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企业实施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评价办法(试行)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3342466 上传时间:2017-11-3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业企业实施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评价办法(试行)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工业企业实施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评价办法(试行)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工业企业实施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评价办法(试行)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工业企业实施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评价办法(试行)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工业企业实施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评价办法(试行)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业企业实施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评价办法(试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业企业实施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评价办法(试行)(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工业企业实施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评价办法(试行)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 产建设兵团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有关行业协会,有关工业企业及电能服务机构:为贯彻落实“ 推动能源消费革命” 的要求,夯实工业领域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基础,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做好工业领域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工产业政策2011第 5 号公告)关于“制定完善工业企业实施电力需求侧管理评价体系”的部署,我们组织制订了工业企业实施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评价办法(试行)。现印发你们,请结合地区实际抓好组织实施。工业和信息化部2015 年 3 月 30 日工 业 企 业 实 施 电 力 需 求

2、侧 管 理 工 作 评 价 办 法 (试 行 )工业领域电力需求侧管理评价工作是贯彻能源消费革命要求、推进工业领域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做好工业领域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工产业政策2011第 5 号公告)关于“ 制定完善工 业企业实 施电力需求侧管理 评价体系” 的部署,为构建工业领域电力需求侧管理评价体系,推动工业领域电力需求侧管理示范推广和电力直接交易工作,促进电力资源优化配置和产业转型升级,特制定本办法。一、工作原则 (一)真实性。评价工作基于企业实际案例开展,评价依据以可查证的企业资料、文件和数据为支撑。 2(二)科学性。评价工作严格执行统一规范的

3、评价标准和程序,并结合行业特点采取科学的评价方法。 (三)独立性。评价工作由第三方机构客观公正地实施。 (四)自愿性。评价工作遵循企业自愿原则,参与评价企业可自主选择评价机构实施。二、组织管理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全国工业企业电力需求侧管理评价工作指导、组织协调和监督检查。各地区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协调本地区评价工作。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各地区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工业领域电力需求侧管理促进中心等有关单位,组成评价工作推进小组。评价工作推进小组负责建立市场化评价机制,遴选符合条件的第三方评价机构,制订完善工作细则、流程和方法,管理评价机构及人员等。评价工作推进小组组织评价机

4、构开展评价不收取费用。日常工作由工作推进小组办公室承担,办公室设在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工业领域电力需求侧管理促进中心。三、实施程序评价工作按照统一规范的程序开展,主要流程包括受理评价申请、制定评价计划、前期资料收集、开展现场评价、形成评价报告、给出评价结论、发布评价结果等(详见附录 1)。四、评价标准评价工作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式,标准包括实施电力需求侧管理的制度建设、科学用能、信息化应用、技 术措施、实施效果等(详见附录2)。五、评价机构评价机构应具备电力需求侧管理第三方评价能力。评价人员应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专业技能。评价机构实行动态管理,接受社会各方监督。六、评价结果(一)评价机构出具

5、工业企业实施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评价报告,提交评价工作推进小组进行汇总审核。有关评价结果经审核后对外发布,并送3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监测协调局)备案。(二)评价结果共分四个等级,其中:“AAA 级”(90 分以上,即企业用电管理水平优秀,实现科学、节约、有序、高效用电。 )“AA 级 ”(80-89 分,即企业用电管理水平良好,基本实现科学、节约、有序、高效用电。 )“A 级 ”(60-79 分,即企业用电管理水平一般,初步实现科学、节约、有序、高效用电。 )“A 级 以下”(60 分以下,即企 业用电管理水平落后,亟需 实施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 )对达到“A 级 ”以上的企业,由 评价推进工作

6、小 组颁发评价证书。(三)评价工作与推动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和制定实施产业政策密切衔接。评价结 果可作为企业参与电力直接交易、衡量合同能源管理效果、申报全国工业领域电力需求侧管理示范企业的重要依据;也可供各地区实施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制定差别电价政策及执行有序用电工作参考。4附录 1工业企 业实施电力需求侧管理(IDSM)评价工作流程图工业企业填报评价资料第三方评价机构前期工作对接组织开展评价编制评价报告评价工作推进小组组织专家评审形成评价结果颁发评价证书 发布评价结果报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评价工作推进小组按照标准遴选提供咨询指导制定评价方案签订评价协议5附录 2工 业 企 业 实 施 电 力 需

7、求 侧 管 理 (IDSM)工 作 评 价 内 容 及 标 准指标评价项目分值 评价内容 计分方法 主要依据标准组织评价15分1.管理制度评价要点:1.1IDSM 相关制度建立及执行情况;(4分)1.2IDSM 的工作流程制定及执行情况。(3 分)2.机构建设评价要点:2.1 设置 IDSM 责任人岗位,并 对其能力进行评价;(2.5 分)2.2 配备 IDSM 专业人员,且 专业人员取得 IDSM 培训证书;(3 分)2.3 参与 IDSM 培训情况。 (2.5 分)按实际得分管理评价能力评价10分3.IDSM 系统运行情况评价评价要点:3.1 IDSM 系统的应用能力评价;(3 分)3.2

8、 熟练运行维护该系统的能力评价;(2 分)3.3 数据完整性、数据档案管理评价;(3分)3.4 IDSM 系统在能源消费中的实用性评价。(2 分)按实际得分ISO50001能源管理体系标准 GB/T23331能源管理体系要求6IDSM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评价10分4.IDSM 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及应用效果评价评价要点:4.1 系统建设及参数设置符合标准要求;(4 分)4.2 系统具备分类对标及工艺能流优化功能;(2 分)4.3 系统具备用电安全报警功能;(3分)4.4 系统与上级 IDSM 平台对接。 (1 分)按实际得分电力需求侧管理平台建设技术规范电力能效监测系统技术规范5.配电系统的运行方式

9、及经济运行效果评价评价要点:5.1 企业内部变压器运行方式、负载率;(1.5 分)5.2 无功管理及无功优化效果评价;(1.5分5.3 三相不平衡度评价;(1.5 分)5.4 线损率。 (1.5 分)GB/T3485评价企业合理用电技术导则GB/T13462电力变压器经济运行GB/T15543电能质量 三相电压不平衡GB120052-2006三相配电变压器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6.用电系统的运行方式及经济运行效果评价评价要点:6.1 电能转换效率评价;(1 分)6.2 淘汰类落后设备使用情况;(2 分)6.3 企业用电设备利用情况、先进性及节能设备配置科学性。 (2 分)GB/T3485 评价

10、企业合理用电技术导则GB/T13466-2006交流电气传动风机(泵类、空气压缩机)系统经济运行通则GB/T21056-2007风机、泵类负载变频调速节电传动系统及其应用技术条件 高耗能落后机电设备(产品)淘汰目录技术措施合理用电评价20分7.照明、空调、电机等耗电设备运行方式评价。 (3 分)按实际得分GB/T3485评价企业合理用电技术导则GB50034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18613-2012中小型三相异步电动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7GB/T12497-2006三相异步电动机经济运行GB/T17981-2007空气调节系统经济运行工业能效指南(2014年版)8.需求侧响应的运行机制及效果

11、评价评价要点:8.1 与电力部门签署用电需求侧响应协议;(1 分)8.2 建立有序用电及需求响应制度,且执行较好;(3 分)8.3 负荷经济运行及效果评价。 (2 分)9.能源替代利用情况评价。 (2 分)能源综合利用评价5 分 10.余能回收或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情况。(3 分)按实际得分GB1028 工业余热术语、分类、等 级及余热资源量计算方法电能质量评价10分11.电能质量总体状况评价评价要点:11.1 典型电能质量干扰源专项检测评价;(5 分)11.2 电能质量治理设备效果检测评价。(5 分)按实际得分GB/T 12325电能质量 供电电压偏差GB/T 15945电能质量 电力系统频率偏

12、差GB/T 15543电能质量 三相电压不平衡GB/T 12326电能质量 电压波动和闪变GB/T 14549电能质量 公用电网谐波实施效果经济和管理 30分12.节约电力、电量的评价(以电网公司电费结算单、IDSM 管理信息系统数据或第三方节能量核证机构出具证明为准。)评价要点:按实际得分GB/T13234 企业节能量计算方法GB/T13471-2008节电技术经济效益计算与评价方法8注:受评企业应对所提供的资料和数据的真实性负责;若企业信用等级达到 A 级及以上,可获得附加分 2 分;当主要依据标准不能满足评价工作时,可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引用其他现行有效标准。12.1 节电量计算评价;(4 分)12.2 节电力计算评价。 (6 分)13.IDSM 管理效益评价评价要点:13.1 安全用电状况评价;(4 分) 13.2 生产设备运行状况评价;(3 分)13.3 企业内部供电、用电部门绩效评价。 (3 分)效益评价14.指标对比评价要点:14.1 预先设定的目标完成率评价;(5 分)14.2 企业产品单位能耗(电耗)在同行业水平。 (5 分)GB/T17166 企业能源设计技术通则AQ/T90062010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