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教案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354979 上传时间:2017-07-2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5.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5.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5.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5.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5.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5.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教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教案一、教学目标: 1认识设置悬念的写作手法在小说尤其是记叙文中所起的作用; 2认识战争与人的关系、战争给人心灵和肉体上以及人类甚至人类文化带来的巨大伤害,思考战争悲剧的社会原因; 3引发对战争的思考,激发珍爱和平、热爱祖国、励志图强的情感。 4 有理有据地分析人物性格特点,分析标题的深刻用意,把握本文运用心理独白,悬念丛生,反复描写等特色。二、教学重点: 1对战争与人的关系有进一步的认识,了解战争的本质根源。 2激发珍爱和平、励志图强的情感,认识“和谐发展”这一当今社会乃至国际关系主题的重要性。 三、教学难点: 认识战争与人的关系、战争给人心灵和肉体上以及人类甚至人类文化

2、带来的巨大伤害。四、课时安排:两课时 五、教学方法:引导式与探究式研习。 1 通过对作品的研读、探讨,了解人物的心灵世界和他们在战争中的遭遇,对战争与人的关系有进一步的认识,能说出战争对人的精神摧残和人类文化的毁灭作用。 2。 通过学习探究,了解不同的叙述风格,了解小说中人物性格发展与环境的关系。 3。 开放讨论造成人物和社会悲剧的深层原因,还可以收集更好的资料,针对“遭遇战争”的专题作更广泛、更深入的研究,提出更理性、更深刻的见解。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上节课我们讲到,二战给人们带来了巨大伤害,这不仅仅是指幸福家庭被摧毁,大量财富流失、生命消逝,更多的是给仍然生存在这个满目创痍的世界上

3、的人们心灵造成了的巨大的创伤。对于像希特勒、墨索里尼、东条英机等这一些战争的发动者、独裁者,毫无疑问,历史将给他们应得的惩罚。然而,如果战争的结果仅仅是审判的话,那么这还远远不足以与我们所付出的惨痛代价对等。今天,在我们逐渐遗忘一段历史的时候,我们是否应该思考这样一些问题:那些战败国的人民,那些独裁者命令的执行者,我们应该如何对2待他们呢?我们应该怎样看待战争给交战双方所带来的影响呢?又是什么引起了战争呢?有人说,是希特勒称霸欧洲的野心和他的极权主义、极端的种族主义造成了人类的这场灾难,可是,一个希特勒不足以撼动世界,这场最早发生在德国的战争之所以发展成为世界大战,还在于许多人、许多国家的共同

4、参与。当战争结束,我们把更多的目光、更多的同情投给受害者的时候,我们是否遗忘了这样一群人他们也参与了战争,他们也受到了战争的伤害,但是,他们是战败者,他们执行了希特勒的命令。这里,我们不能不说到希特勒的个人能力,这个极赋演讲才能的人,鼓动了成千上万的德国青年狂热地参与了这场对犹太人、以及对欧洲各国的侵犯战争,当然,历史就像一个可以修饰打扮的小姑娘,在希特勒的嘴里,这是一次优等人对劣等人的清理、是德意志民族神圣而不可侵犯的权利,就好象当初日本“解放”中国。那些德国青年是带着至高无上的理想来参加战争的, (文革,红卫兵,狂热的理想)可是最终他们又得到了什么呢?(二)作者简介:流浪人,你若到斯巴的作

5、者海因里希伯尔(19171985)当初就是这些狂热的德国青年中的一个,他出生于德国科隆市,诞生在一战期间,二战爆发,伯尔被征入法西斯军队服役,先后在法国、前苏联、罗马尼亚作战,1945 年被俘,同年 12 月获释,返回科隆。1947 年开始发表短篇小说,1951 年开始成为专业作家,他希望通过小说使人们从恐怖的战争中认识过去,清算历史,在痛苦的回忆中重新开始新的生活。他的成名作是出版于 1949 的中篇小说火车正点 ,伯尔认为“战争是无聊的”,不管什么样的战争,它只能给人们带来死亡,因此他把战争归结为一种可怕的自然现象,人类失去理智的产物。他的作品另有短篇小说集流浪人,你若到斯巴 (1950

6、年) ,长篇小说亚当,你到哪里去了?等。它们揭露和批判法西斯侵略战争,以被迫充当炮灰的普遍德国士兵的遭遇,反映了德国人民的苦难。这些作品的基调灰暗、抑郁,把战争渲染成一场抽象的人与命运的搏斗,结果是人的毁灭。20 世纪 70 年代,伯尔的创作出现了新的高峰,1972 年因“他对时代的广阔视野、结合典型的灵敏技巧和对复兴德国文学作出了贡献”,获诺贝尔文学奖。中篇小说丧失了名誉的卡塔琳娜勃罗姆 (1974 年)为其赢得了世界声誉。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典故来源,见书本注释 1,那么在这篇小说中,作者引用这个典故又有什么不一样的含义呢?(三)整体认知 和一个人的遭遇类似的是,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也

7、采用了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但两者又有一些不一样,那就是一个人是在向别人讲述自己的故事,而流浪人,你若到斯巴却是完全以“我”的意识流展开故事,因此,情节上具有跳跃性,3不连贯,这会给我们的阅读造成一定的难度。但是,我们读小说都可以先抓住小说的三要素(学生回忆)人物、情节、环境,所以,在同学的阅读过程中,先要理清这样几个问题(四人小组讨论完成):1 “我”是谁?“我”遇到了什么事情?精神状况如何?(请带感情完整表述)2 “我”现在在哪里?文章是怎样写“ 我”对这个位置的确认的? 3 “我”处在一个什么样的环境当中?这环境是如何展现的?4记录你们的第一阅读感受。文章中哪个部分引起了你的注意?又有哪些

8、疑问?小组讨论,自由发言。学生合作串讲故事,再解决疑问。我有一个疑问请同学们帮忙回答,在“我”被抬到“ 美术教室 ”里的全过程中,始终有一个人在“陪伴”着“ 我”,这个人是谁?文章又是怎样写的?为什么要写到这个人? (四)深入探究 1。如何确认我的身份,学生?战士?我参战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从哪能看出来?明确:是二者的结合体,但学生的本性多一些(大量对学校的描写) 。主动参战,因为:(1)对战争中的战友的鼓励认同。P47 对炮火的赞美,他认为战争是美好的 (2)想成为烈士,在纪念碑上留名,对“烈士”充满向往 (3) 对城市中火光,浓烟充满敬慕。P4346“我”是哪一种人的代表?他是纳粹德国时期

9、青少年的一个代表,他对侵略战争缺乏认识,他糊里糊涂上了战场,又糊里糊涂受了重伤回来,他不知道为什么打仗,也不知道生命的价值,只是那句话让他去的,他狠狠地被欺骗了,充当了战争的炮灰。小说中的“我”是一个悲剧人物,刚才在梳理情节的过程中,其实同学们已经说到了很多。我们作个整理工作,同时再挖掘一下,这个人身上,到底有多少矛盾、困惑、痛苦,他的悲剧性体现在哪里?引导:尽管我们是受害方,但我们都具备着人类特有的人性美,即我们优秀的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给我们打下的深深烙印,那就是包容心、同情心。带着包容心、同情心,你将如何描绘这位伤兵一个中学生未来的生活?明确: (1)3 个月前,我离开,那是我是一个健康

10、的 8 年级学生,学校还能算是个学校,3 个月后,我回到原地,学校成了临时医院,周围有很多死人,城市在火海中,我失去了双臂和右腿。 (2)我想名垂青史,事实却是,我没阵亡,却成了残废,而且即使阵亡了,我也不知4道为什么而阵亡?名字留在纪念碑上是件崇高的事情,可是纪念碑又哪都能领到,按一个格式成批生产,崇高的意思被这种机械复制消解了。 (3)我在学校的时候,过着“绝望”的日子,虽然活着,却必须写下斯巴达战士墓碑上的铭文。斯巴达战士为保家卫国为牺牲,我不知道为什么。 (4)我受伤了,很严重,周围的人对我却那么冷漠。 (5)我觉得炮声高雅,自己却极有可能是被炮弹炸成了残废。 (6)我在德国的土地上受

11、了伤,我不是保卫国土,也不是侵略他人,我是为什么呢?(越战:战争长达 12 年,美军死亡 5.6 万,30 多万人受伤。在战争中失去双腿的伦道夫 巴克在接受 纽约时报 采访时,愤怒地控诉道:“(政府)要我们为了自由和理想去(越南)战斗,而战争却使我永远失去了自由。而且至今我也不知道自己为了一种什么样的理想和自由去战斗。每年我除了与那些悲惨的战友们泪流满面地团聚外,似乎痛苦与孤独就是我生活的全部。 ” )设想一下,如果这里的“我” ,就是我们自己,你觉得自己在这样的处境中,会比他更聪明、更理智、更有美好结果吗?。学生自由表达。2小说中的“我” 经历了这场战争,并且失足、失手,几乎亡命,可谓“英勇

12、无比”,他这一“壮举”有没有得到同胞、国家的认可?“ 我”当时是以什么样的目的或心态去参战的?而今“我”后悔了吗?醒悟了吗? 阅读新教材中相关段落,讨论回答 明确:(1)我原以为受重伤后,可以得到及时的治疗,哪怕是得到别人的安慰;没想到我多次因疼痛难当而叫喊,却无人理会,面对的而是别人的“冷漠、无情”, “仿佛他们抬着我穿过一座死城博物馆”“我失声呼叫,医生和消防队员愕然地望着我,可是医生只耸了耸肩膀” (2)我原以为为了那句话,我的名字可以刻到“竖着更大的金色铁十字,装饰着更大的月桂花环石雕” 的纪念碑上,如此青史留名,没想到“纪念碑并无特色,也毫不引人注目,到处都一样,都是按一种格式成批生

13、产的,需要时,随便从哪个中心点都可以领到” (3)我原以为听到的炮声是多么的宽慰、惬意、粗犷、高雅, “是图画书里打仗的模样”,没想到那是“ 熊熊大火”“红光和黑烟交织”,它吞噬了我的双臂和右腿,让我欲生不能,欲死不能。花季的年龄,却过早地凋零了 3、 “我”对母校的确认,其实已经有了很多的证据,但都被“我”一一“ 否定”,最终是缘“我”在三个月前用六种字体书写的“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 这句话才得到真正确认。研讨: (1)请你走进 “我”的内心世界,分析:在众多的证据下, “我”为什么对自己的母校不敢确5认?为什么直到铭文出现时才敢确认?确认是母校后,我有哪些表现?为什么会有这种表现? (2

14、)请你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分析: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安排情节?(其一:作者为什么要安排这样一个“确认” ?其二:作者为什么要把“ 我”安排在自己的母校?) 明确:(1)他的伤势太重,有可能是产生的幻觉;但从整个确认过程来看,恐怕不能单纯理解为“幻觉” 所致,却是应该理解为:他不敢面对过去,不敢面对或正视他曾经拥有的健全,别说再用他那双手去绘画去写字,就说再跑到楼下去喝一杯牛奶、去违禁抽一支烟,这些已经成为了永远的不可能,如果他能活下去的话,这些就是他一辈子的奢望了。 由此看来战争给他带来的不单是肉体上的创痛,而更大的却是心灵上的巨大震痛;而这些伤痛全都是三个月前在老师的叫骂下自己所写的那句话“流浪

15、人,你若到斯巴”惹得祸;也正是这铭文给他开了个生与死的玩笑,而这个玩笑谁又开得起?(这印象难道不深么?)铭文是伤害他的根源!投影 我们可以想到他带着残肢忍受着剧痛再次见到铭文时的复杂心情,因为他曾迷信,付出,又深受其害。这也是为什么直到铭文出现时才敢确认的原因。因而在他确认母校后的“惊骇万状”“震撼了我内心某个隐秘的角落”“我失声呼叫”等等表现,不正是这种心灵震痛的反映么? (2)其一:作者这种安排是有其用意的,确认母校不是最终的目的,最终的目的是把主人公所有的不幸全都聚焦在这一句话上。这句话究竟有什么含义呢? (阅读教材下面的注解,进行讨论回答) 提示:暗示纳粹德国给青少年灌输军国主义思想,

16、教育青少年盲从,为法西斯效力卖命的可悲现实。反战主题 教师命令学生学写这句话的用意是什么?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这个典故原指希腊斯巴达人为保卫祖国而英勇战死的事迹;以此暗示纳粹德国给青少年灌输军国主义思想,教育青少年盲从,为法西斯效力卖命的可悲现实。 “我”能死死地记住这句话,并凭借这一句话肯定自己现在就是在母校,实在是莫大的讽刺!到这里,你还会说“我”是主动参战的吗?拓展:当年日本帝国主义进行军国主义教育图片展,体验:军国主义教育给人们带来的伤痛其二:本该在学校读书的学生却上了战场,文科学校成了伤兵医院,到处充满着血腥味,学校和伤兵医院本是两不相干的地方,可是“我”受伤后恰恰被送回自己的母校,反复出现的对学校走廊的艺术布置的描写,使人感觉到战争与文明发生了强烈的冲撞,对文明6的摧残。 4 “我”为什么要反复提及那些画像?为什么要反复描写学校的环境布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