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喷桩墙与双重管注浆加固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232912 上传时间:2016-12-1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旋喷桩墙与双重管注浆加固施工组织设计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旋喷桩墙与双重管注浆加固施工组织设计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旋喷桩墙与双重管注浆加固施工组织设计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旋喷桩墙与双重管注浆加固施工组织设计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旋喷桩墙与双重管注浆加固施工组织设计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旋喷桩墙与双重管注浆加固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旋喷桩墙与双重管注浆加固施工组织设计方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旋喷桩墙与双重管注浆加固施工组织设计北京城市铁路 14 标段区间隧道(39+1. 工程概况北京城市铁路 14 标段 (里程 39+道途径建材大厦主楼东侧,为了保障建筑物的安全,需进行保护处理,即沿建材大厦全长拱型门两侧的楼与隧道之间施作旋喷桩挡土防渗墙及冷却塔基础四周、拱型门头基础三侧进行二重管无收缩浆液加固处理,旋喷桩挡土墙宽 中隧集团北京城铁 14 标段项目部委托,我公司将对上述工程内容进行施工。2. 场地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据北京市城建勘察测绘院提供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该场地地层由人工堆积层和第四纪沉积层组成,现分述如下:人工堆积层:素填土层:主要为粘质粉土和粉质粘土,暗褐黄色黄褐色,

2、可塑 软塑,夹薄层砂卵石填土,含少量灰渣及腐植物;杂填土1 层:杂色,松散,主要成分为砖块、灰渣、碎石、建筑垃圾,局部为水泥路面,本场区填土的最大厚度为 四纪沉积层:粘质粉土粉质粘土层:褐黄色黄褐色,湿饱和,可塑 硬塑,含云母、氧化铁;重粉质粘土1 层:褐黄色棕黄色,湿,可塑,呈透镜体分布,含氧化铁;砂质粉土2 层:褐黄色黄褐色,饱和,硬塑,呈透镜体分布,含氧化铁及少量砂粒; 粉细砂5 层:褐黄色,密实,饱和;下水:上层滞水:实测水位标高为 存于杂填土 1 层、素填土层、粘质粉土粉质粘土层,主要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潜水:实测水位标高为 位埋深 存于粉细砂5 层。本场地上层滞水与潜水对砼结构无腐

3、蚀性。3. 方案的选择北京城市铁路 14 标段在里程 39+,沿建材大厦全长,在楼与城铁隧道之间、拱型门的两侧施作一挡土防渗墙,该方案由北京市城建设计研究院设计,采用双排高压旋喷桩进行施工,设计桩径 500顶标高 端标高 面标高 长 计总桩数638 根(详见旋喷桩施工布置图 )。喷射方式:旋喷。布孔位置在楼与隧道之间、拱型门两侧,沿建材大厦全长,在污水沟与热力管线之间,呈三角形布双排旋喷桩,桩距 450距346遇东西走向管线,桩位可略作调整。(参见旋喷桩施工布置图 )灌浆材料采用 425#普通硅酸盐水泥,水取用降水井抽出的水,并补充一定量的自来水。 主要技术参数高压水:压力 P=2025量 Q

4、=6070L/缩空气:压力 P=量 Q=液:压力 P=量 Q=7080L/升速度:1020cm/转速度:1020工前,首先选一开阔地,按桩距 450距 346出 4 个桩位,然后钻机钻孔,深 喷设备就位以上述参数进行试喷实验,依据现场试喷开挖后搭接情况,确定适当的施工参数。施工工艺流程(略)流程图(略)施工顺序 定位放线按设计要求放线定孔位,反复丈量孔距,每孔误差不大于5钢筋固定,并准确测量孔口地面高程,经甲方、设计、监理多方核验认可。 钻孔采用 钻机钻进,泥浆护壁,钻进过程中,须随时注意观察钻机的工作情况,钻孔不垂直度控制在 围内。 下喷射管将高喷台车移至孔口,先进行地面试喷以调整喷射压力,

5、为防止水、气嘴堵塞,下管前可用胶布包扎,下喷射管要下到喷射深度。 制浆按设计要求制备浆液,并准确测量浆液比重。高喷灌浆采用 425#普通硅酸盐水泥,根据地层条件,可以利用回浆与水泥料混合拌制水泥浆液,根据灰浆浆液比重适当调整水泥加入量,浆液比重 控制在 喷射提升喷射管下到设计深度,开始送入符合要求的水、气、浆,待浆液冒出孔口后,即按设计的提升速度、旋转速度,自下而上开始喷射、旋转、提升,直到设计的终喷高度停喷,并提出喷射管。 回灌喷射灌浆结束后,应利用水泥浆进行回灌 ,直到孔内浆液面不下沉为止。 冲洗喷射结束后,应及时将管路冲洗干净,以防堵塞。特殊情况处理孔口不返浆时,应查明原因停止提升喷射管

6、,通过停喷、静喷、或加大浆液稠度,多次反复直至返浆。因停电、机械事故停喷后,继续喷射时,应将喷射管下插50保证板墙的连续性。4. 注浆原理注浆时在不改变地层组成的情况下,通过地面注浆,使颗粒间的空隙充满浆液并使其固化,达到改良土层性状的目的。其注浆特性是使该土层粘结力 (c)、内磨擦角(j)值增大,从而使地层强度增加。注浆达到一定压力后,在注浆孔周围会产生一定大小的泡体。随着压力的不断增加,在浆液泡体上方的土体会产生一个倒园锥形的剪切面;另一方面,当浆液泡体的直径(r)增大时,周围的土体将提供越来越大的阻力。设浆液泡体的向上总压力为 液泡体的水平总压力为柱形浆液泡体的平面投影面积为 柱形浆液泡

7、体的侧面面积为 有: 2l 值唯一,所以 增加与浆液直径 r 的平方成正比,而 增加与浆液直径的一次方成正比。因此浆液向上总压力的增加幅度远大于总水平力的增加幅度。在一定压下,浆液泡体直径达到了一个极限值 R,与 应的注浆压力设为 以使得地层加固密实。施工方法选择本工程主要以改变土层的密实度、渗透性及抗压强度为目的,使基础下土层增加粘结性及抗压强度,从而稳固基础、保护构筑物。注浆施工时应结合现场条件,可采用二重管双液垂直及倾斜回抽注浆施工方法。注浆材料其特性对地下水而言,不易溶解;对不同地层,凝结时间可调节;对含砂层能控制浸透距离;注浆材料配比:A 液:水:水玻璃 =C 液:水:水泥:H 剂:

8、C 剂=1:注浆加固施工工序 钻注浆孔。 注入浆液。每一注浆孔完成后,拔出注浆管,封堵注浆孔。进行下一注浆孔施工。注浆范围的设计详见注浆施工布置图。注浆压力控制施工时,若注浆压力不足,就达不到填充的目的;若压力过高,就可能引起混凝土基础受损或隆起。所以,在注浆时要严格控制浆液注入的压力,注浆压力 基准点、观测点布设基准点应布设远离注浆处理区以外,一般布设 23 个;观测点应布设在预处理的冷却塔基础及门头基础上,平均每 35 米布设一个观测点。观测精度及使用仪器设备观测使用水准仪的精度一般应小于 . 测量观测注浆处理前应测出每个观测点的高程并作为初始值,注浆处理期间,应根据施工进度对正处理的地段

9、跟班观测,全部施工完毕后应全面观测一次。 注浆施工程序及人员组织(略)5. 质量控制工程质量按本工程制定,施工按甲方和监理认可的设计施工方案执行。根据施工程序,严把钻孔深度、配料注浆压力、注浆量关,每一道工序均安排专人负责,并记录好每一道工序的原始数据。工程质量保证制度成立工程项目经理负责人质量管理小组,完善质量保证体系的质量管理责任制,严格按照质量体系中规定的责权要求运行。现场施工材料管理,严格执行购料检验程序,材料进场必须(三证)齐全,保证施工材料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不合格材料不得进场使用,确保工程质量。配备好施工机具和计量工具以满足施工要求,建立健全各种资料、原始记录、使之成为评价工程质

10、量的重要依据。加强与甲方,监理的配合,认真接受指导和监督。工程质量措施钻孔施工:开钻前,应严格按照施工布置图,布好孔位。钻机定位要准确,开钻前的钻头点位与布孔点之距相差不得大于5杆度不得大于 1。钻孔时,密切观察钻进进度,溢水出水情况,出现大量溢水出水状态,应立即停钻,分析原因再进行施工。配料:用计量准确的计量工具,按照设计配方配料进行施工。注浆:注浆按程序施工,每段进浆要准确。当压力突然上升或从孔壁、地面溢浆时,应立即停止注浆。 6. 安全措施施工现场实行交接班制度,遵守岗位责任制。施工前钻机注浆泵及高压管路先进行试验运转,确认机械性能和各种阀门管路,压力表完好后,进行施工。每次注浆前,检查

11、安全阀、压力表的灵敏度,调整到规定注浆压力位置。注浆过程中,禁止现场人员在注浆孔附近停留,防止密封胶圈冲式阀门破裂伤人。注浆做到不停水停电,为保证注浆,配备发电机组及蓄水罐。注浆施工期间,配备机电修理人 3 人,及时处理机械和电器出现的故障。文明施工施工现场的各种交通标志字体要书写正确、规范、工整、美观,并经常保持整洁完好。 施工人员进入现场必须戴安全帽。及时清理沉淀物,保持现场清洁。在本方案以外出现的问题,工程负责人和技术负责人商定后,上报甲方协调解决。7. 施工主要设备三重管旋喷二 (台)套,二重管无收缩注浆四(台) 套,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见下表:序号 设备名称 型号功率(数量 用途1 高喷

12、台车 4 2 起架、喷射提升2 高压水泵 75 2 输送高压水3 空压机 型 22 2 输送压缩空气4 卧式搅拌机 14 2 搅拌灰浆5 立式搅拌机 7 2 搅拌灰浆6 注浆泵 输送灰浆7 双液注浆泵 输送无收缩浆8 钻机 钻孔9 钻机 钻孔10 电焊机 30 2 电焊维修11 潜水泵 4 说 明 星欣设计图库资料专卖店拥有最新最全的设计参考图库资料,内容涉及景观园林、建筑、规划、室内装修、建筑结构、暖通空调、给排水、电气设计、施工组织设计等各个领域的设计素材和设计图纸等参考学习资料。是为广大艺术设计工作者优质设计学习参考资料。本站所售的参考资料包括设计方案和施工图案例已达几十万套以上,总量在数千 G 以上。图库网址 :447255935电话:131115426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水利工程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