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儿童阅读的研究与实践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3033215 上传时间:2017-11-2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6.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推进儿童阅读的研究与实践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推进儿童阅读的研究与实践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推进儿童阅读的研究与实践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推进儿童阅读的研究与实践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推进儿童阅读的研究与实践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推进儿童阅读的研究与实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推进儿童阅读的研究与实践(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成于思,思源于疑关于质疑在阅读中作用的实践王帅英河北省 承德市双滦区 大庙岔沟门小学邮政编码:067003联系电话:15133810115电子邮箱:教龄:7 年学成于思,思源于疑关于质疑在阅读中作用的实践河北省 承德市 双滦区大庙 岔沟门小学 067003王帅英内容提要:思维训练是语文阅读教学的重头戏,所以善教者,应通过思维训练培养学生乐思与善思。而思维习惯重在质疑,疑不是无端而发,它是在经历思考却不能理解的情况下提出来的。在阅读教学中,之一的方法有多种,我在实践中一一对其进行了体验、归纳与总结。关键词:思维、阅读、质疑、题目质疑、初读质疑、熟读质疑在小学语文新课标中对于语文阅读教学这样阐述

2、: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既然是对话,就要有所思,有所想。而学生正是这一系列活动的中心与主体,显而易见,学生的思维活动是不可或缺的。一、阅读教学的重要性。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不应完全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代替个人阅读,或远离文本过度发挥。 在语文教学中,只有切实认真抓好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才可能推动学生听、说

3、、写能力的全面提高,因为它是理解文章中心意思和写作特色的基本途径。阅读能力提高了,就能理解作者在文章中如何运用语言表达思想内容,从而摄取文章的语言精华和表达技巧来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这便是阅读提高了写作。在写作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去观察,去表达,使在阅读中得到的知识更具体,更实在,比在阅读中得到的知识提高了一步,再去阅读又有了新的提高,这样,写作又促进了阅读。这也是我们教学中的传统经验。语文教学不但是为了读,而且是为了应用,但读是基础。由此可见阅读是语文课程中极为重要的学习内容,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因此要以学生自读为主,把读书思考的权利还给学生,使学生由被动听讲转变为主

4、动阅读,增加学生自我阅读的实践,要求学生对一篇课文通过认真阅读,能有自己的独立见解,哪怕是不够正确的认识,通过课堂讲解,以达到共识。当然,对于某些问题也允许学生有不同的见解,只要言之有理即可,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在教学中要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此建立在教师点拨下以学生自读为主的“自读”机制。只有自学,学生才能形成语文能力。阅读不仅是学生获取语文知识的主要手段之一,还是在学习语文过程中培养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形式。 新课标又明确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 ”这句话充分表明了阅读在语文学习中所占有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而对年龄

5、小、心智发展尚未成熟的小学生来说,他们正处于人生的起步时期,倘若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这就意味着学生从人生一起步就能与最精粹的文本对话,能与最杰出的人物、最高尚的灵魂对话。阅读的力量是巨大的,它能拓宽知识面,开拓眼见;它能提高品德修养和思想情趣,发展他们健康的个性;还能促进孩子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阅读所可以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文知识、形成良好的语感,使学生学会理解、鉴赏文学作品,从中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进而丰富其情感体验,以此达到语文教学的真正目的,正所谓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二、学成于思,思源于疑。思维训练是语文阅读教学的重头戏,所以善教者,

6、应通过思维训练培养学生善思。乐思,方能变“要我思”为“我要思” ;善思,即为思之快、思之活、思之深、思之新。在各种学习习惯中,思维习惯是核心环节。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合理的、科学的思维习惯,对于他们来说,将是终身受用不尽的财富。而培养思维习惯重在质疑,疑不是无端而发,它是在经历思考却不能理解的情况下提出来的。它是智慧的火花,进益的起点。三、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实践。“懂得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受到这句话的启发我开始了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在质疑能力的培养过程中,教师一定要耐心,遵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发展过程。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原则,我的实践进程才会比较顺利。(一) 、准

7、备工作要充分。1、教师要通览教材,对教材每篇课文了如指掌。语文教材每个单元都有不同的文化主题,有不同的侧重点。那么相应的也会有不同的表达风格,不同的思想感情,不同的内涵。教师应该自信的研读教材,对每篇课文进行详细的分析,找出真正值得质疑和应该质疑的地方,事先做好准备。2、了解学生的现有质疑能力。在培养学生质疑能力之前,先要了解学生现有的质疑能力。如:学生的质疑兴趣与意识,质疑的深度,质疑的视角。在我的调查过程中,我发现基于孩子的好奇心比较强的原因,大部分孩子有质疑的兴趣,但是没有质疑的意识。天真可爱的孩子们,他们总是会有成人所不能及的独特视角,有时候他们提的问题会让我意想不到,有实体的问题让我

8、感觉简单的无法解释,这就是孩子,真是的孩子的心理。所以我们在培养孩子质疑能力的时候一定要对孩子的现有能力和心理特点做个详细的了解,才会让我们的工作事半功倍。(二)针对小学生着重培养的质疑方法。1、从题目质疑。我们都知道题目是文章的文眼,有时甚至是脉络的主线,抓住它就能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于是对题目质疑成了老师最喜欢的一个环节。比如春的消息这一课,学生很容易就会问“什么是春天的消息?” “春天怎么会发消息?”等等。2、初读课文质疑。在预习或初读课文时,学生会提出许多问题,如对课文的故事情节、时代背景及字、词、句等表层的质疑。因为是初读,所以这些问题一般还较为肤浅,通过仔细读文或运用工具书就

9、能解决。比如第一朵杏花这一课,有的学生会问:“为什么课文的题目叫做第一朵杏花?”而女孩乌塔这一课就有同学问:“乌塔为什么一个人游历欧洲?”3、熟读课文质疑。熟读课文之后学生已经对课文有了一个整体的把握,对一些表层的问题都已经明了。此时,就可以对文中的片段或者自己感兴趣的部分进行质疑。在女孩乌塔一课中学生们就对女孩乌塔说的话很感兴趣“爱他们,为什么就不让他们单独出门?”即便是接下来的一个自然段作者有了解释,但是学生们依然还会问:“为什么中国的父母会这样的教育孩子呢?”诸如此类的问题是在课堂上值得拓展的问题。(三) 、问题及解决办法。1、走“千篇一律”的秀。我遗憾地看到,有时候大多数学生的质疑都是

10、“千篇一律”的,比如看到白鹭这个题目,学生就会质疑“白鹭是什么样子的?” “为什么要写白鹭?”看到安塞腰鼓就会质疑“什么是安塞腰鼓?” “为什么要写安塞腰鼓?”等等,这些问题都是装在一个套子里的,事实上学生在提问的同时根本没有思维的含量蕴含其中,试问,这样的问题有什么意思呢?还有学生看到最后的葬礼就会提问“为谁举行的葬礼?”看到三顾茅庐就会提问“为什么要三顾茅庐?” ,其实这些问题只要读过一遍课文都是能够找到答案的,像这样的问题又有什么价值呢?这些问题对于自主学习的课堂来说无非就是走了一个“自主提问”的秀而已。为什么会有这样千篇一律的质疑出现呢?追本溯源,就是在于老师的引导上,我们不难发现这样

11、质疑的学生都是因为老师问了同样的一个问题:读了这个题目你有什么想问的?所以。在教师备课时一定要仔细斟酌,看怎样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认真思索后再质疑。2、问题多而杂。有些时候,针对某些课文学生提出的问题比较散乱,有些问题没有价值、没有意义,有些问题也不是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就能解决的。这时,教师的梳理工作就显得特别的重要,教师要将学生所提出的问题以肯定的态度进行分类、梳理,从而让学生发现学习的重点、难点,进而带着问题去学习课文,解决问题。同时学生的心里特别希望自己提出的问题能够得到大家的重视,并得以解决。因此,在这一教学环节中,教师尤其要注意激发的学生的质疑意识,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千万不要随便的否定学

12、生的质疑。如在教学大自然的语言一课时,我让学生在初读感知的基础上质疑。学生纷纷提问:“为什么加大自然的语言?大自然会说话吗吗?” “大自然的语言是什么?” “为什么大雁像省略号?” “春天怎么会在水面上写逗点?”学生们提出了许多与课文内容有关的有价值的问题,也有许多无价值的问题。课方始,趣亦生。这是教师不能对无意义、无价值的问题残忍的否定,打消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只有学生的学习动机被激发起来了,思维活跃起来,这样才能为新课的学习埋下好的伏笔。所以,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讨论来解决无价值的无意义的问题,这样既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也不影响课文的学习,而学生讨论之后再把有价值的问题板书在黑板上,进行整

13、合或选择其中一个辐射面较广的问题进行研究,这样的来培养学生质疑才有效率,也有兴趣。你就会有“师生立刻成为朋友,校园瞬间变为乐园。 ”的感受。四、 “读书无疑者,要教有疑者,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为长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无论是营造质疑的环境还是指导质疑的方法,其目的都是为了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地探究自己未知的知识,从而获得终生受益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学中教师要做好宏观调控工作,即要依据教学内容,善于拓宽质疑思路,多角度选准最佳切入点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在无疑处设疑,在无惑处生惑,主动积极地质疑问难,同时又要做好思维方向的引导和思考范围的控制,以保证质疑问难的高效优质。实践证明:只要教师引导学生质疑的方法得当,并能持之以恒,学生就能学会质疑问难的方法,从而为自主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插上腾飞的翅膀。注释:1、 爱因斯坦2、 陶行知师范第二变 边个小孩3、 朱熹参考文献:1、叶 澜:重建课堂教学过程观 , 教育研究2005 年第一期2、 教育导刊3、 教师教学用书 (小学语文)河北教育出版社4. 李纪镜:如何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语文学习2005 年第三期)5、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