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特生欧洲语言学史十三题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3389147 上传时间:2017-12-0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裴特生欧洲语言学史十三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裴特生欧洲语言学史十三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裴特生欧洲语言学史十三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裴特生欧洲语言学史十三题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裴特生欧洲语言学史十三题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裴特生欧洲语言学史十三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裴特生欧洲语言学史十三题(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郝尔格裴特生十九世纪欧洲语言学史十三题(外一章)鲁国尧为了创造美好的未来,需要把握实在的现在,也要了解逝去的过去。一中国语言学人的神圣任务是,“以中国语言学的优良传统为根基,取世界语言学的精华而融通之,坚定地走自主创新之路,为繁荣中国语言学而奋斗”(中国语言学发刊辞 1)。作为中国语言学人,应该熟悉中国语言学史,也要了解外国语言学史。在西方语言学史中,已经“论定”了的,当为十九世纪的比较语言学,因为它的功绩和缺点,学界都已经有了共识。要了解十九世纪的比较语言学史,首选之书是丹麦学者郝尔格裴特生(Holger Pedersen)著的十九世纪欧洲语言学史。丹麦乃北欧小国,但它是比较语言学的重要的

2、发祥地之一(按,另一是德国) , “十九世纪第一个伟大的比较语言学专家”拉斯克是丹麦人,后继的名家有维纳尔、汤姆逊等。到了二十世纪初年,丹麦著名语言学家郝尔格裴特生承担了为前一世纪的比较语言学作全面总结的任务。郝尔格裴特生(18671953) ,1897 年获哥本哈根大学博士学位,任哥本哈根大学教授。据维基百科 (英文)云,裴特生对克尔特语、赫梯语、吐火罗语等都有精湛的研究,写过三十本著作。郝尔格裴特生在 1924 年出版了 Sprogvidenskaben i det Nittende hundrede:Metoder og Resultater,1931 年 John Webster Sp

3、argo 翻译成英文Linguistic Science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Methods and Results(中文直译应为十九世纪的语言科学:方法和成就 ) ,由美国哈佛大学出版社出版。北京学者钱晋华女士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据英译本翻译成中文,书名为十九世纪欧洲语言学史 ,1958 年 5 月北京的科学出版社出版,1964 年 1 月第二次印刷。 2二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在德国出现了一门新兴的学科,叫“接受美学” ,如今已经扩展到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的很多学科,但是没有进入语言学。我主张语言学界勇敢地接受“接受学” (见拙文愚鲁庐学思脞录:“智者高本汉” ,接

4、受学与“高本汉接受史” ,载历史语言学研究第三辑,商务印书馆,2009 年) 。1 郭锡良、鲁国尧主编中国语言学2008 年第一辑、2009 年第二辑、第三辑。2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将于 2010 年初出版此书的校订本。2此处将我所知的中国的“裴特生接受史”的资料记录于下。中国学者罗常培、袁家骅、李方桂、朱德熙等先生都十分重视裴特生的十九世纪欧洲语言学史 ,给予很高的评价。是罗常培先生建议钱晋华、袁家骅二先生翻译裴特生此书的(此据袁、钱先生女公子袁文麟所云,郭力总编转述) 。袁家骅和李方桂两先生与裴特生此书的“故事”见南大语言学第一编第 353 页(商务印书馆,2004 年) ,此处不赘

5、。朱德熙先生多次教诲鲁国尧研读此书。第二次(也许是第三次)的建议有书面文献为证。请看朱先生 1991 年 3 月 16 日致鲁国尧函中的一段话:“研究语音史,自然需要有一定的理论和方法。但历史比较语言学的根本道理还是那些,近年来虽不乏新著,但都不易读,而且其中如有新理论,亦未经时间和事实的考验,最后能不能成立还很难说。所以对足下来说,不如卑之无甚高论,细读:Bloomfield 和 Palmer 二书中有关历史比较的部分以及皮特生的十九世纪语言学史 (此书有袁家骅夫人的中译本,但最好能看原文,这是最好的一本介绍历史比较法的书) 。 ”(原信影印件和录文皆载语文研究杂志2002 年第 4 期)国

6、尧按,朱先生所说的“原文”系指十九世纪欧洲语言学史中译本所依据的英文译本。三明末大科学家徐光启于 1631 年提出:“欲求超胜,必先会通。 ”五十年前学术界提倡读原著,诚为不刊之论。那些“耳食纷纷说开宝” 1的二手、三手甚至四手类书籍(无论是从外国引进的或是中国本土出产的) ,往往会误导读者。十九世纪欧洲语言学史这样的重要著作需要精读。阅读、探研真正的西方语言学家的真正的学术综述和真正的学术观点,其目的在于会通中学西学,走自主创新之路,为繁荣中国语言学而奋斗。阅读、探研真正的西方语言学家的真正的学术综述和真正的学术观点,也可识别时下某些自我标榜者的欺人大言,而不为其所惑、所误。为了了解外国的先

7、贤对语言学史的贡献,我遵照朱德熙先生的教导,三十年内读裴特生十九世纪欧洲语言学史的英译本和中译本各数次,发现该书可圈可点者甚多,曾摘抄其紧要文字若干,今整理以飨同道。下面所列都是有关比较语言学的内涵、演进历程、方法手段等的重要语句,对于真正了解、理解西方的十九世纪的比较语言学很有益处。考虑到篇幅有限,好些也值得介绍的语句不得不割爱。四裴特生十九世纪欧洲语言学史英译本,包括英译者序、目录和正文,计 344 页,另两个索引 17 页。1958 年中译本,含目录、正文连索引,共 371页。全书叙述的、阐释的、评论的主题就是一个:“比较语言学”(comparative linguistics) 。兹摘

8、书中数句如下:1 王士祯戏仿元遗山论诗絶句三十二首之十六3“包普的小小论文可以看作我们所谓的比较语言学的真正的开始。 ”(钱晋华中译本 1964 年第二次印刷本页 253,以后只列页数) “十九世纪的比较语言学,经过七十年代以来的发展,可以说已经达到充分成熟的阶段了。 ”(页 239)“比较希腊语言学远比不上格利姆所建立的比较日尔曼语言学的意义重大;而且在比较希腊语言学的代表人物里面,我们也找不到一个格利姆来。 ”(页88)全书没有出现 historical comparative linguistics(“历史比较语言学”)这一术语。按,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布龙菲尔德语言论亦然。五在裴特生

9、的书中, “比较语言学”术语使用得很多,但也使用“比较语法” 。请读:“1803 年弗冯史莱格尔(Friedrich Von Schlegel)卜居巴黎,就开始了这项工作(鲁按,指对梵语的研究) 。他将研究的结果,刊印了一本书,叫做论印度人的语言和智慧 (海德堡,1808 版) 。这本书的重要性在于唤醒人们对印度文化发生活泼的兴趣和热诚,而且在语言方面也有一些正确的见解。我们在这本书里第一次遇到比较语法这个术语。它的全套纲领大意是:比较语法可以给我们一个关于语言系谱的焕然一新的知识,它和比较解剖学给自然历史放一异彩有异曲同工之妙。 ”(页 1819) “按年代说,十九世纪第一个伟大的比较语言学

10、专家是拉斯克(17871832) 。他的主要著作古北欧语或冰岛语语源探讨 ,堪称印欧语比较语法的胚胎。 ”(页 244)六德国学者格利姆对自己的研究,使用的字眼是“历史语言学” ,但是裴特生特别指出,他实际上是“比较语言学”: “除拉斯克和包普以外,在建立比较语言学的创始人里面,我们也必须提到格利姆。按照格利姆自己选择的字眼,他常常被称为历史语言学的创始者而不是比较语言学的创始者,而且人家总拿他同拉斯克和包普这般专家做对比。但是这并不是追求事物根源的办法。格利姆的德语语法本身就是一个比较研究,虽然他只拿一些近亲语言,或是同一语言的不同阶段,来互相比较。他的比较限于日尔曼语支的诸语言。 ”(页

11、254255)“给整个日尔曼语族作比较研究的奠基工作者,则是德国学者格利姆(Jacob Grimm) 。 ”英译者注:“格利姆自己的术语是历史的研究 。 ”(页36)七十九世纪西欧比较语言学家倡导的“比较语言学” ,并非是将任意的两个或多个语言加以比较,而是有其特定的涵义。他们指的是有亲属关系的语言之间的比较。寻觅被比较的语言之间形态变化的体系的相似,是确认它们具有亲属关系的准绳,是指引比较语言学家的北斗星。裴特生是这么说的:4“只是在 1814(1818)和 1816 年拉斯克和包普二人井井有条地指出印欧语系中相距最远的语言之间的亲属关系以后,语言学的新时代才算开始了。 ”(页 236)“学

12、者们有充分机会屡次发现一些令人合理地猜想互有亲属关系的语言之间确实存在着相似的形态变化的体系,于是他们就把这种形态体系的近似作为语言亲属关系的准绳。 ”(页 234)“一个原则:即语言比较的重点该放在形态变化的体系上,这是指引印欧语言学入门的北斗星。 ”(页 103)八裴特生又在其著作中对如何确认语言亲属关系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他指出,音韵和形态的符合对于辨认语言的亲属关系有决定性的意义,但这些符合之点必须是语源上的一致。请看:“形态变化体系的相同是语言亲属关系特别清楚而显著的证明,这是无人否认的。可是这种形态变化的符合如果仍然认为是唯一可靠的考证,那么在理论上是不合时宜的,对实际应用也没有什

13、么意义。初发现吐火罗语时,虽然当时在形态变化上并没有看出它跟印欧语有任何相似之点,但是谁也没有怀疑它是印欧系的语言。这样的相似点后来被指出来了,可是即使这种相似点已经模糊不清,从词汇和语音规律上也仍然可以找到亲属关系的证据。例如英语和意大利语,虽然形态变化体系的相似点实际上是不存在的,但是它们之间的亲属关系,谁也不会说是不可辨认的,即使不借助于其它有关的语言或是它们自己的较古的形式。 ”(页 240)“语音演变是遵照规律的,这一点已经搞明白了,于是再没有人怀疑拉斯克早就设想的了:两个语言词汇的中心组成部分,如果受一定的语音定律所制约而且互相符合,那么这样的符合也和形态变化的体系互相符合一样,足

14、以证明这两个语言有着亲属关系。 ”(页 240)“音韵和形态的符合对于辨认语言的亲属关系有决定性的意义,但这些符合之点必须是语源的,词汇和词类的变形不仅是平行的相似 ,还必须追溯到同一的来源。 ”(页 240)“在音韵系统上,要证明亲属关系必须是语源上的一致,仅是声音的相似,或语音习惯的相同,而不能追溯语源上的符合,那么至多只能证明古老的接近。”(页 243)九为什么比较语言学首先在印欧语而不是其它语系的土壤里产生?这是每一个企图了解或研讨比较语言学史的学人在初始时必然想到的问题。且听裴特生娓娓道来:“希腊人或罗马人深入追究词语的起源或语言间的关系时,他们就不免走上了歧途。由于没有可供比较的材

15、料,他们不可能对语言间的亲缘关系有清楚的观念。希腊文学里有许多不同的方言,可是这些方言间的差别太微小了,不能激发深刻的思考;至于外国语的研究,对古代人是不感兴趣的。 ”(页 1)“拉斯克和包普二人的辛勤工作给语言学开辟了新的土地,这块土地比任5何其他地方都更适宜于语言学的培植。谈到语言的年龄,传播领域的广阔和花样的繁多,以及语言之间深奥而并不是无法识别的区分,那么印欧语系该是有独无偶的。更因为这一语系中的语言,曾经是,现在也还是文化与学术发展较高的许多民族的语言,所以所有关于它的问题很容易引起一般人的兴趣。于是在这个领域内,比较语言学就毫无阻碍地迈进了。 ”(页 236)裴特生的逻辑能说服人,

16、裴特生的行文能吸引人。但是,为什么十九世纪在印欧语的领域里产生了比较语言学,除了语言学本身的原因以外,还有社会原因,也是很重要的,需要探讨。裴特生只就事论事,显然未慊人意。十裴特生多次叙述梵语的历史作用和印度古代语法学家的功绩:“梵语知识还产生了革命的后果。 ”(页 19)“关于古印度语言的知识是一个纯真的启示,不仅因为它年代的古老和形态的明澈,意外地使有关的欧洲语言得到新的光芒的照耀,并且也因为欧洲的学者们在这儿认识了一种高度发展的语言科学,它的出发点和演进过程不同于希腊人的语言科学。 ”(页 13) “如果说梵语是早期比较语言学的北斗星,这就容易理解了;没有这颗星就不可能找到正确的道路。 ”(页 2021)十一欧洲语言学家发现了梵语,视之为比较研究的北斗星,梵语的介入起到了革命的效果,但那是早期比较语言学的情况。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梵语跟其它印欧系的亲属语言都是“早已不存在”的母语即原始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