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周练声和热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3394025 上传时间:2017-12-0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35.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物理周练声和热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八年级物理周练声和热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八年级物理周练声和热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八年级物理周练声和热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八年级物理周练声和热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级物理周练声和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物理周练声和热(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南京清江花苑严老师八年级物理(声和热单元)周练一、选择题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B人说话是靠舌头振动发声的C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人耳就能听到声音 D一切发声物体都在振动2、用竹笛和小提琴同时演奏同一支乐曲,但人们一听声音就能区别出来是由哪一种乐器所奏,这是因为它们发出的( )A、音色不同 B、音调不同 C、响度不同 D、离听众的距离不同3、在卫生间里洗过热水澡后,室内的玻璃镜面变得模糊不清,过了一段时间,镜面又变得清晰起来。镜面上发生的这两种现象的物态变化是:( )A先液化,后汽化 B先汽化,后液化 C只有液化 D只有汽化4、如图所示把正在发声

2、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闹钟和罩的底座之间垫上柔软的泡沫塑料,逐渐抽出罩内的空气,闹钟的声音会逐渐变小,直至听不到声音这个实验说明了( )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声音必须通过介质才能传播 C声波在玻璃罩中发生了反射 D声波在传播过程中能量逐渐减少5、2010 年春季,西南地区遭遇罕见的世纪大旱。为了节约用水,果农们利用了滴灌的方法给果树浇水,如图 3 所示。他们把细水管放入果树下的土里,使水分直接渗透到果树根部,减慢了水分的蒸发,原因是( )A减少了水在地面的表面积 B增大了水在地面的表面积C加快了地面上方空气的流动 D提高了地面上水的温度6、冬天,在暖和的教室的玻璃窗上会“出汗”或结“冰花”

3、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玻璃窗上的“汗”是水蒸气液化生成的 B玻璃窗上的“冰花”是水蒸气凝华生成的C “冰花”结在玻璃窗的内表面 D “汗”出在玻璃窗的外表面7、下列关于四季美景的描述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 A春天,雨笼山峦 B夏天,雾绕群峰 C秋天,霜打枝头 D冬天,冰封谷底8、在哪些情况下,两个人不用通讯设备就无法直接听到对方发出的声音( )A.在行驶的地铁车厢内 B.在漆黑的房间里 C.一个在岸上,一个在水下 D.一个人在空中静止,一个人在飞行的超音速飞机上9、如图,烧杯内盛有水,玻璃试管内盛有下表所列的一种液体,在 1 个标准大气压下,若对烧杯的底部持续加热,最终发现试管

4、内的液体发生沸腾,则试管内盛的液体是( )1 标准大气压下2南京清江花苑严老师A酒精 B水C煤油 D酒精或水10、下列四个句子:(1)这首歌调太高,我唱不上去;(2)引吭高歌;(3)她是唱高音的;(4)请勿高声喧哗其中“高”字指音调的是( )A(1)(2) B(2)(4) C(1)(3) D(3)(4)11、下列标志表示“节约用水”的是( )A B C D12、夏天从冰箱中取出的鸡蛋,常看到鸡蛋先湿后干的现象,此现象反映的物态变化是( )A先液化后蒸发 B先升华后蒸发 C先液化后升华 D先凝华后升华13、下列现象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 )A夏天,装有冰水的搪瓷杯外表面会 “出汗” B电灯泡用久

5、了会发黑C冰雪消融 D一直冰冻的衣服也能晾干14、冬天,牙医常把检查口腔的小镜子放在酒精灯上烤一考后才伸进口腔内进行检查,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 )A防止接触口腔时病人感到太凉 B进行消毒C镜面不会产生水雾,可以看清牙齿 D防止镜框因受膨胀致使镜片脱落15、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吸热的是( )A冬天,河面上的冰层增厚 B冬天,屋顶的瓦上霜层增厚C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镜片上蒙水 D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变干16、小华在学习了“声音是什么”后,总结出以下四点,你认为其中错误的是 ( )A.声音是靠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B.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C.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速度小于 340m/s D

6、.声具有能量17、下列关于噪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噪声一定会致人伤害 B.在家里,几位同学旁若无人地引吭高歌不是噪声C.与环境需要不相符合的声音都是噪声 D.控制噪声只能从声源和人耳处减弱18、医用的 B 超机利用超声波来诊断病情,但人耳听不到它的声音,这是因为 ( )A.声音的响度太大 B.声音的音调太低C.声音的频率低于人耳能听到的频率范围 D.声音的频率太高,人不能觉察到19、以下措施不能减弱噪声的是( )A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 B机场工作人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C街头设置噪声监测仪 D高架道路两侧安装透明板墙二、填空题20、如图甲为常见的高音喇叭和医用听诊器,将它们制成这种形状,是为

7、了减小声音的散失从而增大_;而在有些地方可以看到乙图所示的3南京清江花苑严老师标牌,它的意思是_,从而达到减弱噪声的目的。21、在物理学里对声音特征的描述有音调、响度、音色等物理量,请在下列各小题中选填相应的物理量:“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 ;“悦耳动听”说明声音的 ;“脆如银铃”说明声音的 。22、小红多才多艺,不仅钢琴弹得好,小提琴拉得也很棒。当她用不同的力弹钢琴时,钢琴发出声音的_不同。她弹钢琴、拉小提琴时,你是依据_的不同来分辨两种琴声的。有一次她用收音机听钢琴曲时,在扬声器旁放一点燃的蜡烛,她发现烛焰随音乐 “翩翩起舞” ,这说明声音是由_产生的,她又猜想如果把此实验拿到月球上面去做,

8、在月球上_(填“能”或“不能”)听到钢琴声。23、滚烫的油锅不小心滴入了水珠,你会发现油花四溅,这是因为水的沸点比油的沸点(填高或低)的结果。在医院里病人发热时,高烧不退,可以用酒精擦拭病人的身体,这是因为酒精在 过程中要 而带走病人身体的热量,起到暂时降低温度的效果。而我国古代铁匠师傅锻造兵器时,长将烧得发红的铁器放入冷水中“淬火”时,会听到“嗤嗤”声,同时看到水面上冒出一股“白汽” ,在这个过程中水先后发生了 和物态变化。24、通过观察图所示的三幅晒衣服的示意图,结合日常生活的经 验,可知:液体蒸发的快慢与液体 、液体的 和液体表面的空气流速有关。25、小明同学在家用电饭锅烧水,锅盖是透明

9、的,他透过锅盖发现,烧水过程中,一部分水从 变成 (填物质的状态),部分水蒸气遇到较冷的锅盖后,在锅盖上又变成了(填物质的状态),此过程是先 后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26、很多宾馆里的卫生间装有热风干手器,洗手后用它可以很快把手烘干,请你说出它能很快把手烘干的两个理由:_;_ 。27、男同学说话声音“低沉” ,是指男同学声音的 低,这是因为男同学说话时,声带振动比较 的缘故28、夏天对着开水杯“吹气” ,能使开水变凉,这是因为 ,使水温下降。冬天对着手“哈气” ,使手变暖,这是因为水气遇冷 ,使手表面温度升高。10、实验室常用液体温度计来测量温度,它是利用 的原理制成的。如图,甲、乙两支温度

10、计的读数分别为,甲: ,乙:。29、如图 11 所示,取一支大注射器,拉动活塞使注射器里吸进一些乙醚,取下针头,用橡皮帽把注射器的小孔堵住。再向外拉动活塞,到一定程度时,注射器里的液态乙醚消失,这是 现象图 84南京清江花苑严老师(填物态变化名称) ,然后推动活塞,可观察到又有液态乙醚出现,这表明用 方法可以使气体液化。三、实验与设计(共计 43 分) 30、冬天上课时紧闭门窗,开启教室空凋,由于室内外温差大,玻璃窗上常常会出现一层水雾。这层水雾是在室内一侧,还是在室外一侧?请写出你的猜想及你猜想的依据。我的猜想:呈在_侧(选填“室内”或“室外” ) 。猜想的依据是:_。31、在声音传播的实验

11、探究中,小红和小芳做了下面两步实验:(1)将两张课桌紧紧地挨在一起,一个同学轻轻地敲桌面,另一个同学把耳朵贴在另一张桌子上,听传过来的声音大小。(2)将两张紧挨的课桌离开一个小缝,然后重复步骤(1) ,比较声音的大小。请你帮他们分析,将实验现象和分析结果填入下表中:实验方法 声音大小 声音靠什么传播两张课桌紧挨时两张课桌之间有一个小缝时分析与论证:说明 。32、如图所示是两种物质的凝固现象,根据图像判断 是晶体(填 A 或 B) ,从图中的凝固曲线可以看出凝固需要的时间为 min,物质凝固过程中,其状态处于,它需要不断的 热,温度保持,图中可以看出其凝固点为 。33、下表是“观察水的沸腾”实验

12、中探究实验记录: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温度/ 60 70 80 90 95 98 98 95 98 98 98根据探究数据记录,可以推测表中第分钟时记录的实验数据可能是错误的,第8 分钟应该为 。水沸腾必备的两个条件是: 和 。由此可知,液体在经历沸腾时,要 热,而且温度保持 。由上表数据分析可以推测实验中液体沸点是。实验中发现,水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这段时间过长,造成这种现象原因可能是 。(给出一种原因即可)图中 (填 a 或 b)是水在沸腾前的情况。34、阅读下列短文要求从中找出两个与物理知识有关的短语或句子,并说明所涉及的物理知识。 图 115南京清江花苑严老师小林中午放学了,天气非常炎热,小林在路边买了一支冰棍,打开包装纸,冰棍上冒着白气,吃了冰棍以后,哇!凉快多了。他边走边唱,不知不觉到了家门口,就闻到一股香味,原来妈妈正在做油炸鸡大腿,一不小心,滚开的油锅中溅入一滴水后,产生了剧烈的响声,并溅起油来句子或短语 1:_物理知识_句子或短语 2:_物理知识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