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3523766 上传时间:2017-12-0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35.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专业简介学科:理学门类:地理科学类专业名称: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本专业主要培养具备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受到应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及初步的教学、研究和资源开发、规划管理的基本技能,能在城乡建设、房地产开发与管理、国土资源管理、旅游管理、环境保护等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公司、高校、规划设计院所从事科研、教学、资源开发利用与规划、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专业排名排名 学校名称 等级 排名 学校名称 等级 排名 学校名称 等级1 北京师范 大学 A 9 哈尔滨师 范大学 A 17 辽宁师范

2、 大学 A2 兰州大学 A 10 东北师范 大学 A 18 浙江工商 大学 A3 南京大学 A 11 河南大学 A 19 山东师范 大学 A4 中山大学 A 12 新疆大学 A 20 西华师范 大学 A5 华中师范 大学 A 13 中国矿业 大学 A 21 福州大学 A6 西北师范 大学 A 14 武汉大学 A 22 华南师范 大学 A7 华东师范 大学 A 15 四川师范 大学 A 23 河海大学 A8 福建师范 大学 A 16 西南大学 AB等(36 个):天津师范大学、广州大学、中国地质大学、西北大学、山东科技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浙江大学、山西大学、闽江学院、吉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

3、山西师范大学、贵州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青海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云南大学、徐州师范大学、武汉理工大学、青岛理工大学、河南理工大学、云南农业大学、济南大学、山东理工大学、成都理工大学、太原理工大学、石河子大学、武汉科技大学、安徽理工大学、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内蒙古师范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信阳师范学院、甘肃农业大学B 等(35 个):鲁东大学、福建农林大学、天津理工大学、吉林农业大学、曲阜师范大学、云南财经大学、浙江林学院、北京联合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学院、长安大学、西南林业大学、贵州财经学院、黑龙江科技学院、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西师范大学、泉州师范学院、聊城大学

4、、内蒙古农业大学、东华理工大学、大庆石油学院、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盐城师范学院、临沂师范学院、华侨大学、太原师范学院、南京工业大学、山西财经大学、广东商学院、苏州科技学院、合肥学院、西南石油大学、南通大学、新疆农业大学、湖北民族学院、江西理工大学C 等(23 个):名单略专业信息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科研机构、高等学校、企事业单位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科研、教学、资源开发利用与规划、管理等工作的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应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方面的科

5、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及初步的教学、研究和资源开发、规划管理的基本技能。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掌握数学、物理、化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了解相近专业如地理科学、生态学、环境科学和管理科学的一般原理和方法;了解国家科学技术、知识产权等政策,熟悉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战略等有关政策和法规;了解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创造实验条件,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主干学科:地理学、

6、环境科学、管理科学。主要课程:地质学、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国土规划、地图学、遥感应用、管理科学、环境科学、土地评价与土地管理、水资源计算与管理、生态环境规划、环境化学、地理信息系统、城市总体规划、区域规划等。实践教学:包括室内与野外实习、生产实习、毕业论文等,一般安排 1020 周。修业年限:4 年。授予学位:理学学士学位。相近专业:地理科学、生态学、环境科学、城市规划。原专业名:资源环境区划与管理、经济地理学与城乡区域规划。就业数据表 1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地区流向百分比(%)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 辽宁 吉林 黑龙 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2002 年 4.8

7、0 0.00 0.96 0.96 0.48 3.12 3.60 1.68 7.91 5.52 7.43 1.68 1.44 0.962003 年 2.26 0.38 1.69 0.19 0.19 3.58 0.56 1.13 4.90 5.27 7.91 0.38 0.38 0.002004 年 8.09 2.94 2.57 1.84 1.10 2.57 2.21 0.37 6.62 8.82 9.19 2.21 1.47 2.212005 年 5.37 1.57 3.13 0.89 0.22 1.79 1.34 0.89 4.92 18.79 5.82 0.22 2.46 0.892006

8、年 6.59 2.20 5.37 1.71 0.73 0.98 1.22 0.49 3.66 22.93 4.15 0.98 2.20 0.732007 年 4.05 1.13 3.40 1.78 0.32 2.59 0.00 1.62 2.43 14.75 5.83 0.65 1.46 1.622008 年 5.14 1.28 2.25 1.12 0.32 1.61 1.61 1.12 2.89 11.56 3.37 1.44 0.64 0.64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1.44 0.48 1.44 1.92 9.59

9、 0.96 0.72 2.64 4.32 1.20 0.96 0.48 0.48 1.92 0.72 0.24 0.002.07 1.51 2.45 0.38 9.04 1.88 0.00 2.26 2.45 0.19 0.75 0.56 0.38 2.07 0.00 0.56 0.003.68 2.94 11.03 1.47 3.68 1.84 0.37 6.62 4.78 0.74 1.10 0.00 4.04 3.31 0.74 1.10 0.375.59 5.82 8.28 2.01 6.26 2.01 2.68 3.80 2.91 1.34 0.89 0.00 3.58 3.58 0

10、.67 0.89 1.343.41 2.20 11.46 0.73 7.80 1.71 1.71 4.88 1.46 1.95 1.46 0.24 3.66 1.95 0.73 0.49 0.243.24 14.75 9.72 0.65 4.05 0.81 1.30 8.75 2.76 1.13 2.11 0.97 2.27 3.40 0.32 0.81 1.301.93 6.90 12.68 1.44 8.35 0.32 0.32 13.48 4.33 4.33 1.93 1.61 1.93 1.93 0.32 0.96 2.25表 2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单位性质流向百分比(%)机关科

11、研设计单位高等学校其他教学单位医疗卫生单位其他事业单位金融单位国有企业三资企业其他企业 部队自主创业自由职业其他灵活就业录取研究生出国 就业 率 待就业率2002 年 4.80 6.47 1.92 10.07 0.00 6.24 0.48 6.71 2.16 9.59 0.24 0.00 27.10 2.88 78.6621.342003 年 4.90 4.90 2.26 7.91 0.00 6.21 0.19 5.08 3.39 11.11 0.75 0.00 34.09 2.82 83.6216.382004 年 4.69 5.36 2.90 4.91 0.00 6.47 0.22 4.2

12、4 2.01 10.71 0.67 0.00 35.49 2.01 79.6920.312005 年 4.96 5.24 2.12 5.81 0.00 6.23 0.28 4.96 1.56 14.45 0.00 0.28 0.57 3.26 31.87 1.13 82.7217.282006 年 2.71 2.59 0.71 1.29 0.14 2.86 0.14 4.29 2.14 26.71 0.14 0.29 0.14 0.86 30.29 2.43 77.7322.272007 年 1.74 2.07 0.65 3.82 0.00 2.62 6.43 1.53 15.92 0.00

13、0.11 3.38 14.0725.30 1.53 79.1720.832008 年 2.49 1.51 0.54 3.03 0.00 2.59 4.43 0.97 13.41 0.11 0.43 2.92 14.9228.97 1.84 78.1621.84综合介绍随着城镇的建设和发展,利用现有的知识,合理的利用资源,规划城镇布局,为人类自己谋求一个更加舒适的生活空间,显得越来越重要。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是近年来一些高校为适应社会需求,在经济地理和城市规划专业的基础上加以调整才发展起来的。其目的是为了适应近来城市建设、房地产业、旅游业等方面飞速发展,为社会提供更多的专业人才。作为一个新

14、兴的专业,它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和适应能力。在我国,如何解决人口、资源、环境的问题,已经被作为基本国策提出。三者成为各级政府施政纲领中必不可少的部分。三者的联系又十分紧密。城乡规划的主要内容,就是要解决资源的使用,环境的保护。所以出现一个将三者联系起来进行研究的专业是非常必要的。本专业有很好的发展和就业前景。能够站在一个全局的角度对城乡的资源、环境做出规划和设计的人才必须是知识面广而又在行的人。如果在平时的生活中,你是个考虑事情细致周全,有很强的统筹规划能力和管理能力的人,应当考虑报考本专业。资源环境和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主干学科是地理学、环境科学和管理科学。所以本专业是地理、资源、环境、规划、经济

15、、管理等专业交叉而成的综合型专业。如果你是个兴趣爱好比较广泛,喜欢涉猎更多知识的人,可以从本专业的学习中获得很多的乐趣,在将来也会取得不错的成绩。另外必须考虑到,本专业是各个院校地理学科专业中比较热门的,录取分数比较高。由于社会对本专业人才需求若渴,各大院校的土地管理学院等纷纷增设自己的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由于本专业一直都是在探索中发展着,专业课调整和设置由于学校、方向的不同会有较大的差别。选择一个地理学科方面有传统优势的学校,应该说是不错的。本专业培养毕业生具有制图、建筑设计、计算机应用等基本技能,掌握对城乡空间组织进行研究和规划设计,对建设项目进行规划管理的方法和技术,熟悉有关城乡

16、资源与环境、城镇建设及规划管理的政策法规。具体一点说,比如计算机方面,应该掌握遥感图像解译与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应用与开发。本专业毕业生的择业面比较广。首先,国家各级政府部门是一个很好的去向,毕业生可到国土局、环保或其他政府部门工作。单就环保产业来说,相关技术人才就严重不足。其次,各种类型的企业,比如一些旅行社、房地产开发公司等都非常需要本专业培养出的人才。当然还可以选择到一些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去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专业教育发展史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是一个多学科综合交叉应用的专业。其核心学科主要是经济地理学与区域规划等。经济地理学是在古老的地理学基础上发展产生的。18 世纪初,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经济地理学就已经形成并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而得到了发展。根据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及方法不同,它有三个主要研究方向,即对地理环境与人类社会生产发展关系的环境,对生产配置的理论方法研究,对经济区划、具体地域的研究。关于这三个方面的研究推动了经济地理学的发展,逐渐形成了现代的经济地理学习的面貌。经济地理学是一门实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