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公害葡萄管理技术措施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3039848 上传时间:2017-11-2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0.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无公害葡萄管理技术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无公害葡萄管理技术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无公害葡萄管理技术措施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无公害葡萄管理技术措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公害葡萄管理技术措施(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无公害葡萄管理技术措施方川西 1 邱金泽 1 徐建民 2 王吉奎 2 胡文利 2 秦绪顺 2(1 山东省寿光市农业局 262700; 2 山东省五莲县林业局 262300)摘要:从五莲县的自然条件出发,我们从 2005 年制定了无公害葡萄的土壤管理、果园施肥、整形修剪、花果管理及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技术措施,取得了较显著的经济效益。关键词:葡萄;无公害生产;管理技术五莲县是山东省果品生产已达 205 公顷左右, ,年产量 800 万千克左右。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无公害果品倍受崇尚和青睐。为了满足市场和人们生活的需求。应北京、上海、广州、南京、天津及深圳等地客商的要求,根据葡萄品种的特性,结

2、合本地区的自然条件,本地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侯区。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 13.1,1 月份平均气温-2.4,年平均降水量 916 毫米,年平均日照时数 2538 小时。无霜期 213 天。从 2005年开始对葡萄进行无公害管理技术,产品销往国内 10 多个地区。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1 土肥水管理1.1 土壤管理土壤管理要掌握三点:(1)清耕。在葡萄行间和株间进行多次中耕除草,经常保持土壤疏松和无杂草状态,园内清洁,病虫害少。 (2)间作。建园初期,行间可种植花生、豆类等矮秆固氮作物,禁止种植高秆作物和秋菜。 (3)深翻耕。一般在新梢停止生长、果实采收后,结合秋季施肥进行深耕,深度 30 厘

3、米左右;深耕施肥后及时灌水。春季深耕较秋季深耕深度浅,深度 20 厘米左右,春耕在土壤化冻后及时进行。1.2 果园施肥灌水在葡萄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果园施肥有不同的特点。 (1)基肥:施基肥在秋季葡萄采收后进行。其方法有条沟,轮状沟和放射状沟施;开沟深度、宽度及与根干的距离,可根据根系分布的深浅和远近加以伸缩,以不伤根或少量伤根为原则,施肥后灌足水。 (2)追肥:每年一般进行 2-4 次。追肥种类以氮肥为主;萌芽后开花前,追肥以氮、磷为主。并配以适量钾肥,切忌只追氮肥;浆果生长期,此期间地下部根系、地上部枝叶和果实都在迅速生长,花芽也开始分化。需要大量营养物质,肥料种类应以磷、钾肥为主,配以氮

4、肥、人粪尿、腐熟饼肥均可;浆果着色饼,此期浆果进入始熟期,追肥的种类以磷钾肥为主,配以少量氮肥。土壤追肥一般在根系密布层上方(距植株 40-50 厘米)挖深 10 厘米左右的环状浅沟或穴,每次施肥后均进行灌水(雨后除外) 。 (3)根外追肥:根外追肥可根据葡萄生长发育和缺素情况进行。花前喷施 0.3%硼砂和 0.3%尿素混合液可提高坐果率;生长期喷施0.1%硫酸锌+0.3%磷酸二氢钾+氨基酸微肥 400 倍液;对增加果重提高产量效果显著;采收前 1 个月喷施 0.3%磷酸二氢钾+活性钙,可提高果实品质,并延长贮藏期。2 整形修剪2.1 冬季修剪2.1.1 结果母枝的保留。冬剪时选留的结果母枝要

5、求空间布局合理,生长健壮。芽体饱满,无病虫害的枝蔓。其保留数量和剪留长度依据各不同品种而定。一般生长势强的品种每平方米架面留 6-8 个结果母枝,以中梢修剪(剪留 4-7 节)和长梢修剪(剪留 8 节以上)为主;生长势弱的品种每平方米架面留 8-10 个结果母枝,以中梢修剪和短梢修剪(剪留 2-3节)为主。2.1.2 结果母枝的更新。由于顶端优势的作用,结果部位会逐渐外移,为使结果枝位置相对固定,并在架面上均匀分布,必须做好结果母枝的更新工作。双枝更析:选两个相近的枝蔓作为一组,对梢靠近前端、生长健壮的枝蔓按中、长梢修剪,作为结果母枝;另一个枝蔓留 2-3 节按短梢修剪作为预备枝。第 2 年冬

6、剪时去掉原来的结果母枝,预备枝留下两条枝蔓,继续进行一长一短修剪,这样年年循环往复。单枝更新:冬剪时对结果母枝采用中、长梢修剪,不留预备枝。到年发出几条结果枝。冬剪时再选基部发育好的当年结果枝作为下一年的结果母枝,其余的全部疏掉。2.1.3 老蔓的更新 对前端已经表现出衰老的多年生枝蔓,及时在生长健壮的枝蔓处回缩;对架面或主蔓中下部的部分多余枝蔓,留 1-2 个芽剪截作为预备枝,培养成新的骨干枝或结果母枝,然后将衰老的多年生枝蔓从基部疏除。2.2 夏季修剪夏季修剪其主要方法有:(1)抹芽定梢。每 1 个结果母蔓控制在 5-7 个萌芽来抽生枝蔓即可。而副芽是在受损失或主芽萌发的结果枝蔓不足的情况

7、下,适当保留几个作为抽生结果枝蔓外,其余的应当抹掉。 (2)摘心定梢。在开花前 10-15 天,对结果蔓摘心,即选准新蔓上最末花序之后 4-6 片叶摘心。另外,还要对营养蔓摘心。 (30 副梢摘心。副梢发育较晚,结果能力弱,消耗养分多。 (4)掐卷须和绑蔓。卷须既消耗植株体内的养分,又常缠绕枝蔓及果穗,妨碍植株生长发育,因此,应在幼嫩时留 10 米掐去。绑蔓的目的是使各种枝蔓的 空间分布均匀,通风通气透光,防止枝蔓任意摆动。3 花果管理根据品种特点,在果实成熟期,通过整形修剪、疏花疏果等措施来调节产量,每 667 平方主一般控制在 2000-2500 千克之间。同时要进行果实套袋。套袋掌握好以

8、下 3 点:(1)纸袋选择。葡萄套袋的纸袋选择应根据园内树的长势状况、生产目标、经济能力来合理选择。(2)套袋时间。葡萄一般在生理落果(坐果 15-20 天)后进行套袋,即果粒长到豆粒大小时经疏粒、整穗后立即套袋。套袋时间应在晴天上午 9:00-11:00 和下午 14:00-18:00为宜。 (3)套袋方法。套袋前将整捆果袋放于潮湿处,使之返潮、柔韧;选定幼穗后,小心地除去附着在幼穗上的杂物,左手托住纸袋,右手撑开袋口,或用嘴吹开袋口,令袋体膨起。使袋底两角的通气放水孔张开。手执袋口下 2-3 厘米处,袋口向上或向下,套入果穗,套上果穗后使果柄置于袋的开口基部(勿将叶片和枝蔓装入袋子内) ,

9、然后从袋口两侧依次接“折扇”方式折叠袋口于切口处,将捆丝扎紧袋口于折叠处, 于线口上方从连接点处撕开将捆扎丝返转 90,沿袋口旋转 1 周扎紧袋口,使幼穗处于袋体中央,在袋内悬空,以防止袋体磨擦果面,不要将捆扎丝缠在果柄上。套袋时用力方向要始终向上,以免拉掉幼穗。用力宜轻。尽量不碰触幼穗,袋口也要扎紧,以免害虫爬入袋内为害果穗和防止纸袋被风吹落。4 综合防治病虫害以农业防治和物理防治为基础,逐步实行生物防治,按照病虫害的发生规律,科学使用化学防治技术,可有效控制病虫危害。萌芽前:一般用药 1 次。主要防治枝干上的各种越冬病菌和害虫,其措施为:剪除病虫害枝蔓,刮除老皮、病皮,集中烧毁;花芽膨大时

10、喷波美 5 度石硫合剂。新梢展叶后至开花前:一般用药 1 次,主要防治黑痘病、黄叶病(缺铁)等,红提等易感染黑痘病的品种,此时应喷 1 次 78%科博可湿性粉剂 600 倍液或 60%独特可湿性粉剂 1200倍液;叶面喷洒硫酸亚铁 200 倍液,隔 10 天再喷 1 次(无黄叶病时可不喷) 。盛花末期至落花后:一般用药 2 次,主要防治穗腐病、黑痘病、炭疽病和毛毡病、绿盲蝽等。喷施 80%喷克可湿性粉剂 600 倍液,隔 10 天再喷 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 200 倍液或 68%菌锈敌可湿性分剂 1000 倍液;新梢长到 15 厘米以上时,可喷施 20%螨死净 2000 倍液或 15%扫螨净

11、乳油 1500 倍液。果粒膨大初期:一般用药 2 次,主要防治霜霉病、黑痘病、炭疽病、褐斑病、白粉病及叶蝉、红蜘蛛等。麦收前喷施 1 次石灰半量式 200 倍液波尔多液。套袋前喷施 1 次 60%独特加活性钙可湿性粉剂 1200 倍液或 80%大生 M-45 800 倍液。隔 15 天后再喷 1 次 78%科博600 倍液。白粉病较重园片加喷 1 次 20%三唑酮乳油 1500 倍液或 80%特菌唑可湿性粉剂1500 倍液。红蜘蛛发生期喷施 15%哒螨灵乳油 2500 倍液或 10%歼灭乳油 2500 倍液防治食叶害虫。果粒膨大中后期:6 月下旬至 7 月上旬用药 2 次,防治霜霉病、黑痘病、

12、炭疽病、褐斑病、白粉病和红蜘蛛及叶蝉等。喷施 78%科博 600 倍液,隔 10 天再喷 1 次 80%喷克 600 倍液。发生霜霉病和黑痘病的园片可喷施 60%独特加活性钙 1200 倍液+等量溶液的 200 倍石灰半量式波尔多液的混合液,防效特别显著。螨类、虫害严重时,可喷施杀虫杀螨药剂进行防治。白粉病发生时可喷施 68%菌锈敌 1200 倍液或粉锈宁 1000 倍液或甲基托布津 600 倍液来防治。果粒着色期:7 月中旬至采收前 20 天是防治病虫害的关键时期,主要防治白腐病、炭疽病、霜霉病及螨类、叶蝉等。喷施 68%独特加活性钙 1200 倍液,隔 7-10 天再喷施 78%科博 60

13、0倍液,隔 7-10 天再喷 80%大生 M-45 800 倍液。上述 3 种药剂交替使用,既可防治 4 种主要病害,又可促进果粒着色,提高品质。休眠期:秋末冬初清除果园内病虫枝、枯枝、落叶、病虫果及果园周围的杂草,刮除老皮、病皮,并集中烧毁,以减少越冬病虫源。5 效益分析与推广4 年示范推广表明,葡萄采用无公害管理技术,每 667 平方米产量与常规管理的差异不显著,但售价每千克却高 3 元/千克(常规园 4 元 /千克) ,目前全县已推广面积 200 公顷,平均每公顷可增收 11 万元,平均每年可增加收入 2000 多万元。并在周边县市区推面积达300 多公顷。作者联系电话:0633-521398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