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3517017 上传时间:2017-12-0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7.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网络环境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网络环境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网络环境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网络环境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网络环境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网络环境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开题报告一、课题研究的意义现如今,网络对我们的影响日益趋增,网络在很大水平上影响着我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特别是对青少年而言。青少年的心理问题对他们的学业,人格形成有重要的影响,如果没有及时有效的进行教育干预,有可能形成严重的社会问题,甚至发展为人格障碍、精神障碍或违法、犯罪、吸毒。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不安定因素1.此研究是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需要。青少年出于好奇心的驱使,再加上自制力较弱,很容易沉溺于网络游戏、上网聊天、浏览不健康的内容等。很容易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2.是家庭对青少年教育的需要。随着经济水平提高,很多家庭购置了电脑,可是很多家长发现孩子对网络游戏等

2、特别着迷,于是家长对网络有着各种各样的担忧。担心孩子受到网上有害东西的影响,怕孩子交友不慎,上当受骗,心灵受到伤害。有的父母为了在家办公方便,不得不使用电脑-当今社会的必需品。可是面对种种问题时,家长往往束手无策,有的把电脑锁起来,有的甚至干脆不买电脑。可是这样并不能解决问题从根本上解决问题。3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深化的需要。现在国内外学校越来越重视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可是随着网络的普及,以及青少年对网络的痴迷与喜爱,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陷入了困境。网络对学生的影响越来越大,因此,学校想强化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必须了解网络环境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4.是社会培养人才的需要。当今世界科学技术

3、飞速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努力培养大批的专门人才。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成就未来人才的重要因素,而当今社会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有着诸多不利的影响,未来人才的素质的提高必须适应网络社会的需要。二、国内外对该问题的研究现状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深入,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问题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和焦点。网络环境:网络环境是一种社会环境,指的是互联网的影响下的社会环境,与互联网有关的一切因素。它是一个动态的环境,包括物理环境和人文环境。物理环境是指:构成国际互联网、局域网以及与此互联网正常运行空间的各种硬件设备,如计算机设备、网络设备等。人文环境是

4、指:通过网络,校内外、课内外、学校与社区、学校与家庭都实现无缝链接,它可以使教师、家长与学生或更多人交流,能实现同步、异步的民主、平等交流对话,进行发展性评价。从小的角度看,网络环境可以理解为学习者在追求学习目标和问题解决的活动中可以使用多样的工具和信息资源并相互合作和支持的场所。从大的方面理解,网络环境可以包括整个虚拟的现实的世界,即赛伯空间。也就是说,网络环境不仅仅是指网络资源与网络工具发生作用的地点,还可以包括学习氛围、学习者的动机状态、人际关系,教学策略等非物理形态。但是,从教学设计的角度看,网络环境更多的是指网络资源与网络工具的组合。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内心世界与客观环境的一种

5、平衡关系,是自我与他人之间的一种良好的人际关系的维持,即不仅能获得确保自我安定感和安心感,还能自我实现,具有为他人的健康贡献、服务的能力。而心理是否健康收到许多因素的制约,如网络环境,家庭环境,社会环境等。我们以前苏联心理学家列昂捷夫关于人的研究不同水平的划分(生理水平、心理水平、社会水平)、维果茨基关于心理机能的理论以及世界卫生组织(WHO)关于心理健康的界定为理论依据,并对教育心理学专家、大中小学教师和中小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将学生心理素质归纳为认知因素、个性因素、适应性因素三个维度。认知维度是人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活动,直接参与对客观事物的具体操作,是心理素质结构中最基本的成分。个性维度是指

6、人对客观现实的对待活动,虽然不直接参与对客观事物认知的具体操作,但是对认知活动具有动力和监控调节作用,是心理素质的动力成分。适应性因素是主体在社会化过程中,改变自身或改变环境,使自己的心理、行为与环境的变化相一致,他是认知因素和个性因素在各种环境中的综合反映,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必要心理素质之一。我们借鉴美国心理学家格兰特追踪研究个性适应的结构成分,结合学生的实际,认为适应能力主要包括身心协调、学习适应、生活适应、人际适应、挫折耐受力等因素。目前,我国公民信息素养普遍偏低,网络与信息的道德意识、行为规范尚未形成,网络中充斥的色情、暴利、游戏,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成长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对和谐社会发

7、展带来极大的挑战。三、研究目标,内容及其难点研究目标: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研究网络环境对未成年人心理素质的影响。1、利用网络技术创设生动、形象、可感的思想教育环境,抓住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使德育教育落到实处。 2、探索有效培养学生形成良好品行的网络教育模式,净化网络环境,使学生健康、和谐地发展。研究内容: 1、网络环境的主要特点。 2、网络环境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3、青少年网络过度使用的问题的研究; 4、研究网络对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通过对网络环境下各种因素的影响研究,探索网络环境下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5、克服网络对青少年健康成长不利因素的研究。难点:1、青少年

8、多处叛逆期,心理素质基础并不良好;2、我国网络心理教育机制极其落后。四、研究思路及创新之处研究思路:1、了解网络环境下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主要采用调查分析法、测量法和实验法; 2、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信息平台、交流平台的建设,主要采用文献法和资料整理法; 3、研究网络对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探索网络环境下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主要采用个案法和经验总结法。创新之处:1、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网络观2、以校园网为依托,加强网络校园文化建设,创建心理健康教育平台3、启动心理素质教育,开展网上心理咨询4、加强对网络的使用监督,提高学生自我控制能力五、研究进度安排1、准备阶段(2014 年 1 月至 20

9、14 年 5 月)主要学习社会学、心理学和教育学方面的知识,特别是加强对文化传播学和青少年心理学的学习,学习心理健康的理论基础及标准,这是我们亟待加强的理论知识。拟定课题研究方案,成立课题核心小组,组织相关教师进行网络知识培训2、研究阶段(2014 年 6 月至 2015 年 8 月)通过方式方法调查分析网络环境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因素。对调查所取得的一手资料精心梳理、统计,排查规律性的、深层次的原因,研究网络环境、网络文化对未成年人产生影响的机理,寻找克服不良影响的方法,也就是消除不良影响的对策。3、总结阶段(2015 年 9 月至 2016 年 2 月)收集各方面、各阶段信息,进行认真综合

10、分析,边实践边总结,将研究成果撰写成文,编辑文集,撰写结题报告,接受专家组鉴定和验收。及时发现不足,完善总结。六、参考文献1、马和民、吴瑞君主编,网络社会与学校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 12 月。2、李萍、沈浩、涂雄悦著,网络与孩子教育献给中国所有的父母与孩子,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年 8 月;3、吴增强、沈之菲主编,学校心理辅导研究,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 年 8 月;4、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5、国务院关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 6、姜智编著:教育心理学,吉林大学出版社 2005 版;7、朱智贤主编:儿童教育心理学讲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8、施良方著:学生认知与优化教学,中国科技出版社,1991;9、冈林桂生等编著,何宗传译:教育原理和心理,辽宁教科所,1979;10、乐国安著:论现代认知心理学,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