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新视角下的情感本体1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3509501 上传时间:2017-12-01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5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化新视角下的情感本体1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文化新视角下的情感本体1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文化新视角下的情感本体1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文化新视角下的情感本体1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文化新视角下的情感本体1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化新视角下的情感本体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化新视角下的情感本体1(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化新视角下的情感本体论评李珺平中国古代抒情理论的文化阐释从古代到今天,中国的抒情性作品真可谓是汗牛充栋,但是关于中国抒情理论的的系统著作却是少之又少,有的也是从某一个角度、某一个层次去窥探中国古代抒情理论冰山之一角。也许是一方面中国古代抒情理论体系确实庞大、复杂,让研究者望而却步,敬而远之;另一方面是中国缺乏系统化、科学化的这种思维方式。为什么西方很早就有“叙事学”的研究而且成果显著,而中国却一直没有抒情学的诞生,相反,中国人跟着西方研究叙事学的越来越多。当然,不可否认,这有当代优秀抒情作品的匮乏,缺乏抒情性作品研究的氛围有关,但是对古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的漠视却相当令人心寒。也有一批学者致

2、力于中国传统抒情理论体系的建构,但是又遇到了困难:是关起门来单纯的梳理中国古代抒情理论体系呢,还是借鉴、运用西方的一些文化理论对其进行补充呢?是当作古物保存起来呢还是让其发挥当代价值?想只在中国传统文学的这个大厨子里研究又害怕没有现实意义,想“借他山之石”却又害怕“失语” ,所以,方法论的困难也让中国的学者头痛不已。这可能是中国人的老毛病了吧,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 “预”的是挫折、害怕, “废”的是事业,唯唯诺诺,先观望,然后再跟风,岂不知在观望的时间里,别人已经把我们远远的落在了后面。所以几十年来,我们首先学到的是追赶,虽然在我们看来“追赶”并不是多大的缺点,但是我们明明有站在同一

3、起跑线上的机会却没有抓住。李珺平的中国古代抒情理论的文化阐释正是立足于中国古代传统抒情理论,运用西方现代优秀的心理学、社会学、社会人类学以及文化阐释方法,对中国古代抒情理论进行了梳理、阐释,并用学者的眼光提出了自己的心的见解。李著阐释的对象是“感情与抒情机制及其关系,目的是说明抒情性作品的产生过程、存在样态及其接受特点” ,以情感和抒情作为突破口和关键点,试图建立融汇中西的中国抒情学体系。总体来看,李珺平相当娴熟的把各种方法运用到自己的理论体系的建构中来,而且并没有生搬硬套、别扭生涩之感,原因在于他是从人类这个大的概念出发,但也并不是盲目求同,而是在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建构关于中国抒情理论体系的。

4、尽管我们也经常看到关于零星的中国古代抒情理论的论述,但就所关注的广度和深度而言,李珺平的中国古代抒情理论的文化阐释就建立我们自己的抒情学体系来讲无疑是一个典型范式。一“抒情,必先有情,否则,何以抒?感情的本体追问就是关于何谓情的讨论,主要说明感情的内涵及其所孳生的本体、所依附的对象等。 ”我们从小时候就读李白的静夜思: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看到的是两鬓斑白的诗人,望着天空的月亮,整夜无眠;“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一个欣喜若狂而茫然不知所措的老者喜极而泣;“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一个衣衫褴褛、形容憔悴但目光坚毅的诗人在空旷的

5、苍穹下黯然泪下,抒发对“百年孤独”的倾诉。这些感情淋漓尽致的展现在我们的面前。那究竟什么是感情呢?怎么来给它下个定义呢?季光茂在异样的天空抒情理论与文学传统中给情感是这样定义的:“情感是指主体对外界事物的刺激的自我体验和由此引起的某种态度,他是主体对价值意义的切身感受。 ”但是在这里,著者指出“感情出现时,我们看到的是感情活动,即行为表征和语言表征,而不是感情本身。”但同时还告诉我们“感情本身与感情活动是一对在理论上可分离,而在实践中无法分离的概念。追究感情本身必须通过感情活动,探讨感情活动又必须注意感情本身的驱力作用。事实上,感情活动和感情本身是同步的。 ”但我们平时所忽视的恰恰是感情本体自

6、身。感情心理学则把感情分为情绪和情感两部分,是同一生理、心理事件的来那个个不同侧面。但是,情绪强调生理基础和表情、行为,情感情调内在体验和主观感受。我们联系上面的诗歌可以体会到,我们看到的是情绪、情感的外部表现的总和,情绪情感是不能截然分开的。抒情作品旨在简要的表现、传达作者的情感,它要把作为纯粹的心理状态的情感,转化为某一特定抒情作品的情感,用苏珊朗格的话说:“艺术品是将情感(指广义的情感,亦即人所能感受到的一切)呈现出来供人观赏的,是由情感转化成的可见的或可听的形式。 ”这里所说的广义上的情感,包括一切被感受到的东西,从一般的肌肉觉、疼痛觉、舒适觉、躁动觉和平静觉到的那些最复杂的情绪和思想

7、紧张程度,还包括“人类意识中那些稳定的情调。 ”从感情心理学了解这些的目的不是为了告诉我们一些心理学知识,而是为了透视感情过程的本体论实质,进而破解中国古代的感情本体和抒情理论。当然,抒情性作品中的情感不能同生活中的情绪相提并论, “一个艺术家表现的是情感,但并不像一个正在大哭或大笑的儿童所表现的情感” ,但是作品中的情感同样离不开对生活中情绪的提炼和加工,所以对于艺术我们没有必要把他贡上神殿不是人间烟火,而是要把它拉下象牙塔,真正地走进人类自身。中国古代的情感本体有自己的特点,它主要集中在感情与心、性的辨析和感情与五脏的共振等问题上。所以在中国的抒情理论中常常看到情感与心、性关系的论述,特别

8、是关于“心”的阐释尤为重要。 吕氏春秋仲夏纪适音:“欲之者,耳、目、鼻、口也。 ”班固白虎通德论情性:“性者,阳之施;情者,阴之化也。 ”张载也在,性理拾遗中把心作为性、情的主宰者,而把性、情作为从属的性质。其实,这与这与中国古代的哲学观是分不开的。宗白华在艺境中以绘画为例说明了这种哲学观。 “中国画则喜欢在一竖立方形的直幅里,令人抬头先见远山,然后由远至近,逐渐往返于画家或观者所流连盘桓的水边林下。 易经上说:无往不复,天地际也。 中国人看山水不是心往不返,目极无穷,而是返身而诚 ,万物皆备于我 。王安石有两句诗云: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前一句写盘桓、流连绸缪之情;下一句写由远至

9、近,回返自身的空间感觉。 ”刘勰在文心雕龙里也提到“目既往还,心亦吐纳情往似赠,兴来如答。”实际上也是中国古人这种哲学观的生动写照。从这里我们大致可以看出情感来源于心与物的关系。中国古代文论中就这一点论述的很多,陆机文赋 “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悲落叶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钟嵘诗品序 “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 ”季广茂先生从西方语言学的角度对“情感”这一范畴进行了审视。 “在西文中, 情感 (如英语的emotion)均来源于拉丁文emorere。 e是外 ,more是动 ,和在一起,意为来自外部的动力。emotion在英文词典中或解释为agitation ,或解释

10、为disturbance ,与上面拉丁文的解释是大致相同的,正是因为有了外在的扰乱或骚扰 ,才有内在心性的动态多变。 ”虽然这是对情感的一种语言学定义解释,但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由于外物与心的作用而导致情感的发生。著者没有停留在这个层面上,而是继续追问原始情感的来源,把追问引向更广阔的社会和更遥远的历史深处。著者从格罗塞艺术的起源中考察的结果出发,从自然和社会对人的束缚、控制入手,认为原始情感是“在实用主义的支配之下,个人(而不是集体)内在感受和冲动的由衷喷发。 ”进而著者又从人类学和心理学的角度阐明感情产生的真正土壤焦虑,包括最基本的生存焦虑和历史焦虑。人虽然也是动物,向其他动物那样顺从自然、

11、有生有死,但是其他动物意识不到这一点,而人作为理性的高级动物意识到了死亡,但是却超越不了, “人是动物却不能像动物那样蒙昧的度过一生;人不是动物又不能超越生死,而且,越是意识到这一点,他的苦难也就越大,死亡的恐惧也就越厉害。这就是人的悲剧性的存在的实质,是人基本的生存焦虑来源。 ”而历史的焦虑则是“人的生存在物种进化论形成中某一个偶然的时刻诞生和消亡,与个体全面实现自己的种种潜能的要求产生的悲剧冲突。 ”其实,这也是时间焦虑或称时间悲剧。 古诗十九首中有:“回车驾言迈,悠悠涉长道。四顾何茫茫,东风摇百草。所遇无故物,焉得不速老?盛衰各有时,立身苦不早。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奄忽虽物化,荣名以

12、为宝。 ”李白的“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将进酒 )等等,都把时间作为歌咏的对象,呈现出强烈的时间忧患意识。宗白华在他的美学与意境中说:“一部生命的历史,就是生活形式的创造和破坏。生命在永恒的变化之中,形式在永恒变化之中,所以一切无常,一切无往,我们的心,我们的情,也息息生灭,逝如流水,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成陈迹。这是人生真正的悲剧。这悲剧的来源,就是这追求不已的心。 ”我们前面说过,中国古代哲学观与西方很大的差异。人谒求永恒存在,拒绝死亡,实际上这本身就是一个无法克服的悖论,因为个体生命时间是一个不可逆的、流逝性的过程,它具有一个射线型的结构,但人又在生生不息的追求者完成,而

13、完成则意味着时间的停止,时间的停止又意味着人的灰飞烟灭,也就不存在了。西方人没有找到解决的办法,所以永远是悲剧性的,永远指向不可知的彼岸世界。刘若愚先生指出:在中国古代抒情作品中存在着三种时间透视:个人的,历史的和宇宙的,相应的也有三种时间存在方式:个体生命时间、历史时间和宇宙时间。就像赵奎英老师在混沌的秩序中指出的那样,中国人通过把有限的个体生命时间融入到无限的宇宙时间之中,把个体生命意识融入到宇宙意识之中, “也就把一种流逝性的开放性的时间结构之中。 ”环形时间消除了线性时间的紧迫感和焦虑感,线性时间被空间化, “对时间流逝的悲剧性体验也就在一种空间化的永恒中被消解了。 ”所以中国古代抒情

14、性作品中常有“众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的豁达、开朗,这就消除或缓解了个体生命无法摆脱的悲剧意识。所谓“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而心向往之” ,可以说既表现了中国人的宇宙意识,也表现出一种无奈而又安然的悲剧态度。这些正是中国抒情性作品和抒情理论与西方文化最根本的差别了吧,尽管有些武断,但武断不等于不中肯。当然,这里并没有说中国缺乏真正的悲剧意识而对中国的豁达、乐天知命嗤之以鼻,就像宗白华先生在悲剧的与幽默的人生态度中所说,在渺小里看到它的深厚,在缺憾里找出它的意义,以一种超越的笑,了解的笑,含泪的笑,惘然的笑,包容一切以超脱一切,使灰色黯然的人生也罩上一层柔和的金光,这未尝不是一种“诗意”

15、的生存。二“诗缘情”是中国抒情理论上始终飘扬的一杆旗帜。但对于“抒情”的实质,不同学派、不同学者的看法,概括起来,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种:第一,抒发情感既表现情感,即宣泄说。欧盖尼弗尔龙在美学中说:“如果要为艺术下一个一般的定义,我们不妨说,所谓艺术就是情感的表现,变现即使情感在外部事物中获得解释,有时通过具有表现力的线条、形式或色彩安排,有时通过具有节拍或节奏的姿势、声音或语言文字。 ”第二,抒发情感即传达感情。托尔斯泰在对艺术活动下定义时说:“在自己心内唤起曾经一度曾经体验过的感情,在唤起这种感情之后,用动作、线条、色彩、声音以及言辞所表达的形象来传达出这种感情,使别人也能体验到这同样的感情这

16、就是艺术活动。 ”第三,抒发情感即投射情感。布洛克在美学新解中说:“艺术品在感知它的人的心中唤起或产生出的感情,正如艺术品本身是由于艺术家的情感流进或融入到画布或其他艺术媒介之中而产生出来一样。 ”著者并没有抒情的传统定义中去耗费太多的笔墨,而是从人的生理、生理机制出发,对抒情的关键点进行的阐释,与其说探讨一个毫无结果的问题,不如正视在抒情现实中的问题。在古代传统抒情作品中,我们发现以感情为书写对象的诗歌上竟然找不到情绪情感的直接表露,见到的都是提喻式的对于行动过程的叙述,或借喻式的对于特殊场景的描写,但对此我们习以为常。著者在这里提出了疑问,这到底是为什么?心理学家达菲阿诺德认为,随着情绪的激荡,主体逐渐被渗透并同化,会感到心跳加快,浑身激动,口呼粗气,甚至不由自主地发出哭、叫、笑声,或惊叹性单词。此时主体已经意识不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