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心理健康和心理咨询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303387 上传时间:2017-07-22 格式:DOC 页数:273 大小:4.2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心理健康和心理咨询_第1页
第1页 / 共273页
幼儿心理健康和心理咨询_第2页
第2页 / 共273页
幼儿心理健康和心理咨询_第3页
第3页 / 共273页
幼儿心理健康和心理咨询_第4页
第4页 / 共273页
幼儿心理健康和心理咨询_第5页
第5页 / 共2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幼儿心理健康和心理咨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心理健康和心理咨询(27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章的学习目标为:1.掌握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和现状 2.幼儿心理健康的标准 3.幼儿心理咨询的原则 关键词: 幼儿 心理健康 心理咨询 本章内容包括以下四节: 1.概述 2.第一节是“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3.第二节是“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4.第三节是“幼儿心理健康的标准”; 5.第四节是“幼儿心理咨询的原则”。 第一章 绪论概述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21 世纪人类社会的高速发展对个体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社会的人不仅要有良好的智能素质,还要有健康的心理和人格素质。与此相适应的是,近些年来,心理健康运动已在全球悄然兴起。以美国为例,自心理健康运动的兴

2、起到蓬勃发展的今天,已经有 1000万至 1500万人参加了这场运动,各种心理健康活动团体达到 75万个。人们越来越认识到那种沿袭已久的所谓身体机能正常-没有缺陷和疾病就是健康-的观念已经发生了变化。1948 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成立时在宪章中把健康定义为:“健康乃是一种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都臻完满(well-being)的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状态。” 1978 年,国际初级卫生保健大会发表的阿拉木图宣言中提出:健康是基本人权,达到尽可能的健康水平,是世界范围内的一项最重要的社会性目标。这些定义从较高的层次引导人们去重新认识和研究健康,使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3

3、-6、7 岁的幼儿期是个体社会化的初始阶段,是心理成长发展和 人格形成的关键期,这个阶段的幼儿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可塑性。研究表明,这一时期的发展,对幼儿今后很长一段时期乃至一生的发展都至关重要。因而,本阶段发展过程中的任何滞后与偏差,给今后的发展和教育所带来的消极影响都是难以估量的。一个健康的幼儿,不仅指身体健康,还应该包括心理健康。为了保护儿童的心理健康,国际教科文组织和国际心理学会颁发了儿童权利公约、儿童心理权益宣言等文件,把维护儿童的心理健康放到了极其重要的地位。但是,近几年急剧升温的早期教育热潮,人们只片面重视幼儿的营养保健、智力开发等,而忽视了早期教育中一个更重要的组成部分:心理健

4、康教育。即具体体现为幼儿出现了各类行为问题、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以及缺乏相应的心理咨询。这就可能导致幼儿的心理发展不健全,从而影响到其今后一生的发展。因此,我们应该充分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和心理咨询,使每一个幼儿都成为健康、聪明、活泼、自信的儿童,为今后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成为社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1.1.1 心理健康的来源心理健康,又称心理卫生,是指运用心理学的原则和方法,通过教育性的措施,保持并促进个人心理健康,提高个体社会适应能力,及改善个人与社会环境间的关系,减少造成心理疾病原因的一门科学。心理健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心理

5、健康目的在于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广义的心理健康则是指要进一步促进人的心理健康,发挥人更大的心理效能。 (请将鼠标放在图片上) 我国古代就有关于心理健康论述的记载。那时所谓的“精神摄生”,就是指心理健康,即通过摄生养性,达到心身健康和延年益寿的目的。在国外,心理健康的思想源于古希腊时代。1792 年,法国人皮内尔(Pinel)提出废除对精神病人的约束被看作是提倡心理健康的历史起点。近代心理健康发源于 20世纪初,是由美国人比尔斯(G.W.Beers)所倡导的。比尔斯的兄长患有精神病,比尔斯因惧怕该病有遗传性而焦虑不安,最终导致心理失常而跳楼自杀,经人救起被送往精神病医院治疗。在年的住院期间,他经

6、历了当时精神病院中种种非人的待遇,目睹了病友们遭受的不可言状的痛苦,立志将自己的余生贡献给精神病人,并终生从事预防精神病工作。病愈后,1908年,他将自己在病中的所见所闻写成了一本自传著作:一颗发现自身的心灵(A Mind That Found Itself),标志着近代心理健康运动的开始。同年,比尔斯在美国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卫生组织-康涅狄格州心理卫生协会。1909年,他在纽约创办了心理卫生杂志,宣传普及卫生知识。1930 年,比尔斯等心理卫生的推行者在美国华盛顿召开了第一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中国也派出了代表参加。本次大会产生了一个永久性的国际心理卫生委员会,其宗旨是:完全从事慈善的、科

7、学的、文艺的和教育的活动,尤其是世界各国人民心理健康的保持和增进,心理疾病、心理缺陷的研究、治疗和防止,以及全体人类幸福的增进。1959-1960 年,世界心理卫生联合会与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共同举办“国际心理健康年”,呼吁全世界人民重视心理健康和心理保健。 在国际心理健康运动的影响下,我国的心理健康运动也得到了积极的发展。从 30年代起,我国的一些心理学家就开始了从事心理卫生的研究,并出版了一些心理卫生著作。1935 年,丁瓒、萧孝嵘等人在南京发起了成立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的活动,开展了一些精神健康咨询和儿童心理指导方面的工作。1936年,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正式成立,并于 1985

8、年重新组建。1984 年,我国“儿童精神医学之父”陶国泰教授在南京创立了第一个儿童心理卫生研究中心并被命名为儿童心理卫生科研和培训合作中心,后来又被我国卫生部命名为中国儿童心理卫生指导中心。 由此可以看出,心理卫生本属于医学范畴,早先来自对精神病性质的研究和治疗,目的是改善精神病者的待遇,但这只是狭义的心理卫生。现在,人们已逐渐习惯从更广阔的、更积极的意义上去认识心理卫生,并有意识地使心理卫生和教育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从保育和教育的观点出发,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有益于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培养他们健全的个性,为其一生的心理健康奠定基础。这也是心理卫生的一个及其重要的方面。皮内尔

9、 1.1.2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1、探索周围世界的教育周围的世界是一个丰富多采的世界,声音、色彩以及事物相互关系的变化等,都能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幼儿在与周围的世界不断交互作用中逐步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对科学奥秘的惊奇,对大自然美的感受和欣赏,操作探索、满足感等等。这都有利于幼儿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2、爱心教育爱是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和必要环境因素。幼儿有着得到爱和爱别人的需要。实践证明,一个充分享受到成人正确而有理智的爱的幼儿,总是充满自信,心情愉快,积极向上;反之,被成人厌弃的幼儿,则常常自暴自弃,形成自卑或反社会心理。通过爱心教育,使幼儿得到爱的满足和学会从爱别人中获得快

10、乐,提高能力和自尊。 3、交往教育人是社会中的人,离不开社会。一个人如果离群寡居,或不善于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就会心理沉闷,抑郁寡欢,有碍心理健康。幼儿的交际关系很简单,大多数时候是同龄幼儿间的交往。通过与同龄幼儿的交往,幼儿会在此过程中学会如何正确处理人际交往中的矛盾冲突,解除种种消极心理。形成与人分享、谦让、合作、助人的行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但是,幼儿的交往有不仅仅局限于同龄儿童的交往,除了父母和老师外,还要学会与陌生人、陌生环境交往。 4、艺术熏陶教育艺术熏陶教育主要是指通过音乐、美术、文学等艺术形式和手段对幼儿进行多方面的教育和培养,从而使幼儿的人格得到健全、和谐的发展。幼儿在艺术活

11、动中把握的不仅仅是外在的法则和内容,更是自己的内心世界。通过艺术活动,幼儿能开阔眼界、丰富想象力、提高审美能力,并逐渐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5、自立意识、自主性教育。自立意识和自立性就是指人们凡事力求自己思考、自己判断并力求自己寻求解决的行为方式。要培养幼儿在生活、学习中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不过分依赖别人的帮助。面对困难、挫折时,要积极去克服,独立解决问题。 补充说明: 什么是心理咨询 孩子有心理问题 当父母该怎么办心理健康要从小抓起第二节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1.2.1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幼儿教育应该是全方位的教育,必须贯穿于德、智、体、美各个方面,各个环节。随着我国幼教改革理论研究与

12、实践探索的深入发展,我国幼儿教育状况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其中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也随之得到了较快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因此对心理健康需求越来越明显,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受到重视的程度与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幅度成正比。中华民族作为一个古老的东方民族,自古就形成了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而“爱幼”也已经从比较单纯地从物质上满足下一代的需要发展到从心理健康上关注下一代的健康成长。这种传统的延续使得人们对幼儿心理健康的关注必然也以物质满足以外更多的形式反映出来。比如,从培养他们的艺术修养,道德情操、传统美德和勇敢

13、、正义、助人为乐等优良品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于是成了当前我国一项蓬勃发展的极具普及性的运动和极具生命力的宏伟事业。2、近年来,我国幼儿教育的科研学术水平得到了长足发展,从传统的幼儿教育工作者的培养主要由幼儿师范学校(中等专业学校承担)的培养层次现在已逐步提高到专科、乃至硕士、博士。 统计表明,1984 年以前,我国高校中开设心理学专业涉及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高校不到 10所。高校专业设置大调整之后,开设心理学专业的高校已达到(截止 2000年 6月 30日)已达到 43所。这充分证明了党和国家对心理学专业(包括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同时也使得我国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在 21世纪初实现一个巨大飞跃

14、,有了可靠的保证。3、随着我国对外交流活动的加强,国内外学者的交流互访活动越来频繁,尤其是中外学者合作进行的一些科研课题直接将国外的先进理论和实践经验引入到了国内。如 1999年 10月份在上海举办的“99 中日专家 21世纪儿童心理健康展望研讨会”是中日两国育儿研究会合作开展“教与爱,温暖心灵”活动的又一次学术交流活动。会议宗旨是:重视儿童、理解儿童、尊重儿童、发展儿童。中日两国 100多位专家参加了会议。与会代表就如何根据儿童心理特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儿童创新精神,提高儿童全面素质等方面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当代中外学术交流中比较活跃的学科得到了充分地发展,使得我国与国

15、外在幼儿心理健康发展上的差距日益缩小。 4、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迅猛发展使得某些学科的科研水平有可能在全世界实现同步发展,尤其是某些新兴学科,国内外的研究水平几乎是处于同一层次,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虽然在我国起步较晚,但国外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实现快速发展也仅仅是几十年的事。因此,随着高校教学设置的日益完善和家庭电脑与世界互联网的普及,我们就有可能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实现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质的飞跃。 1.2.2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虽然我国的幼儿教育状况有了明显的好转,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国目前的幼儿教育体系仍不够完善,其最大的局限性在于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环节还很薄弱,并明显地存在下列一

16、些问题: (请将鼠标放在图片上) 1、 重视不够、观念落后 尽管国家和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文件、纲要,对儿童教育、心理健康等方面作了明确的规划,比如1996年 3月 9日原国家教委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第 12条就明确提出“幼儿园必须切实做好幼儿生理和幼儿心理卫生保健工作”。这使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但是在具体的实践中人们的认识还存在着较大的误差:即主观上有高度重视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但在客观上只是物质条件和生理健康需要的满足。这主要是由于人们对幼儿心理健康知识的匮乏,特别是幼儿教育工作者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观念还很落后。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以分析和认识:(1)传统的幼儿教育工作者对幼儿心理健康的认识仍停留在生物-医学模式水平上,还没有实现向生物-心理-社会-教育协调整合模式的转变;(2)相当多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被简单地用德育工作来代替了,他们常常把幼儿的心理问题片面归为思想品德问题;(3)部分幼儿教育工作者将幼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