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化知识(年龄称谓官职的任免升降)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3008394 上传时间:2017-11-2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9.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文化知识(年龄称谓官职的任免升降)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古代文化知识(年龄称谓官职的任免升降)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古代文化知识(年龄称谓官职的任免升降)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古代文化知识(年龄称谓官职的任免升降)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古代文化知识(年龄称谓官职的任免升降)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代文化知识(年龄称谓官职的任免升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文化知识(年龄称谓官职的任免升降)(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襁褓:襁褓是包裹婴儿的布或背负婴儿的袋布。这是以婴儿身上必有系带物这一特征借代婴儿的年龄。如论语子路中有“则四方之民襁褓负其子而至矣” 。句意即“四面八方的老百姓背负着婴儿到来了” 。后来以此来借指未满周岁的婴儿。2.孩提:指 23 岁的儿童。孟子尽心上中有“孩提之童无不爱其亲者”的“孩提”指可以提抱而未能独立行走的儿童。现在俚语中也有“手里有孩提,才知当初父母时”的俗语。有注:“孩提,二三岁之间,在襁褓知孩笑,可提抱者也。” 3齿龀:又称为龆龀(tao chn),指儿童换牙。4. “总角”、“垂髫”:借代幼年儿童的年龄。红楼梦林黛玉进贾府中提到“这院门上也有四五个才总角的小厮,都垂手侍立

2、”,这“总角”指小孩头上扎起像角一样的束发。这也以小孩身上的特征借代四岁到七八岁孩童的年龄。桃花源记中所说“黄发垂髫”的“垂髫”指小孩头上散垂下的头发,也以小孩头上的特征借代小孩的年龄。 5.“豆蔻年华”借喻少女的妙龄。杜牧赠别中有“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句,意即芳龄十三多岁,身姿轻盈漂亮的歌伎好像南方豆蔻花一样美丽可爱。现也已用“豆蔻”泛指青年男女的青春岁月。 6.“及笄” (j):借代十五岁少女的年龄。礼记中有“女子十有五年而及笄”句,意为古代女子到十五岁时行冠礼,用竹笄束起头发。后人相袭沿用,习惯以“及笄”称女子十五岁妙龄。今古相承,用乘数借代积数法,沿用在年龄别称上。如“二八

3、佳庆”借代庆贺十六岁生日节,也有以“三五”借代十五岁,以“二九”借代十八岁芳龄。 7.“弱冠”、“加冠”、“冠”:借代成年人年至廿岁。如送东阳马生序中有“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句,袁枚祭妹文中有“予弱冠粤行,汝犄裳悲恸”句,论语先进中有“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句的“加冠”、“弱冠”、“冠”都指男子到了廿岁束发行冠礼,表示进入成年期了。 8. “而立”、“不惑”、“知天命”:依次借代三十岁、四十岁和五十岁。论语中有“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句,意为:(因为)我十五岁立志向学,(所以)到了三十岁时,就能独立工作,且有独立理解(复杂)问题并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到了四

4、十岁时,在复杂事物面前,就能识别是非、善恶、真假,不受其迷惑,到了五十岁时,就能懂得主观思想和客观事物发展变化的自然规律。古人也以“半百”、“知非之年”指代五十岁。 9. “花甲”、“花甲子”、“平头甲子”:借代老年人的六十岁。唐事纪事中有“手捋六十花甲子,循环落落如弄珠”句和古祝寿楹联“花甲重开外加三七岁月,古稀双庆内多一个春秋”句的“花甲子”、“花甲”皆指代六十岁。这是来自夏历(农历)干支纪年法中的第一年叫甲子年,而第六十年叫癸亥年,周而复始,另起一轮的第一年又叫甲子年。故称“循环落落如弄珠”、“花甲重开”。 10.“黄发”:借代六十岁以上的老年人,桃花源记中“黄发垂髫”中的“黄发”即花白

5、头发的老人。 以“下寿”、“中寿”、“上寿”依次借代六十、七八十、九十岁老年人的年龄。如左传 之战中有“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矣!”句,“中寿”指代七十到八十岁。古人以六十岁为下寿,七十岁到八十岁为中寿,九十岁为上寿。 11. “耆” (q):借代六十岁以上的年龄。如礼曲礼上中有“六十曰耆”,荀子致士中有“耆艾而信,可以为师”。12古稀:七十岁。“花甲重开外加三七岁月,古稀双庆内多一个春秋”(对联所写年龄为141 岁)。13.“耄耋”(mo di):借代七十岁、八十岁、九十岁老年人的年龄。如“耄耋之年”。耋(di):七十至八十岁。左传僖公九年:“以伯摆动耋老,加劳。” 耄(mo):八十至九十

6、岁。礼记曲礼上:“八十九十曰耄。”14.“期颐”读音:j y 则指百岁。也称为人瑞。“期颐”意为期望保养(调养)。可见古人能活到百岁者很难,极稀少。如“当今之世,期颐者少矣”,意即现在世间人,能活到百岁的极少了。 古人善于从事物的本质特征上,用借代、借喻手法给各个年龄段起美称,令人望而晓之,见而知之,想而得之,用而准之。 最后,各种别称都典雅脱俗,形象生动,令人易记难忘,既富有特征特殊性,又有约定俗成性。只要具备一般文化程度的人都能理解并使用,世代相传,并按其规律创新。【官职的任免升降】“三省六部”制出现以后,官员的升迁任免由吏部掌管。官职的任免升降常用以下词语:(1)拜。用一定的礼仪授予某种

7、官职或名位。如后序中的“于是辞相印不拜”,就是没有接受丞相的印信,不去就职。(2)除。拜官授职,如“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后序) 一句中的“除”,就是授予官职的意思。(3)擢。提升官职,如 战国策燕策:“先王过举,擢之乎宾客之中,而立之乎群臣之上。 ”(4)迁。调动官职,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调三种情况。为易于区分,人们常在“迁”字的前面或后面加一个字,升级叫迁升、迁授、迁叙,降级叫迁削、迁谪、左迁,平级转调叫转迁、迁官、迁调,离职后调复原职叫迁复。(5)谪。降职贬官或调往边远地区。 岳阳楼记“滕子京谪守巴陵郡”中的“谪”就是贬官。(6)黜。 “黜”与 “罢、免、夺 ”都是免去官职。如国语:“公将黜太子申生而立奚齐。 ”(7)去。解除职务,其中有辞职、调离和免职三种情况。辞职和调离属于一般情况和调整官职,而免职则是削职为民。(8)乞骸骨。年老了请求辞职退休,如张衡传 :“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