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液化烃球罐区安全技术管理暂行

宝路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87.51KB
约17页
文档ID:23535129
液化烃球罐区安全技术管理暂行_第1页
1/17

1《 中 国 石 油 化 工 集 团 公 司 液 化 烃 球 罐 区 安 全 技术 管 理 暂 行 规 定 》1 液化烃球罐区安全技术管理的基本要求1.1 液化 烃球罐区及球罐的安全 设计、运行管理除执行本规定外,还应符合国家和行业现行有关标准规范及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相关技术和安全监督管理的规定1.2 液化烃球罐区建设项目必须符合国家和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安全、职业卫生、消防、抗震减灾的有关法规和报批程序建设项目中安全、职业卫生、消防、抗震减灾技术措施和设备、设施,应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2 术语2.1 液化烃在 15℃时,饱和蒸气压大于 0.1MPa(G)的烃类液体及其他类似的液体,不包括液化天然气2.2 紧急切断阀安装在球罐进出口管道上、发生事故或异常情况时能够快速紧密关闭(TSO)的 阀门,紧急切断阀的允 许泄漏量等级应达到ANSI B16.104(FCI 70-2)CLASS V 级 或以上级该阀门应具有热动、手动及遥控手动(带手柄的遥控)关闭的功能2.3 关闭时间紧急切断阀靠液压、气压或电信号关闭时,由控制系统、安全仪表系统或操作者发出关闭信号开始至液流完全关断为止所2经历的时间,以秒(s)表示。

2.4 全压力式储罐液化烃在常温和较高压力下存储的液态储罐2.5 半冷冻式储罐液化烃在较低温度和较低压力下存储的液态储罐2.6 热动指受高热(如火烤)情况下启动或动作3 液化烃球罐区的选址及区域布置、设计要求、运行管理和施工管理3.1 选址及区域布置3.1.1 选址液化烃球罐区的选址要严格执行《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2008,油田企 业、城镇燃气、油库等炼化板块以外的企业液化烃球罐区应执行相应行业的国家标准在山区或丘陵地区的液化烃球罐区应避免布置在窝风地带3.1.2 罐组3.1.2.1 液化烃球罐组应设防火堤防火堤不应高于 0.6m,且不应低于可燃气体(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仪的安装高度3.1.2.2 液化烃球罐不得与其他可燃、助燃气体储罐同组布置,但全压力式液化烃球罐可与可燃液体的压力储罐同组布置3.1.2.3 球罐材质不能适应该罐组介质最低温度时不应布置在同一罐组内3.1.2.4 同一罐组内全压力式或半冷冻式储罐的个数不应3多于 12 个,且不超过 2 排3.1.2.5 两个罐组相邻球罐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 20m3.1.3 道路3.1.3.1 液化烃罐 组周边应设环形消防通道,路面宽度不小于 6m,转 弯半径不小于 12m,净空高度不应小于 5m。

3.1.3.2 罐区内的产品运输道路距离球罐外壁水平距离不应小于 15m3.2 设计要求3.2.1 一般要求球罐区的设计应符合《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 50160-2008、《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 R004、《液化烃球形储罐安全设计规范》SH 3136、《钢制球形储罐》GB 12337、《石油化工储运系统罐区设计规范》SH/T 3007、《压力管道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 D0001、《石化管道器材 选用设计通则》SH 3059 等各专业现 行规范的有关规定3.2.2 设备材质3.2.2.1 球罐选材除符合相 应标准和规范的要求外,还应符合以下条件:a)采用低温钢时应有明确的技术要求,如 P、S 含量及冲击功要求等b)采用低合金高强钢应标 明腐蚀介质的适用浓度,并要求在使用过程中工艺上严格执行腐蚀介质的控制浓度,不得超浓度使用43.2.2.2 对于气候潮湿,且最低设计温度 T<0℃球罐的阀门、螺栓、导淋管、管帽应选用可适用于液化烃介质且耐大气腐蚀的材质3.2.2.3 球罐保温材料 应使用具有阻火作用的材料,保冷必须采用不燃材料3.2.2.4 操作平台和梯子应根据当地区气候条件选用耐腐蚀材料。

3.2.3 工艺要求3.2.3.1 球罐应至少设 2 个安全阀和 1 个紧急放空线(安全阀副线),每个都能满足事故状态下安全泄放量的要求;安全阀前后均应设手动全通径切断阀,切断阀口径不应小于安全阀出、入口口径,正常保持全开状态,并加设铅封或锁定;气体紧急放空管管径不应小于安全阀的入口直径3.2.3.2 对易爆介 质或者毒性程度为极度、高度或者中度危害介质的压力容器,应当在安全阀或者爆破片的排出口装设导管,将排放介质引至安全地点,并且进行妥善处理,不得直接排入大气3.2.3.3 球罐应根据存储介质的特性确定是否需要设置切水设施球罐切水应遵循安全可靠、操作简便的原则切水接管应位于球罐最低部位如采用二次脱水系统,脱水罐应为压力容器,设计压力不应低于球罐的压力等级,设计温度应按照所存介质常压沸点考虑;与球罐之间的管道系统应为压力管道寒冷(最冷月平均温度 0-10℃)、及严寒(最冷月平均温度<-10℃)地区5的脱水系统应采取保温伴热等防冻措施3.2.3.4 液化烃球罐应视存储物料的性质设置合理的注水设施注水设施的设计以安全、快速有效、可操作性强为原则3.2.3.5 两端阀门关闭且因外界影响可能造成介质压力升高的液化烃管道应有泄压的安全措施或设施。

3.2.3.6 携带可燃液体的低温可燃气体排放系统的设计应符合《石油化工企业燃料气系统和可燃性气体排放系统设计规范》SH3009 的有关规定;低温管道器材的 选用应符合《石化管道器材选用设计通则》SH3059 的有关规定低温气体如未设专用排放系统,则在排入全厂性火炬总管前应设置气化器3.2.3.7 液化烃蒸发器的气相部分应设压力表和安全阀;液相部分应有液位指示仪表3.2.3.8 有可能被物料堵塞或腐 蚀的安全阀,在安全阀前应设爆破片或在其进出口管道上采取吹扫措施;在寒冷及严寒地区,对于含水物料的安全阀进出管道应采取防冻措施3.2.3.9 储存不稳定的烯烃、二烯烃等物质时,应采取防止生成过氧化物、自聚物的措施丁二烯球罐应采取以下措施:a)设置氮封系统;b)储 存周期在两周以内时,应设置水喷淋冷却系统,使球罐外表面温度保持在 30℃以下;储存周期在两周以上时,应设置冷冻循环系统和阻聚剂添加系统,使丁二烯温度保持在 10℃以下;c)丁二烯球形球罐安全阀出口管道应设氮气吹扫63.2.3.10 液化烃设备应 有事故紧急排放设施,可将设备内的液化烃排放至安全地点,剩余的液化烃应排入火炬系统。

3.2.3.11 在非正常条件下,当 设备顶部最高操作压力大于等于 0.1MPa(G)的 压力容器应设安全阀;当设备顶部最高操作压力为 0.03~0.1MPa(G)的设备应根据工 艺要求设置安全阀3.2.3.12 液化烃泵 房的地面不宜设地坑或地沟,泵房内应有防止可燃气体积聚的措施3.2.3.13 相邻液化 烃球罐宜设联合平台,联合操作平台应设不少于两个通往地面的梯子(至少两个是斜梯,斜梯与水平面的夹角不宜大于 42°),作为安全疏散通道3.2.4 仪表自控3.2.4.1 液化烃球罐区应设置仪表控制系统完成生产过程的数据采集、监控、报警及过程控制任务控制系统可采用可编程序控制器(PLC)、分散型控制系统(DCS)、监控和数据采集系统(SCADA )和现场总线 控制系统(FCS )等当罐区操作中有安全联锁要求时,应设置安全联锁回路及安全仪表系统安全联锁回路中的测量元件(包括传感器、变送器等)、逻辑控制器和执行元件(包括电磁阀、控制阀、切断阀等)均应满足安全完整性等级(SIL)要求3.2.4.2 液化烃球罐罐顶应设压力就地和远传仪表测量气相压力,压力表与压力变送器不得共用同一开口。

宜单独设置压力高报警设施,压力高报警检测元件可采用压力开关或独立的压力变送器等可靠性强、有广泛应用的元件73.2.4.3 液化烃球罐 应设就地和远传液位计就地液位计可采用磁翻板液位计、钢带液位计、雷达或伺服液位计的罐旁指示仪,不应使用玻璃管(板)液位计当就地液位计采用雷达或伺服罐旁指示仪时,球罐还应设一种不同类别的液位远传仪表寒冷及严寒地区使用的磁翻板液位计应采取伴热或保温措施3.2.4.4 液化烃球罐应设高低液位报警和高高液位联锁切断进料措施高高液位联锁的检测元件应独立设置,可采用超声波、音叉、浮球或电容式液位开关,并宜与雷达、伺服等远传液位计的高高液位信号组成“三取二”联锁切断进料,高高液位联锁的检测元件应能校验高液位报警的设定高度应为球罐的设计储存液位高高液位报警的设定高度,不应大于液相体积达到球罐计算容积 90%时的高度3.2.4.5 紧急切断阀a)液化烃球罐液相进出口处应设紧急切断阀,紧急切断阀的执行机构可选用气动型、液压型或电动型(优先选用气动)当切断阀的执行机构为气动执行机构时应选用单作用气缸执行机构(故障安全性型);如已采用气动双作用气缸执行机构时应配事故空气罐当执行机构为电动型时,其电源应通过电气 UPS 供电,其电源电缆 、信号电缆和电动执行机构应做防火保护。

b)紧 急切断阀应与工 艺控制阀相区别其密封结构应采用耐火结构并符合 ANSI/API STD607 标准;允许泄漏量应符合 ANSI B16.104(FCI 70-2)CLASS V 级或以上级8c)液化烃球罐区防火堤外及控制室操作站(硬开关或软开关)应设置紧急切断阀联锁按钮,当球罐液位高高报警或发生火灾时,操作员能够遥控或就地手动关闭紧急切断阀,在紧急切断阀关闭后,自动联锁停止进料泵紧急切断阀的关闭时间按下表:紧急切断阀的完全关闭时间公称尺寸 DN(mm) 完全关闭时间(s)≤50 ≤565~350 ≤10d)紧 急切断阀应能保 证在易熔元件自动切断装置温度达到75±5℃时自动关闭e)选用的紧急切断阀应为故障安全型3.2.4.6 液化烃球罐区 应设现场声/光报警设施固定式可燃气体、有毒气体检测器及其他报警信号应接入现场声/光报警设施探测器的设置及报警设定值的设定严格执行《石油化工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GB 504933.2.4.7 液化烃球罐区现场远传仪表及仪表控制系统应采用 UPS 不 间断电源供 电,UPS 的后备电 池供电时间不少于 30分钟3.2.4.8 电缆宜按防火堤外 桥架或埋地敷设,堤内埋地方式敷设,至设备处穿钢管保护。

埋地敷设的电缆应考虑防止地下水的侵蚀如果堤内采用仪表汇线槽盒架空敷设时,应选用阻燃型电缆3.2.4.9 液化烃球罐区应根据所在地区雷击概率及相关标9准设置相应的电涌保护器3.2.4.10 液化烃 球罐区仪表及控制系统的保护接地、工作接地、防静电接地、防雷接地应共用接地系统,接地电阻不应大于 4Ω3.2.5 安全监控系统3.2.5.1 液化烃球罐区 应设工业电视监控系统室外安装的摄像机应置于接闪器有效保护范围之内;摄像机的视频线、信号线宜采用光缆传输,电源采用 UPS 供 电,各类电缆两端加装浪涌保护器;摄像机应有良好的接地,接至接地网3.2.5.2 远离生产厂区或独立的液化烃罐区应设周界报警系统,周界报警系统应能与工业电视监控系统联动3.2.6 电气及防雷防静电3.2.6.1 液化烃球罐 应设防雷接地接地引下线不应少于 2根,并沿罐周长均匀分布,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 10Ω3.2.6.2 液化烃球罐支柱 应设接地板,球罐的接地板直接焊接在支柱上,接地线应采用螺栓与接地板可靠连接(如果 1 台球罐设有 n 根接地引下 线,则至少 n-1 根需要螺栓连接,另外 1 根可以直接焊接于接地板上,能消除基础沉降产生的应力)。

3.2.6.3 接地引下 线以及接地极宜采用铜材料,如果使用热镀锌扁钢,则腐蚀性土壤条件下宜采用 75mm×5mm 热镀锌扁钢,其余地区不应小于 40mm×4mm采用铜线或圆铜材料的接地引下线的有效截面积应≥50mm 23.2.6.4 与罐体相接的 电。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