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资源 搭建平台 夯实基础 强化宣传 努力开创内蒙古科协工作新局面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23342470 上传时间:2017-11-3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整合资源 搭建平台 夯实基础 强化宣传 努力开创内蒙古科协工作新局面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整合资源 搭建平台 夯实基础 强化宣传 努力开创内蒙古科协工作新局面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整合资源 搭建平台 夯实基础 强化宣传 努力开创内蒙古科协工作新局面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整合资源 搭建平台 夯实基础 强化宣传 努力开创内蒙古科协工作新局面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整合资源 搭建平台 夯实基础 强化宣传 努力开创内蒙古科协工作新局面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整合资源 搭建平台 夯实基础 强化宣传 努力开创内蒙古科协工作新局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整合资源 搭建平台 夯实基础 强化宣传 努力开创内蒙古科协工作新局面(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整合资源 搭建平台 夯实基础 强化宣传 努力开创内蒙古科协工作新局面“十一五”期间主要工作成绩“十一五” 期 间,内蒙古科 协在内蒙古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中国科协的有力指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下,团结和动员全区科技工作者,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紧紧围绕“三服 务一加强” 的工作定位,切 实履行桥梁纽带职责,努力为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为科技工作者服务,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在建设创新型内蒙古的进程中作出了新的贡献。一、广泛开展学术交流活动,促进学科发展

2、和学术创新“十一五” 期间,自治区科协围绕科技创新和学科发展的重点问题,精心组织开展各类学术交流活动,促进学术创新和学科发展。(一)努力打造学术交流活动的品牌。为推动我区学科进步与学术繁荣,组织召开了内蒙古自自治区第三届、第四届、第五届自然科学学术年会。年会针对全区经济建设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分别以“ 落实科学发展观,建 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积 极 发展 现代农牧 业,扎实推进社会主 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 、“和谐 、创新、发 展” 为主题,为促进学科进步、推动科技创新发挥了重要作用。举办自治区青年学术论坛。由自治区党委组织部、人事厅、科技厅和科协共同主办,召开了内蒙古自治区 2006 年

3、、2008 年、2010 年三届青年学术论坛。 为内蒙古自治区广大青年科技工作者提供了交流科学思想、传递科技信息、展示科技成果的高层平台。举办了以“青年的 责任与使命” 为主题的“ 首届内蒙古青年 创新思维演讲比赛 ”。自 2009 年以来每年举办的“高校学术交流月” 活动,激发了大学生、研究生的科技创新热情,涌现出文理交融,多元并举的人才格局。通过学术交流月,组织各高校学生到非本校的教育地区进行学术交流,邀请两院院士为在校大学生、研究生、博士生做专场报告,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冯长根应邀做了专题报告。2010 年,承办了“全国第八届博士生学术年会” ,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博士生近 600 人齐聚

4、内蒙古。内蒙古党委副书记、自治区副主席任亚平致辞。年会期间还举办了“高层次人才推介与对接(招聘)洽谈会”,加强 了高端人才与 内蒙古地区的交流与合作。在内蒙古科协的积极配合下,中国科协副主席陆延昌一行在我区开展了内蒙古风电发展建设项目专题调研,达到预期效果。调研组对我区风电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和建议,对指导和推动内蒙古风电产业有序发展和自主化建设将产生重要作用。自治区科协和有关学会针对全区经济建设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了科技论坛、科技沙龙、科技研讨等形式的学术活动,为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节能减排降耗、新农村新牧区建设、食品安全控制、信息化建设等方面提供智力支持。加强对

5、重点学术期刊的支持力度。自治区科协及全区学会主办的科技期刊共有 27 种,科技期刊的影响力和权威性不断提高。(二)开展国际民间和地区的科技交往,促进交流与合作。“十一五” 期 间,内蒙古科 协与有关单位先后召开了 “内蒙古气候变化适应与减缓(ADAM )问题国 际研讨会” 、“牧区 发展论坛暨草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国际学术 研讨会、 “首届国际民族药发展鄂尔多斯论坛”暨“ 第四届国际传统药 与创新药学术研讨会”、 “气候变化与生 态系统响应”国际学术研讨会以及“海峡两岸沙尘暴与环境治理学术研讨会” 和“ 第八届海峡两岸休闲农业发展学术研讨会”等学术会议。内蒙古科协还与国内外有关单位共同在俄罗斯举

6、办了“第三届国际传统医学现状与未来学术研讨会” 。近年来,针对我区大 专院校科研技术攻关中的难点、重点项目,引聘了 30 余名国际知名专家、学者来我区大专院校主持参与重大科技研究项目。2010 年,举办了内蒙古中俄蒙青少年科技教育论坛。加强了青少年创新教育的交流,推动中俄蒙青少年科技教育事业发展。(三)为企业自主创新做贡献,培养企业科技创新人才。通过企业科协的组织建设,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在企业科技工作者中深入开展“讲理想、比贡 献” 竞赛活动,让广大科技工作者特别是基层一线科技人才在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生动实践中增长才干、建功立业。2009 年,自治区科协在企业中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

7、,至今已创建 3 个“院士 专家工作站” ,有效 发挥高端人才在企业重大项目研发、高层次人才培养、科技合作与交流方面的作用。二、发挥科普主要社会力量作用,大力提高公众科学素质“十一五” 期 间,内蒙古各 级科协组织认 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和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普及条例,加大科普工作力度,创新科普工作方法,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为提高公众科学素质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一)明确职责,扎实推进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的实施。2006 年 5 月,自治区人民政府成立了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全民科学素质领导小组工作规则以及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工作方案。配合自 治区人民

8、政府制定印发了关于贯彻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 年)的意见及其实施工作方案;制定印发了纲要9 个具体实施工作方案。2010 年,组织完成全区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落实情况督查任务。为准确掌握内蒙古自治区公民科学素质状况,2007 年、2009 年分别组织开展了第一次、第二次“内蒙古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活动。(二)组织实施“科普惠 农兴村计划” ,取得了 显著成效。2006 年中国科协、财政部联合实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 以来,全区有 119 个单位和 44 名个人被中国科协、财政部 表彰为“全国科普惠 农兴村先 进单位” 、“ 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带头人”,共获得

9、奖补资金 2750 万元。2008 年以来,自治区科协、财政厅联合实施“ 全区科普惠 农惠牧计划” ,表彰 “全区科普惠农惠牧先进集体”,每年 奖补资金 200 万元。目前,全区有“ 全国百强农村专业技术协会”4 个,创建全国百强科普示范基地 2个, “全区星级农村专业 技术协会”131 个, 农村科普示范基地665 个, “全区星 级农 村科普示范基地”97 个。几年了,支持发展旗县级少数民族科普工作队 43 个,全区共组建少数民族科普工作队 55 个。全区配备科普大篷车 20 辆。自治区科协还为全区 12 个盟市科协配备了科普惠农专用车辆。组织基层实施“站栏员 ”和科普惠农服务 站项目建设

10、。全区共有 12 个盟市、90 个旗县(市、区)开展了该项目建设。2010 年,全区有 4 个旗县(区) 开通了全国科普活动站建设示范试点网络书屋,与国务院信息研究所合作在乌兰察布市等建立“低碳 ”电子科普走廊。截止目前,全区共建成标准较高的、有较强区域示范作用、辐射性强的科普活动站 600 个,科普宣传栏 550 个 3365 米,组建科普信息员队伍 4500人。建立科普画廊 105 处 1950 米,科普一条街 3 处 1500 米,科普图书室 450 个,科普示范学校、夜校 200 所,组建科普志愿者队伍 2 万人。(三)群众科普活动丰富多彩,成效显著。围绕“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11、保障安全健康”主 题,与党委宣传部、科技厅等部门成功举办了 5 届“内蒙古科技活动周暨全区科普活动宣传周”、 “全国科普日 ”、“文化科技 卫生三下乡” 和“科教进社区” 等活动。特 别是自治区、盟市、旗县(市、区)“ 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集中活 动,建立了“ 三下 乡”的长效机制。(四)进一步加强科普志愿者队伍建设。通过社会实践和支农支边支教活动,形成一支能够在基层,特别是深入农村牧区开展科普宣传活动的志愿者队伍。2009 年,自治区科协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建立健全科普志愿者队伍的意见。支持组建了科普乌兰牧骑等 12 支科普志愿者队伍。(五)发挥组织指导作用,积极搭建科普工作平台。在呼伦贝尔市召

12、开了全区科普示范旗县(市、区)创建工作现场观摩会,观摩考察了 16 个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和农村科普示范基地。有力促进了全区科普工作的良好发展。在鄂尔多斯市成功举办“ 内蒙古中西部地区科普工作经验交流现场会” ,自治区中西部地区 8 个盟市及所属旗县区科协主席和科普部部长 80 余人参加会议。(六)结合科普进社区工作,提高各类城镇人才素质。自治区科协根据城镇劳动人口的需求,深入开展科普进社区等活动和劳动技能培训,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以城镇劳动者为重点,加强社区科普工作,组织指导盟市、旗县(市、区)创办“社区科普大学” 。 目前有 4 个盟市、10 个区成立“ 社区科普大学”1

13、5 所。组织编印了涵盖法律、教育、环境、安全、休闲、饮食、健康等领域的社区科普大学系列教材。为加大对领导干部、公务员科 普工作的力度,增强领导干部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能力,邀请我国人才研究专家在我区做了“人才工作科学 发展” 专题报告。(七)不断增强青少年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十一五” 期间,自治区科协共组织了 4 次“大手拉小手” 青少年科技传播行动,共举办 89 场科普报告,36000 多名中小学生、科技教师聆听报告。由自治区科协、教育厅、科技厅、环保局共同主办的全区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推动了我区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的蓬勃开展。 “十一五”期间,不断完善大赛规则 和评审办 法,邀请北京、

14、天津、云南等省市专家参赛作品评审,做到公平、公正,同时,为参赛作品提出了难能可贵的意见。建立健全“五项学科 竞赛管理办法” ,成立了五 项学科竞赛管委会。积极协调各学科竞赛组委会,加强学科竞赛组织,实施科学管理,加强协调服务意识,为竞赛活动的健康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并圆满的完成了每年五项学科竞赛的管理工作。积极做好联合国儿基会和中国科协在我区实施的“非正规教育项目” 和中国科 协“ 群英计划”等项目,提高了农村牧区青少年,特别是因中考、高考落榜回乡务农青少年的农村牧区科普知识对培养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经济建设主力军和后备军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了掌握和研究科技竞赛活动对青少年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综

15、合素质的影响,组织开展了“ 内蒙古青少年科技竞赛获奖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状况的专题调查研究”。(八)充分发挥科普教育阵地作用。 “十一五” 期间,内蒙古科技馆采取不同形式开展,举办各类展览 111 期,接待观众79.6 万人次。特别是近年来连续举办的“ 内蒙古动漫展” 日趋成熟,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益,有力的推动了内蒙古动漫产业的发展。2009 年以来, 内蒙古科技报、蒙文身边科学实施了“科普报刊村村通 ”工程,掀起了全区 农 牧民学习科技知识的热潮,有效的推动农村牧区的科学发展。四、充分发挥人民团体作用,努力为科技工作者服务“十一五” 期 间,自治区各 级科协组织坚 持以人为本,把联系和服务

16、科技工作者作为基本职责,把竭诚为科技工作者服务作为根本任务,努力做好为科技工作者的服务。“十一五” 期间,自治区科协大力开展宣传表彰奖励工作,与组织部、人事厅联合开展了自治区两届青年科技奖评选表彰活动,共奖励青年科技工作者 60 名;开展了三届优秀科技工作者评选表彰活动,奖励优秀科技工作者 100 名。我区推荐的科技工作者,有 15 人分获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中国青年科技奖、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奖等奖项。同时,开展了优秀科技工作者宣传工作,利用媒体等形式大力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促进科技人才成长和人才队伍建设。为青年科技工作者提供展示才华、相互交流的舞台,举办青年科技论坛,促进青年科技人才脱颖而出。与自治区党委组织部、科技厅、人事厅联合开展了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评选表彰活动,得到了我区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积极响应。认真组织开展全国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工作,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提出政策建议。2009 年,内蒙古科协与有关单位共同举办了为我国科技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