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苏轼散文中的情感与哲理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3530926 上传时间:2017-12-0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论苏轼散文中的情感与哲理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浅论苏轼散文中的情感与哲理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浅论苏轼散文中的情感与哲理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浅论苏轼散文中的情感与哲理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浅论苏轼散文中的情感与哲理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论苏轼散文中的情感与哲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论苏轼散文中的情感与哲理(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浅论苏轼散文中的情感与哲理宋新华关键词:苏轼散文、情感、哲理 序论: 近千年来,苏轼散文一直广为传诵,影响深远。“虽嬉笑怒骂之词,皆可书而诵之。其体浑涵光芒,雄视百代,有文章以来,盖亦鲜矣”(宋史本传)在当时北宋全国、西夏、辽各国,上至王公下至普通百姓,都以能获赠苏轼诗文为人生之最大荣幸,以读其诗文为最大乐事。时至今日,苏轼散文中比比皆是的名篇佳作,诸如:赤壁赋、教战守策、超然台记、喜雨亭记、留侯论、上梅直讲书、潮州韩文公庙碑、记承天寺夜游、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等。千载之下,仍然让今天的我们如痴如醉,为之倾倒。阅读时给我们增强生活的信心和力量,或给我们深刻的人生启迪。个中缘由,不能不让人深思

2、。苏轼散文究竟有什么特点?有什么好处?何以产生如此持久的魅力?何以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一篇优秀的文章要打动人,最重要的是要有真情实感,有了真情实感,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才能紧紧的抓住读者的心。所谓“古今至文,皆血泪所成。”这句古话不无道理。其次如果能以丰富深刻的哲理启迪人们思考,也能深深的打动读者。几乎所有的苏轼散文名篇都或多或少,或浓或淡,或深或浅地蕴含着某种哲理,而且情理互相融合,互相渗透,水乳交融。所以我以为苏轼散文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其主要原因是苏轼散文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哲理 。虽然研究苏轼散文的文章很多,但从这两个角度探索苏轼散文的似乎还不多见,基于这种情况,本文想从情感与哲

3、理这两方面来探讨这两者是如何增加苏轼散文感人的艺术力量,或如何给人以美的享受。本论:一苏轼散文中的情感。1、开朗乐观:林语堂在苏东坡传中写道“苏轼是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诚然,不管苏轼是处于“春风得马蹄疾”的顺利环境中,还是在受屈辱,受迫害,艰难困苦、狼狈不堪的日子里,仍然活得那样有滋有味,一丝不苟,表现出一种热爱人生,热爱生活,乐观向上的感情色彩,使人心胸开朗。仿佛苏轼降生到人世,就是来专门追求人生欢乐似的。他是个乐天派,总是用放大镜在平凡的事物中发现欢乐的因素,并且善于在苦难中寻求欢乐。超然台记中说:“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伟丽者也。餔糟啜醨,皆

4、可以醉,果蔬草本,皆可以饱。推此类也,吾安往而不乐?”苏轼认为,如果能超然物外,即使在困苦的环境中,也有可乐的东西。这篇文章写于从杭州通判改任密州知后,密州的生活与之前在杭州的生活相比真有天壤之别。“始至之日,岁比不登,盗贼满野,狱讼充斥。而斋厨索然,日食杞菊花。人固疑余之不乐也。”但 是,苏轼这篇文章洋溢着快乐气氛,把他乐天的个性表现得鲜明突出。密州时期所处的艰苦环境和以后他所受到的由乌台诗案导致的一贬再贬等政治打击相比,根本算不了什么。元丰二年(1079 年),苏轼被捕入狱。妻子王闰之哭得像个泪人。苏轼回过头对妻子说:“独不能如杨子云处士妻作诗送我乎,妻子不觉失笑,余乃出。”(书杨朴事)生

5、离死别,前途未卜,在这样凄惨的情境中,苏轼居然还能说笑话。游沙湖是苏轼被贬到黄州后与治好了自己病的医生庞安常同游清泉寺,“水极甘,下临兰溪,溪水西流。余乃作诗云: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君看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是日,剧饮而归。”表现的更是一种乐观的人生态度。2、旷达超远:苏轼在儒学的入世有为的思想上又濡染了佛老思想,他少年时就爱好庄子的文章,后来又喜和僧人往来。在身处逆境之时,他以庄子思想来自我解脱,以旷达的态度处之自若,苏轼散文入而能出,寓意于物而不留滞于物,于深情之处却见飘逸,虽善感而又能自遣。这深得老庄之遗风,虽沉浮于宦海之中却能超然于生活

6、之外。苏轼散文是旷达之人唱出的超旷之歌,这歌中有屈原的忧愁和怨愤,唱出忧国忧民之情,但他是怨而能平,还有庄子的超然物外,悠然自得之歌。灵虚台记:“夫台犹不足恃以长久,而况于人事之得丧,忽往而忽来者欤?而或者欲以夸世而自足,则过矣。盖世有足恃者,而不乎台之存亡也。”就表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思想。在前赤壁赋中作者借题发挥以诉心曲。命运的坎坷,生活的困苦,心头的不平都在这篇赋中得到排遣。“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舜;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

7、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他认为欲解脱精神上的苦闷,首先要有旷达的思想认识,只要在大自然中寻求精神寄托,胸襟自然会开阔,忘掉一切荣辱得失。3、闲适平和:苏轼在恶劣的环境中仍然能维持一副好心境。苏轼每到一处就建一处房子,以便使自己的心能安下来。在黄州、惠州、海南岛都有他建设的房子。“此心安处是吾乡”,心安在哪里,哪里就是他的家。对生死,苏轼也看得很自然,很平常。认为死是生命的另一种形式,生要珍惜,死亦坦然,这样就可以活得轻松、坦然。苏轼精通佛、儒、道三家。佛道两家都把死看作是生命的另一种形式,一个人把生死都看淡看穿了,还有什么可怕?还有什么不心安呢?我想这应该是苏轼能保持闲适平和心情的主要原

8、因。这在乌台诗案发生之后写作的散文中表现得尤奇明显。记承天寺夜游中“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良辰美景到处可见,但只有拥有闲适平和心情的贬官苏轼才能领略到。4、风趣幽默:苏轼才思敏捷,富于联想和想象,在表情达意时常穿插一些前人或自创的寓言故事,使其散文呈现出风趣幽默的特点。如日喻以盲人识日和南人学潜水为喻,说明对客观事物的掌握,是要通过大量的实践才能达到的,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的理论研讨,要在游泳中学习游泳。这两则寓言风趣幽默,十分生动地说明了这个哲学道理。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是一篇悼念挚友的哀文,但在文中,苏轼却匠心独运地写了一段往趣事。“与可画竹

9、,初不自贵重。四方之人持缣素而请者,足相蹑于其门。与可厌之,投诸地而骂曰:吾将以为袜材。士大夫传之以为口实。及与可自洋州还,而余为徐州。与可与书遗余曰:近语士大夫,吾墨竹一派,近在彭城,可往求之。袜材萃于子矣。书尾复写一诗,其略曰:拟将一段鹅溪绢,扫取寒梢万尺长。予谓与可:竹长万尺,当用绢二百五十匹知公倦于笔砚,愿得此绢而已。与可无以答,则曰:吾言妄矣,世间岂有万尺竹也哉余因而实之,答其诗曰:世间亦有千寻竹,月落庭空影许长。”这段文字不仅写出了苏轼与文与可亲密无间的友谊,而且为后文的睹画思人、痛哭失声做了张本。前面的友谊写得越诙谐风趣,后面的失友之痛就映衬得越深沉凝重。二、苏轼散文中情感的表现

10、特点1、打破形式的约束与限制,重点抒发主观情感。将山水游记的代表作柳宗元的永州八记和苏轼的前赤壁赋比较一下。在永州八记中作家的情感表现是在对自然美的忠实再现中得到实现的。在其中的小石潭记中,水声、潭水、水底石、水中石、近岸石、青树翠蔓、游鱼竹树,在作者的精雕细刻下,象浮雕般地呈现出来。这里作者没有直接抒发自己的感情,而是让情感的泉水从描写的山石竹木中渗透出来,我们从作品凄清幽邃中,体会到作者贬谪永州时的孤独抑郁的心情。苏轼的前赤壁赋就不同了。主观情感的抒发压倒了自然景物的客观再现,他不求形似重在传神写意。“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月能徘徊,是诗人的主观感觉。“山高月小,水落石出”这也

11、是客观事物的对比在人心理上产生的效果。“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倾之茫然。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写景与抒情结合得如此紧密。2、打破时空限制抒发情感。如苏轼写的一些短小记游文章更是不按时间先后谋篇布局,也不按空间位置记叙景物,恰如万斛泉源,不择皆可出,行止不定,来去无常。如游沙湖既不交待游的时间、路线、过程,也不描写山水景物。在简略的治病过程的记叙中,表现了病愈后的欢乐心情以及热爱人生、开朗乐观的思想感情。还有一些怀念故人的短文打破时空的限制,突出地将人物不同时空的几个活动画面剪接在一起,表现人物性格,同时也抒发作者对友人真挚的感情和深沉的

12、怀念。如方山子传这篇文章不按一般传记依时间先后顺序记其一生行事,而是采用倒叙、插叙,忽前忽后,交叉地记叙了传主不同时期的几个形象。作者在被贬途中见到故人百感交集,由眼前而过去,由过去而现在的结构方式符合作者心理活动的过程。作者对方山子的遭遇再三感叹并表示了自己的倾慕。3、善于在描写、叙事、议论中抒发情感,使文章表现出鲜活的生气。喜雨亭记寓情于议论,叙事之中表现久旱得雨之后与民同乐的感情。开头“亭以雨名,志喜也。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一段议论,即表现出一种喜悦的气氛。接着一段叙事,记叙了造亭的经过及久旱乃雨的情形。“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

13、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汴与野。忧者以乐,病者以愈。”这段记叙,画出了一幅万民同乐的生动画面。然后又是一段议论,说明如果不雨将带来的祸患,直接抒发了作者的喜悦之情。超然台记则是在描写中抒发情感,寓情于景。文章描写在超然台上所见到的景色及游玩之乐。“南望马耳常山出没隐现,若远若近,庶几有隐君子者乎?而其东则卢山,秦人卢敖之所从遁也。西望穆陵,隐然如城郭,师尚父、齐恒公之遗烈,犹有存者。北俯潍水,慨然太息,思淮阴之功,而吊其不终。台高而安,深而明,夏凉而冬温。雨雪之朝,风月之夕,余未尝不在,客未尝不从。撷园蔬,取池鱼,酿秫酒,瀹脱粟而

14、食之,曰:乐哉游乎!”这文字描写东南西北四望的景色,皆高远渺邈,而所触发的联想是古代英雄、隐士,透露出一种矛盾复杂、感慨万端的感情。苏轼的这类散文都渗透着强烈真挚的感情,叙事、描写、议论、抒情紧密结合,并且往往议论、抒情的成分多。 三、苏轼散文中丰富深刻的哲理及其与情感融合的形式。1、丰富深刻的哲理 苏轼的散文不仅以浓郁的情感给人以美的享受,而且以丰富深刻的哲理启迪人。几乎所有的苏轼散文名篇都或多或少,或浓或淡,或深或浅地蕴含着某种哲理,丰富曲折的人生经历,报国、事君、爱民的政治热情,渊博的学问与卓越的见识,横溢的才华与自由不羁的个性,加上宋代是一个崇尚理性的社会,便构成了苏轼散文立意上的新颖

15、深刻,妙理无穷,哲思深邃。有的通篇以浅显、生动、贴切的故事或事例来引发深刻的道理。如著名的日喻文中以盲人对太阳的臆测来比喻对事物客观规律的片面了解,以北方人学游泳来比喻人们未经实践的磨练,就以为游泳的技术垂手可得。稼说也是一篇以生动、浅显的例子说明人的学识是需要长期磨练,厚积薄发,才能大器晚成。石钟山记不是第二次赞美石钟山的景色,而是借游山去阐发认识客观事实的道理。“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真是出人意料。凌虚台记把凌虚台地势之高,气势之磅礴,写得呼之欲出,妙不可言。可就在这颂扬的最高音之后,苏轼却来了一段别开生面的议论:“夫台犹不足恃以长久,而况人事之得丧,忽往而忽来者欤?而或者欲

16、以夸世而自足,则过矣!盖世有足恃者,而不在乎台之存亡也!”赤壁赋借叙事引发深刻的哲理。当时苏轼因写诗讽刺新法而入狱,贬到黄州过着囚徒一样的生活,但是他进行了积极的人生反思。在游黄州赤壁时想到古战场,于是对人生有了一次精辟而独到的见解,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这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吾与子之所共适。“意思是说,人和宇宙万物一样,具有相对性和绝对性。由于苏轼早年喜读庄子,受其思想的影响,故对自己的贬谪并不耿耿于怀,消极悲观,而是旷达地对待。他认为,既然“物各有主”,那就随遇而安吧。 由于苏轼长期在地方为官,对民间处活非常熟悉,加上他天赋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