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连二模语文答案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3361119 上传时间:2017-12-0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71.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连二模语文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连二模语文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连二模语文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连二模语文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连二模语文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连二模语文答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012 年大连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1. C(不是包括所有的骈体,而应该是骈体的一部分。 )2B(赋与骈文并未从诗中分离,文中无依据;赋具有浓郁散文性的原因,文中未作说明。)3A(诗史的分别出现在先秦时期,而非汉代。)二古代诗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4(德:施恩德。)5A(是皇上对他的称赞; 都是对他的评价。 ) 6(不是经常宽解皇上,他和别人一起给武帝祝寿。) 7(1) 我已经好几个月一天只吃一顿饭了,还听什么音乐呢?经常在心里为那些(死去的)士大夫哀痛,已经过去的事情,也不再追究了。 (食、痛、咎各 1 分;句意 2 分,其中宾语前置 1 分。 )(2) 当初和您一

2、起接受先帝遗诏,现在我处理内政,您处理外事,应该有什么来教导、督促我,使我不要辜负了天下人民(的重托) 。 (始、有以、负各 1 分,句意 2 分。 )【参考译文】车千秋,本来姓田,他的祖先齐国的田氏各族迁居长陵县。 车千秋担任护卫汉高祖陵寝的郎官。碰上卫太子受江充谗害而败亡, 过了很久,车千秋上呈事关重大的紧急情况的奏书,为太子辩冤,说:“儿子不正当使用父亲的军队,按罪应判受鞭刑;皇上的儿子因过失而误杀了人, 该判什么罪呢?我曾经在梦中看见一位白发老人,告诉我该怎样 定罪。 ”这时,武帝已经清楚地知道太子发兵是出于惶恐,并没有反叛的意图,看了车千秋的上书,就深有感触而醒悟过来,于是召见了车千

3、秋。对他说:“父子之间的事情,别人是很难说话的,只有您明白其实不是这样。这是高庙的神灵让您来开导我,您就应当成为我的辅佐。 ”立即下令封 车千秋为大鸿胪 。过了几个月,就接替刘屈 氂担任了丞相,封为富民侯。车千秋没有别的才能经术学问,也没有什么功绩和资历,只不过凭一句话使武帝醒悟到太子死得冤枉,旬月之间就做丞相封侯,世上未曾有过。车千秋为人敦厚,富有智谋,在丞相的位子很称职,超过他前后的几位。当初,车千秋刚开始主持丞相工作,看到武帝连年追究太子冤死一案,被杀和受罚的人非常多,群臣百姓都提心吊胆,车千秋想使皇上宽心,安慰广大吏民。于是就和御史、中二千石一起给武帝祝寿,赞颂皇上的美德, 劝皇上广施

4、恩惠,减缓刑罚,欣赏音乐,怡养精神,为了天下人民而自寻欢乐。武帝答复说:“ 我不施恩德,开始于左丞相刘屈氂和贰师将军李广利暗中谋逆作乱,后来巫盅之祸殃及士大夫。我已经好几个月一天只吃一顿饭了,还听什么音乐呢?经常在心里为那些死去的士大夫哀痛,已经过去的事情,也不再追究了。虽然这样,巫盅之祸刚发生时, 诏令丞相、御史督责郡守寻找收捕,廷尉 审理,但也没听到九卿、廷尉查问出来什么。从前,江充先审讯甘泉宫的人,又转到未央宫皇后住的椒房殿,以及后来公孙敬声之辈、李禹之流阴谋勾引匈奴,有关官员也没有发现什么罪证, 让丞相亲自挖掘兰台查验巫盅,清楚地知道有巫盅存在。直到现在还有巫师施行巫盅妖术不止,邪 贼

5、侵身,远近都有巫师暗施巫盅,我感到很 惭愧,还有什么值得祝贺的呢?敬谢你们的好意,我不端你们献的祝寿酒! 请告知丞相、二千石官各回各的官舍。 尚书上说:不要偏执,不要袒 护,圣王之道,坦荡无阻。 不要因为这件事再上奏了。 ”一年多以后,武帝病重,立钩弋夫人生的皇子为太子,命大将军霍光、车骑将军金日磾、御史大夫桑弘羊和丞相车千秋,一起接受遗诏,辅助教导幼主。汉武帝 驾崩。昭帝刚即位时,不能 处理政事,朝政全部由大将军霍光决断。车千秋位居丞相,忠谨敦厚而有德。每逢公卿大臣朝会,霍光就对车千秋说:“ 当初和您一起接受先帝 遗诏, 现在我 处理内政,您处理外事,应该有什么来教导、督促我,使我不要辜负了

6、天下人民(的重托)。 ”车千秋说:“请将军多留心,就是天下极大的幸运了。 ”始终不肯对霍光专权发表异议。霍光因此很敬重车千秋。每次遇上吉祥嘉应出现,都褒奖赏赐丞相车千秋。直到昭帝去世,国家少事,百姓逐渐富裕充实。车前秋做了十二年丞相,死后,谥号称为定侯。(二)古代诗歌阅读8.诗中前三联着意描写夜里山中澄澈寂静的景象。(1 分)通过描写夜色中清幽淡雅的花香、潺潺的溪水声、鸟儿的鸣叫声以及草上露水、松林之风,(2 分)渲染了月夜的静谧氛围,凸显了诗人月下独行的落寞心境。(1 分)结句诗人笔锋陡转,以“无限情”直接抒发了自己不因失意而消沉之情怀。(1 分)(意思答对即可。 )9.诗中运用了衬托、拟人

7、、用典、综合运用多种感官描写等多种艺术手法。衬托手法。首联以深夜在茅屋里听到溪声,反衬出山间的寂静。(或:颔联以人往的动态、鸟鸣之声衬空山之静。)拟人手法。颈联中的“不辞” “偏与”赋予“草露” “松风”人的情感,表达出与自然默契合一的快乐。2用典。尾联运用猗兰操一典,表达诗人感伤自己生不逢时的情感。综合运用多种感官描写。嗅觉:夜色中清幽淡雅的花香;听觉:潺潺的溪水声、鸟儿的鸣叫声、松林之风;视觉:草上露水。(指出手法 1 分,结合诗句分析 1 分,表达效果 1 分;答出两种手法即可得 6 分。意思答对即可。)(三)名篇名句默写10 (1)亦余心之所善兮 虽九死其犹未悔(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

8、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3)浮光跃金 静影沉璧(每答对一空给 1 分,有错别字不给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1.(1)BE(E 得 3 分,B 得 2 分,A 得 1 分,表现的是姥姥等人人性的泯灭,并非“狼外婆” 。C“内心矛盾”错,是防止三叔捣乱而为之,显示她的机智和细心。D“有所悔悟”错,以前是阻止“我”悲伤,现在“我”已经成长起来,使“我”不忘父母。 )(2) “我”的姥姥等凶狠地要房契时, “狼外婆”凶悍地拿起菜刀叫骂着将他们吓跑。她两次将父母和“我”的合影抢过去并锁进柜子。她暗中为“我”布置好父母留下的房屋并将多年积攒的钱交给“我” 。(每点 2 分,意思答对即可。 )(3)制造悬

9、念, (1 分)使读者牵挂“我”以后的命运。 (2 分)欲褒故贬, (1 分)前文中她对“我”的粗暴与后文中对“我”的关爱形成对比。 (2 分)(意思答对即可。 )(4)观点一:第一部分最精彩。面对“我”姥姥家的人来洗劫财物, “狼外婆”一声不吭;但被逼要房契时,却冲进厨房拿起菜刀,形象地展现了她的忍忍和凶悍。 “狼外婆”麻利地伺候“我” ,对“我”的训斥和谩骂,以及护卫似地搂着“我” ,点明她爱的奇特方式。艺术表现上,运用对比和动作、语言描写,生动刻画“狼外婆”的形象。观点二:第二部分最精彩。 “狼外婆”家长般的命令性的语言,即“咱要拉扯她” ,显示她在家中的绝对威严和对“我”的爱心。 “狼

10、外婆”以闪电似的动作先后两次将照片锁在柜子里,这两个重复出现的细节表现她独特的爱的方式,深化主题。艺术表现上,运用细节、语言、动作、心理描写等,生动刻画“狼外婆”的形象。观点三:第三部分最精彩。显现三叔的刁蛮、贪婪,与下文中“狼外婆”避开他送“我”上大学的情节一脉相承。 “狼外婆”从火中抢过录取通知书,以及为“我”提前布置好住房等描述,揭示她对“我”的关爱,深化主题。艺术表现上,运用照应,悬念、比喻手法及动作、外貌、心理、语言、细节描写,生动刻画人物形象。(观点明确,给 2 分;论述合理、理由充分,给 6 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1)BE(E3分,B2分,C1分,原文表述是其作品的重新出版被

11、提上日程。A我与地坛并不是当年文坛唯一的一篇作品。D“情感抒发含蓄”错,应为直接。 )(2)为史铁生举行的三个追思会,意在说明史铁生的离世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2分)借追思会这种方式来表达对史铁生离世的哀悼和纪念之情;(2分)与结尾“史铁生去世了,不少人都在哀悼”形成照应。 (2分)(意思答对即可。 )(3)顽强的毅力,挑战病魔与苦难;豁达、从容的胸怀,坦然面对生死;甘于奉献,死后献出遗体;行事低调,不举行遗体告别仪式。 (每点 2分,答出三点即可得 6 分。意思答对即可。 )(4)观点一:倾向陈福民的评价,即史铁生堪称“当代文化英雄” 。他的代表作我的地坛是中国当代文学的重要收获,其影

12、响超出文坛。他用二十年漫长的岁月完成的力作我的地坛 ,源于他对自己挑战苦难的深刻感悟。他以付出自己苦难的代价理出“生与死”的答案,其文学作品具有深厚的价值。观点二:倾向铁凝的评价,史铁生无愧于“伟大的生命” 。他是一位有真正的信仰,真正坚持精神高度的写作者。他虽身体被禁锢在轮椅上,但对生命的感悟却高于站立的人;他顽强地挑战病苦,以辽阔之心感动着读者。3无论是作为人,还是作为作家,都是中国文学非凡的宝贵财富。观点三:两种评价都中肯,史铁生既堪称“当代文化英雄” ,又无愧于“伟大的生命” 。综合前两个观点中的理由,言之成理即可。(观点明确,给 2 分;论述合理、理由充分,给 6 分。 )五语言文字

13、运用13. B(尺幅千里:一尺长的画幅,画进了千里长的景象。比喻外形虽小,包含的内容很多。A 师出无名:指出兵没有正当理由;泛指做某事没有正当理由。此处是使用对象不当。C 令行禁止:指有令必行,有禁必止,形容严格执行法令。此句误以为是“禁止”的意思。D 莫衷一是:不能决定哪个是对的。形容意见分歧,没有一致的看法。此处是与语境不合。)14D(A 残缺主语,去掉“对于来说” ;B 成分赘余, “提出”与“质疑”重复;C 主宾搭配不当, “博客”不能成为“博客名人” 。 )15. A(思路一:入手点连接,排除 BC;比较 A 和 D,看的位置在首还是在尾,横线前谈论“社会性”,横线后谈论“道德”,所

14、以在首位。思路二:都谈论“人与社会”, 过渡到“道德”方面,故排除 CD;又因为相接,故排除 B。)16. 而(有所) 也(很多) 由(新华网) 随着(生活) 除了(攀比) 17. (1)句应改为“火车票和所有现金遭窃”。(2)句应改为把“母女俩”放到“正当”之后。(3)句应改为“使母女俩平安到达部队驻地”。(4)句应改为把句首的“对于”删掉。(5)句应改为把“敝校”改为“贵校”。(改对一处 2 分,改对任意三处即可得满分)六作文18 【写作提示】本题是新材料作文,材料反映的是时下我国社会引人注目的“考研热”现象,以及由此引发的大学生面对前途问题的迷茫与焦虑。从材料的内容来看,可以立意的写作角

15、度很多,如:应该做好自己的人生规划,做自己命运的主人;做事应该从自身实际出发,不要盲从;在面对困难时不能消极逃避,应该积极面对;选择前途时不仅要考虑自己的意愿,还要与社会的需求相结合;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做好明确选择很重要等等。除此以外,学生如围绕大学生就业形势堪忧、保持自己独立的个性等问题立意,则显片面,没有挖掘到材料根本点。如果在立意的时候一味地去责难大学生的学业和就业观念,或提倡要随波逐流、随遇而安等,应视为误区。具体评分标准请参照 2011 年高考语文作文评分细则。作文等级评分标准说明:(一)基础等级评分。“题意”项主要看选择立意角度是否符合材料及含意涉及的范围。符合立意角度的属于“符合

16、题意” 。偏离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的套作,在第三等级以下评分(“发一等(2016 分)二等(1511 分)三等(106 分)四等(50 分)内容20分符合题意中心突出内容充实思想健康感情真挚符合题意中心明确内容较充实思想健康感情真实基本符合题意中心基本明确内容单薄思想基本健康感情基本真实偏离题意中心不明确内容不当思想不健康感情虚假基础等级 表达20分符合文体要求结构严谨语言流畅字迹工整符合文体要求结构完整语言通顺字迹清楚基本符合文体要求结构基本完整语言基本通顺字迹基本清楚不符合文体要求结构混乱语言不通顺语病多字迹潦草难辨发展等级特征20分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意较深刻较丰富较有文采较有创意略显深刻略显丰富略有文采略有创意个别语句有深意个别例子较好个别语句较精彩个别地方有新意4展等级”不给分) ,根据语言表达的优劣在 3040 分之间赋分。(二)发展等级评分。不求全面,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