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3179678 上传时间:2017-11-3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66.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省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山西省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山西省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山西省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山西省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西省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省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试卷分第卷和第卷两部分。第卷共 70 分,第卷共 80 分,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为 120 分钟。第 I 卷 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分)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回答 13 题唐诗现在又开始让人感觉真切和亲切了, 这是经历了和传统 文化分别的痛苦之后才有的内心感觉。经历了千年,唐诗还留下那么多,可以想象当时的创作盛况。那么多唐诗显然不可能都是为了功名而写作的。它是一种流行的东西,是社会场合的一种交流方式,更多时候就像现在的歌词。王之涣和高适、王昌龄几个去歌台舞榭,听歌女唱他们的诗。几轮下来,独独听不到王之涣的诗。王之 涣指着歌女中最美的一个, 对 在座的诗人们说,如果她唱的

2、不是他的诗,他从此就不写诗了。那个最美的歌女出场唱的果然是王之 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那一首。这说明我们所景仰的唐 诗,在当 时很可能多是 传唱的歌词。当时写诗的人太多了,即使是李白,也可能就是在盛唐被歌唱了一些年。在晚唐大概唱不过小李杜和温庭筠吧?杜甫的诗,可能文本些,难以流行;杜甫的崇高地位,在他死去数十年后才建立,应该和唐诗本真的歌词性质有关。从这个意义上说,三十年来中国内地流行歌 词的长盛不衰是 值得欣喜的。人在 这个世界上生活着经历着,悲欢冷暖,酸甜苦辣,都会感动在心,用心去歌唱。歌唱的内容就是人的现实和梦想,譬如生命、爱情、母亲、故 乡、离 别、重逢、游 历 和从军等等。 这些在唐

3、诗里也都写遍了。李谷一首唱的乡恋,对于故乡的依恋和怀念的心情,和李白的静夜思是一样的精致平实。谷建芬作曲的烛光里的 妈妈和孟郊的游子吟 可以匹敌, 思念和李商隐的无题诗,美感是相通的。还有北京奥运会主题歌我和你和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相比,也是不见逊色的。把现在的歌词和唐诗比较,只是想 说明两者是同样的东西。尽管不在同一时空,两者的文化身份是一样的。虽然两个时 代的作品也无法混淆,同 样的留 别的诗,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和罗大佑的追梦人就不一样。但徐志摩的文本的 诗无愧于 时代, 罗大佑的歌词同样无愧于时代。至于说历代的歌唱同样 珍贵, 为什么唐诗让我们心存景仰,甚至是徐志摩的诗总觉得要

4、比现在的歌词好多了?且以唐三彩为例。唐人 见到的唐三彩一定和我 们见到的不一样。我们见到的唐三彩要美得多,是 时间和距离产生了美。当 时的唐三彩和唐 诗一样流行,时尚。时时面对的东西,美不到哪里去。迎面的歌唱可能不被看重,千百年的歌唱,会滋润和鼓舞同样歌唱着的心。 (摘编自陈鹏举 诗与歌词)1下列关于唐诗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让人们感到真切和亲切的唐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人的情感所难以割舍。B在唐朝,人们盛行写诗和传唱诗,所以可以肯定,其中有一些诗并不是为了求取功名而创作的。C即使是大诗人李白的诗的传唱,到晚唐也就渐渐不再流行了,唐朝诗人之多,于此可见一斑。D

5、现在人们所景仰的唐诗,在唐朝既被用作一种社交方式,又被作为流行歌曲的歌词,其中尤以后者为多。2 下列关于现在的流行歌词和唐诗的比较,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历史上唐诗最终为宋词元曲所取代,而三十年来中国的流行歌词却能长盛不衰,这是值得欣喜的。B现在的流行歌曲和唐诗一样,写的都是人的现实和梦想,都会使人感动在心,用心去歌唱。C比起王勃的“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来,北京奥运会的主题歌我和你也是同样出色。D李谷一首唱的乡恋和李白的静夜思 ,在表现对故乡的依恋和怀念方面可谓异曲同工。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杜甫的诗,可能表现得文本一些,这应该跟唐诗本真的歌词性质有一

6、定的关系,所以难以流行。B王之涣说,如果最美的歌女唱的不是他的诗,从此就不写诗了。这说明王之涣的诗当时已被广泛传唱。C在唐代,唐三彩和唐诗一样也是流行的、时尚的东西,因而当时的人们并不觉得它很珍贵。D时间和距离能够产生美,可以想见,现在有些流行歌词在若干年后可能也会被人们推崇的。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一)文言文阅读(19 分)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嘉为先言于秦王曰:“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拒大王,愿举国为内臣,比 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恐惧不敢自陈, 谨斩樊於期头,及献燕之督亢之地图, 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 唯大王命之

7、。 ”秦王闻之,大喜。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 图匣,以次 进,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 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 毕使于前。 ”秦王谓轲曰: “起,取武阳所持 图!”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 剑长,操其室。时恐急, 剑坚 ,故不可立拔。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陈 殿下,非有 诏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

8、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 囊提轲。秦王方 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左右乃曰:“王负剑!王负剑!” 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 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秦王复击轲,被八创。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 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左右既前,斩荆轲。秦王目眩良久。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持千金之资币物 币:礼品 B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遗:给予、赠送C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 谢:道谢 D图穷而匕首见 见:露出来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 )A使毕使于前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9、 B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 以其无礼于晋C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乃不知有汉 D倚柱而笑 夜缒而出6.下列有关文段内容的解说,不准确的一项 ( )A这段文字,重点描述了荆轲廷刺秦王的场景,刻画了荆轲临危不惧、奋不顾身的英雄形象。B文段写秦武阳色变振恐,是为了显示秦廷的森严和始皇的威武,这一“色变振恐”与荆轲的“顾笑”形成鲜明的对比。C荆轲“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 ,正是前文荆轲对樊於期将军所说的刺杀设想的实施,此处印证了荆轲计划的合理性。D由于刺杀秦王是在仓促之间出现的,秦廷上下反应迟钝:秦王惶恐到拔不出剑的地步,大臣们也都是目瞪口呆、手足无措。7.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

10、10 分)(1)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 (5 分)(2)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5 分)(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89 题。山 中王勃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注】此诗原题思归,为作者漫游蜀中时作。8、这首诗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主要从哪些意象中读出?(5 分)答: 9、本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请结合诗歌进行分析。 (6 分)答: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6 分)(1)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毛泽东 沁园春长沙 )(2)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毛

11、泽东 沁园春长沙 )(3) “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荆轲刺秦王 )(4)满载一船星辉, 。 (徐志摩再别康桥 )(5)衔远山,吞长江, ,横无际涯。 (范仲淹岳阳楼记 )(6)子曰:“岁寒, 。 ”(论语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25 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4)题。 (25 分)独一无二的艺术家莫扎特傅 雷在整部艺术史上,不仅仅在音 乐史上,莫扎特是独一无二的人物。他的早慧是独一无二的。4 岁学钢琴,不久就开始作曲,就是说他写音乐比写字还早。8 岁,他写了第一支交响乐,10 岁写了第一出歌剧。10 岁以前,他在日耳曼十几个小邦的首府和维也纳、巴黎、 伦敦各大都市作巡回演出,

12、轰动全欧。正如他没有学过小提琴而就能参加三重奏一 样,他写意大利歌剧也差不多是无师自通的。神童而卓然成家的并不多,而像莫扎特这样出类拔萃、这样早熟的天才而终于成为不朽的大师, 为艺术界放出万丈光芒的,至此为止还没有第二个例子。他的创作数量的巨大,品种的繁多,质地的卓越,是独一无二的。巴哈、韩德尔、海顿,都是多产的音乐家;但韩德尔与海顿都活到七十以上的高龄,巴哈也有 65 岁的寿命;莫扎特却在 35 年的生涯中完成了大小 622 件作品,还有 132 件未完成的遗作。没有一种体裁没有他登峰造极的作品,没有一种乐器没有他的经典文献:在 170 年后的今天,还像灿烂的明星一般照耀着 乐坛。在音 乐方

13、面这样 全能,乐剧与其他器乐的制作都有这样高的成就,毫无疑问是 绝无仅有的。莫扎特的音 乐灵感 简直是一个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水源,随时随地都有甘泉 飞涌, 飞涌的方式又那么自然,安详,轻快,妩媚。没有一个作曲家的音乐比莫扎特的更近于“天籁”了。融合拉丁精神与日耳曼精神,吸收最优秀的外国传统而加以丰富与提高,为民族艺术形式开创新路而树立几座光辉的纪念碑。在 这些方面,莫扎特又是独一无二的。文艺复兴以后的两个世纪中,欧洲除了格 鲁克为法国歌剧 辟出一个途径以外,只有意大利歌剧是正宗的歌剧。莫扎特却作了双重的 贡献:他既凭着客 观的精神、 细腻的写实手腕与刻画性格的高度技巧,创造了 费加罗的婚礼与

14、唐璜,使意大利歌剧达到空前绝后的高峰;又以后宫诱逃与魔笛两件杰作为德国歌剧奠定了基础, 预告了贝多芬的斐但丽奥、 韦柏的自由射手和瓦格纳的歌唱大师。交响乐在音乐艺术里是典型的日耳曼品种。 虽然一般人称海 顿为交响乐之父,但海 顿晚年的作品深受莫扎特的影响:而莫扎特的降 E 大调、 G 小调、 C 大调(丘比特)交响乐,至今还比海顿的那组伦敦交响乐更接近我们。而在交响 乐中,莫扎特也同样完满地熔拉丁精神(明朗、轻快、典雅)与日耳曼精神(复杂、谨严、深思、幻想)于一炉。正因为民族精神的觉醒和对于世界性艺术的领会,在莫扎特心中同 时并存,互相攻 错,互相丰富,他才成为音乐史上承前启后的巨匠。莫扎特之

15、所以成为独一无二的人物, 还由于这种清明高远 、乐天愉快的心情,是在残酷的命运不断摧残之下保留下来的。大家都熟知贝多芬的悲剧而寄以极大的同情;关心莫扎特的苦难的,便是音乐界中也为数不多。因为贝多芬的音乐几乎每 页都是与命运肉搏的历 史,他的英勇与 顽强对每个人都是直接的鼓励;莫扎特却是不声不响地忍受鞭挞,只凭着 坚定的信仰,像殉道的使徒一般唱着温馨甘美的乐句安慰自己,安慰 别人。 虽然他的书信中常有怨 叹,也不比普通人对生活的怨叹有什么更尖锐、更沉痛的口吻。可是他的一生,除了童年时期饱受宠爱,像个美丽的花炮以外,比贝多芬的只有更艰苦。从 25 到 31 岁,6 年中间他没有固定的收入。他热爱维也纳,维也纳只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