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大纲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2323622 上传时间:2017-07-2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8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化学大纲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生物化学大纲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生物化学大纲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生物化学大纲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生物化学大纲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物化学大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化学大纲(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物化学教学大纲2004 年 6 月(供医学、口腔、法医、预防、卫检、医检、护理、妇幼专业用)生物化学是应用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重点研究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及生命活动过程中所进行的化学变化及其与生理机能关系的一门科学。医学生学习生物化学的目的在于掌握生物大分子蛋白质、核酸及酶的结构与功能,物质代谢的基本规律,基因信息传递及调控,细胞间信息传递,以及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基本技术,为今后学习和探讨医学理论及解决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等实际问题打下基础。生物化学是重要的医学基础课。任何疾病都伴有物质代谢紊乱、或为原因、或为结果。某些疾病如肝、胆疾病,内分泌机能紊乱,体液平衡失调,维

2、生素缺乏病等,更直接与生物化学有关。同时基因信息传递调控涉及到遗传、变异、生长、分化等生命过程,也与遗传病、恶性肿瘤,心血管病等多种疾病的发病机制有关。因此,为了探讨疾病的分子机制以及防治疾病,都必须首先熟悉和掌握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的基本理论及基本技术。生物化学课由理论课及实验课两部分组成,理论课共讲授 68 学时,实验课共 48 学时。本大纲内容都是要求学生必须学习的项目。对必须掌握的内容,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并能融会贯通。未列入教学大纲的内容不作要求。实验课除与理论课配合,用以加深有关生化基本理论的理解外,重点是培养学生养成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

3、力,并使学生初步掌握生物化学常用基本技术,为今后的工作、学习及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绪 论 要求:一、掌握生物化学概念二、了解当代生物化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其在医学中的重要性内容:一、生物化学概念二、生物化学发展简史三、当代生物化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四、生物化学与医学第一章 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要求:一、了解蛋白质的功能二、掌握蛋白质的分子组成、分子结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及主要理化性质三、了解蛋白质的分离纯化、序列分析及结构测定的原理及主要方法内容:一、蛋白质的分子组成1.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 L-氨基酸。氨基酸的基本结构;氨基酸的分类-非极性氨基酸,极性氨基酸,酸性氨基酸,碱性氨基酸;氨基酸的理化性质

4、。2.肽。肽键;氨基酸残基;N-端与 C-端;生物活性肽。二、蛋白质的分子结构1.蛋白质的一级结构:概念、意义2.蛋白质的二级结构:概念、肽单元、-螺旋、-折叠、-转角、无规卷曲3.蛋白质的三级结构:概念、结构域、分子伴侣4.蛋白质的四级结构:概念、亚基5.蛋白质的分类三、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1.一级结构与功能的关系2.空间结构与功能的关系:肌红蛋白与血红蛋白结构、血红蛋白的构象变化与结合氧、蛋白质构象改变与疾病四、蛋白质的理化性质及其分离纯化1.蛋白质的理化性质:两性电离、胶体性质、变性、沉淀和凝固、紫外吸收、呈色反应2 蛋白质的分离纯化:透析及超滤法、丙酮沉淀、盐析及免疫沉淀、电泳、层析

5、、超速离心3 多肽链中氨基酸序列分析:Edman 降解法(自学)4 蛋白质空间结构测定(自学)第二章 核酸的结构与功能要求:一、掌握核酸的分类、分布及功能二、掌握组成核酸的基本单位-核苷酸(结构、组成部分、连接键)三、掌握 DNA、RNA 的结构与功能内容:一、核酸的分类、分布及主要生物学功能二、核酸的化学组成及一级结构1. 核苷酸中的碱基、戊糖、核苷及核苷酸的结构与命名2. 核酸的一级结构:3 ,5 磷酸二酯键,方向及书写方式三、DNA 的空间结构与功能1. DNA 双螺旋结构的研究背景和结构模型要点,结构的多样性2. DNA 超螺旋结构3. DNA 的功能四、RNA 的结构与功能1. mR

6、NA 的结构与功能2. tRNA 的结构与功能3. rRNA 的结构与功能4. 其它小分子 RNA、核酶五、核酸的理化性质、变性和复性及其应用1. 核酸的一般理化性质2. DNA 变性3. DNA 复性与分子杂交六、核酸酶第三章 酶要求:一、 掌握酶的分子结构及功能二、 掌握酶促反应动力学和酶的调节三、 了解酶与医学的关系,酶的命名与分类内容:一、 酶的分子结构与功能1 酶的分子组成2 酶的活性中心3 辅酶二、 酶促反应的特点与机制1 酶促反应的特点:高效性、特异性、对环境高敏感性,可调性2 酶促反应的机制三、 酶促反应动力学1 底物浓度对反应速度的影响:米曼氏方程,Km 与 Vm 的意义,K

7、m 值和 Vmax 值的测定2 酶浓度对反应速度的影响3 温度对反应速度的影响 4 PH 对反应速度的影响5 抑制剂对反应速度的影响,不可逆抑制,可逆抑制6 激活剂对反应速度的影响7 酶活性测定与酶活性单位:概念四、 酶的调节1 酶活性的调节:酶原与酶原激活、变构酶、酶的共价修饰与调节:概念2 酶含量的调节:诱导与阻遏、酶降解3 同工酶五、 酶的命名与分类(自学) 六、 酶与医学的关系(自学)第四章 糖代谢要求:一、解糖的生理功能.消化吸收二、掌握糖的无氧分解与有氧氧化的反应过程及生理意义三、了解糖的无氧分解与有氧氧化的调节及 ATP 的生成四、了解磷酸戊糖途径的反应过程,掌握磷酸戊糖途径的特

8、点及生理意义五、掌握糖原的合成与分解的基本过程及调节六、掌握糖异生概念及生理意义七、掌握血糖相对恒定及其调节内容:一、序述:糖的生理功能,消化吸收,代谢概况二、糖的无氧分解:部位,反应过程(阶段 1: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阶段 2:丙酮酸 转 变成乳酸);限速酶;生理意义;调节三、糖的有氧氧化:部位,反应过程,分三阶段(葡萄糖丙酮酸,丙酮酸乙酰 CoA,三羧酸循环及氧化磷酸化);三羧酸循环的反应过程.特点及生理意义;限速酶;产生的 ATP;有氧氧化的调节四、磷酸戊糖途径:反应过程,特点及生理意义五、糖原的合成与分解:合成代谢基本过程及调节;分解代谢基本过程及调节;糖原累积症(自学)六、糖异生:原

9、料、部位、途径;限速酶;调节,生理意义七、血糖及其调节:血糖的含量,来路及去路;激素的调节(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糖皮质激素及肾上腺素的调节作用);血糖水平异常(自学)第 五 章 脂 类 代 谢要求:一、了解脂类的消化吸收二、掌握脂肪的动员,脂酸 -氧化,酮体的生成,利用及调节三、了解甘油磷脂的合成及降解四、了解胆固醇的合成基本过程,掌握合成的调节,胆固醇的转化五、掌握血浆脂蛋白代谢中各类脂蛋白来源,组成特点及主要生理功能内容:一、脂类的消化吸收二、甘油三酯代谢三、甘油三酯的代谢:甘油一酯途径,甘油二酯途径四、甘油三酯的分解代谢:脂肪的动员,脂酸 -氧化,脂酸的其他氧化方式,酮体的生成和利用五、

10、脂酸的合成代谢:软脂酸的合成部位,合成原料及反应过程,乙酰 CoA羧化酶,脂肪酸链的加长,不饱和脂酸的合成,脂肪酸的合成调节六、多不饱和脂肪酸的衍生物:前列腺素,血栓恶烷及白三烯磷脂的代谢一、甘油磷脂的代谢:组成,分类及结构,甘油磷脂的合成部位,原料及辅因子,基本过程( 甘油二酯途径,CDP-甘油二酯途径)甘油磷脂的降解二、鞘磷脂的代谢:鞘磷脂的化学组成及结构胆固醇代谢一、胆固醇的合成:部位,原料,辅因子,基本过程,甲羟戊酸的合成,限速酶及调节二、胆固醇的转化血浆脂蛋白代谢一、血脂:概念及主要血脂正常含量二、血浆脂蛋白的分类,组成及结构:分类,组成特点,双性 -螺旋三、载脂蛋白:分类,主要载脂

11、蛋白的功能四、血浆脂蛋白代谢:CM, VLDL, LDL,(LDL-受体代谢途径),HDL 来源及主要功能五、血浆脂蛋白代谢异常(自学) 第 六 章 生 物 氧 化要求:一、了解生物氧化的概念二、掌握呼吸链的组成及特点,排列顺序三、掌握氧化磷酸化概念及偶联部位四、掌握 ATP 的生成和利用 五、掌握胞液中 NADH 的氢转运机制六、了解其他氧化体系内容:一、合成 ATP 的氧化体系1 呼吸链:概念,组成(复合体 的名称及主要辅基)2呼吸链的排列顺序:NADH 氧化呼吸链,琥珀酸(FADH2)氧化呼吸链二、氧化磷酸化1氧化磷酸化的概念2氧化磷酸化偶联部位三、影响氧化磷酸化的因素1抑制剂2ATP

12、的调节作用3甲状腺激素4线粒体 DNA 突变四、ATP1高能磷酸键,高能磷酸化合物2ATP 的生成和利用五、通过线粒体内的物质转运1胞液中的 NADH 的氧化:磷酸甘穿梭,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2腺苷酸载体3线粒体蛋白质的跨膜转运六、其他氧化体系(自学)第七章 氨基酸代要求:一、了解蛋白质的营养作用、消化、吸收和腐败过程二、掌握氨基酸的脱氨作基作用、鸟氨酸循环三、掌握 酮酸的代谢四、了解个别氨基酸代谢;掌握一碳单位的代谢内容:一、营养素的概念和蛋白质的营养(自学)1.氮平衡概念 2.必需氨基酸二、蛋白质的消化、吸收与腐败 (自学) 1蛋白质的消化:蛋白水解酶的作用2氨基酸的吸收:吸收部位,吸收方

13、式3蛋白质的腐败作用三、氨基酸的一般代谢1 体内蛋白质的转换更新(自学)2氨基酸在体内代谢的动态:氨基酸代谢库,氨基酸代谢概况3氨基酸的脱氨基作用:三种脱氨基方式 a.氧化脱氨作用b.转氨作用c.联合脱氨作用4.酮酸代谢:经氨基化生成非必需氨基酸(生糖氨基酸、生酮氨基酸、生糖兼生酮氨基酸);转变成糖和脂;氧化供能四、氨的代谢1.氨的来源与去路2.氨的转运:丙氨酸-葡萄糖循环;谷氨酰胺的运氨作用3.尿素的生成:鸟氨酸循环;尿素合成的调节五、个别氨基酸的代谢1氨基酸脱羧作用:几种重要的胺类(-氨基丁酸、牛磺酸、组胺、5-羟色胺、多胺)2“一碳单位”代谢“一碳单位”的概念“一碳单位”的种类“一碳单位

14、”的载体:四氢叶酸“一碳单位”的代谢及生理意义第八章 核苷酸代谢要求:一、 了解核酸的消化吸收。核苷酸的生物学功能二、 掌握嘌呤核苷酸,嘧啶核苷酸从头合成的部位,原料、特点及嘌呤碱,嘧啶碱分解的最终产物三、 了解核苷酸合成的主要步骤,及其代谢调节机制内容:一、 核酸的消化与吸收二、 嘌呤核苷酸代谢1 合成代谢:原料、合成部位、途径、特点及调节2 分解代谢:尿酸的生成三、 嘧啶核苷酸代谢1 合成代谢:原料、合成部位、途径、特点及调节2 分解代谢:终产物第九章 物质代谢的联系及调节要求:一、 了解物质代谢的特点,相互联系二、 了解组织器官的代谢特点及联系三、 了解物质代谢三级水平调节的概念四、 掌

15、握细胞水平的代谢调节五、 了解激素水平的代谢调节六、 了解饥饿与应激状态物质代谢调节内容:一、 物质代谢的特点、物质代谢的相互联系、组织器官的代谢特点及联系(自学后讨论)二、 代谢调节 :1 细胞水平的调节细胞内酶的隔离分布关键酶的变构调节:变构调节、变构酶、变构剂的概念,变构调节的生理机制变构调节的生理意义 酶的化学修饰调节:化学修饰的概念、化学修饰的特点酶量的调节: 酶蛋白合成的诱导与阻遏/酶蛋白降解2 激素水平的代谢调节。受体类型3. 整体调节(自学后讨论)第十章 的生物合成(复制 ) 要求:一、掌握复制的基本规律二、掌握复制的酶学和拓扑学变化。三、掌握复制的基本过程。四、了解逆转录现象和逆转录酶。五、了解的损伤与修复的概念。内容一、的复制的基本规律: 半保留复制的概念;双向复制;复制的半不连续性二、复制的酶学和拓扑学变化:1 DNA 聚合酶:真核生物的 DNA 聚合酶;原核生物的 DNA 聚合酶2 复制保真性的酶学依据:核酸外切酶活性和校读;复制保真性和碱基选择3 复制的解链和 DNA 分子的拓扑学变化:解螺旋酶、引物酶和单链 DNA 结合蛋白;拓扑异构酶;DNA 连接酶三、DNA 生物合成的过程1 原核生物的 DNA 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