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模拟语文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3566844 上传时间:2017-12-02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64.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年模拟语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1年模拟语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1年模拟语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1年模拟语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1年模拟语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1年模拟语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年模拟语文(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1 年新课程高考语文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题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 8 页。时间 150 分钟,满分 150 分。2答卷前,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座号、考号分别填涂在答题卡及答题纸的相应位置。第 I 卷(共 36 分)一、(15 分,每小题 3 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蹙缩(c) 麻痹(p) 什刹海(ch) 有条不紊( wn)B庇护(b) 惬意(qe) 不着调(zhu) 命途多舛( chun)C倾圮(p) 瘦削(xu) 打擂台(li) 情不自禁(jn)D溺爱(n) 戕害(qing) 捋虎须(lu) 妄自菲薄(fi)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苍

2、茫 振撼 座右铭 荒诞不经B慰籍 纯粹 一窝蜂 唉声叹气C渲染 部署 壁上观 铩羽而归D赡养 笑靥 顶梁柱 相题并论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部队军事题材电视剧创作陆续涌现出许多部优秀作品,如:突出重围历史的天空亮剑士兵突击等,几乎一两年就有一个热点。B24 日,500 多名居民乘坐海岸警卫队一艘舰船撤离延坪岛,抵达仁川,2000 箱救灾物资则由两舰船承载,运往延坪岛。C“双汇发展 ”于 11 月 29 日复牌后,股价从 6 天前的 50.48 元,一路飙升到昨天的87.67 元!这种状况要延续到何时?这里面难道没有什么问题?D郑天玮(她在日出 中饰演的陈白露被誉为经典)不仅戏演

3、得好,还成为北京人艺的专业编剧,由她创作的古玩曾连演了 100 多场。4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A昆虫身怀非凡的拟态本领,把生存环境以极其精湛的写实笔法复述出来,伪装成枯叶、竹节或花朵,甚至伪造上面的破损和虫斑。B近年来,部分中学、学生及家长盲目追求通过保送或加分等“捷径”升大学,违反了学校教育教学和青少年成长发展的规律。C第 10 届中国花卉博览交易会上,来自国内外的各种名贵鲜花琳琅满目,形态各异的花卉与扑鼻而来的花香吸引了众多游客。D城镇建设既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长远方向,也要考虑历史形成的客观事实,因此实际推进过程中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地去做。5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4、目前中国经济流动性过剩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因为外汇储备增长过快,二是因为美元的过量发行导致了美元的泛滥和全球流动性过剩。B今年悉尼海港大桥嘉年华活动的参与者不再局限于新南威尔士州的居民,还包括澳大利亚其他各州居民以及一些国际游客。 C“放心早餐 ”工程是以服务大众为出发点的服务性行业,是一项惠民便民的民生工程,自全面启动以来,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D面对频频发生的践踏事件,许多专家认为,是否对学生进行良好习惯的培养和逃生技能的训练是避免事件发生的关键。二、(9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8 题。儒释道 互补与心态和合对于和合文化,可以从多角度来解读。有人从中 读出一种文化

5、战略,有人从中读出一种社会理想,都讲出了一番道理。我别出心裁,想把合和文化解读为一种健全的心态。在我看来,“和合”一词中的“ 合”,应该是指人的多种精神诉求的集合。道理很简单,只有在具备两个以上要素的情况下,才能谈得上“ 合 ”;倘若只是单一要素,根本就谈不上“合”了。多种要素凑在一起,有可能发生冲突,也未必就一定发生冲突。即便发生冲突,也未尝不可以化解。成功地化解冲突,便进入了“ 和”的状态。所 谓“ 和”,应该是指多样性的 统一,是指冲突的化解。显而易见, 这种意义上的“ 和”,有别 于“ 同”,故而孔子力主 “和而不同”。要想把人的多方面的精神需求统一起来、协调起来,进入“和”的心态,

6、绝非易事,仅靠一种学说,显然也是不可能做到的,必须综合运用多种学说。在传统 文化资源中, 对于和合心态 的养成,儒释道三家都是不可或缺的元素。三教分别满足中国人精神生活中某方面的需要,帮助人们养成和合的心态。儒家的精神趣旨,可以概括成三个字,那就是“ 拿得起”;用两个字来概括,那就是“有为”;用一个字来概括,那就是“ 张”。儒家主 张立德、立功、立言,主 张干事,主 张积极有为。道家的精神趣旨是“想得开” ;用两个字来说,叫做“无为”;用一个字来说,叫做“弛”。道家的趣旨与儒家似乎相反,实际上互为补充。学会紧张,是一门学问;学会放松,同样也是一门学问:对于人来说,都是不可缺少的。佛教精神趣旨是

7、“ 放得下”。用一个字来说,那就是“空”。用佛教的术语说,“放得下 ”就是看破红尘,把精神追求的目 标定位在彼岸的极乐世界。儒道两家是中国固有的学问,主要是讲人生哲学。儒家告诉人如何堂堂正正地度过一生,道家则告诉人如何轻轻松松地度过一生,至于人死后怎 样 ,两家都不怎么在意。佛教是从印度引入的学问,主要是讲人死哲学。佛教为人设计了“终极关 怀”之所, 标示出超越的精神取向,告诉人如何干干净净地辞别尘世。人死哲学与人生哲学似乎相反,惟其如此,才构成互补关系:倘若悟不透死,焉能悟透生?综合运用儒释道三家学问, 连 生死大关都能勘破,还不算是心态和合吗?儒道互补,讲出“ 张弛和合学”; 儒释道互补,

8、进一步讲出“生死和合学”:三教共同培育和合心态。(选自 2010 年 11 月 29 日光明日报,有删改)6关于“和合”文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把“和合”文化解读为一种健全的心态,认为它涉及到人的多种精神诉求。B多种要素凑合在一起是“ 合”,只有“合”而不发生冲突才能进入“和”的状态。C孔子力主“ 和而不同”,强调的是多样性的统一协调,而不是简单的同化。D儒讲“拿得起”,道说“想得开”,佛言“ 放得下”,三者互补,成就和合心态。7“在传统文化资源中,对于和合心态的养成,儒释道三家都是不可或缺的元素。”下列各项不能作为这一说法依据的是A人的精神需求是多方面的,要把它们统一协调起来,进入

9、“和”的状态,不能仅靠一种学说。B儒释道三教是中国传统文化资源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能分别满足中国人精神生活中某方面的需要。C只是单一要素,根本谈不上“ 合”,所以中国人同时信奉儒释道三教,借以养成和合心态。 D儒释道三家可以说是各有各的精神旨趣,看上去有很多对立之处,但在精神实质上互为补充。8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人只有一种精神诉求是一种不健全的心态,所以才需要“和合”文化,才需要儒释道三家的互补。B综合运用儒释道三家的学问,才能讲“ 张弛”之道,破“生死”玄关,达成心态和合。C儒释道三家互补,缺一则“ 互补”之说即无从谈起,当然也就无法达到所谓心态的和合。D中国固有的学问,向来只是

10、研究 “生”,不研究“死”,而佛学的引入则作了必要的补充。三、(12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12 题。穆宁,怀州河内人。父元休,有名开元间,献 书天子,擢偃 师丞,世以儒闻。宁刚正,气节自任。以明经调盐山尉。安禄山反,署刘道玄为景城守,宁募兵斩之,檄州 县并力捍贼。史思明略境,郡守召宁摄东光令御之。贼遣使诱宁,宁斩以徇,郡守恐怒贼令致死,即夺其兵, 罢所摄。始,宁过平原,见颜真卿,尝商 贼必反。及是, 闻真卿拒禄山,即遗真卿,真卿喜,署宁河北采访支使。宁以息属其母弟曰:“ 苟不乏嗣,足矣!”即驰谒真卿曰:“先人有嗣矣,我可从公死。”既而贼攻平原,宁劝固守,真卿不从,夜亡

11、过河, 见肃宗行在。帝问状,真卿对:“不用穆宁言,故至此。”帝异之, 驰驿召宁,将以 谏议大夫任之。会真卿以直忤旨,宁亦罢。上元初,为殿中侍御史,佐盐铁转运,住埇桥。李光弼屯徐州,饷不至,檄取资粮,宁不与。光弼怒,召宁欲杀之。或劝宁去,宁曰:“ 避之失守,乱自我始,何所逃罪乎?”即往见光弼。光弼曰:“吾师众数万, 为天子讨贼 ,食乏 则人散, 君闭廪不救,欲溃吾兵耶?”答曰:“命宁主粮者,敕也,公可以檄取乎?今公求粮,而宁专馈;宁有求兵,而公亦专与乎?”光弼执其手谢曰:“吾固知不可,聊与君议耳。”时重其能守官。累迁鄂岳沔都 团练 及租庸盐铁转运使。当是时,河漕不通,自汉、沔径商山以入京师。淮西

12、节度使李忠臣不奉法,设戍逻以征商贾,又纵兵剽行人,道路几绝。与宁夹淮为治,惮宁威,掠劫为衰,漕 贾得通。大历初,起为监察御史,三迁检校秘书少监,兼和州刺史,治有状。后刺史疾之,以天宝旧版校见户,妄劾宁多逋亡,贬 泉州司户参军事。子质诉其枉,三年始得通。诏御史覆视,实增户数倍。召入拜太子右谕德。宁性不能事权右,毅然寡合, 执 政者恶之, 虽直其诬,犹置散位。宁默不乐,唶曰:“ 时不我容,我不时徇,又何以 进乎!”遂移疾,满百日 注 屡矣,亲友强之,辄复一朝。德宗在奉天,奔诣行在,擢秘书少监,改太子右庶子。帝还京师,乃曰:“可以行吾志矣!”即罢归东都。(节选自新唐书 列传第八十作)注满百日,古代指

13、官吏休假一百天。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檄州县并力捍贼 捍:抗击B史思明略境 略:侵犯C宁以息属其母弟曰 属:托付D后刺史疾之 疾:疾病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将以谏议大夫任之 以勇气闻于诸侯B食乏则人散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C为天子讨贼 公为我呼入D帝还京师,乃曰 今君乃亡赵走燕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属于直接表现穆宁以气节自任的一组是宁募兵斩之,檄州县并力捍 贼 贼遣使诱宁,宁斩以徇檄取资粮,宁不与 惮宁威,掠劫 为 衰,漕贾得通以天宝旧版校见户,妄劾宁多逋亡 宁性不能事权右,毅然寡合A. B. C. D.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

14、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叛贼攻打平原时,穆宁曾经向颜真卿提出过坚守平原的建议,颜真卿没有听从。肃宗知道原委后认为穆宁不一般。B李光弼对穆宁不给资粮的行为很生气,穆宁认为自己奉公办事,不能擅自发资粮。最后,李光弼就此事向穆宁道歉,时人也推重穆宁能格守职责。C大历初年,穆宁被起用任监察御史,多次升迁任检校秘书少监兼和州刺史,但因在任时有大量逃户,因而被贬为泉州司户参军事。D穆宁刚正、有气节去并不得志,被人诬陷,冤情得到申雪后也未得到重用,被安置在闲散官位上。穆宁因此闷闷不乐,以有病为借口,长时间不参加朝会。第 II 卷(共 114 分)四、(24 分)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了翻译成现代汉

15、语。(10 分)郡守恐怒贼令致死,即夺其兵,罢所摄。(4 分)君闭廪不救,欲溃吾兵耶?(3 分)时不我容,我不时徇,又何以进乎!(3 分)1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8 分)度 大 庾 岭 宋 之 问度 岭 方 辞 国 ,停 轺 一 望 家 。魂 随 南 翥 鸟 ,泪 尽 北 枝 花 。山 雨 初 含 霁 ,江 云 欲 变 霞 。但 令 归 有 日 ,不 敢 恨 长 沙 。注公 元 705 年 春 , 宋 之 问 被 贬 为 泷 州 参 军 , 此 诗 是 他 前 往 贬 所 途 经 大 庾 岭 时 所作 。 翥 ,zh,飞 。西 汉 贾 谊 被 贬 为 长 沙 王 太 傅 。有人认为颔联中“随”“尽” 两字用得最好,请任选一字加以赏析。(4 分)此诗颈联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请作简要分析。(4 分)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 3 个小题)(6 分)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晏殊蝶恋花 )寄蜉蝣于天地, 。(苏轼赤壁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