井的安全生产水平。2、强化教育培训,增强安全意识。针对兼并重组煤矿从业人员素质较低的问题和煤矿工作环境的特殊性,领导干部和培训部门要切实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到安全教育培训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看清煤矿在安全技术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坚决杜绝教育培训走过程走形式,应付检查的思想和现象,真正把煤矿职工作为第一牵挂的承诺落实到位,始终把煤矿安全放在各项管理工作的首位。通过多种途径,采取多种方式,不断提高煤矿干部职工的安全意识和专业技术

10、水平,从根本上消除干煤矿工作不违章干不成和干煤矿就要死人的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经过教育培训,也使煤矿生产作业人员和管理人员能够学以致用,上标准岗,干标准活,把各项规章制度和安全技术措施落实到位,为煤矿的安全生产打下坚实的基础。加强对领导干部、管理人员和特殊岗位人员、一般人员的安全培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和安全生产技能。3、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夯实企业安全生产基础以“关爱生命、安全发展”为主题,大力宣传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的科学理念,营造有利于加强安全生产、促进安全发展的社会氛围。按照进一步完善形式、丰富内容、增强实效、突出效果的要求,开

11、展丰富多彩、贴近生产、贴近生活的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活动,营造安全生产的浓厚氛围,把安全工作扎根人心。可通过定期悬挂安全标语、口号、安全警句、举办安全黑板报展览,组织安全活动、设立安全屏幕等形式, ,不间断滚动播出上级一系列安全指示和本矿安全规章制度,从而营造出浓厚的安全氛围,有力地增强职工自主保安意识。利用安全活动日、班前班后会、广播等多种宣传阵地和载体,加大安全宣传力度。制定具有针对性的考核机制,对安全宣传进行效果检验。4、进一步完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加强安全生产应急救援能力建设,建立完善对各类事故的预报、预警、预防和应急救援机制。并落实执行到位。在安全管理上既要务虚又要务实,既然出台一项规章

12、制度,就要认真贯彻执行,严格考核,不走过场,不摆架子,不虚张声势,真正为企业着想,为矿工着想,扑下身子,针对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创新管理模式,扎扎实实地把煤矿安全工作抓紧抓好抓出成效。尤其是在安全管理制度的落实上,要一丝不苟,不能以人性化管理和人情因素为借口疏于管理制度的落实。5、煤矿整顿关闭效果显著,产业结构渐趋合理兼并重组煤矿把资源整合回来了,也把安全责任整合回来了。兼并重组矿井,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和速度向前推进,并且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兼并主体企业开始陆续接管被兼并企业的安全及生产,其实重中之重就是安全,有了安全才可以谈到一切, 所以整合后的煤矿如何才能安全、高效投入生产,只有开展煤

13、炭资源整合、技术改造,煤矿安全基础管理逐步加强,产业结构渐趋合理,才能推进兼并重组矿井安全生产形势的稳定好转,促进煤矿安全生产。6、加大反“三违” 、查隐患力度,改进“三违”考核办法,使全体干部职工充分认识到“三违”的严重危害性。除安检人员外,所有有下井任务的管理人员,特别是矿级领导,也要抓“三违” ,造成一种声势,形成一种风气,定为一种制度,把抓“三违”完成情况作为绩效考核中的一项。在对“三违”人员考核时,不只要其丢票子、丢位子,更要其丢面子,使“三违”现象无立足之地。建立责任连带追究制度。为避免管理人员下井走马观花、为完成下井次数而下井的不良现象,矿应该建立责任连带追究制度。凡井下工作地点出现重大安全隐患或事故,要追究当天或当班到过这些地方的管理人员和安全监督检查人员的监督检查不力的责任。7、加大安全投入,优化系统、提升装备、改善条件。广泛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真正把安全专项资金用到安全管理方面最需要的地方,切实解决制约煤矿安全生产的问题。比如,增加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井下“六大避险系统”等的建设,以及完善调度装备、安全生产监测监控等设备,必需的安全设施设备的投入与使用必须按要求和规定落实到位。汝州市瑞平朝阳煤业有限公司二 0 一一年八月二十六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