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教学设计与反思_教学案例设计_教学研究_教育专区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23419 上传时间:2016-11-0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物理教学设计与反思_教学案例设计_教学研究_教育专区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中物理教学设计与反思_教学案例设计_教学研究_教育专区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中物理教学设计与反思_教学案例设计_教学研究_教育专区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中物理教学设计与反思_教学案例设计_教学研究_教育专区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中物理教学设计与反思_教学案例设计_教学研究_教育专区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物理教学设计与反思_教学案例设计_教学研究_教育专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物理教学设计与反思_教学案例设计_教学研究_教育专区(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题 新人教版动能定理作者及工作单位 教材分析1动能定理是必修 2 第七章机械能守恒定律第七节的内容,学生在前面已分别学习过了做功和动能的概念。2. 动能定理是功能关系的重要体现,是推导机械能守恒定律的依据,因此是本章的重中之重。在整个经典物理学中,动能定理又与牛顿运动定律、动量定理并称为解决动力学问题的三大支柱。也是每年高考必考内容。因此学好动能定理对每个学生都尤为重要。学情分析1通过课堂讲解,课时训练,课后习题及交流讨论分析出学生的学习情况,并进行相应的提高训练。2初中时学生已学过了动能的初步知识,这为本节教学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了解物体的动能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的定量关系,

2、为实验探究外力做功与物体动能变化的定量关系做好铺垫。3学生主要是在过程分析中存在障碍,如合力做功等求解。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知道外力对物体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动能;理解动能定理,会用动能定理进行计算;会用实验方法来探究物理定理或规律,理解动能定理的推导过程。2. 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外力对物体所做的功与物体动能的变化关系,学会获取知识与实验技能的方法;通过理论分析与论证的过程,使学生受到理性思维的训练;通过实践与拓展,使学生灵活迁移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通过阅读资料活页,扩大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知识面。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验与探究,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与实践能力;经历讨论与交流

3、,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述能力与团结协作的精神;通过实践与拓展,培养学生灵活迁移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通过阅读资料活页,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使学生养成了解社会、关注社会的责任感。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动能定理的推导过程、正确理解动能定理。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探究和理论论证得出定理,使学生对定理有更深的理解。教学难点:动能定理的理解和应用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设计意图导入新课在前几节我们学过,当力对一个物体做功的时候一定对应于某种能量形式的变化,例如重力做功对应于重力势能的变化,弹簧弹力做功对应于弹簧弹性势能的变化,本节来探究寻找动能的表达式在本章“1追寻守恒量”中,已经

4、知道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做动能,大家先猜想一下动能与什么因素有关? 提问:什么是物体的动能?提问:物体的动能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呢?你有什么方法可以证明?引导学生回忆初中所做得小球撞击木块的实验。归纳:物体能够对外做功的本领越大,物体的能量就越大,实验中滑块的质量和速度越大,对外做功的本领越大,说明动能和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学生回答: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叫动能。学生回答:物体的质量和速度越大,它的动能就越大。复习引入点题 在复习所学内容的基础上深入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直接参与探究过程,增加感性认识。进行新课提问:那么,到底如何定量的来表示动能呢?过渡:上一节课我们研究了做功和

5、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两者之间有什么关系?提问:那么比例系数为多少呢?如何去确定呢?设计情景:如图所示,某物体的质量为 m,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受到与运动方向相同的恒力 F 的作用发生一段位移 l,速度由 加到做功和速度变化的关系?物体受到的力与加速度什么关系?物体的初速度、末速度、位移之间有什么关系?力 F 对物体所做的功多大?结合上述三式你能综合推导得到什么样的式子?选择学生的答案,投影学生的解答过程,归纳,总结。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据运动学公式: 外力 F 做功: 得: 2021思考:外力做功引起了什么量的变化?归纳:外力 F 所做的功等于“”这个物理量的变化,所以21 ”这个量21生观察演

6、示实验小球从斜面上滑下:同一小球,高度越高,小球把木块推得越远;同一高度,质量越大,小球把木块推得越远。学生回答:力对初速度为零的物体所做的功与物体速度的二次方成正比。学生讨论:找出做功和速度平方变化的定量关系。学生讨论,求解。学生讨论找出“”这个特定21化对前一节课所学内容的理解,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让学生感受理论探究的过程,在学生求解的过程中要适度巡视,加以指导。应用学生的解答过程,肯定学生的探究过程。让学生体会探究的乐趣和喜悦。在探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提问:动能的大小由什么决定?它是标量还是矢量?动能是标量,且总为正值,由物体的速率和质量决定,与运动方向无关;提问:动

7、能的单位?提问:二战时一位飞行员用手抓住了一颗飞行的子弹,这说明了什么?提问:上式的物理意义是什么?如果物体受到几个力共同作功,上式是否还成立呢?讲解:上式具有普遍意义,是力学中的一条重要规律。二、动能定理1、表述:合外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2、公式: 2021提问:刚才的推导是在物体受恒力作用,并且做直线运动的情况下得出的。如果物体受到变力作用或物体做曲线运动时,定理是否正确呢?(1)合外力做正功,动能增加合外力做负功,动能减少(2)动能定理中的功是合外力做的总功总功的求法a、先求合力,再求合力功b、先求每个力做的功,再求代数和(3)适用范围:既适用于恒力做功,也适用于变力做功

8、;既适用于直线运动,也适用于曲线运动。学生回答:动能的大小由物体的质量和速率决定。学生讨论:动能是标量。学生回答:动能的单位和功的单位相同。学生讨论:子弹相对飞行员的速度很小,相对动能也就很小。学生回答:做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学生讨论:可以成立,此时的 W 应为合外力对物体做的总功。学生讨论:采用微元法,将物体的运动分解成许多小段,在每一小段上物体受到恒力且做匀速运动,可以得到同样的结论。通过问题和实际事例,增加学生对知识的感性认识和横联系,突破教学难点紧紧扣住探究过程,再次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学习热情,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学生的思考,和以前所学的思维方法有机结合,突破难点。

9、学习用理论指导实践的方法,培养细致严谨的科学态度。量5103 飞过程中从静止开始滑跑的路程为 S02时,达到起飞速度 v60/s,在此过程中飞机受到的平均阻力是飞机重量的 (机 分析研究过程:飞机滑跑过程 分析受力:重力、支持力、牵引力和阻力 分析做功情况:牵引力和阻力做功 分析动能变化:初动能、末动能根据动能定理列出方程,求解。思考:如果用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公式是否可以求解?教师讲解:上边两种解法分别是:解法一是用牛顿第二定律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求解的,而解法二是用动能定理求解的,那么同学们比较一下,这两种解法有什么区别呢?学生讨论比较后得到:解法一采用牛顿运动定律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

10、求解,要假定牵引力是恒力,而实际中牵引力不一定是恒力。解法二采用动能定理求解,因为动能定理适用于变力,用它可以处理牵引力是变力的情况,而且运用动能定理解题不涉及物体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和时间,所以用它来处理问题比较方便引导学生看课本例题 2。提问:通过两个例题,你是否可以归纳出应用动能定理解题的步骤?总结步骤练一练,做一做,想一想抽查有代表性的解法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解法一:以飞机为研究对象,它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受到重力、支持力、牵引力和阻力的作用。解法二:以飞机为研究对象,它受到重力、支持力、牵引力和阻力作用,这四个力做的功,据动能定理得:代入数据得:F=04发学生用不同方法处理同一问题的兴趣。

11、通过比较,突出动能定理的优点,增强学生对知识的内化。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当堂巩固,培养应用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对知识和规律的理解。布置作业问题与练习第 1、2、3、4、5题加深对课堂知识的巩固和理解。板书设计第七节 动能和动能定理一、动能 1定义2动能的表达式 3动能的单位和标矢性4例题二、动能定理 1内容:合力在一个过程中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在这个过程中动能的变化2公式: 3例题:分析 结论:动能定理的解题步骤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书面评价限时完成由光滑水平面上一物体原来静止,引申到初速度不为零的推导,得出动能定理表达式。加深对动能概念及公示的理解,设计巩固练习。设计绕平面绕中轴转动的摩擦力做功问题教学反思本教学设计采用由激发兴趣、师生交流反馈、教师演示、学生参与、问题由浅入深、层层推进、学生先解决理论与方法。人事问题,学生分组探究,团结合作交流的能力。教师反馈评价、引导、分析,找出学生认知的误区,给予纠正,能有效的达成课程标准的目的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献 > 理论/案例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