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应警惕的三个真空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3356181 上传时间:2017-11-3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9.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镇化应警惕的三个真空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城镇化应警惕的三个真空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城镇化应警惕的三个真空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城镇化应警惕的三个真空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城镇化应警惕的三个真空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城镇化应警惕的三个真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镇化应警惕的三个真空(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城镇化应该警惕的“三个真空”中共四川省委党校 唐辉摘 要:城镇化是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现代化的过程,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起着巨大作用,但是它在发展进程中出现诸多问题,十八届三中全会更是将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作为深化改革重点目标之一,可见其重要性,本文从跨越真空、认同真空、价值真空三个角度论述了我国城镇化的主要问题,以对症下药,实现城镇化的健康发展。关键词:城镇化;规律;真空;跨越;认同;价值Three vacuums should be alerted by urbanizationTang huiSichuan provincial party committee party schoolA

2、bstract: Urbanization is a process of modern modes of production and life, i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ocess of social development, but it appeared many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and the third plenary session of the eighteenth took that improve the mechanism of urbanization develo

3、pment healthy as a key goal of deepening reform, we can see how important it is. This article shows the main problems of urbanization by three sides include the vacuum of leap-type, the vacuum of approve, the vacuum of value in order to find right way to realiz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

4、on.Key words: urbanization, law, vacuum, leap-type, approve, value城镇化,也称城市化,是一个人口向城市集中和乡村转化为城市的过程,最早是由西班牙的工程师赛达提出的。城市表现了人类作为一个区别于动物的类所具有的想象力,它证实我们拥有一种深刻而持久的改造自然的能力。自古希腊柏拉图和苏格拉底在一个集会场所辩论开始,作为人口密集区域的代言人,城市俨然成了创新的发动机。据统计每年有 500 万人口涌进城市,城市人口已占到全球人口的半数以上。城市的演进是人类繁衍扩张走向文明的过程,它代表着人类不再满足于依附自然界,而重新探索,试图摸索出一个

5、可操控的秩序,创造出一个新的属人世界。正如神学家雅克埃吕尔所说:“该隐创造了一个世界,他用自己的这座城市来代替上帝的伊甸园。 ”1发达国家的城市在走过喧嚣的工业化时代后愈加成熟富裕、健康迷人。而发展中国家正踩着发达国家走过的路,急剧扩张城市,将之视为从贫困走向繁荣的最捷途径。 清明上河图隐示的就是进城者是城市繁荣的主要力量,是农村人进城以求更大的生存发展空间的城市化现象。我们目睹了太多城市创造辉煌的例子,以转型中的中国为例,城镇化取得了不小的成就,本世纪伊始,中国城镇人口突破百分之五十的大关,中国在沉默几个世纪后再次成为世界的焦点。世界不是平坦的,尽管科学技术使距离不再是距离,平坦的大道需要我

6、们一点点铺装。城市似乎取得了胜利,但正如我们所知,隐藏在繁荣背后的真空正将我们一点点引进深渊,城市居民不断缩水的幸福指数使政府不断面临挑战。伴随着农民离开土地,第三产业转变为第二产业,中国正努力用几十年的时间来完成西方近两百年才完成的事,在这场巨变中原有的平衡被不断打破,新的平衡尚未完善,矛盾摩擦随之而来,潜藏在华丽背后的问题成为危及中国城市化质量的不稳定因素。城镇化理念是一幅无限美好的蓝图,加快城镇化进程似乎也无懈可击,但城镇化过程是一个自然的过程,有其内在规律,人为的违背规律会使城镇化存在隐患。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汶川灾后重建工作,灾后反复重建,又反复被破坏,这就是不尊重规律,重建工作不合理的

7、体现。十八大以来,城镇化成为中国经济建设的热门话题,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并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更是将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作为深化改革重点目标之一,可见其重要性。当前,我国的城镇化还存在诸多问题,如一味追求统计学意义上的城镇比重、政府强制拆迁、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移民不适应新的生活生产环境、新老居民两极分化等等。我们都知道城镇化过程是人的生活方式现代化的过程,我们应该让它成为人民幸福的助推器,而非阻拦发展的绊脚石,中国城镇化的相关问题可以总结为三个真空。一、 跨越真空真空相信大家一定不陌生,它是一种不存在任何物质的空间状态,所谓的跨越式,是指一定历史条件下对某个发展

8、阶段的超常规赶超行为,典型代表就是大跃进。城市化的跨越发展说的直白点就好比将原来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之七十直接转变为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之七十,未尊重规律,未循序渐进。城镇化是一个人口集中的过程,同时也是生产方式现代化、生活方式现代化的过程。我们计算城镇化程度习惯于计算城镇人口所占比重很大程度是因为人口集中是城市化最表面、最易把握的特征。先进生产方式虽然是城市化的内在推动力,但它却不能代表城市化本身,变革生产方式虽然推动了城市化进程,但它却不能涵盖城市化的全部内容,正如生产力发展不等于社会发展一样,城市化作为社会发展过程,受到包括社会关系、意识形态、生活方式在内的诸多因素的影响,而这些和生

9、产方式并不是完全同步的,可能超前,也可能滞后。生产方式、社会关系、意识形态、生活方式它们的着眼点都是人,是以人为本,但这强调的不是人在数量或地域上的变化,更多强调的是人的本质变化,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化。前世界银行驻华首席代表鲍泰利指出,中国城镇化建设自九十年代起就呈高速发展态势,若中国经济仍能保持或接近过去的高速发展,中国的城镇化进程应该能赶上发达国家。鲍泰利同时指出虽然中国需要城镇化,但城镇化建设应是经济自然发展的产物,只有当经济社会发展到需要提高城镇化所占比重才能满足社会发展时,城镇化建设才能推动经济增长,因此城镇化不应该与经济发展脱节,同经济发展一样要循序渐进,依规律发展。我们必

10、须认识到鲍泰利思想的合理之处,城市化是一个过程,是一个从城乡分离走向城乡融合的过程,城市从乡村分离出来后,形成了新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并不断影响乡村地区,最终在某种程度上达到融合,这才是合理的城市化轨迹,其发展有其自身规律,跨越式发展产生的真空会让我们窒息。一个成功的城市不仅要有吸引人们眼球的经济发展,还应有自己的产业、基础设施和不断完善的社区;一个成功的城市不仅要能吸引外来人口定居,还要能使自己的市民尽心尽责,这样才能避免城市的短暂繁荣。但是如今我们的城镇化似乎仅存有数字上的意义,通过行政手段实现的大跃进式的城镇化进程正在面临群众的挑战,如万州五桥区迁移百姓烧国税局牌子,新迁入居民和原居住

11、居民的打架斗殴等等,这些看似偶然的群体性事件都带有必然性,一个社会的稳定有赖于绝大多数公民都有事可做,最起码要有产业体系来吸纳劳动力,一个社会的和谐有赖于绝大多数公民融入社会,最起码要有相同的道德底线和社会伦理,反之就是在制造真空。一直以来我们习惯于把地点看作个体生活历程的外部参照,当前这一观点似乎已不再适用。入城的农民面临着新的环境、新的开始、新的压力,跨越式的城市化使这些新市民失去了与新环境磨合的时间,从而使他们很难认同并融入其中。他们游离于城市之外,形式上做了城市的主人,却总以客人的身份和眼光描述并评说着有关城市的一切。只因为社会认为他们应该属于城市,他们便毫无准备、毫无过渡、貌合神离的

12、成为了城市的一份子。突然丧失生活的参照系使他们茫然若失,使他们对新环境的不信任。城镇化的过程有它自身的规律,它的扩张需要真正吸收接纳农民,而不仅是提升统计意义上的城镇所占比重。城市化不是我们最终追求的目标,它只是一个社会发展的过程,并不简单等同于社会进步或退步,我们的方向不是如何让城市化更加迅速的发展,不是代表城市化水平的数字,而是既定的社会目标,城市不只是一座城池,它是为居民而造的城池。二、 认同真空在心理学上,认同是指群体内的每个成员对外界的一些重大事件与原则问题,通常能有共同的认识与评价。城市化是一种适应性变革过程,伴随着人们的物质需要的不断增长,我们需要更高的生产力、需要能提高生产力的

13、生产方式。基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新的生产方式产生后,又会与原有的交往和生活方式产生冲突,于是人们不断调整自己,以适应新的经济基础。于是新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产生了,并不断向农村地区渗透和发展,直至农村被同化。城市人口不同于城市结构,它是流动的,因此城市是否和谐,不应在城市的原居民间而应在包括原居民和迁入居民在内的所有人口间作出判断。城市使人与人之间的物理距离消失了,它所代表的接近性正源于实地交流的实现。我们经常能在新闻或报纸上听到或看到农民工的词汇,很多人把他们当做城市居民外的一个特殊群体,其实他们中很多人是农转非的城市新居民,但这农民工的身份仿佛一道天堑将这些新居民隔离于原居民,他们有着

14、城市户口,却享受不到相应的权利,这样是真正的城市化吗?这样的城市化有意义吗?城市化需要关注的不仅是产业发展问题,还应有农民的城市化问题,要让农转非的农民工成为真正的市民,成为城市的一份子。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内在的参照系统” ,以解决我是谁、我要成为谁的问题,当农民们原有的“内在的参照系统”被打破,将之打破的社会应该让他们迅速找到并适应新的参照系统以确认他们的社会身份,伴随着关系的发展一个社会将走向不同的道路,或融合或分裂。我们需要的是社会走向融合,我们需要做的是让新居民真正融入城市。而当前的城镇化进程中,即使法律认同农民并赋予他们城市人的身份,但缺乏文化上的认同,也会产生新的社会不稳定,引起社

15、会分裂。要试图控制生活方式上的变迁,就必须参与到外在的社会中,但由于价值真空的出现,很多农民选择了从中退缩出来。当前,由于价值真空的出现,许多老市民对农民工是不认同的,以教育为例,凡是在农民工子女较多的学校,我们很难发现老市民的子女,潜移默化的,迁移进来的农民和他们的子女已被打上标签。当前许多新市民的思想还未发生转变,对自身的定位还停留在那个无法回到的过去,虽然那个过去已经成为过去式。对于我要成为谁、我要怎样生活、我要如何融入新环境等问题,他们或无所作为,或采取全部依靠政府的政策。相对于城市人来说他们是特殊的市民,这种特殊性给他们一种特权思想:一切事情都依靠政府,一切问题政府都有义务帮助解决。

16、很多移民在不相信政府的前提下,又强行依赖政府,大事小事都找政府,政府成为移民的债务人,成为价值真空下的异化中介。有学者认为当前的城乡两级分化正在朝三极分化发展,即城市、农村和农民工子女,农民工子女正处于边缘化地带,他们不是农民,他们不像自己的父辈在城市劳作一生后,基于对故乡土地的依赖而回到农村;同时他们也不是市民,因为城市在各方面并没有完全吸纳他们,城市也不是他们的家,这样的城市化同样会让人窒息,这不是他们想要的,也不是我们想要的。三、 价值真空价值是客体对主体的意义,是客体属性对主体需要的满足。记得有一句西欧的谚语:“城市的空气让人自由” 2,城镇化的价值不仅意味着城市规模的扩大、产业结构的升级,更重要的是“自由空气”的形成,这暗示的是人们生活的美好、社会的和谐和精神的自由。当前很多政府人员并未意识到实现城镇化的原因何在,价值何在,其实城镇化就是为了实现国民生活方式的现代化,让人们的生活更美好,这里所说的人是所有人,而非一些人,要实现以人为本,我们需要的是真正的共同体,而非虚幻的共同体。当前政策强法律弱,以人为本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