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张掖市肃2013-2014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3372924 上传时间:2017-12-0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省张掖市肃2013-2014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甘肃省张掖市肃2013-2014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甘肃省张掖市肃2013-2014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甘肃省张掖市肃2013-2014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甘肃省张掖市肃2013-2014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甘肃省张掖市肃2013-2014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省张掖市肃2013-2014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甘肃省张掖市肃南县第一中学 2013-2014 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新人教版一、(15 分,每小题 3 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琴弦船舷谄媚垂涎三尺鲜为人知B沧海 苍茫 怆然 创伤 满目疮痍C宵柝 拓展 落魄 拓扑学 唾手可得D畴昔 胡诌 雏形 未雨绸缪 踌躇满志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攀援勾连钩心斗角义愤填膺B潦倒 瞭望 星火燎原 眼花瞭乱C峥嵘 阑干 沧海桑田 做客他乡D崔嵬 萧瑟 扪心自问 一愁莫展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B连峰去天不盈尺 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2、C委身为贾人妇 如何四纪为天子D低眉信手续续弹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A被贬黄州,流放岭南,一次又一次的打击不但没有击垮苏东坡,而且使他更加乐观、更加旷达、更加圆融地对待人生与世界。B临朐早在明代就有种植大葱的习俗, “如言山东菜,菜菜不离葱” 、 “大葱蘸酱,越吃越壮”等谚语至今流传,临朐人对葱寄寓着特殊的情感。C趴在 8 号位的黄大爷打枪的姿势显得特别专业,在打枪的几秒钟内,他目不交睫地盯着目标,丝毫不理会别人的叫好声。D近日,中国人寿合肥分公司邀请风水师促销,引起广泛关注,秉持理性科学精神的现代金融企业竟做出如此荒诞之事,简直是匪夷所思。5下列各

3、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与早已流行的互联网论坛和博客相比,微博以 140 字的限制、便捷的转发机制以及对终端设备的简单要求降低了民众表达言论的门槛。B苏州河淤泥疏浚工程正式全线启动,显示了上海市政府部门彻底治理苏州河长期存在的污染问题、打造东方“莱茵河”的决心。C “新生代农民工”自从被列入政府重点关注的对象之后,各级政府积极行动,将关心新生代农民工成长作为新一年度的工作重点。D2010 年的国产大片孔子 赵氏孤儿等都善于从本土文化土壤中吸纳养分,呈现出本土特色鲜明、原创力充沛、文化厚度不断增加。二、(9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8 题。唐诗的任侠精神汉魏以来,游侠形象

4、开始在诗歌里崭露头角。但是,直到唐代,尤其是到了盛唐时期,对游侠的赞美才如奇峰突起,成为全社会普遍的歌唱。唐诗中的任侠精神,不是个别的、偶然的现象,它随着唐诗高潮的到来而扩展成为诗坛上的一代风尚。所谓任侠精神的具体内容,大致包括下面数端,即:排难解纷、效功当世的襟怀;轻财好施、重交谊、重恩义的操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的风度;尚武轻儒的意识,以及豪荡使气,不以礼法为意的个性。所有这些,曾被司马迁概称为“侠客之义” ,它们在盛唐诗歌中不仅得到了全面的歌颂,而且由于它们和时代的进步理想相结合相渗透,因而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为健康、生动、有力。盛唐诗歌对“尚武”精神的赞美,闪耀着立功效世的人生理

5、想的光芒,这和“轻儒”2的意识从一正一反两个方面张扬了任侠理想,从而呈现出一种“非文人文化”的面貌。而对豪荡使气、磊落不羁的性格的推许,也是和反礼法、反权贵、反教条的思想内容结合在一起的。诗人对游侠形象的集中歌唱,以及对生活中的侠义精神的开掘和赞美,表现了这个时代特有的精神面貌。它显然并非儒、道、释这些意识形态所尽能规范和牢笼的,但它构成了唐诗思想内容和美学风格的组成部分,却是毋庸置疑的。任侠精神之所以能够成为唐代突出的文学现象,是因为当时社会生活为它提供了深厚的土壤。社会上盛行的游侠风气,一旦和特定时期的历史需要、社会思潮相结合,就形成强大的精神力量,从而影响人们的生活理想和文学理想。商业资

6、财的积累和城市规模的扩大,为游侠的活动提供了物质基础;北方游牧民族的大规模内附和迁徙,不仅给中土文化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而且也使其雄杰剽悍的风尚深入内地。但是,盛唐的诗人们之所以不约而同地从任侠风气中吸取诗情,其根本原因还在于它提供了这个时代所需要的精神力量。唐诗中任侠精神的美学意义就在于:它向我们展示了一种富有开拓精神的性格,一种强者的性格,它以其富于展望的清醒信念,直面现实的斗争意识,敢说敢为的豪爽意气,形成了中国封建社会上升时期最富有朝气的青春时期。它所体现的,是一种力的美,运动的美,因而成为中华民族淋漓元气的历史明证。这正是构成唐诗永久魅力的奥秘之一。6下列唐人诗句中,没有体现任侠精神的

7、一项是()A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B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C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D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7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 “尚武”精神闪耀着唐人立功效世的人生理想的光芒,而“轻儒”的意识则使盛唐诗歌呈现出一种“非文人化”的面貌。B “尚武” “轻儒”张扬了任侠理想,而后者更使唐诗呈现出一种“非文人化”的面貌。C盛唐诗歌对“尚武”的赞美正面张扬了任侠理想,而对“轻儒”的否定则从反面张扬了任侠理想,二者结合,使盛唐诗歌呈现出一种“非文人化”的面貌。D “尚武”和“轻儒”并不矛盾,它们在张扬了任侠理想的同时,也使盛唐诗歌呈现出一种“非文人化

8、”的面貌。8以下概括任侠精神成为唐代突出的文学现象的原因的句子中,概括最准确、最全面的一句是()A当时的社会生活为它提供了深厚的土壤。它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普遍、更健康、更生动、更有力。B.社会上盛行的游侠风气,一旦和特定时期的历史需要、社会思潮相结合,就形成强大的精神力量,从而影响了人们的生活理想和文学理想。C.商业资财的积累和城市规模的扩大,为游侠的活动提供了物质基础,提供了时代所需要的精神力量。D.北方游牧民族的大规模内地迁徙,不仅给中土文化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而且也使其雄杰剽悍的风尚深入内地。三、(12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12 题。白居易传元辛文房居易字乐天

9、,太原下邽人。弱冠,名未振,观光上国,谒顾况。况,吴人,恃才少所推可 ,因谑之曰:“长安百物皆贵,居大不易。 ”及览诗卷,至“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乃叹曰:“有句如此,居天下亦不难。老夫前言戏之耳。”贞元十六年,中书舍人高郢下进士、拔萃,皆中,补校书郎。元和元年,作乐府及诗百余篇,规讽时事,流闻禁中。上悦之,召拜翰林学士,历左拾遗。时盗杀宰相,京师汹汹。居易首上疏,请亟捕贼。权贵有嫌其出位,怒。俄有言:“居易母堕井死,而赋新井篇 ,言既浮华,行不可用。 ”贬江州司马。初以勋庸 暴露不宜,实无他肠,怫怒奸党,遂失志。3亦能顺适所遇,托浮屠死生说忘形骸者。久之,转中书

10、舍人,知制诰。河朔乱,兵出无功,又言事,不见听,乞外,除为杭州刺史。文宗立,召迁刑部侍郞。会昌初致仕,卒。居易累以忠鲠遭摈,乃放纵诗酒。既复用,又皆幼君,仕情顿而索寞。卜居履道里,与香山僧如满等结净社。疏沼种树,构石楼,凿八节滩,为游赏之乐,茶铛酒杓不相离。尝科头 箕踞,谈禅咏古,晏如也。自号醉吟先生,作传。酷好佛,亦经月不荤,称香山居士。与胡杲、吉皎、郑据、刘真、卢贞、张浑、如满、李文爽燕集,皆高年不仕,日相招致,时人慕之,绘九老图 。公诗以六义为主,不尚艰难。每成篇,必令其家老妪读之,问解则录。后人评白诗如山东父老课农桑,言言皆实者也。鸡林国 行贾售于其国相,率篇百金,伪者即能辨之。与元稹

11、极善胶漆,音韵亦同,天下曰“元白” 。元卒,与刘宾客齐名,曰“刘白”云。公好神仙,自制飞云履,焚香振足,如拔烟雾,冉冉生云。初来九江,居庐阜峰下,作草堂,烧丹。今尚存。(本文有删节)注勋庸:这里指被刺杀的宰相武元衡。科头:不戴帽子,裸露发髻。鸡林国:朝鲜半岛古国名。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会昌初致仕 致仕:做官B居易累以忠鲠遭摈 累:屡次C与胡杲李文爽燕集 燕:通“宴” ,宴饮D不尚艰难 艰难:艰涩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Error!B.Error!C.Error!D.Error!11下列各句括号中补出的省略成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

12、及览(其)诗卷 B流闻(于)禁中C(老妪)问解则录 D伪者(国相)即能辨之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开篇以顾况对白居易的前“谑”后“叹” ,侧面表现了白居易在诗歌创作上的非凡才华。B白居易性格耿直,常上书直言论事,触怒了权贵奸党,这给他的仕途蒙上了阴影,也是他“放纵诗酒”的重要原因之一。C白居易的诗歌内容真实,辞句晓畅,风格平易,在当时流传甚广。内至宫廷,外达异邦,诗名远播。D白居易居庙堂之上,则“兼济天下” ;处江湖之远,则“独善其身” 。儒、释两家思想的影响,并存于他人生的各个阶段。第卷(非选择题共 114 分)四、(24 分)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

13、译成现代汉语。(10 分)(1)况,吴人,恃才少所推可。(5 分)译文:_(2)既复用,又皆幼君,仕情顿而索寞。(5 分)译文:_14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8 分)4(1)这首诗第三联写了什么景物?突出了怎样的意境?(3 分)答:_(2)结合全诗,谈谈作者通过景物描写衬托出的处士卢岵是怎样一个形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5 分)答:_15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 分)(1)连峰去天不盈尺,_。(李白蜀道难)(2)丛菊两开他日泪,_。杜甫秋兴八首(其一)(3)_,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4)嘈嘈切切错杂弹,_。(白居易琵琶行并序)(5)_,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

14、琶行并序)(6)沧海月明珠有泪,_。(李商隐锦瑟)五、(18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619 题。诗意古镇梅花城苏静闽江口南岸福州边上有一个很诗意的古镇,她的名字像花儿一样芳香,那就是素有“闽江南喉”之称的梅花镇。那天,天有点阴,我独自一人去了一趟长乐梅花镇,只为一睹梅花城的古韵。一下车,渔村的苍穹下,灰蒙蒙的一片,犹如燃起了战火烽烟,使古城更添了一份历史的厚重阴霾中的古城,像个灰色的精灵,神秘且静谧。抬头望去,倚山面海的梅花古城略显老态,似乎不胜风力,摇摇欲坠,却依然矗立了四百多年。穿过古老的城门,仿佛走进时光的隧道,在这里,每走一步,皆有可能惊醒一段尘封的历史;在这里,每驻足一次,每一

15、处古迹都将向你展现一段久远的故事。大路转弯处,是一座古庙林位宫,它是为了纪念四百多年前草鞋退倭寇的林位而建造的。林位何许人也?翻查有关史料得知,原来他是明嘉靖年间镇守梅花城的邑侯。时逢倭寇大兵压境,危急关头,林位棋走险着,乔装打扮成小贩,潜至城外叫卖三四十厘米长的草鞋。此举被倭寇头目引以为奇,询问之下,林位谎称,梅花城内军民身高体壮,这种草鞋就是特为其所制,并趁此机会故作泄露实则夸大了城内军事部署情况。倭寇头目听信其言,急令退兵,梅花城遂化险为夷。后来,林位积劳成疾,病逝于梅花城,梅花城人为之建庙立碑,铭记他的功德。梅花古城地势虽高,却不陡。当然古城的小巷也很多,如一道道的河流纵横交错,环环相扣。一条青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