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手段研究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332011 上传时间:2017-07-2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外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手段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国外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手段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国外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手段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国外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手段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国外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手段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外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手段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外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手段研究(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毕业论文题 目: 国 外 上 市 公 司 财 务 造 假 手 段 研 究 学院名称: 计 算 机 学 院 专业名称: 会 计 与 审 计 年 级: 二 零 一 级 四 班 学生姓名: 高 静 学 号: 201162023003 目 录2摘要1一、财务造假概念及行为特征 1(一)、财务造假概念 2(二)、财务造假的特征分析 2二、财务造假的手段剖析 3(一)、虚构交易,操纵利润 3(二)、操纵收入、费用,调节利润 3(三)、会计方法和会计原则的不恰当利用 4(四)、关联交易准则的不恰当利用5(五)、其他操纵利润、调节资产行为 5三、财务造假的防范措施及治理建议 7 (一)、提高会计诚信,净化社

2、会环境 8(二)、完善会计规则,减少会计操纵空间 8(三)、加大处罚力度,提高财务造假成本 10(四、建立、健全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12 (五)、强化独立审计的社会监督作用 12四、参考文献123五、致谢辞 12 4国外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手段研究高 静西华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会计审计专业 2011 级 指导老师:陈 强摘要:财务造假是个古老的话题,也是人们非常熟悉、在当今非常流行的话题。近几年时间以来,国内外的财务造假丑闻频频发生,给各国经济带来了巨大的损失。比如说一般的企业都会利用现行会计准则的漏洞来操作财务报告账面利润,使财务报告的综合指标达到中国证监会对公司上市的入门门槛,或者是达到市

3、场的基础水平。因此,笔者认为上市公司就是在这种再融资的利益驱动下,提高净利润水平,为了深刻揭示造假的原因,为会计打假提供依据,本文通过对会计造假的主要手法及会计造假原因作出了认真的分析,并提出了一些会计造假的防范和治理措施,对进一步完善会计、审计制度进行了积极的探讨。关键词:上市;财务造假;防范与治理措施Abstract: People are very familiar with financial fraud which is an old and popular topic. In recent years,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fr

4、aud scandals occur frequently, and to bring about the tremendous loss of national economies. For example ,many companies will use the leak of the current accounting to handle financial reports to book profits and so that They can make the comprehensive indicators of financial report to the China sec

5、urities regulatory commission for the company listed on the entry barriers, or achieve the basis of the market level.Therefore , the author thinks that driving listing Corporation is financing again in this interest, improve the level of net profit. In order to reveal the reasons for false and provi

6、de the basis for accounting fraud. This article made a serious analysis through the main techniques of accounting fraud and false accounting information, and provide some accounting fraud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To further improve the system of accounting, auditing, we have carried on a pos

7、itive discussion.Key words: listed; Financial fraud;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一、财务造假概念及行为特征 财务造假一直是世界会计学界研究的重点课题,也一直是世界各国政府部门着力解决的重大问题。笔者首先对会计信息的基本概念进行简要的分析,因为只有搞清楚财务造假概念这一基本问题,才能探悉到其症结所在,从而找到解5决问题的良方。 (一)财务造假概念 财务造假,是指在有关会计行为人为实现其行为目标,达到某种目的,利用会计法规、准则的灵活性以及其中尚存的漏洞和未涉及的领域,有目的的选择会计程序和方法,甚至凭空捏造,

8、修饰其财务报表和数据,使之显示出对其有利的会计信息的行为,财务造假是一种不规范的会计行为,它将致使提供的会计信息失去真实性和可靠性。财务造假行为包含造假的主体、造假的动机、造假的主要手段和造假的影响等要素。 在实务中,要保证真实性,杜绝财务造假行为,具体来说,就是要求各类经济信息的产生、传递、输送和加工使用,必须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及其证明经济业务发生的合法凭证为依据,如实反映经济活动的状况和结果,做到内容真实、数字准确、资料可靠。具体地来说:会计确认环节,要求以实际经济活动为依据,会计计量、记录的对象必须是真实的经济业务,财务会计报告必须如实地反映情况,不得掩饰。也就是会计核算必须根据经济业

9、务填制凭证、根据凭证登记账簿、根据账簿编制财务会计报告,这一程序是对经济活动的客观、完全、系统和规范的反映。在我国,企业事业单位为实现真实性的目标,首先必须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行事,按规范的程序和方法进行会计核算工作,按照统一的口径编制出会计报表,得出有关财务指标数据。企业事业单位贯彻真实性原则,必须遵守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企业统一会计制度及企业事业单位相关的规章制度、工作规范和原则等。(二)财务造假的特征分析 1.一般是指以管理层为主体的集体舞弊 尽管公司财务造假可能出现在各个层面,但造假的主体是上市公司的管理层。如果是普通员工舞弊,除非串通或经管理层授意,否则内部控制制度均能有效预防或事后核

10、查;而管理层舞弊通常经过精心设计并且事后极力隐瞒,注册会计师难以有效识别。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属集体舞弊,往往动用组织的资源和力量,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造假。由于 “战线”过长,破绽相应地也较多,隐蔽性不及个人舞弊和小集团舞弊。2.以会计数据作为造假的客体 财务造假活动不论其目的和形式如何,最终都要反映到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和资产实物等会计信息载体之中。造假的方式主要有伪造、变造公司的会计凭证,应用不恰当的会计方法和频繁(恶意)变更会计政策等,最终还是要在对外财务报告的会计数据上做文章。3.造假不能改变企业的真实盈利状况 财务造假是虚构或者篡改真实的财务数据,为此造假不会也不能改变企业的真

11、实盈利状况,相反,造假带来的虚假信息反面会干扰、破坏正常的经营决6策,恶化企业的盈利情况。4.连续的行为财务造假通常具有在几个年度内连续的造假行为,有系统、有步骤、有计划的行为,就很难只在一个年度内出现,必然会涉及到几个会计期间。例如说上个会计期间对坏帐大量计提,在下个会计期间转回来提高利润。二、财务造假的手段剖析 随着经济政策、经济法规和核算制度的调整变化,新的财务造假行为不断出现,而且手段翻新的花样繁多,几乎到了防不胜防的地步。有严重的虚构交易、虚构收入和利润的财务欺诈,这样也就有利用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的缺陷来操纵利润、调节资产,也有利用其他手段进行财务造假的行为。(一)、虚构交易,操纵利

12、润 虚构交易主要表现为伪造收入,它是性质最为恶劣、欺骗性最大的一种财务造假的手段,在最近几年发生的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给投资者造成损失最惨重的财务欺诈案件,几乎都是使用这种虚假会计信息的手法制造的。 虚构交易的主要途径是伪造收入,伪造收入主要包括以下手段:从虚构交易对象开始,虚构原材料购入发票、伪造材料购入合同、材料运输入库单据、材料出库单据、产品生产班组和记录、产品入库单据、销售合同、销售发票单据、产品出库单据、产品运输单据、银行存款对账单、银行存款调节表、纳税单据、产品外销报关单、国际信用证、国外交易方、控制制度和管理制度等所有需要的凭证和文件。所以伪造的交易完全是一场的骗局,是对财务信

13、息真实性的践踏,是公然的违法违规行为。这样的虚假交易和事项输出的会计信息,即使是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有时也难以洞察其踪迹。(二)、操纵收入、费用,调节利润1. 提前确认收入 会计信息加工的整个过程分为四个步骤:确认计量记录报告,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发现居于首要地位的是交易和事项的确认,然后才逐步进行到最后的信息报告,会计信息的确认对会计信息报告有着最重要的影响。只有正确的交易和事项的确认,才能谈到会计信息最重要相关性和可靠性。虽然资产负债表也逐步得到更多的关注,但会计报表使用者对损益表的认知程度似乎更高。而在损益表的第一页,列出的就是主营业务收入,如果收入确认不符合会计准则的判断标准,必然导致会计

14、报告的不真实。收入的确认本质上就是指收入在什么时候入账,并在损益表上如何反映。 我国会计准则中的收入确认准则基本借鉴了国际会计准则的做法,对各种类别交易事项的确认规定了很严格的标准,但这些标准虽然看上去很明确,但是基于判断的成分依然很大。基于估计和判断的领域总是容易被作为操纵的空间,因此收入确认的弹性很大,这一也是经常被用来作为利润规划手段的原因。导致一些公司使用提前或推迟确认收入的7做法确认收入,给外部信息使用者造成很大误导。 2. 利用投资收益等一次性所得调节利润 在我国,首次发行股票、配股、增发新股、发行可转换债券、某些银行贷款的申请、发行企业债券、恢复上市、解除特别处理等,都有规定的指标,比如净资产收益率达到某一比率、扭亏为盈、连续三年盈利等。当企业经营不利而又想进一步融资或者解除特别处理时,就会为了实现这些硬性指标而操纵利润,方法之一就是依赖一次性所得。特别是投资收益,是一种最直接有效的利润操纵方法。可以操纵的一次性所指包括巨额投资收益、销售实物资产、无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