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守性手术联合米非司酮治疗中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2323826 上传时间:2017-07-2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保守性手术联合米非司酮治疗中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保守性手术联合米非司酮治疗中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保守性手术联合米非司酮治疗中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保守性手术联合米非司酮治疗中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保守性手术联合米非司酮治疗中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保守性手术联合米非司酮治疗中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保守性手术联合米非司酮治疗中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保守性手术联合米非司酮治疗中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关键词】 米非司酮;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子宫内膜异位症摘要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Ru486)用于中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保守性手术后巩固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资料完整的中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行保守性手术治疗的患者 90 例,分为米非司酮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组及对照组。米非司酮组 30 例,术后第 1 次月经来潮第 5 天始口服米非司酮125 mgd,共 6 个月;GnRHa 组 30 例,术后月经来潮第 5天,皮下注射亮丙瑞林 375 mg,30 d 注射 1 次,共 6 次;对照组 30 例,术后未用药物治疗。观

2、察治疗前后患者疼痛症状和体征的临床缓解情况、性激素水平变化及副反应。结果:米非司酮组及GnRHa 组患者疼痛症状和体征完全缓解率分别为 90及9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533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米非司酮组及 GnRHa 组患者累积复发率均为67 ,显著低于对照组的 30(P005)。米非司酮组用药前雌二醇水平为(20615)pmol L ,用药后雌二醇水平显著下降至(1209)pmolL,但仍维持在卵泡早期水平。 GnRHa 组用药前雌二醇水平为(21416)pmol/L,用药后雌二醇水平显著下降至2(629)pmolL,达绝经期水平。结论:米非司酮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的巩固治

3、疗,有效、方便、价廉、副作用少。关键词 米非司酮;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子宫内膜异位症Conservative Surgery Combined With Mifepristone In Treatment Of Moderate Or Severe EndometriosisAbstract: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iciency and safety of mifepristone(Ru486)in treatment of moderate or severe endometriosis after conservative surgery.Methods

4、 Ninety women with moderate or severe endometriosis after conservative surgery were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mifepristone group(30 cases,mifepristone 12.5 mg/d,6months);gonadotropin releasing hormone agonist (GnRHa) group(30 cases,hypodermically leuprorelin acetate,3.75 mg/ml,6 months);control grou

5、p(30 cases)did not receive any postoperative medical treatment.Patientssymptoms and signs including pelvic pain,and pelvic tenderness were recorded before and after treat ment.Sideeffects were recorded after treatment.Sex 3hormone levels were also examined at the same time.Results Both Ru486 and GnR

6、Ha treament achieved similarsignificant relief of pelvic symptoms and signs(90%and 93.3%)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P0.01).Both the cumulative recurrence rates of Ru486 and GnRHa groups were 6.7%,significant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

7、en Ru486 and GnRHa groups(P005) 。12方法5121治疗方法米非司酮组术后第 1 次月经来潮 5 d 始口服米非司酮(上海华联制药公司生产)12 5 mgd,共 6 个月。GnRHa 组术后第 1 次月经来潮 5 d 内,腹壁皮下注射亮丙瑞林(商品名:抑那通,天津武田公司生产)375 mg,30 d 注射 1 次,共 6 次。122观察指标用药前即卵泡早期,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中卵泡刺激素(P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水平及肝肾功能,用药 6 个月时复测,GnRHa 组因出现低雌激素症状则提前至用药 3 个月时复测。由专人负责了解盆腔疼痛情况并常规进行妇

8、科检查,以了解子宫直肠陷凹、宫骶韧带、子宫后壁下段等部位的结节及附件包块有无复发,并采用阴道超声仪进行监测,停药后开始测基础体温,以了解排卵恢复情况。13疗效判定临床完全缓解:指原有疼痛症状缓解,盆腔触痛结节消失;临床部分缓解:指原有疼痛症状程度减轻和(或)盆腔结节缩小、变6软、触痛减轻;复发:原有疼痛症状复发和(或)超声检查示卵巢出现囊性肿块,边界欠清晰,内有稀疏光点,囊液稠厚,或出现较密集粗光点的混合性肿块,观察 2 个月3 个月不消退。术后每 3 个月进行 1 次疗效评价。米非司酮组及 GnRHa 组术后疼痛症状和体征部分缓解,经治疗后完全缓解的病例,归入完全缓解。14统计学方法多组资料

9、经方差分析后行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2 检验。2结果21激素水平变化米非司酮组用药后,血清雌二醇水平显著下降,但仍维持在卵泡早期水平,血清 FSH、LH 水平无显著变化。GnRHa 组用药后,血清雌二醇水平也显著下降,达绝经期水平,血清 FSH、LH 水平显著下降至基础值,见表 1。两组用药后肝肾功能均未受影响。22临床疗效术后平均 21 个月疗效随访结果,米非司酮组和 GnRHa 组疼7痛症状和体征完全缓解率高于对照组,累积复发率低于对照组。但米非司酮组与 GnRHa 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 2。米非司酮组及 GnRHa 组复发均发生在术后 20 个月以后,对照

10、组术后 12 个月内复发 4 例。米非司酮组用药后 B 超测子宫内膜厚度为 3 mm8 mm。表 1米非司酮组、GnRHa 组患者用药前后血清性激素水平变化(略)注:*用药前后比较,P0.05。表2各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略)注:随访时间平均为 21 个月。23副反应米非司酮组用药后均无正常月经,少量不规则阴道出血者中2 例放置了宫内节育器,取出宫内节育器并诊刮后逐渐闭经,病理报告分别为破碎内膜及萎缩性内膜。米非司酮组患者未出现潮热、阴道干燥、抑郁、烦躁、痤疮、关节疼痛等副反应,GnRHa 第 1次用药后均闭经,27 例出现潮热、盗汗、阴道干燥、烦躁等低雌激素症状,7 例需反向添加性激素治疗。3

11、讨论31术后辅助药物治疗的必要性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容易复发的雌激素依赖性疾病,保守性手术只能去除肉眼能辨认的子宫内膜异位病灶,而处于腹膜后、8镜下才可见的微小病灶、非典型的病损以及侵袭组织较深的病变,术中往往无法辨认或不便处理而被残留,严重粘连也影响病灶的彻底去除,一旦受激素的影响可继续增殖而导致复发。子宫内膜异位症保守性手术后的药物治疗对消除或抑制残存的病灶、预防医源性播散及防止复发是非常必要的。32米非司酮治疗内异症的机制内膜异位症为性激素依赖性疾病,异位内膜因存在激素受体而具有对甾体激素的反应性。米非司酮为人工合成 19 去甲基睾酮的衍生物,具有抗孕激素及抗糖皮质激素的合成甾体类激素,

12、米非司酮可直接作用于子宫内膜,下调其性激素受体(ER、PR)含量,阻断内膜对雌、孕激素的反应性,从而抑制异位内膜细胞的生长,这是米非司酮治疗内膜异位症的机制之一3 。米非司酮还有可能降低异位细胞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自(旁)分泌而抑制异位内膜的增殖,达到临床上的治疗目的。本研究术后米非司酮治疗 3 个月后的 22 例患者血清 E2 水平在卵泡期水平(120 pmolL 左右),排卵受到抑制,使手术残留的异位病灶萎缩,从而可巩固疗效,预防复发。另外,米非司酮也可能直接作用于异位内膜抑制其增生及分化,促进凋亡,减少其生长潜能,米非司酮既可抑制内膜生长的活性,又不致出现雌激素缺乏症状,使患者易于接受,也为停药后妊娠提供了良好的激素环境。有学者认为长期应用米非司酮有可能导9致在位内膜无对抗的雌激素效应,有引起在位内膜增生乃至内膜癌的顾虑。但本资料观察到多数米非司酮服用者的子宫内膜在 3 mm8 mm,不存在增加子宫内膜癌发生的风险。多数研究报道也认为米非司酮对子宫内膜增生是抑制的4 。33米非司酮疗效及副反应 本研究资料中对照组症状和体征缓解率明显低于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