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北京市石景山区高考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3361047 上传时间:2017-12-0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15.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北京市石景山区高考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2北京市石景山区高考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2北京市石景山区高考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2北京市石景山区高考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2北京市石景山区高考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北京市石景山区高考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北京市石景山区高考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咨询电话: 010-52183032 QQ:1737837200教育是一项良心工程 第 1 页石景山区 20112012 学年第二学期统一测试试卷高三语文 2012.03本试卷共 8 页,150 分。考试时长 150 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一部分(27 分)一、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1下面各组词语中,字形和加点的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流线型 金榜提名 纤(xin)维 司乘(chn)人员B坐谈会 不落窠臼 提供(n) 既往不咎(ji)C敞蓬车 毋庸置疑 间隔(jin) 风尘仆(p)仆D打前站

2、按部就班 剔除(t) 咄(du)咄逼人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在距今年欧洲杯开赛不到四个月的时候,卡佩罗教练与英足总因队长人选问题一言不合,拂袖而去,他的辞职令英足总陷入尴尬境地。B为了吸引年轻观众,提高收视率,本届春晚导演组真是大动干戈,不但通过新栏目“我要上春晚”高调选秀,更换调整主持人也毫不手软。C阅读是生命的光合作用,生命的质量需要用阅读来锻铸,人的精神因阅读而蓬勃葱茏,气象万千。至乐无如读书,生命若无阅读,便味同嚼蜡。D 焦点访谈报道了苏泊尔不锈钢炊具锰含量超标并可导致帕金森症后,苏泊尔一度成为众矢之的,而部分消费者几乎到了谈“锰” 色变的程度。3. 下列句子中,

3、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有经济学者撰文指出:对于中国来说,徘徊于廉价劳工模式的外向型经济的潜力已全部释放殆尽,低技术经济发展模式已走到末路。B成人歌曲音调较高、音域较宽,经常唱这样歌曲的孩子,会对声带造成严重损伤。此外,迎风唱歌或唱歌后喝冷饮,也会损伤声带。C贾平凹的获奖小说秦腔以细腻平实的语言,表现了改革开放带来的乡村的价值观念在传统格局中的深刻变化,倾注了作者对故乡的一腔深情。D电梯在运行中突然发生故障,乘客应立即通过警铃或紧急电话通知监控人员, 咨询电话: 010-52183032 QQ:1737837200教育是一项良心工程 第 2 页切勿采取拍打按钮、厢体以及强行撬门等行为,以免发生意外。

4、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辛弃疾词作的一大特色是广泛引用历史典故,使之与要表达的情感、意念丝丝入扣。如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叙及孙权、刘裕、廉颇等历史人物。B老舍的作品大多取材于市民生活,笔触往往延伸到对民族精神的挖掘或对民族命运的思考,如断魂枪 茶馆和自传体长篇小说四世同堂 。C关汉卿被列为“元曲四大家”之首,他创作的感天动地窦娥冤以超现实的情节,显示出正义的强大力量,寄托了作者鲜明的爱憎。 D法国作家莫泊桑在四十余年的生命历程中创作了六部长篇小说和三百多篇中短篇小说,比较著名的有 漂亮朋友 羊脂球 项链 等。5下列依次填入横线的词语,语意最恰当的一项是走进苏州的水巷,伴着缓缓

5、流 过的水声,随小船 在高高的粉墙下。木桨一点水,飘过古老民宅的石库门,你感 觉到的是 ,是一种在心里流淌、深入骨髓的欣然。 这里有潺潺的流水声,有推开石库门 的咿呀声。四周静 谧,所以,偶尔的一点声响都表现得 悠悠。没有人不喜欢水巷,不仅仅是因为水巷,更是因为这些 在河流上的水巷人家,他们与自然相依相靠,自然有着那股清新朴实之气。A徜徉 清静 意韵 枕 B漂游 清静 意趣 住C漂游 恬静 意趣 住 D徜徉 恬静 意韵 枕二、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2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69 题。太祖孝慈高皇后马氏,宿州人,仁慈有智鉴,好书史,勤于内治,暇则讲求古训。帝前殿决事,或

6、震怒,后伺帝还宫, 辄随事微谏。虽帝性严,然 为缓刑戮者数矣。参军郭景祥守和州,人言其子持槊欲杀父,帝将 诛之。后曰:“ 景祥止一子,人言或不实,杀之恐绝其后。 ”帝廉之,果枉。李文忠守严州,杨宪诬其不法,帝欲召还。后曰: “严,敌境也,轻易将不宜。且文忠素贤,宪言可信乎?”帝遂已。文忠后卒有功。学士宋濂坐 孙慎罪,逮至,论死,后谏曰:“ 民家为子弟延 师,尚以礼全 终始,况天子乎?且濂家居,必不知情。 ”帝不听。会后侍帝食,不御酒肉。帝问 故。 对曰:“妾为宋先生作福事也。 ”帝恻然,投箸起。明日赦濂,安置茂州。帝尝令重囚筑城。后曰:“赎罪罚役,国家至恩。但疲囚加役,恐仍不免死亡。 ”帝乃悉

7、赦之。帝尝怒责宫人,后亦佯怒,令执付宫正司议罪。帝曰:“何为?”后曰:“帝王不以喜怒加刑赏。当陛下怒时,恐有畸重。付宫正, 则酌其平矣。即陛下论人罪亦诏有司耳。 ” 一日,问帝:“今天下民安乎?”帝曰:“此非尔所宜问也。 ”后曰:“陛下天下父,妾辱天下 咨询电话: 010-52183032 QQ:1737837200教育是一项良心工程 第 3 页母,子之安否,何可不问!” 遇 岁旱,辄率宫人蔬食,助祈祷。帝或告以振恤。后曰:“振恤不如蓄积之先备也。 ”奏事官朝散,会食廷中,后命中官取饮食亲尝之。味弗甘,遂启帝曰:“人主自奉欲薄,养 贤宜厚。 ”帝 为饬光禄官。帝欲访后族人官之,后谢曰:“爵禄私

8、外家,非法。 ”力辞而止。然言及父母早卒,辄悲哀流涕。洪武十五年八月寝疾。群臣请祷祀,求良医。后 谓帝曰: “死生,命也,祷祀何益!且医何能活人!使服药不效,得毋以妾故而罪 诸医乎?” 疾亟,帝问所欲言。曰: “愿陛下求贤纳谏,慎终如始,子孙皆贤,臣民得所而已。 ”是月丙戌崩,年五十一。帝恸哭,遂不复立后。 (节选自明史后妃列传)6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帝廉之,果枉 查访B会后侍帝食,不御酒肉 进献C付宫正,则酌其平矣 平息D帝为饬光禄官 整顿7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帝前殿决事,或震怒 帝或告以振恤B帝恻然,投箸起 然言及父母早卒,辄悲哀流涕C帝曰:“何

9、为?” 且医何能活人D民家为子弟延师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8下列语句的括号中是补出词语,补出后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且文忠素贤, (则)宪言可信乎?B后曰:“赎罪罚役, (乃)国家至恩。C帝欲访后族人官之,后(遂)谢曰D死生,命也, (虽)祷祀何益!9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马皇后知道朱元璋性格严苛,容易加重刑戮,于是就常常根据事情原委直言劝谏。B马皇后关心民生疾苦,常常为民祈祷;让朱元璋认识到要薄以待己,厚以待人。C马皇后不忍以己之病连累医生,临终前还劝告朱元璋察纳忠言,为天下苍生着想。D马皇后仁慈宽厚,体察民情,不计私利,正可谓“家之贤妻,犹国之良相” 。 咨询电话: 010-5

10、2183032 QQ:1737837200教育是一项良心工程 第 4 页第二部分(123 分)三、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31 分。10. 用斜线(/)给下面的短文断句。 (5 分)诗 人 贪 求 好 句 而 理 有 不 通 亦 语 病 也 如 袖 中 谏 草 朝 天 去 头 上 宫 花 侍 宴 归 诚 为 佳 句 矣 但 进 谏 必 以 章 疏 无 直 用 稿 草 之 理 唐 人 有 云 姑 苏 台 下 寒 山 寺 半 夜 钟 声 到 客 船 说 者 亦 云 句 则 佳 矣 其 如 三 更 不 是 打 钟 时 (选自欧阳修六一诗话)11在横线处写出诗文原句(限选做其中 4 道题) 。 (8

11、分)且臣少仕 伪朝,历职郎署, , 。(李密陈情表)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 。(王羲之兰亭集序) ,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主人下 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 。(白居易琵琶行) ,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刘禹锡陋室铭)烟笼 寒水月 笼沙, 。 ,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题。 (8 分)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 岑参弯弯月出挂城头,城头月出照凉州。凉州七里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琵琶一曲肠堪断,风萧萧兮夜漫漫。河西幕中多故人,故人别来三五春。花门楼前见秋草,岂能贫贱相看老。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 咨询电

12、话: 010-52183032 QQ:1737837200教育是一项良心工程 第 5 页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岑参这首诗不讲究对仗工整,没有严格的用韵,是一首典型的古体诗。B “琵琶一曲肠堪断,风萧萧兮夜漫漫”两句中透露出作者思乡心切的愁苦。C “河西幕中多故人,故人别来三五春”两句重复“故人”二字,见出情谊深厚。D结尾两句“大笑”一词,写出岑参和他的朋友乐观、洒脱的盛唐士人本色。作者笔下的凉州景物具有哪些特点,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5 分)13从上面这首唐诗“花门楼前见秋草,岂能贫贱相看老”两句中能看出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你是否认同作者的说法?请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或阅

13、读体验谈谈看法。(不少于 200 字) (10 分)四、本大题共 2 小题,共 8 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4、15 题。美国作家海伦凯勒从小失明,她的优美散文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被广为传颂。可你是否想过,如果终生活在黑暗中的海 伦,有一天能 睁开眼睛,是否真能看到老师友善的面孔,真能欣赏自然的奇景?神经科学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残酷的回答:不能。我们的大脑中数以万亿计的神经细胞彼此相连,形成 难以想象的复 杂网络,而神 经细胞之间传递信息的效率大不相同。 1949 年,心理学家赫布提出,在早期 发育中,神经细胞之间的信息传递效率有很大的可塑性。两个神经细胞交流越多,它们连接的效率就越高,反之就越

14、低。这一理论后来被 简化为著名的“ 赫布法则”。赫布还肯定了经历在神经网络发育中的重要性,把它理论化并上升到 细胞水平,成 为解释经历 与神经发育的经典模型之一。上世纪 60 年代,哈佛医学院的神 经科学家做了一系列在视觉发 育领域重要的实验。通过这些早期研究,科学家们发现 ,在大 脑“纹状皮层”的区域里,不同的神经细胞会分别对双眼接收的视觉信号产生反应。为了研究视觉经历在发 育过程中的作用,他 们将初生小猫一只眼睛的眼睑缝合数周后拆线。结果发现,与未被 缝合 过的眼睛相比,重见光明的眼睛接收到光信号的时候,只有寥寥无几的 纹状皮层细胞作出响 应。接下来,科学家们在小猫发育的不同阶段重复了这一实验。他 们发现,如果在小猫出生后 4 至 8 周之间缝合,两眼之间的差别最为显著。过了 这一时期, 缝合的作用就大大降低。他们就此提出“关键期”的说法。后来的研究证实,这种对外界刺激或早期经验格外敏感的关 键时期在神经发育中比比皆是,视觉、听觉及语言习得中都有它的影子。 咨询电话: 010-52183032 QQ:1737837200教育是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