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式古诗文词名句解读法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3517733 上传时间:2017-12-0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2.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联系式古诗文词名句解读法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联系式古诗文词名句解读法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联系式古诗文词名句解读法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联系式古诗文词名句解读法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联系式古诗文词名句解读法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联系式古诗文词名句解读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联系式古诗文词名句解读法(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联系式古诗文词句解读法恩城中学 饶大年中学语文教材收录了大量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唐诗、宋词和名家美文等古诗文,这些古诗文倾注了无数古人的心血,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墨客。可谁料,到了今天,却成了千千万万学了口中的青橄榄,虽口留余香,但咀嚼之苦却不能忘。若问:苦从何来?苦在教法死刻板灌注;苦在学法死死记硬背。陈旧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谈“古文”色变,失去了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不能触类旁通,找到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我们知道,古诗文词句的解读(即理解或翻译) ,是古诗文教学的难点之一。一次偶然的课堂教学事件告诉我, “联系”便是突破这一难点的有效方法之一。怎样“联系”呢?下面谈谈我的看法和做法:一、联系自

2、身经验来理解翻译去年,我教学口技一课时,讨论到“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一句的翻译时,一位女生发言说:“全场的宾客,没有一个不伸长脖子,斜眼旁视,微露笑容”(原原本本地援引的参考书上的说法) ,话还没说完,有一位男生“噗嗤”一声笑了起来。我问他为什么笑,他说:“这些宾客在做广播体操啊?”这一问,反把我给问住了。是啊,宾客们惊讶的动作根本不可能如此一致,怎样理解恰当呢?稍思片刻后,我反问道:“宾客们有一致的地方吗?”同学们马上回答道:“以为妙绝。”“对啊,宾客们有一致的地方,也有不一致的地方,我们怎样理解这句呢?”在我的启发下,同学们普遍认为这句应理解为:“全场的宾客,没

3、有一个不认为好极了,有的伸长脖子,有的斜眼旁视,有的微露笑容,有的暗暗赞叹。 ”这件事,使我和我的学生们都深深地懂得了:解读古诗文的词句,除了借助于有关工具书、参考书(参考书仅能提供参考)外,还必须联系作品内容,联系社会实际,联系自身经验,仔细推敲,才能真正走进文本,真正理解其内容。 二、联系作品内容理解翻译 如果割断了文章的前后联系,就词解词,就句释句,那就很难把握作品原意。如对蒹葭中的“溯游”一词的理解,教材上的注释为“顺着河流往下走” 。但联系全诗的中心意思和表达风格,我觉得理解为“沿着直流的水道往上走”似乎更确切些。 蒹葭是一首爱情诗,表达的是主人公对意中人的倾慕、思念和渴求相见的恋情

4、。若按该教材的注释,诗句“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便理解为:“沿着河道往上走,道路崎岖弯又长。顺着河流往下走,仿佛她在水中央。 ”这样,给人的印象则是:主人公犹豫不决,徘徊不前,无渴求相见之心,缺乏追求美好幸福生活的勇气。我觉得这里的关键是对“游”一词如何理解。 辞源将“溯游”的“游”解释为“河流的一段” (第 1835 页商务印书馆出版 1981 年 12 月修订第一版) 。 中学生文言词典 (第 430 页福建人民出版社 1985 年 10 月第一版)亦缘此说。 王力 先生则认为:“游,流,指直流的水道” (古代汉语第 455 页中华书局出版王力主编 1962 年 11

5、月第一版) 。仔细想来,这两种说法其实并不矛盾,前者没有排斥“直流” ,后者也没有排斥“一段” ,可综合起来把它理解为“河流当中直流的一段” 。那么,既然“溯洄”解释为“沿着弯曲的河道往上走” , “溯游”当然也可以理解为“沿着直流的河道往上走” 。这样的理解既切合实际,也符合诗意。一条河流无论总体怎样弯曲,但总有一段或数段是直的。从这首诗所表达的意思来看,主人公越过了险阻,来到一段平直之处,眼前出现了“伊人”的幻觉,这是符合常理的。同时,这又暗示着:只要不怕艰难险阻,不放弃对美好事物的追求,美好的事物终有一天会出现在你的面前。再从表达风格上来说,这首诗运用了重章叠句的写法。全诗共三章,每章只

6、是变换了几个字,很好地表现了反复咏唱、缠绵无尽的感情。从这一点上讲, “溯洄” 、 “溯游”中的“溯”都理解为“逆水流方向而上” ,也是与全诗重章叠句的写法相一致的。因此,诗句“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可这样理解: 沿着河道往上走,道路弯弯,崎岖而又漫长。继续沿着河道往上走,道路忽而变直了,仿佛她在水中央。 我在教学三峡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一课时,不少同学将“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一句,翻译为“除非正午,才看不到太阳,除非半夜,才看不到月亮。 ”这正好与文章的原意相反。问他们为什么这样理解,他们还振振有词地说,这是参考书上的解释。其实参考书上并没有“才”这个字,那句中

7、的“除非”是“除了”的意思(如果把它与“才”搭配起来,便是“只有”的意思了) 。再让同学们仔细读课文,他们这才恍然大悟:这句突出的是“两岸连山”的高峻,应该理解为:“如果不是中午,就看不到太阳,如果不是半夜,就看不到月亮” (新课程教材中是这样注释的),或“除了中午,看不到太阳,除了半夜,看不到月亮” ,或“只有在正午,才看到太阳,只有在半夜,才看到月亮” 。三、联系当时的社会生活实际理解诗 词 作 为 一 定 文 化 背 景 下 的 产 物 , 具 有 鲜 明 的 时 代 特 征 , 同时 因 作 者 经 历 的 迥 异 及 所 抒 发 情 感 的 灵 活 性 , 对 其 鉴 赏 具 有 一

8、定 的 难 度 , 掌 握 正 确 的 解 读 方 法 就 举 足 轻 重 了 。 即 了 解 作 者 的生 活 经 历 , 时 代 特 征 , 尤 其 是 诗 词 背 后 所 蕴 藏 的 事 实 根 据 。因 为 作 者 的 感 情 决 不 是 突 然 的 迸 发 出 来 的 ,而 是 在 特 定 的 生 活环 境 里 长 期 积 蓄 起 来 的 ,在 接 触 到 某 个 事 物 之 后 ,就 会 点 燃 ,就会 发 散 ,就 会 一 泻 千 里 -这 就 是 “触 景 生 情 ”。 白 居 易 在 写 赵 村 杏 花 一 诗 时 ,已 经 73 岁 了 ,已 是 他 生 命 的 最 后 几

9、 年 了 。做 历 过 数 十 年 的 宦 海 浮 沉 ,见 到 过 许 多 的 世 事 沧 桑 , 品 味 过 千万 种 酸 甜 苦 辣 , 可 以 说 ,他 已 经 悟 出 了 人 生 的 真 谛 。 他 先 是 力争 从 京 官 外 放 ,以 躲 开 牛 李 党 争 的 是 非 之 地 ,后 又 避 居 洛 阳 18年 ,以 颐 养 天 年 ,为 的 是 明 哲 保 身 ,也 为 的 是 清 静 无 为 , 但 这 些都 化 解 不 掉 他 热 爱 生 活 、 关 注 社 会 的 执 著 。 盛唐时代国力强盛,人民安居乐业,整个时代的创作主流是阳刚之美,作家们是那么乐观与自信。李白的“黄

10、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那是时 代的巨人站在最高点提起滚滚狂涛向大海里倾倒是才能找到的感觉,所以,他高呼“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元朝是蒙古族统治的时代,文人的地位极其低下,如果说六朝文人有庄园可隐、唐朝文人有终南山可隐,而元代文人只能隐于勾栏瓦舍,烟花柳巷,秦楼楚馆。唐代两位诗人:李白,其诗风豪放飘逸,而杜甫诗风沉郁顿挫。不同的诗风与他们生活的背景有一定的关系:若以“安史之乱”为分水岭,李白所处的唐代是在上坡路,他抬头看天,看到的是无尽的蓝天和翱翔的雄鹰,充满了自信与狂放;而杜甫处于唐代的下坡路,他看到的是荆棘丛生、坎坷不平的小路,充满了血泪和痛苦。抓住了这一总体特征,就不难

11、理解杜甫春望、石豪吏、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登高、登楼等所表现的主题。又如学李煜的虞美人春花花秋月何时了浪淘沙帘外雨潺潺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等,如不了解他是亡国之君,无法理解诗词中似滔滔江水、剪不断理还乱的愁绪,无法理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的绝望。四、联系作品的艺术性来理解艺术性作为诗词鉴赏的一种解读方式,被如今各种考试广泛应用。诗歌是语言的艺术。诗歌艺术分析的依据首先就是语言。严羽说“诗有别材” ,其实,诗也有“别语” 。诗歌语言具抒情性、含蓄性、精炼性、跳跃性。中国诗歌多半是短小的抒情诗,一首诗里面的词语数量并不多,蕴含的意象却非常丰富。对诗词的艺术性分析包括对各种修辞手法、表达方式和各

12、类表现手法和艺术构思的分析。对表达技巧的鉴赏,就是辨识诗歌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或艺术构思,分析其本身的艺术效果,评价其对表现诗人的思想感情所起到的作用。常用的表达方式有:叙述、议论、抒情、描写。考查的重点是抒情和描写。其中,抒情可分直抒胸臆(直接抒情) 、间接抒情(手法常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等)。诗歌的结构形式,常见的首尾照应,开门见山、层层深入,先总后分, 先景后情、卒章显志,过渡、铺垫、伏笔等。常用的修辞方式如比喻、对偶、拟人、夸张、设问、反问、借代、铺陈、反复、互文等,还要注意古典诗歌中常常运用到的赋比兴、象征等手法等等。如陶渊明“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的比喻,慨叹生之无常。李白“白发三千丈”的夸张则表现自己的愁苦心情,刘禹锡“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用对偶表现世界蓬蓬勃勃的向前发展。崔颢的“君家住何处?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少女的诚挚坦率,热情爽朗,内心爱慕却又羞涩的形象跃然纸上。诗歌的内容大致分为这样几类:送别诗、写景诗、咏史诗、咏物诗等。掌握以上各种技巧自然便于诗词鉴赏。对诗词的解读是一门很难做的学问,但如果掌握其技巧便能使人驰骋在诗词的海洋,走进每一个时代,走进每一个诗人的故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