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址博物馆的概念阐释和陕西遗址博物馆事业发展浅析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3525644 上传时间:2017-12-01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90.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遗址博物馆的概念阐释和陕西遗址博物馆事业发展浅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遗址博物馆的概念阐释和陕西遗址博物馆事业发展浅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遗址博物馆的概念阐释和陕西遗址博物馆事业发展浅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遗址博物馆的概念阐释和陕西遗址博物馆事业发展浅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遗址博物馆的概念阐释和陕西遗址博物馆事业发展浅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遗址博物馆的概念阐释和陕西遗址博物馆事业发展浅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遗址博物馆的概念阐释和陕西遗址博物馆事业发展浅析(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遗址博物馆的概念阐释和陕西遗址博物馆事业发展浅析一 遗址博物馆的概念阐释遗址博物馆概念是博物馆概念下的一个属概念。而被定义的概念(属概念)是总概念+属差。所谓属差,就是统一概念下的属概念所单独含有的属性。 因此,在总概念已知的情况下要揭示属概念的内涵就必须解析它的属差。所以对遗址博物馆概念下定义前须先期对遗址作出准确详细的解析。一、遗物和遗迹及遗址的界定遗址一般是作为考古学上的一个概念、术语,与之密切相关的另外两个考古学术语就是遗物和遗迹。它们三者共同构成了考古遗存的主要内容,是考古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有关遗物、遗迹和遗址的解释,国内的一些权威著作所给出的内容有些相似却又不尽相同,没有统一、规范

2、。请看以下一些有关遗物、遗迹和遗址的解释。、遗物遗物 指古代或死者遗留下来的的物件。遗物(Artifacts ) 古代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生产工具、武器、日用品及装饰品等。也包括墓葬的随葬品和墓中的画像石、画像砖及石刻、封泥、基志、买地券、甲骨、简腰、石经、纺织品、钱币、度量衡器等。一般而言,遗物都经过人类有意识的加工和使用,未经人类加工的自然物,也必须与人类活动有关而能够反映人类活动,包括各种农作物、家畜及渔猎或采集所获得的动植物的遗存等。遗物的分类方法较多,按其材质可分为石器、陶器、骨角器、金属器、玉石器等;按用途分则有生产工具、生活用具、随葬品等。一种遗物之下则可按类型学方法分为若干型式。

3、、 遗迹 遗迹 指古代或旧时代的人和事物留下来的痕迹。遗迹 指古代人类活动中遗留下来痕迹。包括遗址、墓葬、窖藏以及游牧民族所遗留的活动痕迹等。遗迹(Remains) 古代人类通过各种活动遗留下来的痕迹。包括遗址、墓葬、灰坑、岩画、窖藏及游牧民族所遗留下的活动痕迹等。其中遗址又可细分为城堡废墟、宫殿址、村址、居址、作坊址、寺庙址等,还包括当时的一些经济性的建筑遗存,如山地矿穴、采石坑、窖穴、仓库、水渠、水井、窑址等;防卫性的设施如壕沟、栅栏、围墙、边塞烽燧、长城、界壕及屯戍遗存等也属此类。遗迹 系指古代人类在生产、生活及其他活动中所遗留下来的痕迹。如居住址、墓葬、宫殿、矿井、作坊、城堡、都市以及

4、窖穴、灶坑等。凡是不能搬动的就叫遗迹。、遗址遗址 考古学术语。古代人类遗留下来的城堡、村落、住室、作坊、寺庙及各种防卫设施等基址。遗址 古代人类居住过的,或曾经从事过生产活动和战斗过的地方,如城址、宫殿址、洞穴址、村落址、工场作坊址、矿山冶炼址、道路桥梁址以及古代战场等,在考古学上都叫遗址。实际上,遗址只不过是遗迹的一部分,是其中规模较大的一部分。遗址 指古代人类活动遗留下来的城堡、村落、住室、作坊和寺庙等基址。古遗址(Ancient Sites) 古代人类各种活动留下来的遗迹。既包括人类为不同用途所营建的建筑群体,例如民居、宫殿、官署、寺庙、作坊以及范围更大的村寨城堡、烽燧等各类建筑残迹;也

5、包括人类对自然环境利用和加工而遗留的一些场所,例如洞穴、采石场、沟渠、仓窖、矿坑等等。11在这些权威著作中,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没有将遗址列为单独的词条来解释,只是把它归入遗迹并区别于墓葬、灰坑等。辞海和中国文物考古词典及现代汉语词典都将遗迹和遗址分述,中国大百科全书:文物 博物馆只解释了“古遗址”(在著作的目录编排中,古遗址和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等属于同一级别)。从它们的具体解释内容上看得出,这些辞书都将遗址作为遗迹的一部分,然阐述方式又不同。例如在解释遗迹时,中国文物考古词典直接将遗址拆分成具体的同墓葬、窖穴等并列 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和辞海 则没有,而中国文物考古词典在解释中又明确

6、地指出遗迹“是不能搬动的”。这些辞书似乎也忽视了解释遗物和遗迹与遗物和遗址间的关系,中国大百科全书:文物 博物馆甚至没有“遗物”这一词条。从这些问题上可以看得出,国内一些专业著作对遗物、遗迹和遗址缺乏更高度的抽象概括和明晰的划分标准。尽管如此,从上面列举解释中不难发现,遗物、遗迹和遗址从专业而论都是古代人类活动遗留下来的,这一点不容质疑。西方考古学界流行一种对遗物、遗迹和遗址的比较明确的划分。他们认为遗物是可移动的实物,遗物又分为人类遗物和自然遗物,前者是全部或部分受到人类行为改变,后者是非人工制成但具有文化意义的实物遗存。可移动性是遗物区别于遗迹的根本特征。遗迹是不可移动的人工物体,即离开了

7、发现地点就不能再恢复原状。遗迹同时又分为简单遗迹(如火塘、灰坑)和复合遗迹(如灶坑)。遗址是人类遗物、遗迹或自然遗物在空间上的集合体。12 他们首先以古代人类遗留的实物资料的移动性为标准来区分遗物和遗迹,用空间集合的概念来界定遗址以区分前二者(在下文中任何一处出现遗物、遗迹和遗址专业术语时,对于其理解均以上述的两个划分标准为原则)。根据这两个划分标准,也就不存在具有概括性的遗址概念与具体的古墓葬、灰坑等实物概念处于同一等级的现象了。例如,某地经过考古发掘出土了火塘、灰坑、柱洞、墙基等遗迹和陶罐、鱼骨骸等遗物,所以这些遗迹遗物在一定的空间上构成了通常所谓的居住遗址。至于空间有多大,要视具体情况而

8、定。综合前文所列的国内外对遗址的解释和现在自己的理解,我们提出遗址乃是古代各种人类活动遗留的实物资料(人类遗物和遗迹)以及与古代人类活动密切相关的自然遗物在一定的空间内的集合体。任何一个遗址至少具有以下几个特性:(1)、社会性。其具体指遗址在其成为遗址前必然人类活动息息相关。凡与人类活动毫无关系而所谓自然界创造遗留下来的“遗址”应该排除于遗址之列!(2)、古代性。其具体指遗址形成的最初时期应该古代而不是近现代。至于古代和近代的界线在何处,国内外的划分不尽相同。中国考古学界以明朝灭亡的时间(公元 1644 年)为其研究的年代下限。他们主动发掘的遗址的年代一般是 1644年以前的。中国历史学界以公

9、元 1840 年作为中国古代和近代的界线。而我们现在所见到的遗址(不包括至今尚未发现的)在以前基本上以两种形态保存下来:一种是遗址在古代形成,但由于各种原因长期被埋藏于地下不为世人所知,它们在当代考古调查、勘探、发掘下得以重见天日;另一种就属于传世性的遗址,比如西安的明代修建钟楼鼓楼,因为长期得到修缮和维护自古洎今比较完好地保存下来,从来没有从世人的眼中消失。所以我们认为采用史学界划分的古代近代界线作为遗址的年代下限更具有合理性。(3)、不可移动性。因为遗址是遗物和遗迹的空间集合体,所以遗迹的不可移动性决定了遗址的不可移动性。即使对遗址内的遗物作一些位移,虽无损于遗物本身但确会破坏遗址内遗物和

10、遗迹共存关系或特殊的组合关系,即是对遗址内部结构的原生状态的损害。二、遗址博物馆的概念以上文对遗址内涵的阐释和博物馆的普遍规律为前提,我们提出,遗址博物馆就是在遗址空间的基础上建立的并以它所在的遗址及遗址内的遗物和遗迹作为其藏品结构和陈列展览的核心和基础的博物馆。那么博物馆又是什么呢?博物馆是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的非营利的永久机构,并向大众开放。它为研究、教育、欣赏之目的征集、保护、研究、传播并展示人类及人类环境的见证物。13遗址博物馆和其他类型的博物馆一样都具有博物馆的基本属性,这是它成为“博物馆”先决条件。然作为博物馆的一个分支,遗址博物馆具有自身的特殊性。(1) 遗址博物馆的馆址不具有选择

11、性。遗址的空间位置基本上决定了遗址博物馆的空间位置。(2) 遗址博物馆的藏品来源的固定性和藏品的排他性。遗址博物馆的藏品基本上来自遗址的本身,并且具有强烈的排他性。14遗址博物馆征集的藏品基本上是本遗址内发现或发掘的遗物和遗迹。有时因各种原因不得不征集非本遗址内的一些文物,但它们只能作为辅助藏品或展品,绝地不能挑战由本遗址及其内的遗物遗迹所构成的藏品主体的地位。否则将会改变它作为一个“遗址博物馆”的性质。(3) 遗址博物馆的展品的断代性和相对单一性。遗址博物馆的展品的特性其实就是由遗址的断代性和遗址博物馆的藏品来源的固定性和藏品的排他性决定的。(4) 在遗址博物馆的概念下不能对其进行所谓历史类

12、、科技类等类型划分。遗址本来就是古代人类历史文化的一种载体,所有的遗址都各自再现了古代某一片段的历史,从某种意义上讲,所有的遗址博物馆都是历史类博物馆。遗址博物馆应该怎样分类尚在探索之中。目前,我们暂时以遗址具体的时代作为一级分类标准,以遗址的功能形态作为二级分类标准。(5) 与西方国家的遗址博物馆相比较,中国的遗址博物馆的特殊性在于它们的藏品主体的年代一般在 1840 年以前。二 陕西遗址博物馆事业的发展浅析一、陕西遗址博物馆概况以我们在前文中所阐释的遗址博物馆概念为标准,在对全省 157 座博物馆 15进行筛选并将一些依托遗址建立的但不完全具备遗址博物馆的特殊性的博物馆排除于遗址博物馆之列

13、后,我们发现,目前陕西已开放的遗址博物馆共有 38 座(见附表 1),约占全省博物馆总数的 24.2%。陕西目前在建的或规划中的遗址博物馆至少有 1 座。16这说明陕西遗址博物馆在整个陕西博物馆事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陕西遗址博物馆事业一直在迅速发展。从全国范围来看,单凭博物馆的建设数量,陕西对国内博物馆事业所作的贡献颇大。陕西目前拥有 157 座博物馆,这在全国所有省、直辖市中位居第一。而在陕西省内,遗址博物馆的建设速度在近二十年的时间里远远超过陕西博物馆总体数量的增长速度。陕西遗址博物馆数量增长表时段 1950-1969 1970-1989 1990-2008新建数量 3 7 28累计数

14、量 3 10 38(注:韩城梁带村两周遗址博物馆估计在 2009 年底之前能建成开放,但此处未将其列入统计中。)新中国成立后,陕西省的遗址博物馆从无到有,从 1958 年建立国内第一座遗址博物馆算起截止 2008 年底,短短 50 年间竟发展了 38 座。遗址博物馆的绝对数量和在省内博物馆中的比重是其他省、直辖市所无法企及的。从上面的表中可以看到,从 20 世纪 90 年代至 2008 年底,陕西新增建的遗址博物馆达 28 座,超过以往所建的遗址博物馆总数的两倍还多,不能不说这是一个奇迹。如果忽略未来因素,19902008这个时间段是陕西遗址博物馆建设最快和最辉煌的时期。陕西遗址博物馆事业的发

15、展在本身甚至全国的博物馆事业发展中独领风骚,取得多项骄人的成绩。出现这种情况,不是偶然的。这与陕西先天性的自然地理环境因素和特殊的历史背景有关,同时也离不开陕西在遗址博物馆事业发展方面的努力和付出。首先,陕西的遗址资源非常丰富,可谓得天独厚。从更新世时期开始,陕西尤其是关中地区地理气候环境宜人,长期以来作为人类活动的重要区域,再加上其他一些历史因素,关中地区长期是全国政治经济重心区。因此古代人类在陕西遗留的遗址众多,而且它们的历史序列完整。仅从已知的遗址来看。史前时期的遗址有蓝田猿人遗址、半坡遗址、姜寨遗址和神木石峁遗址等等。历史时期的遗址更多,如西周时期的丰镐遗址,春秋时期的秦公一号大墓遗址

16、,秦代的咸阳宫遗址,关中地区的汉代帝陵,法门寺遗址离现在比较近的如韩城市元代建筑遗址,西安明代钟鼓楼和城墙遗址等等。目前,陕西只有一部分较重要的遗址建立了博物馆,更多的遗址尚待开发,所以陕西遗址博物馆发展的资源储备和潜力极大。其次,从过去来看陕西的遗址博物馆的实践有魄力,积累的经验丰富,理论研究处于国内领先水平。1958 年,陕西开启了国内建设遗址博物馆之先河,其后几十年里更是积极建立遗址博物馆,并对遗址博物馆的陈列展览,藏品保护等方面作了许多有益的探索,积累了大量的遗址博物馆事业建设的宝贵经验。在此基础上,陕西博物馆界对遗址博物馆的理论研究取得长足的进步。1999 年有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研究人员编著的遗址博物馆学概论问世,这是迄今为止国内唯一的研究遗址博物馆的综合性著作。经验的积累和理论的进步必然大有裨益于陕西遗址博物馆事业的发展。再次,陕西的遗址的价值较高。仅从 2006 年国务院公布的第六批全国重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