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福建高考最后冲刺语文模拟试卷一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3360067 上传时间:2017-11-3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0.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年福建高考最后冲刺语文模拟试卷一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1年福建高考最后冲刺语文模拟试卷一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1年福建高考最后冲刺语文模拟试卷一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1年福建高考最后冲刺语文模拟试卷一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1年福建高考最后冲刺语文模拟试卷一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1年福建高考最后冲刺语文模拟试卷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年福建高考最后冲刺语文模拟试卷一(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1 年福建高考最后冲刺语文模拟试卷一一、 古代诗文阅读(27 分)(一)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1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6 分)(1)万里悲秋常作客, 。 ,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登高 )(2)雁过也, , 。 (李清照声声慢 )(3)斯是陋室, 。 ,草色入帘青。 (刘禹锡陋室铭)(二)文言文阅读(15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25 题。游大龙湫记距乐清六十里,有村曰芙蓉,倚天而滨海。余以岁辛已四月三十日,由芙蓉逾丹芳岭,至能仁寺。坐少顷,出寺门里许,有泉曰燕尾泉。水自大龙湫来,为锦溪。锦溪之水至此从巨石落下,成小瀑布。石中高而旁低,水分左右下,若燕尾然。循锦溪而行,

2、凡三四里,有峰屹立溪水中,旁无所倚,高数百丈,两股如蟹螯,望之若剪刀然,曰剪刀峰。至峰下行百余步,又变为石帆,张于空中,曰一帆峰。又行百余步,又变为石柱,孤撑云表,曰天柱峰。左右皆石壁峭削,诡状殊态,不可胜数。 又行百余步,径穷路转,得大龙湫,为天下第一奇观。水自雁湖合诸溪涧,会成巨渊,渊深黑不可测。其侧有石槛,中作凹,水从凹中泻下,望之若悬布,随风作态,远近斜正,变幻不一:或如珠,或如毬,如骤雨,如云,如烟,如雾;或飘转而中断,或左右分散而落,或直下如注,或屈如婉蜒。下为深潭,观者每立于潭外,相去数十步,水忽转舞向人,洒衣裾间,皆沾湿。忽大注如雷,忽为风所遏,盘溪横而不下。盖其高五千尺,水悬

3、空下,距石约一二尺许,流数丈,辄已势远而力弱,飘飘濛濛,形状顿异。他处瀑布皆沿崖直走,无此变态也。潭之外有亭,曰忘归亭;其侧有亭,曰观不足亭。而龙湫右侧绝壁,曰连云障,障上有风洞,每洞口木叶飞舞,则大风疾作。 又有小龙湫,在东谷灵岩寺。水自石城诸溪涧来,会于霞障之右,从岩上飞流而下,高三干尺,半沿崖,半悬流,变态稍不及大龙湫。而其下稍西,水涌出石罅,直上指二尺许,形如立剑,望之光明莹洁而摇动,亦奇观也。 相传大龙湫上数里,复有上龙湫,飞流悬泻,亦数百丈,与大龙湫相似。昔有白云,云外二僧居之,地僻无人迹,今不知其处矣。 余性好山水,而既游雁荡,观大龙湫,御风,恍惚仙去。今追而记之,不能详也。2对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循锦溪而行 循:沿着 B不可胜数 胜:超过C相去数十步 去:距离 D形状顿异 顿:3以下句子中,全部属于描写大龙湫瀑布的形态的一组是:(3 分)水分左右下,若燕尾然 望之若悬布,随风作态忽大注如雷,忽为风所遏 水悬空下,距石约一二尺许从岩上飞流而下,高三千尺 乘云御风,恍惚仙去A B C D4下列对原文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文章第一段根据游踪先后介绍了燕尾泉、锦溪、剪刀峰、一帆峰和天柱峰。B作者认为大龙溪是天下第一奇观,主要原因在于它的瀑布形态丰富多变。C文章除了下面描写,还运用铺垫、衬托和侧面描写来突出大龙湫变幻多姿的

5、形态。D文章先叙述描写,后抒情议论,表达了作者寄情山水、远离尘世的人生追求。5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 分)(1)余以岁辛巳四月二十日,由芙蓉逾丹芳岭,至能仁寺。 (3 分)(2)他处瀑布皆沿崖直走,无此变态也。 (3 分)(三)古代诗歌阅读(6 分)6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和乐天春词 刘禹锡新妆宜到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1)简要说明诗中女主人公的情感变化。 (3 分)(2)简要分析“蜻蜓飞上玉搔头”一句的精妙。 (3 分)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 分)(一)文学名著阅读(10 分)7下列对文学名著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6、:(5 分)A魏军兵临蜀国城下,刘禅开门归降。司马昭死后,司马炎逼曹奂禅位,当了皇帝,国号为晋,魏国宣告灭亡。孙皓即位为吴王,司马炎起兵伐吴,孙皓组织吴军大力抵抗,但最终溃败,至此三国归晋。 (三国演义 )B黛玉看见宝玉送宝钗,产生误会,触动寄人篱下之感。暮春时节,在纷纷的花瓣雨中,黛玉感觉到了命运的悲惨,遂在沁芳桥畔手把花锄,携着锦囊,收拾片片残红,含泪葬花,借葬花悲叹自己的命运。 (红楼梦 )C婚姻上,吴荪甫与林佩瑶感情冷淡,貌合神离;家庭里,四小姐不听规劝,离家出走乃至回到乡下;事业上,收买的内线韩孟翔、刘玉英背叛自己,姐夫杜竹斋在关键时刻反戈一击,导致吴荪甫最终失败。 (子夜 )D葛朗

7、台临死前,神甫来给他做临终法事,把一个镀金的十字架送到他唇边亲吻,葛朗台见到便作出一个骇人的姿势,想把它抓到手。最后他唤欧也妮前来,对他说:“把一切照顾得好好的!到那边来向我交账!” (欧也妮 葛朗台 )E涅赫留朵夫回到自己的田庄,把田地贱价卖给农民,改变农民对地主的依赖关系。他认为土地不能成为什么人的财产,所有的人都有同行享受的权利。起初,农民半信半疑,经涅赫留多夫再三解释,最后接受了。 (复活 )8简答题。 (任选一题,100 字左右,5 分)(1)请简述瑞珏之死的起因和经过。 (家 )(2)请简述爱斯梅拉达爱上弗比斯的起因和经过。 (巴黎圣母院 )(二)文化经典阅读(6 分)9阅读下面的

8、孟子选段,回答问题。孟子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无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 ”孟子曰:“万物皆有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 ”(1)下列对上面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 “求在我者”的“求 ”指的是思想的修养,人生境界的追求,即精神的自我完善。B “求在外者”即所谓的向外之物,并不是一厢情愿地追求就可以得到的。C孟子认为万物都为自己而存在,犹如自己的囊中之物,所以说“万物皆备于我” 。D孟子由“万物皆备于我矣 ”引出儒家在认识和实践方面“诚”和“恕”的追求。(2)联系孔子的主张,说说如何做到“强恕而行

9、” 。 (3 分)三、现代文阅读(24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012 题。百家讲坛对于讲座内容和讲师的选择,完全依照大众流行文化的口味,而非正统学术的观点。像清代这样一个不论文化还是经济都并非最重要最伟大的时代,可以成为长期话题,主要是因为流行多年的清宫戏为它笼络了广泛的观众基础。其实百家讲坛的话题在学术领域屡屡引发争议,易中天、阎崇年、刘心武都处在一个有趣的位置,作为知识分子和学术研究者,他们首先被学术界质疑,被自己研究领域内的同侪批判,而跟他们的半生研究都没有关系的老百姓(至少百家的拥护者大多是非学院派,而非正统的学术精英) ,这时却成了他们学术观点的拥

10、护者。通过百家讲坛 ,一些没有定论的观点被讲师们传播开来,这让很多学者专家都感到不快,本来是学术界内部的讨论,某一方却成为大众普遍接受的观点,而重要的是,大众并不了解其他观点。但是对于老百姓来说,有人用他们喜欢的方式讲述一些他们关心的话题,即便那附着了很强的个人观点,仍是一种解答,解答很多他们感兴趣但很难有渠道确定的问题。另外一个要素就是表现形式。讲座节目历来是最让观众望而却步的类型,40 分钟的节目如果不听前 5分钟根本听不懂后面内容。 百家讲坛在节目形态上并没有贡献,影像上几乎没有美感可言。它的贡献在于改变了讲座节目的讲法。你听易中天的讲座,不就是评书连播吗?在拥有广大评书听众的中国,把学

11、术话题讲得和评书一样,无疑是成功的捷径。有意思的是,易中天、阎崇年、刘心武这三位影响力最大的讲座者都曾经担任过中学教师,无疑他们更能掌握深入浅出的技巧。 既然百家讲坛的话题由头都来自电视剧这些流行元素,那么在方式上自然也跟电视剧借鉴不少,最重要的就是设置悬念、讲究故事性。刘心武的红楼梦 ,连续十几讲,不断地探秘解密,所有观点必须辅以具体故事,完全是电视剧式的铺陈叠述。而阎崇年的讲座,其实就是历年清宫戏的疑点解释,出发点都依据近年清宫戏的剧情和人物关系,也就是电视观众最感兴趣的部分,因此一场学术讲座的受众,一下子从少数相关专业的研究者变成了数以百万计的电视剧观众,反响自然不同。 因此阎崇年的清十

12、二帝疑案可以销售 35 万册,易中天成了畅销书榜首作家也就不难解释了。他们本来就是从流行中来,到流行中去。不论学术界质疑的声音有多大,都难以动摇他们广泛的群众基础。 10下列有关“流行”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选文所讲的“流行” ,主要指“大众流行文化”和“大众流行文化的品味” 。B清代政治、经济、文化成为百家讲坛长期的话题,这就是一种“流行” 。C电视剧的某些流行元素,不少成为了百家讲坛讲座内容的话题由头。D易中天迎合了大众流行文化的口味成为学术明星,再又成为“流行”作家。11下列对原文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 百家讲坛的话题在学术领域屡屡引发争议,主要是因为相

13、关话题的观点在学术界还没有定论。B 百家讲坛的讲座者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讲述一些老百姓关心的话题,并给予老百姓一定的解答。C 百家讲坛在节目形态上没有什么贡献,在影像上也几乎没有美感可言,但这并不影响它的成功。D 百家讲坛中部分学术讲座,能把受众从少数相关专业的研究者变成数以百万计的电视剧观众。12 百家讲坛 “火”的原因主要有哪些?请分点概括。 (3 分)(二)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选考)本题为待考题,请从甲乙两类文本中选定一类作答,不得再做另一类文本的题目。(甲)文学类文本阅读(15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15 题。心和手 欧亨利在丹佛车站,一帮旅客拥进开往东部方向的 BM 公司的快

14、车车厢。在一节车厢里坐着一位衣着华丽的年轻女子,身边摆满有经验的旅行者才会携带的豪华物品。在新上车的旅客中走来了两个人。一位年轻英俊,神态举止显得果敢而又坦率;另一位则脸色阴沉,行动拖沓。他们被手铐铐在一起。两个人穿过车厢过道,一张背向的位子是唯一空着的,而且正对着那位迷人的女人。他们就在这张空位子上坐了下来。年轻的女子看到他们,即刻脸上浮现出妩媚的笑颜,圆润的双颊也有些发红。接着只见她伸出那戴着灰色手套的手与来客握手。她开口说话的声音听上去甜美而又舒缓,让人感到她是一位爱好交谈的人。她说道:“噢,埃斯顿先生,怎么,他乡异地,连老朋友也不认识了?”年轻英俊的那位听到她的声音,强烈地一怔,显得局

15、促不安起来,然后他用左手握住了她的手。“费尔吉德小姐, ”他笑着说, “我请求您原谅我不能用另一只手来握手,因为它现在正派用场呢。 ”他微微地提起右手,只见一副闪亮的“手镯”正把他的右手腕和同伴的左手腕扣在一起。年轻姑娘眼中的兴奋神情渐渐地变成一种惶惑的恐惧。脸颊上的红色也消退了。她不解地张开双唇,力图缓解难过的心情。埃斯顿微微一笑,好像是这位小姐的样子使他发笑一样。他刚要开口解释,他的同伴抢先说话了。这位脸色阴沉的人一直用他那锐利机敏的眼睛偷偷地察看着姑娘的表情。“请允许我说话,小姐。我看得出您和这位警长一定很熟悉,如果您让他在判罪的时候替我说几句好话,那我的处境一定会好多了。他正送我去内森维茨监狱,我将因伪造罪在那儿被判处 7 年徒刑。 ”“噢, ”姑娘舒了口气,脸色恢复了自然, “那么这就是你现在做的差事,当个警长。 ”“亲爱的费尔吉德小姐, ”埃斯顿平静地说道, “我不得不找个差事来做。钱总是生翅而飞的。你也清楚在华盛顿是要有钱才能和别人一样地生活。我发现西部有人赚钱的好去处,所以,当然警长的地位自然比不上大使,但是”“大使, ”姑娘兴奋地说道, “你可别再提大使了,大使可不需要做这种事情,这点你应该是知道的。你现在既然成了一名勇敢的西部英雄,骑马,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