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伤害与急救-综掘1201班郭泽会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3523784 上传时间:2017-12-0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9.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运动伤害与急救-综掘1201班郭泽会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运动伤害与急救-综掘1201班郭泽会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运动伤害与急救-综掘1201班郭泽会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运动伤害与急救-综掘1201班郭泽会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运动伤害与急救-综掘1201班郭泽会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运动伤害与急救-综掘1201班郭泽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运动伤害与急救-综掘1201班郭泽会(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运动伤害与急救运动伤害与急救 教学理念 1. 能以生动、活泼、趣味化的方式,增强学生对运动伤害与急救 的认识与了解。 2. 游指导学生了解意外伤害的原因。 3. 教导学生具备紧急情况处理及正确而适当的急救技能,以降低伤害的严重性。 教学目标能力指标 教学资源 教学流程 评量方式 补充资料 学科领域 健康与体育 授课时数 6 节 适用对象 技工学校教学目标 1. 指导学生具备预防意外伤害的能力。 2. 教导学生具备安全概念,应用安全资源,以适应现代生活。 3. 教导学生具备运动伤害预防及处理的知能,以减少运动事故伤害发生并维护身体健康。 能力指标 1-1-4 养成良好的健康态度和习惯,并表现出整

2、体的舒适感。3-1-4 结合一系列的基本动作,表现出简单的动作技能。5-1-2 说明并演练促进个人及他人生活安全的方法。5-1-3 思考并演练处理危险和紧急情况的方法。5-1-5 说明并演练预防运动伤害的方法。 教学资源 1. 创伤的急救和止血法,光国视听文教有限公司,健康教育辅助教学录影带。 2. 骨折、脱臼、扭伤的急救及伤患搬运法,光国视听文教有限公司,健康教育辅助教学录影带。 3. 自然科学大百科-第 10 册 卫生与急救,绿地球国际公司出版。 教学流程 预备活动 1. 请学生事先分组搜集有关运动伤害与急救 的资料。2. 老师事先搜集有关运动伤害与急救 的图片及教学资料。 第一节教学活动

3、 一、 引起动机:引用最近发生在学生或体坛运动员运动伤害的实例,激起学生的关心及注意。 二、 学生分组报告所搜集的资料。 三、 归纳整理,配合图片讲授、讨论运动伤害的预防: 1.何谓运动伤害(运动伤害的定义): 广义来说,凡是和运动有关所发生的一切伤害都可以列入运动伤害的范围。但是运动伤害的种类太多,仅介绍国小学童在运动中常发生的伤害。包括:肌肉、肌腱、骨骼、韧带及其他与肌肉骨骼系统之相关组织的伤害。 2.运动伤害的原因: (1) 暖身运动不够:运动前没有做好热身准备,适当的暖身运动可以应付突然的运动冲击,避免伤害,以防肌肉僵硬时,不但肌力减退,而且容易发生肌肉痉挛或拉伤。 (2) 场地不合适

4、: 场地需考量的重点包括:地面是否平坦或柔软、室温是否过高、湿度是否太过潮湿、空气是否流通、噪音是否过大、观众是否带来太大的压力。 (3) 运动规则不熟悉或没有遵守规则:不遵守运动规则,做出危险的动作,以及运动时互 相推挤,剧烈碰撞,很容易造成伤害。每项运动都有其规则,以维持比赛的秩序及进行。一些身体接触性的运动,常因对手故意或无意的犯规,而造成运动伤害。 (4) 装备不足: 大部分运动皆有其特定的装备,用以保护运动员,例如:头盔、鞋子、护膝、护肘、等,如装备不足容易受伤。 (5) 身心状况不佳或是过度疲劳 :疲劳或是注意力不集中,很容易就会受伤。 (6) 运动太过剧烈,错估自己能力:超过自己

5、的体能负荷,高估自己能力,做出超出体能极限的动作而导致受伤。 (7) 器材损坏造成意外事件:使用的器材损坏而造成运动伤害。 四、 运动伤害的预防: 1. 预防重于治疗,而事先充分准备 是最佳的预防手段。 2. 培养锻炼良好的体能。 3. 事前准备并检查运动器材与设备。 4. 适当的热身与收操。 五、 学生发问及问题讨论、意见交流。 第二节教学活动 一、 运用实物投影机、图片介绍、讲解国小运动伤害的类别及处理: (一)骨折:骨折是指身体骨骼折断。骨折是指骨头因强烈的力量施于其上,而使骨头失去连续性,如车祸、跌倒,通常周围软组织也会发生损伤,大多数骨折是不会致命的,孩童最易引起骨折的部位是肘、手腕

6、、锁骨、小腿等而老年人跌倒、滑倒或遭遇其他小意外,臀部和股部、脚部及腿部等是最易骨折的部位。多数骨折的愈合需 4 至 12 周。 1.要判断有没有骨折,可用下列几个要点:(1) 身体变形:一般而言,骨折的部位会变形,而且骨骼内引起的出血和骨骼周围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会使该部位肿胀。手脚骨折时会弯曲成字型,形状有时会扭转或变短。骨盆或大腿骨的骨折时,骨折那一脚会变短,且举不起来。 (2) 感觉疼痛:虽然外表没有损伤但如有剧烈的疼痛,就一定是骨折了。 (3) 手指、手臂不能弯曲,脚不能走路,轻捏患部能感觉出骨头碎了,有时也能听到骨头相触的声音。 2.骨折分类:(1) 单纯骨折(闭锁性骨折):系骨头

7、折断,但未穿过皮肤与组织。骨折部位还有皮肤、肌肉保护。 (2) 复杂骨折(开放性骨折):骨骼折断,并穿过皮肤与肌肉。断裂的骨骼刺穿皮肤。 3.骨折急救处理:(1) 除非病患有生命危险或出事地点很危险,否则不应搬动患者,应按最初的姿势处理骨折。 (2) 若是复杂骨折或有开放性伤口的骨折,应先止血并处理伤口与包扎。 (3) 运用夹板固定骨折处。紧急的处理方式,可先用木板、书报、树枝等权充临时夹板,务必先将受伤处的上、下关节固定。 (4) 伤肢固定后应抬高,以减少肿胀与不适,并小心而平稳的搬运伤者,不可任意将移位骨骼推回,以减少肌肉、神经、血管等进一步软组织的伤害。 (5) 初步处理后迅速送医治疗,

8、骨科医生会详细检查受伤情形及 X 光片检查,医师通常会以密闭性或开放性复位手术,将骨折的断端接合在一起,视情况再以夹板或石膏固定,在复原的过程中,通常患肢不能负重,下床活动时需要借助柺杖或助行器走路,直至医师告知不需使用柺杖为止。在医院中,医疗小组人员会教导正确而安全的使用柺杖方法。受伤肢体可能会因一段时间未使用而使肌肉萎缩、关节僵硬、骨钙流失,所以当骨折复位后仍使用夹板、石膏、或牵引固定时,复健运动就可以开始,有静态的肌肉收缩运动,脚趾、手指的摇动,及卧床时身体的移动等以利骨骼关节功能之早日恢复。 (二)扭伤:扭伤是关节周围韧带的软组织受伤,可发生在任何关节,但以踝关节和腕关节最常见,它可能

9、因跌倒及突然扭转,使韧带因过度伸展而撕裂。扭伤时应立刻用冷湿布铺在患部及抬高患肢,这样可减少出血量,减轻痛若,不要把扭曲部位弄回原状,这样可能会使患部更加恶化。扭伤是骨科常见的伤害,需要花费一段时间才会痊愈。扭伤复原需 4 至 6 周,视年龄和受伤程度而定。 (三)脱臼:脱臼是在某种动作时,骨骼自关节脱落,关节和关节产生一时性的移动。脱臼时常造成关节或附近剧痛、肿胀、淤血、外表变形,不能活动。最常发生脱臼的关节是肩、肘、腕、手指头、下额等。 脱臼治疗虽不难,但经常发生容易造成习惯性脱臼。 脱臼的处理: (1) 将脱臼部份固定起来但勿触及伤处,让患者有最舒服的姿势。 (2) 固定后并冷敷患部。

10、(3) 预防患者休克。 (4) 避免脱臼部份震动,立即送医。 (四)抽筋:肌肉发生痉挛现象,俗称为“抽筋”,常因为肌肉的突然剧烈的收缩,或是脑神经组织刺激而发生非意志的收缩。 1. 引起痉孪的原因很多,主要原因说明如下: (1) 肌肉用力过度。 (2) 血液中盐份流失过多,缺少盐份,也会引起抽筋,任何足以降低血液供应到肌肉的情况,均可引起抽筋。 (3) 局部温度变化太大:常见例子是没充分热身便跳到冷水中游泳,就经常会出现肌肉抽筋的情形。 (4) 局部循环不良或过度疲劳:像衣裤、袜子或护套穿得过紧或保护性的贴布贴得太紧,也会引起肌肉抽筋。 (5) 心情过份紧张或肌肉协调不良。 (6) 其他不明的

11、原因。 2.常发生部位:常见的痉挛有手指、手掌、小臂、脚趾、小腿、大腿等部位发生痉挛,腹部也 会发生痉挛的情形。 3.抽筋时处理:痉挛主要处理的方法是设法使痉挛的肌肉松弛,切忌慌乱,肌肉舒展方法如下: ( 1) 立刻休息,对局部施加均匀的压力,然后缓慢而且持续的拉长它,使它放松。 (2) 手指痉挛:先握紧拳头,然后用力伸张,如此迅速动作,直至复原为止。 (3) 手掌痉挛:两掌相合手指交叉,反转掌心向外,用力伸张后弯,或两掌相合,一掌用力压另一掌后弯,或一手握另一手四指,用力后弯,往复行之,至复原而后止。 (4) 小臂痉挛:先紧握拳头,小臂屈肩,然后伸臂伸掌,往复行之,至复原而后止。 (5) 足

12、趾痉挛:一腿伸直,以痉挛之足趾抵住另一足足根,用足跟尽力压迫足趾,使足掌尽量向后弯,往复行之,至复原而后止,或用手握住足趾,用力向后拉。 (6) 小腿痉挛:多为腓肠肌痉挛,其解救法,以一手握住足趾,用力向后扳拉,另一手抵住膝盖,用力下压,使腿伸直,往复行之,至复原后止。 (7) 大腿痉挛:屈膝屈髋,使腿屈于腹前,用双手抱住小腿,用力内收数次,然后将腿伸直,如此往复行之,至复原而后止。 (8) )腹部痉挛:若为腹部肌肉柚筋,屈双腿近腹部,然后缓缓伸直,往复行之,至复原而后止。 (9) 胃部抽筋,是最严重的抽筋部位,除去突然抽筋外,还有颇为苦楚的剧痛,以至身体不由自主的蜷曲起来,应设法引人救援。

13、(10) 如果肌肉抽筋的时间较长,或上述的方法不能生效时,应迅速接受热疗(用热水袋、热毛巾、热水浴或任何一种电热疗法都行)。局部喷或擦一些松筋止痛的药水或药膏也相当有效。 4. 抽筋预防方法: (1) 不要过份疲劳。 (2) 适当的补充盐份。 (3) 要先作热身运动及伸展操。 (4) 避免穿戴太紧的衣物或护套。 (5) 心情要放松 。 二、 观看教学录影带:骨折、脱臼、扭伤的急救。 三、 学生发问及问题讨论、意见交流。 四、 在教室练习骨折、脱臼、扭伤的急救 的处理。 第三节教学活动 一、 创伤:指身体表面或内部组织破损的现象。 创伤的处理: 1. 急救者的双手,必须先用肥皂及清水彻底洗乾净。

14、 2. 检查患者全身状况和伤口情形,将出血部位抬高,尤其是四肢出血。 3. 伤口血液凝块不要轻易除去。 4. 彻底洗净伤口,除去异物以防感染;可用温开水或冷开水洗净,用生理食盐水冲洗更好。 5. 止血并预防休克。 6. 消毒、覆盖伤口,包扎固定。 7. 如为内出血不可揉搓,以避免更多的微血管破裂,应该用冷敷,至于严重出血应在例行急救措施后尽快送医。 二、 血液的功能有: 1. 运送各种物质: 如氧、养份、荷尔蒙的运送,与二氧化碳、废物的移除。 2. 保护作用: 血液中含有许多抗体、白血球、血小板,可 消灭入侵的细菌、病毒,有外伤时,血小板的凝固作用,可保护身体,以免失血过多死亡。 3. 调节平

15、衡作用: 血浆中有许多矿物质、水份、蛋白质,可调节酸碱度及体液体积。三、 血液的重要成分: 1. 红血球:含有血红素,可携带氧(二氧化碳则是由血浆来运送的),平均 1 颗红血球可活 120 天,老的红血球在肝脏或脾脏中被吞噬掉,血红素也会被分解出铁质,而再利用。 2. 白血球:有许多种类,有的可以吞掉入侵的病菌,有的可强化发炎反应,以加快消灭入侵的病菌,故白血球可说是人体的防卫部队,通常白血球仅存活几小时至几天。 3. 血小板:当血小板遇到受伤的组织所放出的化学物质时,就会变大,而且形状变得不规则,并引起一连串的反应,使血液凝固,防止体液的散失,一般生命期约 5-9 天。 四、 血管的类别:

16、1. 严重出血:大动脉、大静脉同时受伤,引起大量出血。 2. 动脉出血:血色鲜红,流血量大。 3. 静脉出血:血色暗红,流血量比动脉略少。 4. 微血管出血:大多从伤口渗出,常能自然止血。 五、 出血的种类: 1. 运送各种物质: 如氧、养份、荷尔蒙的运送,与二氧化碳、废物的移除。 2. 保护作用: 血液中含有许多抗体、白血球、血小板,可 消灭入侵的细菌、病毒,有外伤时,血小板的凝固作用,可保护身体,以免失血过多死亡。 3. 调节平衡作用: 血浆中有许多矿物质、水份、蛋白质,可调节酸碱度及体液体积。六、 止血的方法: 1. 直接加压止血法:直接在伤口或周围施以压力而止血,用标准敷料覆在伤口,并用绷带固定。 伤口有玻璃或尖锐物存在时,不可使用此法。 2. 升高止血法:将伤肢或受伤部位高举,使其超过心脏高度。 3. 调间接加压止血法(止血点指压法):直接加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