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五”普法载体与方法研究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3260279 上传时间:2017-11-3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2.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五”普法载体与方法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六五”普法载体与方法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六五”普法载体与方法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六五”普法载体与方法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六五”普法载体与方法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五”普法载体与方法研究(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六五”普法载体与方法研究21 世纪是信息时代,宣传手段、宣传对象、人们生活方式均不同程度地发生了改变。不可否认, 经过二十余年的探索与 实践, 传统普法方式、普法经验可圈可点,普法效果有目共睹。但是面临新情况,传统普法也存在宣 传形式单调、宣 传阵地单 一和对现代宣传手段研究不够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法制宣 传的质量,本文 试图从现代传 媒手段研究新一轮普法教育,进一步推进“六五”普法工作。已历 25 载的普法教育,顺应时势 地承担了为民众提供法律知 识的社会责任,在普及法律知识、提高民众法律意识方面成效卓著。如今,在依法治国新形势下,在社会高度信息化时代,新一轮普法教育如何发挥应有的作

2、用,更有效承担社会法律教育功能,迫切需要针对新情况、研究新载体、探讨新形式。1、 “六五”普法面临新情况(一)新型传媒体技术迅速崛起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信息传 播方式有了飞速的发展, 仅仅 依靠报纸、电视、电台等传统媒体已不能满足人们获取信息的要求。手机 “平民化”悄然到来,据工信部今年 1 月 26 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国内移动电话用 户达到 8.59 亿户,使用范 围 逐渐从城市向乡村普及,手机体积越来越小,功能却越来越多,手机短信、彩信、上网等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与此同 时,随着社会信息化的不断推进,网络已成 为继报纸、广播、电视等三大媒体之后的“第四大媒体”,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

3、第 27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至去年 12月,我国网民规模已达到 4.57 亿,互 联网普及率进一步提升,达到 34.3%,继续领跑全球互联网,而且我国手机网民达 3.03 亿,手机上网已 经成为我国互 联网用户的新增长点。手机、网络已经成为今天人们 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正迅速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和生活习惯。面对悄然来 临的信息时代,普法工作必须与时俱进、把握机遇、迎接挑 战,运用新型传媒技术将普法工作做深、做透。(二)普法环境面临新形势一是新生代迅速成为社会顶梁柱。中国已步入老 龄社会, “80 后”、 “90 后”等将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和生力军,他们

4、 是普法工作的重点,与 60、70 年代人不同的是,新生代接受新事物较快,不喜欢纯粹说教,而且个个喜欢玩弄手机,更钟情于网络。面对如此庞大的信息化人群,传统的法制宣传教育手段 显然力不从心。必 须充分发挥 青少年喜好现代传媒技术的积极作用,让传统的法制宣传手段融入 现代、 时尚的元素,使人们在熟悉简便、轻松愉快的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只有这样 才能把普法新形势变成普法工作新 优势,使 现代传媒技术成为普法工作的又一重要阵地。二是人 们生活压力加大、工作 节奏加快。饮食快餐已经影响到了文化领域, “文化快餐 ”将成为一种趋势,利用大 块时间坐下来学 习已经成为一种奢侈,不 仅浪费了时间,而且

5、降低了工作效率。因此,必须考虑运用现代传媒技术优势,将法制宣传教育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之中,从而提高普法效率。2、“六五”普法新载体2为进一步适应新时期普法工作的特点,加大法制宣传工作力度,提高法制宣传教育的实效性,迫切需要尝试运用新载体。(一)运用手机载体1.手机载体普法特点手机载体普法就是将法制宣传内容,通 过无线技术平台将短信或彩信(以下 统称手机短信息)发送到用户的手机上,使用 户在第一时间通过手机阅读 到相关法律知识。手机普法最大的特点在于快速和便捷,其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即时性。能够实现瞬间传递 ,传统的电视、广播需要特殊的技术条件,最低也需要一天的工作周期,才能将信息

6、传送出去。而这种传递在手机短信息中一秒 钟就可实现,可以说是无时间周期、无距离的快捷传递 。(2)方便性。手机短信息不像打 电话和上网聊天,必 须要求接收方同 时在另一端。信息完全可以存储在短信平台服务器上,一旦 对方开机,信息就会自动发送,接受信息的一方既可以实时回应,也可以延迟回应,信息保存在手机中,方便随时查阅。(3)互动性。手机宣传在互动性方面也有着 传统媒体无法比 拟的优势。 传统大众传媒的重要特点之一传播单向性,这一特点 导致受众对媒介信息的反 馈大部分是事后的、延 时的,缺乏即时性和直接性。而手机不仅可以 给用户发送他所需要的法律知 识,更可达到及 时跟踪、读者调查、反馈意见等多

7、方面的功能,实现更广泛、更迅速的互动。(4)针对性。可以分门别类、针对性普法,直接宣传到本人,实现法制宣传服务个性化。如针对公务员宣传宪法、行政法规 等, 针对流动人口宣传人口与 计划生育法、 妇女儿童权益保障法、 婚姻法等。2.手机载体普法方式(1)手机短信。以文字表现形式的法律知 识用短信方式发送受众 对象。(2)手机彩信。以图片、声音、动画、 视频等表现形式的法律内容用彩信方式发送受众对象。(3)手机彩铃。法律顺口溜、法律宣传标语、法律歌曲等以彩铃方式发送受众对象或者可以上网下载。(4)手机上网。制作包含图片、文字、声音、 动画等内容法律手机报,手机通 过上网可以访问、下载其全部法律内容

8、。今后发展成熟的手机电视也将是普法的又一手段。(二)开拓网络新载体网络媒体具有传播快、影响广、表现力强等诸多优势。目前,全国已有普法网站近 200 家,政府网站、新闻网站、各大门户网站都开办了法治网页、频道、专栏、专题,网 络法制宣传教育蓬勃发展,法制宣传覆盖面大大提高。但是,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络许多新领域有待进一步拓展,使其成为普法工作的新 阵地。1.qq。新华社腾讯 qq 同时在 线用户数首次突破 1 亿的解 读中指出,去年 3 月 5 日,腾讯 qq 同时在线用户数首次突破 1 亿,qq 注册用户已经超 过 10 亿。面 对如此集中、庞大的资源,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将有关法制宣传内容群

9、发 qq 用户、qq 邮件和 qq 群。2.博客。一是建立法制宣传博客,明确专职人员负责审核、上传法律方面的博文,时时关注3网民评论,并对网民的疑惑及 时给予反馈解答,提高人气量。二是向博客用 户发送相关法制宣传内容。3.电子邮件用户。虚拟世界里 电子邮件威力无穷, 许多商家往往运用 电子邮件进行促销。普法是否可以创新思维,运用 这一载体, 针对性、周期性地向有关用户宣传法律法规。4.各大论坛。一是明确普法对 象,集中 进入某一类论坛开展法制宣 传。二是创作发帖内容,既可以是文字,也可以是图片 贴、 视频帖或者综合贴。5.各大搜索引擎。一是优化已 经建成的法制网站程序,使其访问更快捷、内容更丰

10、富、趣味性更高、吸引力更强。二是优化法制网站关键词,容易被各大搜索引擎(百度、谷歌等)搜索。6.人气量大的网站。关注地方人气量 较大的网站,借助网站人气开展法制宣传。一方面可以将有关法制宣传内容置于网站首页宣传;另一方面可以进行中文链接。7.游戏用户。网络游戏正随着互 联网的高速发展而快速普及,用户规模日益庞大。另外,网络游戏玩家正呈现年轻化、低 龄化趋势, 这正是普法工作必 须关注的特殊群体。法制宣传内容无论是深度植入游戏,还是出 现在玩家的必经之地,普法效果都将带来质的突破。3、“六五”普法方法(一)根据不同对象,灌输不同内容。一是普通民众。法律知识浩如烟海,仅从法律体系角度看,其博大精深

11、、义理精微,即使是法律专业人员,穷尽白首不能尽一经之感。因此,对于普通民众,应从法律意识层面上下功夫,向其灌输宪法、刑法等与个人密切相关的基本法律,提升民众的法律心理和认知。二是行政 执法人员。依法行政是人民当家作主应有之义,也是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集中体 现。行政执法人员作为执法主体,必须学习与本职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并熟练掌握和运用,提高自身法律素 质,做秉公执法的表率。要重点学习宪 法、 刑法、 国家赔偿法、 行政许可法、 行政处罚法、 行政复议法、 行政诉讼法、 公务员法、 治安管理处罚法、 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等法律法规。三是企业经营管理人

12、员。向其重点宣 传公司法、 劳动合同法 、合同法、 个人所得税法、 民事诉讼法等法律知识,提高企 业经营管理人员依法经营能力。四是青少年。青少年是法制教育的重点,要通过学习宪法、 国旗法、 国徽法、 义务教育法、 刑法、 未成年人保护法等,培养青少年的法律意识,用法律来 规范自身的日常行为,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公民。五是流动人口。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流 动人口明显增多, 针对流动 人口管理难度大、违法犯罪率高的特点,应加强流动人口普法工作。要通过各种渠道向流动人口宣 传宪法、 刑法、 治安管理处罚法、 人口与计划生育法、 妇女儿童权益保障法、 婚姻法等相关法律知识。(二)根据时代特点,采用多

13、种方式。一是与现代传媒技术相结合,开展以法律为主题的“博客人气竞赛”、 “动画比赛”、 “视频竞赛”、 “短信竞赛”、 “短信有奖竞猜”、 “网络游戏竞赛”、 “图片比赛”、“征文比赛”、 “知 识竞赛” 等多种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活动形式普法;有效利用 qq、博客、电子邮件、论坛、搜索引擎、网络游戏等宣传载体。二是与文 艺 宣传相结合, 创作法律宣传歌曲,制作法律知识彩铃,编写法律顺 口溜、快板、相声、锣鼓词、表演唱、小品等, 组织拍摄法制专题片、法制电影片等。尤其是流动人口聚居区域,业余文化生活相对贫乏,要通过文艺宣传形式扩大教育面,更好地发挥普法效果。三是与文化广场相结合。广场是百姓日常

14、生活聚集之地,开展法制文化广场,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推进法治文化建设,除表演节目外,可发放宣传资料,4提供现场免费法律咨询,当场为 群众解答生活、工作中遇到的法律问题,从而达到普法效果。(三)根据不同时段,开展法制宣 传。 一是针对发生的社会热 点,尤其是当地发生的、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法制宣 传,如就企 业改制、征地拆迁、教育医疗、养老保 险、环境保护、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等方面开展 专题法制宣传教育,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的发生,为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 定服务。二是 结合重大活动、节假日开展法制宣传,根据需要结合“12.4”全国法制宣传日、法律宣传日、法律纪念日、法定节假日等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活动,做到重点宣传与日常宣传相结合, 扩大普法效果。三是 针对新法出台 时机开展法制宣传。每一部新法出台都是人民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关系公民的生产生活利益。要利用新法不多、关注程度较高的特点,抓住时机宣传、学习新法,做到出一部法律普一部法律,逐步完善普法内容。当然,尝试运用新型传媒技术 ,进一步推进普法工作,目前思考是初步的、浅显的,相信随着时代的发展、实践的探索,一定会有更多、更好、更新的法制宣传形式、法制宣 传方法面世,普法工作一定会迎来形式多样、精彩 纷呈的春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