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常规检查对于肾病诊断的意义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3016278 上传时间:2017-11-2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7.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尿常规检查对于肾病诊断的意义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尿常规检查对于肾病诊断的意义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尿常规检查对于肾病诊断的意义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尿常规检查对于肾病诊断的意义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尿常规检查对于肾病诊断的意义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尿常规检查对于肾病诊断的意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尿常规检查对于肾病诊断的意义(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尿常规检查对于肾病诊断的意义Cmiic4xt尿常规检查是早期发现肾病最方便、快捷的诊断方法。民众体检中心专家提醒“如果人们形成定期体检的好习惯,尤其是注重尿常规检查,早期发现肾病,及时及早治疗,可有效抑制尿毒症的发生率”,可见尿常规检查是肾病患者临床不可忽视的初步检查之一。“尿常规检查异常,出现蛋白尿+、+、+ ,怎么回事 ?怎么办?”,“ 尿常规检查为什么出现潜血+、+、+ ”这是很多患者经常问的问题。尿常规检查中,单独出现蛋白尿异常或潜血异常,对于肾病诊断的意义不大,排除导致蛋白尿、潜血出现的生理性原因或非肾病因素之外,基本上可确诊为肾病,如果尿常规基础上想进一步了解肾脏损伤程度,可进行肾

2、脏纤维化检查,肾脏 B 超检查,肾穿刺活检等,可精确判断肾脏病理损伤程度,对于确诊病情,确定治疗方案及预后有着重要的作用。提醒:如果尿常规检查中,蛋白尿与潜血同时出现,则高度提示肾脏受到损伤,需引起高度重视,积极到医院进一步检查,及早治疗,避免病情恶化。此外,尿常规检查包括尿液的颜色、透明度、酸碱度、比重、蛋白质、尿糖定性、潜血、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及管型等项目。一、尿常规检查之物理学检查项目颜色和透明度:正常人尿液是淡黄色、清晰透明的液体。当人们饮水较多时,排尿的次数和量会相应增加,此时尿液会呈很浅的黄色。当饮水较少或出汗很多时,排尿的次数和量也会相应减少,此时尿液会呈深黄色。临床意义:

3、如果你在小便时发现尿液出现明显异常的颜色,这可能表示泌尿系统有问题,可以参考下面的提示:、粉红色或红色尿:凡肉眼可见的淡粉红色云雾状、洗肉水样、混有血凝块状的尿液统称为肉眼血尿,即尿中含有大量的红细胞。如果尿液外观没有大的改变,只有在显微镜下才出现可见的血尿,称为镜下血尿。血尿多见于肾结核、肾肿瘤、肾结石、泌尿道结石、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膀胱炎等。女性患者在月经期留尿化验,易将阴道内经血混入尿液内,造成假性“血尿” ,故月经期间留尿化验是不可取的,此外服用酚酞、大黄等药物的碱性尿液呈红色。、其它异常颜色尿,都因具体病情而异。如果发现尿液颜色异常或尿液浑浊需要及时去医院做其它检验来进一步确

4、定病因。二、尿常规检查之干化学项目1 尿常规检查之比重(SG)是指在 4时尿液与同体积纯水重量之比。尿比重测定主要用于了解肾脏的浓缩和稀释功能,同时还可用于某些疾病的辅助诊断和病情监测。正常人尿比重可因饮食和饮水、出汗和排尿等情况的不同而有较大的波动。婴儿的尿比重多低于成人。尿比重测定有助于对糖尿病和尿崩症这两种多尿疾病的鉴别。尿崩症时,尿量极大,比重很低,几乎接近于 1;而糖尿病时,尿中含有大量葡萄糖,比重增高。 24 小时连续多次测定尿比重有助于了解肾的浓缩稀释功能。参考值:晨尿或能正常饮食条件下:1.015-1.025; 随机尿:1.003-1.035临床意义:高比重尿 可见于高热、脱水

5、、心功能不全或者周围循环衰竭等尿少时;也可见于尿中含葡萄糖和碘造影剂时。低比重尿 尿比重减低对临床诊断更有价值。经常排出比重低于 1.010(与肾小球滤液比重接近) 的尿称为等渗尿,主要见于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等导致远端肾单位浓缩功能严重障碍的疾病。3 尿常规检查之蛋白质(PRO)尿液蛋白为尿夜化学检查中最重要的项目之一。正常人的肾小球滤液中存在小分子量的蛋白质,在通过近曲小管时绝大部分又被重吸收,因此终尿中的蛋白质含量很少,仅为30-130mg/24h。随机一次尿中蛋白质为 0-80mg/L。尿蛋白定性试验呈阴性反应。当尿液中蛋白质超过正常范围时为蛋白尿。参考值:尿蛋白定性试验:阴性尿蛋

6、白定量试验:0.1g/L 或0.15g/24h临床意义:可按尿中蛋白量的多少分为轻、中、重三类:轻度蛋白尿:尿蛋白含量小于 0.5g/24h,可见于肾小管及肾小球病变的非活动期,肾盂肾炎、体位性蛋白尿等; 中度蛋白尿:尿蛋白含量为 0.5-4g/24h,除肾炎外,见于高血压肾动脉硬化,多发性骨髓瘤等;重度蛋白尿:尿蛋白大于 4g/24h,可见于急、慢性肾小球肾炎及红斑狼疮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等。以上分类是相对的,当病变同时累及肾小球及肾小管时,低分子量、高分子量蛋白质均增多,此时动态观察 24 小时尿蛋白量有助于病程观察及疗效判断。4、尿常规检查之尿糖定性(GLU)糖定性试验呈阳性的尿液称为糖尿

7、,一般是指葡萄糖尿,偶见乳糖尿、半乳糖尿等。正常人尿液中可有微量葡萄糖,尿内排出量2.8mmol/24h ,用普通方法检查为阴性。尿糖形成的原因和机制为:当血中葡萄糖浓度大于 8.8mmol/L(160mg/dl)时,肾小球滤过的葡萄糖超过肾小管重吸收能力即可出现糖尿。尿糖定性实验可以是糖尿病诊断的初筛试验,也是尿常规检查中的一个指标。参考值:阴性临床意义:由于生活条件的改善,糖尿病发病率在不断上升,许多人在做尿常规检查时经常要问是否有尿糖出现。当偶然测定出现一次尿糖阳性时,不要紧张,需要配合临床症状和血糖等检测项目的检查才能作出正确诊断。尿糖测定结果为阳性,此时提示你可能患有糖尿病、甲亢、肾

8、性糖尿等;如以后多次重复测定尿糖提示为阴性,则应考虑为一过性尿糖升高,此时可考虑是否有以下情况:静脉大量输入葡萄糖、进食大量碳水化合物、颅脑外伤、脑血管意外、急性心梗时可出现暂时性糖尿,一次性食入大量糖类食物,可能会在尿中检测出尿糖。偶然一次出现尿糖应进行复查,排除某些干扰,找内分泌科医生检查,确定是否患有糖尿病。尿中除葡萄糖外还可出现乳糖、半乳糖、果糖、戊糖等,除受进食种类不同影响外,也可能与遗传代谢紊乱有关。5、尿常规检查之潜血(BLD)1、临床意义:a、尿液中混有 0.1%以上的血液时,便呈肉眼血尿的特征,血量在此以下便只能用潜血反应或尿沉渣镜检才能证明。血尿常见于尿路炎症(急性肾炎、肾

9、结核、尿道炎等) 、结核、肿瘤,有白细胞时则表示有炎症 ;蛋白阳性、尿沉渣中有肾上皮细胞、管型等时,应考虑肾炎;特别是有红细胞管型时,是肾实质出血的佐证。b、血红蛋白尿见于发作性血红蛋白尿症,还见于各种中毒、感染、链球菌败血症、疟疾( 黑水热 )、灼伤、溶血性输血反应等情况。6、尿常规检查之尿亚硝酸盐定性实验 (NIT)某些泌尿系统存在的细菌可以将尿中蛋白质代谢产物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因此测定尿液中是否存在亚硝酸盐就可以快速间接的知道泌尿系细菌感染的情况,作为泌尿系感染的筛查试验。临床上尿路感染发生率很高,并且有时是无症状的感染,在女性病人中尤其如此。诊断尿路感染需做尿细菌培养,需较长时间和

10、一定条件,而尿亚硝酸盐定性实验可以很快的得到结果,有助于该病辅助诊断。参考值:阴性或弱阳性临床意义:尿亚硝酸盐阳性结果常见于:由大肠杆菌引起的肾盂肾炎,其阳性率占到总数的三分之二以上;由大肠埃希菌等肠杆菌科等细菌引起的有症状或无症状的尿路感染、膀胱炎等。尿亚硝酸盐试验阴性时并不表示没有细菌感染,只是由于某些不具备还原硝酸盐能力的细菌引起的泌尿系感染不能显示阳性,这类细菌有不动杆菌等非发酵菌,或尿液在膀胱中未能潴留 4 小时以上。要求:此实验应该使尿液尽量新鲜并且应在膀胱中潴留 4 小时以上。如尿液被外界细菌污染,则该实验结果无意义。7、尿常规检查之胆红素(BIL)、尿胆原(URO)尿胆原、尿胆

11、红素、尿胆素三项实验通常被称为尿三胆实验,一般作为不同病因的黄疸的鉴别指标之一,现行的尿液分析仪测定方法中不包含尿胆素定性实验。临床意义:a、胆红素的检测对肝胆系统疾病的诊断有重要价值。尿胆原更加灵敏的反映肝功能。b、胆红素的检测有助于诊断黄疸。在败血症、蚕豆病、异型输血等情况下使红细胞大量破坏,产生溶血性黄疸,此时虽然胆红素大量增加,但大部分是间接胆红素,因此,尿中的胆红素还是阴性。c、尿胆原定性试验多用于溶血性黄疸和阻塞性黄疸的鉴别诊断。阻塞性黄疸时尿胆原可为阴性,当尿胆原为阴性时还应该参考尿胆素测定结果,当二者都为阴性时可确定患者患有完全阻塞性黄疸。尿胆原增加则多见于溶血性黄疸和肝实质性

12、(肝细胞性) 黄疸。8、尿常规检查之酸碱度(PH)尿液一般情况下为偏酸性液体,一般用表示溶液酸碱性的 pH 方法表达,小于 7 为酸性,等于 7 为中性,大于 7 为碱性。参考范围:随机尿 PH4.68.0,多数标本为 5.56.5,平均数为 6.0。尿液酸碱度测定独立应用时往往无明显临床意义,一般常用来与其他项目结合综合判断病人病情变化和用于监测。9 尿常规检查之尿酮体(KET)参考值:阴性酮体阳性可能有以下情况:1.糖尿病病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时会出现强阳性,此时应引起注意,易发生中毒性昏迷,应及时采取治疗措施。2.严重呕吐、腹泻、长期营养不良、饥饿、剧烈运动后。3.妊娠妇女因妊娠反应而剧烈呕吐、子癫、消化吸收障碍等。4、中毒,如氯仿、乙醚麻醉后,磷中毒。服用双胍类降糖药时由于药物抑制细胞呼吸,可出现血糖正常而尿酮体阳性的现象。由上可知,尿常规的检查对于判断人体健康情况的重要程度和指导意义。可以说,尿常规检查是早期肾病发生发展的警铃,当尿常规检查中出现了尿蛋白、潜血的异常,就要进行肾功能、B 超的检查,以确保肾脏的安全性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