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 冯特与实验心理学的创立一、略传冯特(Wilhelm Wundt,1832--1920)是实验心理学的创建者,是结构主义心理学派的奠基人他生于德国曼汉市附近巴顿的一个牧师家庭,自幼就养成一种好学深思的习惯19 岁入杜平根大学,第二年秋转海德堡大学继续学习医学和哲学,毕业后留校教生理学1856 年春冯特到柏林大学跟当时被誉为“生理学之父”的约翰内斯·缪勒学习和研究生理学,同年返回海德堡大学,先后获取医学、哲学两个博士学位1857 年任该校生理学讲师1858 年后冯特任著名生理学教授赫尔姆霍茨的助手十余年,协助指导学生做肌肉收缩和神经冲动传导的实验此时,冯特开始研究生理心理学1862 年开设“自然科学的心理学”(后改为“生理心理学”)讲座到 1864年冯特升任副教授1874 年冯特到苏黎世大学担任哲学教授这时他的学术兴趣已由生理学转向心理学1875 年冯特到莱比锡大学任哲学教授,长达 40多年,致力于心理学方面的研究和著述工作,并于 1879年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正式的心理学实验室此后世界各国青年学生慕名前来学习的很多1881 年他创办心理学专门刊物《哲学研究》 ,发表莱比锡实验论文报告。
1903 年又改名为《心理学研究》 1889 年他被任命为莱比锡大学校长于 1920年去世,终年 88岁冯特是位学识渊博、著述甚丰的学者他的著作不仅数量多近 500种,且涉及面广,除心理学外,还发表大量有关生理学、物理学、哲学、逻辑学、语言学、伦理学、宗教学等方面的著作可以说,冯特兼生理学家、哲学家、心理学家于一身,但正如他的学生铁钦纳所说的:“冯特的全部思想集中于心理学”(Titchener,1929)他最大贡献也在于心理学冯特主要心理学著作有:1、 《对感官知觉理论的贡献》(以下简称《贡献》 ,1858--1862)在本书中,冯特第一次正式提出“实验心理学”一词;《贡献》这部书与费希纳的《心理物理学纲要》一起常被视为促进实验心理学诞生的著作2、 《关于人类和动物心灵的讲演录》 (1863)1899 年海克尔在其《宇宙之谜》中对此书做了很好的评论,他说:当代德国最重要的心理学家之一就是莱比锡的威廉·冯特,他具有其他哲学家无可比拟的优点:精通动物学、解剖学和生理学方面的知识冯特作为赫尔姆霍茨的助手和学生,早期就惯于把物理、化学的基本定律应用到生理学的整个领域,也应用到约翰内斯·缪勒所下定义的心理学,即生理学的一部分。
从这些观点出发,冯特在 1863年发表了颇有价值的《关于人类和动物心灵的讲演录》 此书包括许多实验心理学家多年来注意的问题,其修改本在将近 30年以后译成英文,而且一直到 1920年冯特去世后还在重印发行舒尔茨认为这也是本书重要性的一个标志3、 《生理心理学原理》(以下简称《原理》 ,1873~1874)此书前后共修订重版六次,它比上述两部心理学著作内容更为丰富、更为精深因为这部著作是冯特早期十多年在海德堡大学从事生理心理学教学和研究工作的总结,也是冯特实验心理学思想成熟的表现所以,波林认为:“是近代心理学史上一部很重要的书” ,是冯特“由生理学家进为心理学家的标记” ,也是心理学成为“新的独立科学的创始”(高觉敷译,1981)可以说,这部著作把心理学牢固地确立为有自己的实验课题与实验方法的实验科学 《原理》被以后心理学界推崇为科学心理学史上最伟大的著作,看作是科学心理学的独立宣言4、 《心理学大纲》(1896)本书虽然是一部通俗的心理学读物,但却提出了“感情三度说”(或三向度感觉论),引起了大量的实验研究至 1911年此书已修订十次重印五次5、 《语言史与语言心理学》(1901)本书既是冯特早年语言学研究成果的总结,又是他提出的心理语言学理论的概括。
冯特关于语言过程或言语机制的理论与现代心理语言学家有不少京人的相似6、 《心理学引论》(1911)此书篇幅不多,但是重印三次,并已被泽为英文7、 《民族心理学》(共十卷,1900~1920)本书是冯特用历史法研究人类高级心理过程的社会心理学专著冯特在生命的最后 20年主要精力用来撰写这部巨著,他名义上称之为民族心理学,而实际上则是一部关于语言、艺术、神话、宗教、风俗、法律、道德等多卷本的社会心理学,内涵丰富,意义重大舒尔茨指出:该书的意义“远比冯特民族心理学中所写的内容重要,因为它把新心理科学分成了实验的和社会的两部分”(杨立能等译,1981)二、冯特心理学的理论体系和主要内容因冯特用实验法创建与哲学心理学相对立的科学心理学,着重研究意识经验的内容、结构、要素及其组合规律,所以我们常常在不同情况下称冯特心理学是新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内容心理学、构造心理学、元素心理学冯特心理学体系是个体心理学(individual psychology)和民族心理学(folk psychology)的统一体就是说,冯特心理学体系的结构包括两个方面:(1)以个人意识过程为对象的个体心理学,即实验心理学;(2)以人类共同生活为基础的高级精神过程为对象的民族心理学,即社会心理学。
冯特的一生,用了大约 40年的时间,沿循自然科学的传统,运用实验内省法(method of experimental introspection),致力于个体心理学的构建,同时也为沿循人文科学的传统,开展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做了一些必要的准备冯特将近 70岁的时候,花了约 20年的时间,采用分析和研究语言、艺术、神话、宗教、社会风俗、法律和伦理等社会历史产物的方法,专门研究民族心理学一直到冯特 88岁去世那一年才完成了他的《民族心理学》十卷的著作计划虽然冯特本人认为他的以人文科学定向的民族心理学是和他的个体心理学同等重要的一个研究领域,但是实际上,就冯特的心理学体系及其对以后心理学史发展的影响而言,更重要的是他的以自然科学定向的个体心理学体系二)冯特心理学的主要内容1、心理学的对象冯特认为,心理学是一门研究直接经验的科学在他看来,心理学和自然科学都是以经验为研究对象不过,它们是从不同的观点去研究同一经验他说:一埏石头,一棵植物,一种声音,一束光线,在作为自然现象处理时是矿物学、植物学、物理学等的对象,然而就同时是观念而论,它们是心理学的对象Wundt,1907)冯特队为,经验包括经验的主体(或自身)和经验的客体(或对象)两个因素。
从经验的主体来看,感觉、感情、意志等心理过程是主体直接经验到的,是直接经验(immediate experience),这是心理学的对象:从经验的客体来看,人对于外部世界的经验是通过间接推论而认知的,是间接经验(mediate experience),它是自然科学的对象因此,冯特把心理学称之为“直接经验之学” 冯特把心理学界定为研究直接经验的科学,这一论断既是对旧的哲学心理学历来把灵魂作为自己研究对象的一种否定,又是使心理学从哲学中独立出来具有自己特殊研究对象的一种规定无疑,从历史发展盼观点来看是一个进步2、心身关系的理论冯特在心身关系上主张心身平行论(paraldism)他认为心理过程和大脑的生理过程是两个独立的系列,二者有一致的协调,但不存在因果关系冯特把心理过程和生理过程视为相互平行、独立存在的心身平行论,由于否认心理的客观来源和生理基础,把心理和身体看成是同一精神实体的两个方面,因而是一种很明显的唯心主义二元论这一点,冯特和费希纳是颇为相似费希纳认为心和物是同一世界不可分的不同方面但心是主要的一面,物是从外面看到的心而已冯特的心身平行论虽然在理论上是错误的,但在当时科学心理学尚未产生的情况下它还是起了某种积极作用的。
因为冯特的心身平行论在一定意义上把心理过程和生理过程区分开来,防止了对两者的混同,这样就促进了用实验和观察的方法对心理现象自身规律的研究,为心理学的独立提供了有利的条件2、心理学的方法冯特从其心理学的理论体系和研究对象出发,确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有两种:(1)实验内省法:由于冯特将个体心理学的对象规定为研究人的直接经验,而直接经验又存在于经验者的主观之中,因而他认为内省法是心理学特有的研究方法所谓内省法(或自我观察法)(introspection),就是通过个体对自己内心活动进行观察、体验和陈述来研究其心理活动的方法内省法在冯特心理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这使不少人把冯特心理学称之为内省心理学内省法本来是哲学心理学所采用的一种最古老的方法,冯特认为传统的内省法不科学,它所得来的材料不可靠在他看来,内省法只有与实验法结合起来,成为实验的自我观察,才是科学的、可靠的所谓实验的自我观察被认为是科学的内省形式在这种内省形式里,被试被置于标准的、可以重复的情境之中,并要求用简单的、确定的回答来作出反应在实验的内省中,实验被试并不反映他们的全部心理,而是对刺激作出简单的反应实验的自我观察法也有局限性一是冯特偏重个人经验的这种实验内省往往局限于个人意识,主观性大,难于得到互相印证的结果,因而引起内省派内部不断的争论。
二是冯特把实验内省限制在简单心理现象的研究,如感觉、知觉、注意、反应时间和联想等,而反对把它用于复杂的心理过程如记忆、思维等课题三是冯特的实验内省只要求被试者分析和描述心理元素的强度、性质之类,而抛开所观察心理的客观刺激和实际意义,因而这种内省令人感到是枯燥、不习惯和难以做到,必须经过专门的训练2)民族心理学的方法:民族心理学的方法是冯特通过人类历史文化资料来研究社会心理学的一种特殊方法冯特认为,实验的个体心理学不能成为一门完整的心理学活生生的个体心理是人种长期发展的产物对于这一过程,每个个体都是一无所知的因此,为了了解心理的发展,我们必须求助于历史对动物和儿童的研究,受制于他们(它们)无法内省的限制历史拓展了个体意识的范围尤其是,现存的人类文化范围体现了人类从原始部落发展到文明民族的过程中文化和心理进化的不同阶段民族心理学就是研究集体生活的产生,特别是语言、神话与风俗这些产物提供了高级心理操作的线索冯特说过,实验心理学只涉及心灵的“外层” ,民族心理学才达到心灵的深层根据德国人的观点,每个个体都来自他或她的民族文化,与他或她的民族文化有着有机的联系而且,各种文化具有复杂的历史,它们决定了文化的形式与内容。
因此,当时的人们相信,可以把历史研究作为一种方法,用以达到对人类心理的直觉理解冯特对神话和风俗的见解在他那个时代是典型的他认为历史走过了一系列阶段,从原始部落到英雄时代,然后产生了国家,最后形成了一个以人类整体概念为基础的世界,由此达到顶峰然而,冯特所作的实质性贡献在于语言研究(冯特早年几乎专注于语言研究,而不是心理学研究),并且阐释了一种心理语言学的理论该理论所导出的结论,如今被人们重新发现甚具价值在冯特看来,语言是“民族心理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因为它像神话和风俗一样,也是集体生活的产物冯特把语言分为两个方面:外部现象(outer phenomena)和内部现象(inner phenomena)前者由实际发出的音或感知到的音构成;后者是构成外部字串基础的认知过程的想法,出现得更早些把语言分为内外现象最容易理解语言人们可以把语言描述成一个有组织的有联系的说或听的声音系统;这一系统构成语言的外部形式然而,这一外部形式只是深层认知过程的外现表达深层认知过程组织说话者的思想,为发音做好准备,使听者能从他或她的听闻中提取含义这些认知过程构成言语的内部心理形式我们在这里所说的仅仅涉及冯特关于语言探讨的一小部分。
他还写过有关手势语、语言起源于不随意的有含义的声音、原始语言(更多地基于联想而不是基于统觉)、音韵学以及意义转换等方面的文章冯特无愧于心理学和心理语言学创始人的称号4.心理学的任务冯特认为,心理学的任务就是研究心理复合体的元素及其构造的方式和规律为了完成这一任务,必须解决三个课题:一是心理有哪些元素?二是心理复合体的结构如何?三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