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教育学原理(德育)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356088 上传时间:2017-07-23 格式:PPT 页数:55 大小:1.2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教育学原理(德育)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考研教育学原理(德育)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考研教育学原理(德育)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考研教育学原理(德育)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考研教育学原理(德育)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考研教育学原理(德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教育学原理(德育)(5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 育 学 原 理 (德育) 主讲:李文治,1.概念:广义的德育是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教育和道德影响,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和身体力行,以形成他们的道德和自我修养能力的教育活动;简言之就是教师有目的的培养学生品德的活动;,第一节 德育概述,2017年7月27日7时25分,(1) 道德的概念,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是指在社会生活中每个人必须遵循的行为原则和规范,主要依靠三种方式调节,社会舆论,传统习惯,个人良心,2. 道德的实质,第二节 道德、品德与德育,德育是根据一定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要求,将社会的道德规范内化为学生的道德品质的

2、活动,思想教育 政治教育 道德教育,3. 德育的本质,道德教育,.4.德育任务:逐步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能力,形成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道德观;(道德观念) 培养学生坚定的政治立场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道德情怀和操守) 养成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道德行为),5.德育的意义:德育工作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 ) 德育工作是青少年一代健康成长的需要; (群体) 德育是人的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个人),2017年7月27日7时25分,中小学德育相对稳定的德育内容有,集体主义教育,第二节 我国学校德育的主要内容1. 中小学德育的基本内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爱国主义教育

3、,纪律教育和法制教育,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男女两性平等教育,新时期总任务教育,2017年7月27日7时25分,德育内容是用来形成人们的品德的各种社会政治、思想、法律和道德知识,准则、法律规范和其它社会规则的总和,是经过主观选择的、适合社会发展需要和青少年身心发展需要的社会政治、思想、法律和道德文化。,2. 中小学德育工作的主要特点,第三节 中小学德育概述,学校德育工作的特点是由德育工作的任务和内容决定的,主要有,德育工作具有多开端性,德育工作具有长期性和连续性,德育工作具有复杂性,德育工作具有社会历史性,2017年7月27日7时25分,第三节 德育过程,1.德育过程的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

4、德育内容、德育影响;,2.德育过程的规律:,(1)德育过程是教师指导下学生能动的道德活动过程: 学生品德的发展是在活动中能动地实现的; 道德活动是促进外部的德育影响转化为学生自身品德的基础; 进行德育要善于组织,指导学生的活动;,(2)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统一发展的过程。 知、情、意、行是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因素;知,是指道德认识,是人们对道德规范及其意义的理解和掌握,也包括道德观念,信念和评价能力;情,是指道德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是非善恶判断时引起的内心体验,是对客观事物爱憎好恶的主观态度;意,是指道德意志,是为道德行为所作出的自觉顽强的努力,是调节行为的一种精神力量;行,

5、是指道德行为,是人们在道德认识、情感、意志的支配下,对他人和社会作出的反应,也是衡量思想品德高低好坏的根本标志; 知、情、意、行是互相联系、互相促进、互相转化的;其中道德认识是基础,行是关键,在从知到行转化过程中,情,意起调节促进作用; 知、情、意、行是互相作用,统一实现的过程; 德育过程的多端性; 德育过程要有针对性,(3)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品德发展矛盾的积极转化过程。这个过程中最基本的矛盾是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和学生已有的道德水平之间的矛盾;要促进学生品德发展内部矛盾的积极转化;要调节学生品德发展的外部矛盾; (4)德育过程是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过程。自我教育是指个人主动地提

6、出道德修养目标,并以实际行动努力完善自己道德品质的过程,是自我评价能力发展基础上产生的,是个人品德修养自觉能动性的表现;在德育过程中既要从实际出发因势利导,有计划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我意识、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控能力,以形成和发展他们的自我教育能力,还要采取恰当而有效的措施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在自身品德形成中的能动作用;,2017年7月27日7时25分,第四节 德育原则,1.概念:德育原则是指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德育的过程中必须遵守的基本要求,它概括了德育的宝贵经验,反映了德育过程的规律性,对于德育工作具有直接的、具体的指导作用;,2.我国中小学常用的德育原则:(1)集体教育

7、和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注意依靠学生集体、通过集体进行教育,以便充分发挥学生集体在教育中的巨大作用;(2)知行统一原则,也称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把思想政治观念和道德规范的教育与参加社会生活的实际锻炼结合起来,把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与培养道德行为习惯结合起来。使他们言行一致;(3)正面引导和纪律约束原则,是指在德育过程中要正面疏导启发自觉调动学生接受教育的内在积极性,同时又要纪律约束,将引导与要求学生遵循学生守则、学校规章制度等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4)发挥积极因素和克服消极因素的相结合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依靠和发扬他们自身的积极因素去

8、克服他们品德上的消极因素,实现品德发展内部矛盾的转化;,(5)严格要求和尊重信任相结合的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与对他们个人的尊重和信赖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6)照顾年龄特点和照顾个别特点相结合的原则,也称因材施教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7)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续性的原则,是指进行德育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把来自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加以组织、调节,使其互相配合、协调一致、前后连贯地进行,以保障学生的品德能按德育的目的发

9、展;,2017年7月27日7时25分,3.德育方法(1)概念:德育方法是指用来提高学生思想认识、培养他们的道德品质的方法;(2)我国中小学主要的德育方法:有说服教育 情感陶冶实践训练 自我教育榜样示范 品德评价,2017年7月27日7时25分,1. 直接的道德教学:思想品德课和时事政治课,第五节 德育实施的基本途径,2. 间接的道德教育: 思政课之外的各科教学;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劳动和社会实践;学校共青团、少先队、学生会工作;校外教育;班主任工作(学校对青少年学生进行德育的一个重要而又特殊的途径);,2017年7月27日7时25分,教学与德育是不可分割的关系,教学是德育的重要手段,德育寓于教

10、学中。德育能够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2016)结合案例阐述教学与德育的关系,1. 直接的道德教学,1.1 模仿学科教学的道德课,直接道德教学是指通过设置专门的道德课程向学生传授道德知识和理论的教学,小学设有,高中设有,初中设有,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思想品德,思想政治,2017年7月27日7时25分,在学校课程走向体系化和网络化的时代,单纯设立道德课具有三个优点,单独设立道德课程可以使道德教育在内容和时间上获得最低限度的保证;有利于向学生传授系统的道德知识,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道德课教学得法,道德课还可以促使学生形成道德价值和信念,提高学生的道德思维和判断力,以及对现实生活中道德问题的敏感性

11、。,1.2 直接道德教学的优点,1. 直接的道德教学,2017年7月27日7时25分,单纯设立道德教育课在理论与实践上具有的几个尚待解决的问题,分别是,1.往往会导致把道德教育与其它学科教学相提并论,消弱了其它学科教学的道德特性,从而贬低了道德教育的地位; 2.直接的道德教学内容可能使教育者在思想和行动上不大注意发挥其他课程的德育功能,这实际上有可能降低德育的效果; 3. 在实践上,道德课变成了关于道德知识的教学,容易使知与行脱节。,1.3 直接道德教学的问题,1. 直接的道德教学,2017年7月27日7时25分,2. 间接的道德教育,2.1 各科教学中的道德价值,体现中小学课程内容的教材具有

12、明显的思想和暗含的价值取向,尤其是语文、历史等文科教材包含着大量的思想内容,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资源。其他自然科学课程、美育课程、体育课程、劳技课程都暗含丰富的德育价值。,2017年7月27日7时25分,德育,是教育者按照社会的要求,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已形成所期望的政治立场、世界观和道德品质的教育,它体现了整个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对教育者的全面发展起着定向的作用。智育,是传授系统科学文化知识,形成科学文化知识,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培养基本的技能技巧和发展智力的教育,它在个性全面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体育,是全面发展体力,增强体质,传授和学习健身知识和体育运动机能的教育。体力和体制的发展是个性

13、全面发展的生理基础。在全面发展教育中,各育之间是相互联系、辩证统一的。首先,各育之间不可分割。因为各育都具有制约与促进其他各育的因素,各育的发展又都离不开其他各育的配合,都需要其他各育与之协调。其次,各育间不能相互替代。因为各育都有特定的内涵,都具有自己特定的任务,各育的社会价值、教育价值满足人发展需要的价值都是各自不同的作用体现出来的。任何一育都是不可替代的。,简述德育、智育、体育的相互关系。(2014),教育原则在运用的过程中有着一定的道德价值,与中小学德育有密切关系的教育原则,实践锻炼原则,方向性原则,争取教育优势的原则,从学生实际出发原则,教育影响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

14、相结合的原则,2.2 教育原则的道德价值,2. 间接的道德教育,2017年7月27日7时25分,在中小学教育中,常用的又蕴含着一定道德教育价值的方法有,说理疏导法,榜样示范法,实践锻炼法,自我教育法,行为评价法,2.3 教育方法中蕴含的道德教育价值,2. 间接的道德教育,2017年7月27日7时25分,第六节、德育模式,1.道德认知发展模式:总目标在于:帮组学生以一种越来越清晰的和全面的方式思考道德论争并寻找解决的方法(1)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对偶故事法)关于道德发展规律(自我中心-他律-自律);关于道德发展的动力(源于儿童主体与社会环境的积极相互作用;因此他特别强调儿童在发展中的自主性

15、、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关于道德原则和方法(集体活动和自我管理活动);关于课堂应用(鼓励学生参与道德问题讨论;积极开展各种活动,让学生直接参与民主管理;合理奖惩);(2)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阶段理论(道德两难故事法);,2017年7月27日7时25分,2017年7月27日7时25分,经典对偶故事:(1)一个叫约翰的小男孩在他的房间时, 家里人叫他去吃饭, 他走进餐厅。但在门背后有一把椅子,椅子上有一个放着15个杯子的托盘。约翰并不知道门背后有这些东西。他推门进去,门撞倒了托盘,结果15个杯子都撞碎了。(2)从前有一个叫亨利的小男孩。一天,他母亲外出了,他想从碗橱里拿出一些果酱。 他爬到一把椅子上, 并伸手去拿。由于放果酱的地方太高,他的手臂够不着。在试图取果酱时,他碰倒了一个杯子,结果杯子倒下来打碎了。皮亚杰对每个对偶故事都提两个问题:1.这两个小孩是否感到同样内疚? 2.这两个孩子哪一个更不好?为什么?通过被试的反应,皮亚杰发现,儿童的道德判断是从早期的注重行为结果的评价向注重行为的动机发展,其道德认知水平从“他律”向“自律”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