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江苏省淮安市中考语文试题(无答案) (2)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3240529 上传时间:2017-11-3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9年江苏省淮安市中考语文试题(无答案) (2)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09年江苏省淮安市中考语文试题(无答案) (2)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09年江苏省淮安市中考语文试题(无答案) (2)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09年江苏省淮安市中考语文试题(无答案) (2)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09年江苏省淮安市中考语文试题(无答案) (2)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09年江苏省淮安市中考语文试题(无答案)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9年江苏省淮安市中考语文试题(无答案) (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 1 页 共 5 页 (淮安市 2009 年中考题)江苏省淮安市 2009 年初中毕业暨中等学校招生文化统一考试语 文 试 题欢迎参加中考,相信你能成功!请先阅读以下三点注意事项:1.本卷共 8 页。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2.答题时,用 0 . 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相应题号后的横线上。写在本试卷上或超出答题卡规定区域的答案无效。3.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 卡一并交回。一(22 分)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并按要求回答问题。 (4 分)语文用文字把五彩班斓的世界呈现在我们的面前:四季美景使人心旷神怡,科学世界令人心驰神往,美好情感让人感 动回味。一个疑

2、 问的提出,一句妙语的解读,都会带给我们快乐和收获。让我们睁大善于发现 的眼睛,走 进奇妙的语文天地,去探寻无尽的宝藏,我们的心灵将在潜移墨化中接受美的熏陶。 给文段中加点字注音。旷 藏 找出文段中的两个错别字并加以改正。改为 改为 2.下面这段文字中两处画线句有语病,请逐一进行修改(可以调整语序,可以添加、删除或更换词语等,但不得改变原句要表达的意思) 。 (4 分) 盐河不仅是淮安的一条通海航道,而是苏北地区的水运干线。近年来,淮安加快了盐河航道整治工程建设,打通了一条 连接淮安和连云港的高速航道。 随着盐河航道的正式通航,将推进长三角区域经济 一体化产生巨大的作用。修改: 修改: 3.阅

3、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6 分) 假如你的班级正在举行“我爱家乡”主题实践活动,其中一项内容是为淮安设计一张城市名片。请你仿照示例,从“历史名城、名人故里、旅游胜地、美食之乡”这四个方面中任选一个方面设计一张介绍淮安的“名片” (句式不作要求,60 字以内) 。 (4 分)示例:名片正面历史名城西安名片背面兵马俑见证历史变迁,大雁塔目睹王朝 兴替,源远流长的文化之河浸润着这座千年古都。名片正面 名片背面 在设计名片的过程中,假如你遇到了某个问题,想得到老师的帮助,你会怎么向老师请教(30 字以内)? (2 分)答: 4.诗、文名句填空( 题为必答题; 题为选答题,从中任选两题作答,若答两题

4、以上,只批阅前两题) 。 (8 分) 第 2 页 共 5 页 必答题: 会当凌绝顶, 。 (杜甫 望岳 ) ,天涯若比邻。 (王勃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 ,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 过零丁洋 ) 羌笛何须怨杨柳, 。 (王之涣 凉州词 ) 先天下之忧而忧, 。 (范仲淹岳阳楼记) 枯藤老树昏鸦, ,古道西风瘦马。 (马致远 天净沙秋思 )选答题: 桃李不言, 。 (史记) 工欲善其事, 。 (论语) 不识庐山真面目, 。 (苏轼题西林壁) 身无彩凤双飞翼, 。 (李商隐无题)二(68 分)(一)阅读下文,完成 58题。 (16 分)经典和我们周国平(1)我的读书旨趣,第一是把人文 经典当做主

5、要读物,第二是用轻松的方式来阅读。(2)人类历史上产生了那样一些著作,它 们直接关注和思考人 类精神生活的重大问题,因而是人文性质的,同时其影响得到了世代的公 认,已成 为 全人类共同的财富,因而又是经典性质的,我们把这些著作称作人文 经典。在人 类精神探索的道路上,人文经典构成了一种伟大的传统,任何一个走在这 条路上的人都无法忽视其存在。(3)认真地说,并不是随便读点什么都能算是 阅读的。譬如说,我不认为背功课或者读时尚杂志是阅读。真正的阅读必 须有灵魂的参与,它是一个人的灵魂在一个借文字符号构筑的精神世界里的漫游,是在这漫游途中的自我 发现和自我成 长,因而是一种个人化的精神行 为。什么样

6、的书最适合于这样的精神漫游呢?当然是经典。 经 典不但属于历史,而且超越 历史,仿佛有一颗不死的灵魂在其中永存。正因为如此,在 阅读它 们时,不同时代的个人都可能感受到一种灵魂觉醒的惊喜。在 这个意义上, 经典属于每一个人。(4)作为普通人,我们如何阅读经 典呢?我的经验是,无 论 论语还是圣经,无论柏拉图还是康德,不妨就当做闲书轻 松地读。千万不要端起做学问的架子,刻意求解。 读不懂不要硬读,先读那些读得懂的、能够引起自己兴趣的内容。阅读经典有一个浸染和熏陶的过程,所谓人文修养就是这样浸染和熏陶出来的。在不 实用而有趣 这一点上, 阅读经典的确很像一种消遣。事实上,许多心智活泼的人正是把阅读

7、经典当做最好的消遣的,他们从阅读经典中感受到精神的极大愉悦。不过 ,也 请记住,经典虽然属于每一个人,但永远不属于大众。我的意思是说,阅读经典的轻松绝对 不同于阅读大众时尚读物的那种 轻松。每一个人只能作 为有灵魂的个人,而不是作为无个性的大众,才能走到经典中去。如果有一天你也陶醉于阅读经典这种美妙的消遣中,你就会 发现,你已 经距离一切大众娱乐 性质的消遣很遥远。(5)经典是人类精神财富的一个宝库,它就在我 们身旁,其中的财富属于我们每一个人。阅读经典,就是享用这笔宝贵 的财富。凡是 领略过此种享受的人 应该会同意,倘若一个人活了一生一世,却从未踏进这个宝 库,那 该是多么巨大的损失啊。(选

8、自 在维纳斯脚下哭泣,有改 动)5.阅读第(2)段,请从人文性和经典性两方面简要说明“人文经典”的内涵。 (4 分) 第 3 页 共 5 页 答: 6.作者主张把经典当做闲书轻松地读,并且认为阅读经典很像一种消遣。请概述作者的理由。 (4 分)答: 7.关于“经典和我们” ,本文主要论述了哪三个问题?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概括。 (4 分)答: 8.作者认为真正的阅读是阅读过程中的“自我发现和自我成长” 。请从下列备选故事中任选一个为例,简要说说你阅读这个故事后获得的感悟(60 字以内) 。 (4 分)备选故事 三打白骨精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答: (二)阅读下文,完成 912 题。 (17 分)光阴

9、里那些手绘的花朵安宁(1)那时我已经开始爱美,会在肥大校服的里面穿碎花的衬衫,天热的时候,将校服的拉链尽可能低地拉下去,露出那一蓬一蓬散漫开着的花。(2)那时的我们真是单纯任性,十五六岁吧,总抓住一切可以不穿校服的机会,放任自己妖饶地绽放。老师站在讲台上,看见谁故意将校服穿得凌乱不堪,就会板起面孔说教一通。而我们,则会在课下凑在一起,七嘴八舌地讲这个老师的“ 坏话”,一直 讲到心满意足,才又回复到嬉笑打闹、爱臭美的一群。(3)有一次上美术课,老 师将一盆茉莉花摆在桌子上让我们描摹。邻桌叫茉的女孩,却偷偷地在自己校服的内侧画上了一朵花瓣柔软芬芳的茉莉。画完了,她转过头来,欣喜地要我与她分享。我刚

10、刚瞥了一眼那 朵呼之欲出的茉莉, 还没来得及惊 讶于茉的大胆笔法,老师便一脸威严地走了过来,然后不容分 说地让我和茉站到讲台上去。(4)惊恐中,我与茉肩并肩地站着。老师让茉给大家“展示”一下她的艺术作品。明知道这是故意的嘲弄,但茉却骄傲地朝老 师微微一笑,而后打开校服的一侧,又像鸟儿打开翅膀一样, 铺展开另一侧。我小心地顺着老师恼怒的视线朝茉看去,这才吃惊地发现,她校服内侧的右边章然开满了大朵大朵绚烂的山茶花。当她背 过身去,将衣领内侧也翻开来,竟又是一条长长的青藤! (5)我依然清晰地记得, 这场由茉引起的手绘风潮,在我们的校园犹如一道雨后的彩虹,张扬炫目地挂在天边,让每一个人都渴望走近它,

11、采摘一片,放入背后的行囊。(6)从那时起,我们手绘自己喜欢的花草、飞鸟、童 话、歌曲、明星、格言;我 们还自创抽象唯美又神秘莫测的图案,而其中 蕴含的爱恨,除了校服的主人,无人能解 这股手绘的潮流,缤纷了原本单调的校服。(7)昔日总强迫我们穿校服的体育老师喜上眉梢,因为我们终于不用他耳提面命才勉强穿着校服绕操场跑步了。我们满怀 激情地在青春的岁月里迎 风奔跑,那些 绘满青春符号的校服,像是猎猎彩旗,张扬地舞动, 鲜亮的青春符号在阳光下熠熠闪光。(选自(读者原创版 2008 年合订本,有改动)9.根据文意,你认为文题中“手绘的花朵”包括哪些含义?( 4 分)答: 10.本文第(1)段末尾省略了“

12、茉”展示手绘作品后班级同学的反应,请展开合理想象,补上这段描写性文字(60 字以内) 。 (4 分)答: 第 4 页 共 5 页 11.本文生动地刻画了“茉”这一人物形象,请结合具体语句,谈谈“茉”给你留下的最深的印象。 (4 分)答: 12.对于在校服上手绘图案这种现象,有人赞成,有人反对,请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5 分)答: (三)阅读下文,完成 1316 题。 (17 分)落花枝头谢大光(1)初到江南,就碰上了梅雨季节。一夜枕上听雨, 辗转不能成眠,清晨推窗望去,雨却停了,天地间弥漫着一层湿流流、静悄悄的青黛色雾霭。院子中,一些绿树被染得浓荫如墨。 朦胧的墨绿中,清晰地闪着点点火 红的花朵,宛如一 阔厚重、平和的弦乐声中,跳出一管清脆、欢跃的笛音,给这雨后的清晨,增添了不少生气。 (2)咦,已是春花红褪的初夏,什么花开得这般热烈?(3)循着被雨水润白的碎石小路走去,我猛地记起了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