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知识社会化与自我概念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3553766 上传时间:2017-12-0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心理学知识社会化与自我概念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社会心理学知识社会化与自我概念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社会心理学知识社会化与自我概念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社会心理学知识社会化与自我概念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社会心理学知识社会化与自我概念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会心理学知识社会化与自我概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心理学知识社会化与自我概念(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二节社会化与自我概念第一单元 社会化一、概述人是社会性的产物,社会实际上是先于个体而存在的。不能在社会中生活的个体,或者因为自我满足而地需参与社会生活的个体,不是兽类,就是天神。社会化:是个体由自然人成长、发展为社会人的过程,是个体与他人交往,接受社会影响,学习掌握社会角色和行为规范,形成适应社会环境的人格、社会心理、行为方式和生活技能的过程。 (个体在特定的人类社会物质文化生活中,通过与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由自然人转变成社会人的过程)。社会化涉及社会、个体二个方面。从社会角度看,社会化是社会对个体进行教化的过程;从个体视角看,社会化是个体与其他社会成员互动,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儿童

2、及青少年时期的社会化是早期社会化;成人时期的社会化是继续社会化。由于社会急剧变化,对个体重新进行社会化的过程叫再社会化。再社会化包括对早期社会化及继续社会化过程中,没有取得合格社会成员资格的个体的再教化。二、社会化的基本内容(一)教导社会成员掌握生活与生产的基本知识与技能;(二)教导社会成员遵守社会规范。社会通过教育和舆论力量使其成员掌握并形成信念、习惯和传统,以约束个体行为,调节各种社会关系。(三)教导社会成员明确生活目标,树立人生理想。(四)培养社会角色。三、社会化的基本条件(一)人类有较长的生活依附期人与动物的一个很大的差别,就是人了从出生一直到能独立生活,有一个比较长的对父母或监护人的

3、生活依附期,大致持续 13-25 年,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这个依附期的变长的趋势。个体可以在家庭、学校和社会接受广泛的教育,被精心地培育。生活依附期的社会化是个体未来适应社会生活的基础。(二)人类的遗传素质提供了社会化的可能性2人脑大约 100 亿个以上的神经细胞组成了异常复杂的神经网络,没有脑的智能作基础,个体的社会化是很难顺利完成的。四、个体社会化的主要载体(一)家庭童年期是社会化的关键时期,家庭中的亲子关系和家长的言传身教,对儿童的语言、情感、角色、经验、知识、技能与行为规范方面的习得均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二)学校学校教育促使学生掌握知识,激发其成就动机,为其提供广泛的社会互动机会

4、。学校还具有独特的亚文化、价值标准、礼仪与传统。学校是不可替代化载体。(三)大众传播媒介:刺激、娱乐、信息(碎片化)、知识(系统化)、审美。(四)参照群体五、几种重要的社会化类型(一)语言社会化个体社会化从掌握语言开始,全部社会化往往是以语言社会经为条件的。语言包括语词、语音和其他意义符号,是一种取得共识的符号系统。语言反映集中反映文化,掌握某种语言的过程本身就是社会化的过程,因为语言语言中蕴含的知识、规范与观念必然对掌握这种语言的个体产生深刻的影响。(二)性别角色社会化1、性:表示男女在生物学方面的差异。2、性别:指男女在人格特征方面的差异,男性特质和女性特质指的就是性别的差异。3、性别角色

5、:是指社会对男女在态度、角色和行为方式方面的期待。家庭对性别角色社会化的影响是通过性别期待与认同,模仿等机制实现的。(三)道德社会化:是指导个体将社会道德规范逐渐内化,成为自己的行为准则的过程。1、道德观念与道德判断道德观念与道德判断是道德中的认知成分。皮亚来认为:道德判断的发展经历了从也律到自律,从效果到动机的过程。2、道德情感道德情感的形式可能是直觉的体验、形象的体验、深层体验。3、道德行为3(四)政治社会化:是指个体学习接受和采用现时的社会政治制度的规范,并且掌握相应的态度和行为方式的过程。政治社会化的目的是将个体培养成合格的公司,使之效力于本社会制度。1、国家形象阶段2、抽象国家观念阶

6、段3、国家组织系统阶段第二单元 社会角色一、社会角色的概念社会角色:是个体与其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行为方式及相应的心理状态。它是对特定地位的个体行为的期待,是社会群体得以形成的基础。角色理论按照人们所处的社会地位与身份研究和解释个体的行为及其规律。二、社会角色的分类(一)先赋角色和成就角色按角色获得方式可分为先赋角色和成就角色。 前者是建立在先天因素基础上的,比如父母的角色;后者指主要靠个体努力获得的角色,比如老师的角色。(二)规定型角色和开放型角色按角色行为的规范化程度可分为规定型角色与开放型角色。前者行为的规范化程度较高,个体自由度较小,如公务员、军警;后者规范化程度相对较低,自由度较大

7、,如朋友等。(三)功利型角色和表现型角色按角色的功能可分为功利型角色和表现型角色。前者是以追求实际利益为目标的角色,如银行家、企业家、商人等,主要是追求效率;后者是以表现社会秩序、制度、价值观念、道德风尚为目标的角色,如学者、教授等,主要发挥社会公平的作用。(四)自觉角色和不自觉角色按角色承担者的心理状态可分为自觉角色和不自觉角色。前者对自己的角色扮演有较为明确的意识,并尽力感染“观众” ,比如演员;后者并未意识到角色扮演,只是以习惯的方式行动,比如性别角色大多数时候是不自觉的。三、角色扮演角色扮演过程含有角色期待、角色领悟和角色实践三个要素。4(一)角色期待个体承担某一角色,首先遇到的是他人

8、与社会对这一角色的期待,即社会公众对其行为方式的要求与期望,如果个体偏离角色期待可能招致他人的异议或反对。(二)角色领悟角色领悟:也就是个体对角色的认识和理解。个体往往根据他人的期待不断调节自已的行为,塑造自己。(三)角色实践在角色期待与角色领悟的基础上,个体实际在社会生活中表现其社会角色的过程。四、角色失调:人们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常常会产生矛盾、障碍,甚至遭遇失效,这就是角色失调。常见的角色失调有四种形式:角色冲突、角色不清、角色中断及角色失败。(一)角色冲突:个体在不同条件下往往有不同的地位、身份与角色。如果它们互不相容,出现矛盾,个体在心理上就会感到角色冲突。角色冲突冲突和角色内冲突。角

9、色间冲突:主要是指同一主体的两个或两个以上角色之间的矛盾所导致的冲突。角色内冲突:主要是指由于人们对同一角色有不同的期待所引起的冲突。(二)角色不清:个体对其扮演的角色认识不清楚,或者公众对社会变迁期间出现的新信号不清,还未能形成对这一新角色的社会期待,都会造成角色不清。个体在角色不清时往往会产生应激反应,出现焦虑和不满足感。 (三)角色中断:由于各种原因使个体的角色扮演发生中途间断的现象。 (四)角色失败:这是最严重的角色失调,角色承担者不得不退出舞台,放弃原有角色。第三单元自我、身份与自尊一、自我(自我意识或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己存在状态的认知。包括对自己生理状态、心理状态、人际关系及社

10、会角色的认知。主我与客我,前者是认识的主体,是主动的自我,是进行中的意识流;后者是认识的对象,即被观察者,它包括一个人所持有的关于他自己的所有的知识与信念。主我是自我的动力成分,是活动的过程,客我则制约主我的活动。镜我:是由他人的判断所反映的自我概念。5(二)自我的结构自我主要有五个层面,即物质自我、心理自我、社会自我、理想自我和反思自我。1、物质自我:是其他自我的载体,是个体如何看自己身体的层面。2、心理自我:是个体态度、信念、价值观念及人格特征的总和,是个体如何看自己心理世界的层面。3、社会自我:处于社会关系、社会身份与社会资格中的自我,即个体扮演的社会角色,是自我概念的核心,是社会如何看

11、待个体同时被个体意识到的层面。4、理想自我:个体期待自己是怎样的人,即在其理想中, “我” 该是怎样的人。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差距往往是个体行动的重要原因。5、反思自我:个体如何评价他人和社会对自己的看法,这是自我概念反馈的层面。(三)自我概念的功能1、保持个体内在的一致性。个体行为的稳定性和一致性的关键是个体怎样认识自已。2、解释经验。某种经验对个体的意义是由其自我概念决定的。3、决定期待。在不同情境中个体对事物的期待,对自己行为的解释与自我期待均取决于个体的自我概念。(四)自我概念的形成与发展自我概念的形成与发展大致经历三个阶段,即从生理自我到社会自我,最后到心理自我。1、生理自我:这是自

12、我概念的原始形态,主要是个体对自己躯体的认知,包括占有感、支配感与爱护感等,使个体认识到自己的存在。生理自我始于出生 8 个月左右,3 岁左右基本成熟。2、社会自我:大致从 3 岁到 13、14 岁,这个时期社会自我处于自我的中心,人们能了解社会对自己的期待,并根据社会期待调整自己的行动。3、心理自我:这阶段需时 10 年左右,大约从青春期到成年。发展到此阶段,个体能知觉和调节自己的心理活动及其特征和状态,并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发展的要求调控自己的心理与行为。由于自我概念的发展,个体开始逐渐脱离对成人的依赖,表现出主动和独立的特点,强调自我的价值与自我理想。特别重要的是发展了自尊和自信心自我概念

13、中两个主要因素。(五)自我概念的测量有一种定性测量自我概念的方法 “我是谁”。这种测量简单易行。要求被试者在六七分钟内写出 15 个“我是谁 ”的叙述句。要求他们:这些句子6是为你自己而不是为别人写的;按照你思考时的顺序来写,不必考虑其中的重要性和逻辑关系。二、身份:实际上是指其社会地位、社会角色与其自我概念三者之间的关系。(一)身份的定义:身份是由个体的社会地位及处境地位决定的自我认同。社会地位所决定的身份是地位身份,它是相对稳定的,是身份的主体;处境地位所决定的身份是处境身份,它是易变的。身份与角色身份是由角色构成的,在地位身份中,角色就是由身份决定的行为期待。(二)身份的特点1、客观性:

14、个体在社会中的地位是他人与公众认可的,因而是客观的。2、主观性:身份以自我概念为主要表现形式,自我概念可以理解为个体对自己身份的意识,因而具有主观性。3、多重性:每一个体在社会中都有一个以上的社会地位,所以个体往往具有许多身份;至于个体的处境的多重性更是显而易见的。4、稳定性:某些身份如出身、民族、性别等是终身不变的;其他社会身份在一定时期也是相对稳定的。身份的稳定性对个体的心身健康与行为一致性是很重要的。5、契约性:身份是一种社会契约,它所规定的权利、义务,个体应该履行。三、自尊自尊涉及到个体是否对自己有积极态度,是否感到自己有许多值得骄傲的地方,是否感到自己是成功的和有价值的。(一)自尊:

15、是个体对其社会角色进行自我评价的结果。自尊水平是个体对每一角色单独评价的总和。自尊需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对成就、优势与自信等的欲望;二是对名誉、支配地位,赞赏的欲望。自尊需要的满足会导致自信,个体就会觉得 自我有价值、有力量、有地位。如果自尊遇到挫折,个体可能会感到无能与弱小,产生自卑,以致丧失自信心。詹姆斯在心理学原理一书中提出一个自尊的经典公式:自尊成功/抱负自尊取决于成功,还取决于获得的成功对个体的意义。根据这个公式增大成功和减小抱负都可以获得高的自尊。成功或许有许多制约因素,不是很容易就做到的,但我们可以降低对工作和生活的期望值,这样,一个小的成功,就可能使我们欣喜不已。(二)一些影响自尊的因素1、家庭中亲子关系7一些亲子行为有助于培养孩子的高自尊:对孩子表现出慈爱、有兴趣、接受与参与;对孩子的要求,前后一致,双亲一致;尊重孩子,给予一定的自由;说服而不是体罚孩子。2、行为表现的反馈特别是成功行为的反馈可提高个体的自尊水平。3、选择参与和扬长避短选择那些适合个体,能取得成就或成功的活动,有益于增加自尊。4、根据相似性原理正确进行社会比较在社会比较中如何选择坐标系是极重要的。根据相似性原理,选择地位、身份相似的人与之比较,将使个体处于恰当的位置,会增加自尊。(三)自尊的测量罗森伯格编制了一个自尊量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