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宝山区初三二模语文试卷(附答案)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2994908 上传时间:2017-11-2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3.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年宝山区初三二模语文试卷(附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6年宝山区初三二模语文试卷(附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6年宝山区初三二模语文试卷(附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6年宝山区初三二模语文试卷(附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6年宝山区初三二模语文试卷(附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年宝山区初三二模语文试卷(附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年宝山区初三二模语文试卷(附答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6 年宝山-嘉定区初三二模语文试题(满分 1 50 分,考试时间 1 00 分钟)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 27 题。2、请将所有答案写在答题卷的指定位置上,写在试卷上不计分。一、文言文(40 分)(一)默写(15 分)1、晴川历历汉阳树,_ 。 (崔颢黄鹤楼 )2、_,山色空蒙雨亦奇。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3、关河梦断何处,_。 (陆游诉衷情 )4、_,往来无白丁。 (刘禹锡陋室铭 )5、,而吾蛇尚存,_ 。 (柳宗元捕蛇者说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6-7 题(4 分)送友人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6、

2、“孤蓬”喻指的是_ _,这和“_ ”喻指的是同一人。 (2分)7、下列对诗的理解,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A.本诗描写了城外凄迷而美丽的景色。B.本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惜别之情。C.诗中寄托了作者难掩的悲哀。D.诗的情感基调是缠绵悱恻的。(三)阅读下列文段,完成 8-10 题(9 分)王顾左右而言他孟子谓齐宣王曰:“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比其反也,则冻馁其妻子,则如之何?”王曰:“弃之, ”日:“士师不能治士,则如之何?”王曰:“已之。 ”曰:“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王顾左右而言他。8、与本文不是出自同一本书的篇目是_、_(2 分)A.天时不如地利 B 公输 C.生

3、于忧患死于安乐 D 为学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 (3 分)比其反也,则冻馁其妻子 10、(1)孟子的三个问句的共同点,是都用了_句式。 (1 分)(2)孟子的三个问句不能换序,其理由是 (3 分)(四)阅读下文,完成 11-14 题(12 分)乐工罗程,善琵琶,自武宗朝已得幸;上素晓音律,尤有宠。程恃恩横暴,以眦睚杀人,系京兆狱。诸乐工欲为之请,因上幸后苑奏乐,乃设虚坐,置琵琶,而罗拜于庭,且泣。上问其故,对曰:“罗程负陛下,万死。然臣辈惜其艺天下绝艺,不得永奉陛下,是以为恨。 ”上曰:“汝辈所惜罗程艺耳,我所重者高祖、太宗法也。 ”() () () () 。11、解

4、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1)程恃恩横暴 恃: (2) 罗程负陛下 负: 12、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这样,我们可惜罗程演奏技艺天下第一,再也不能永远侍奉陛下了,所以非常恼怒。B这样,我们可惜罗程演奏技艺天下第一,再也不能永远侍奉陛下了,所以非常遗憾。C然而,我们可惜罗程演奏技艺天下第一,再也不能永远侍奉陛下了,所以非常恼怒。D 然而,我们可惜罗程演奏技艺天下第一,再也不能永远侍奉陛下了,所以非常遗憾。13、罗程敢于“恃恩横暴,以眦睚杀人”的原因是 (用自己的话回答,不超过 15 字) ,乐工们“乃设虚坐,置琵琶”的目的是 (用原文回答) (4 分)14、推测故事的结局填入文末的括号处。选择 (

5、2 分)A以程为友 B乃逐乐工 C卒不赦程 D遂释罗程二、现代文(40 分)(一)阅读下文,完成 15-19 题(18 分)说说“古已有之”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确有许多堪称人类文化优秀遗产的精华,我们当然要继续发扬光大。但是也大可不必谈起这个话题就凡事要找出“古已有之”来,似乎大到天文地理,小到鸡毛蒜皮,中国几乎囊括了世界上所有的“金牌” 。且举数例:论足球,中国早在宋代就有了。 水浒传里的高俅,能将那球踢得“一似鳔胶粘在身上似的” ,何等精彩(1)讲穿着,上世纪八十年代流行的喇叭裤,我们唐代壁画上可以看到。有人说(2)我们的“喇叭裤” ,不但时间比外国流行得早,而且款色要好看得多 (3)

6、如此等等,似乎让人扬眉吐气(4)“我们先前,比你们阔多了! ”兴奋之余却有点惆怅,想起这原是阿 Q 先生挂在口上的 “名言” 。以上尚是小事几桩,更令人惊异的是,才在中国进行了三十几年的改革开放伟业,某些人居然也考证出中国“古已有之” ,早有先例。某杂志载文:“经考证,中国早在西周时期就有了 海关 ,距今已有三千年历史。 ”如此说来,中国几千年来并未闭关自守,早就“对外开放”了。前几年看到一本日本名列第一的书,作者是美国哈佛大学的一位教授。书中以大量事例说明日本在当今工业、科技等领域占据世界领先地位。不料此书一出,日本不少有识之士不但不洋洋自得,反而怀疑这位美国教授“别有用心” ,国会议员中甚

7、至有人怒斥“这是美国人想麻痹我们的斗志,刺激世界舆论这是美国人的阴谋!”还是那位哈佛教授,在另一本书中写道:“日本人成功的诀窍或许有千条万条,但最根本的一条,是日本人数十年来举国上下保持着最强烈的忧患意识时时刻刻恐惧自己会在国际竞争的夹缝中落伍,被甩下,被压倒,被扼杀。 ”当今现代社会,经济文化各方面发展迅猛,新鲜事物层出不穷。面对林立的强手们,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社会,我们不能稳坐钓鱼台。 “忧患兴国” 、 “居安思危”这些名言,堪称“古已有之” ,我们为何不真正地付诸行动呢?作为中华民族的子孙,倘若我们有付“好嗓子” ,大可不必疾呼“中国第一” ,或大嚷“古已有之” ,而应该继续万众一心,放

8、声高歌义勇军进行曲!15、第段中画线句的作用是 _(3 分)16、第段中的画线处,依次分别填入的标点符号应该是:(1) (2) (3) (4)_ _(4 分)A.冒号 B省略号 C.逗号 D.感叹号 E问号17、第、第两段不能换序,请分条阐述理由。 (4 分)从结构分析: 从内容分析: 18、下列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4 分)A.这篇议论文运用了多种论证手法,既有举例论证也有对比论证。B全文列举国人的“古已有之 ”现象,并具体分析了产生的原因。C.写日本人对待美国人赞美的冷静态度,目的在于批评某些国人盲目自傲。D.第段强调当今社会中,具有忧患意识并且付诸衍动的必要性和紧迫性。19、阅

9、读第段“不必而应该”的内容,联系全文,说说作者借此表达的写作意图是(3 分)(二)阅读下文,完成第 20-24 题(22 分)生命里最重要的那一天1 清晨的大学校园里,一位老伯正独自在长椅上看报,两个学生拿着采访机走过来,礼貌地问:我们是学生新闻社的记者,能采访您一下吗?老伯抬头看看,嗯了一声。两个学生于是坐下来,问:您这个年纪,一定经历过很多,能不能谈谈您生命里最重要的一天?这实在是个蹩脚的提问。如果你被这么问过就一定知道,除非经过相当长时间的思考,否则很难给出切实的回答。老伯眯起眼睛想了会儿,认真地说,确实有那么一天,对我来说比任何一天都重要。那一天,我爱上了一个人。两位学生高兴地对视一眼

10、,满怀期待地等着听。老伯开始慢慢地讲。我认识那人有些年了,但我一直很厌恶她,她一出生就瞎了只眼,左手还只有三根手指,像鸡爪子一样难看。我 26 岁时,我们在导师的带领下研究一种病菌,她的那一组得出了重大成果。独享这一切,没有人会提出质疑,但她没有,反而把导师的名字排在了前面,因为她认为导师的付出确实比她多。在公布成果那天,导师说没有想到她会这么做,自己一生渴望教出品学兼优的学生,感谢她,在自己即将退休的时候,实现了愿望,导师说完后,眼泛泪光,深深给她鞠了给一躬,所有人都为她鼓掌。就在那一刻,老伯说,我发现原来她还真是个不错的人,她正直,善良,聪明,勤奋,那些身体缺陷实在不能遮盖这光芒,于是我爱

11、上了她。这份爱改变了我一生,时至今日,想起心意转折的那一刻,我仍会激动不已。两位小记者也有些激动,其中一位赶紧追问:那个人,是您现在的妻子吗?老伯摇了摇头,摘下眼镜慢慢擦拭。另一位小记者正想继续追问,却惊奇地发现,老人的左眼始终一动不动,显然是假的。他下意识地去看老伯的左手:只有三根手指!小记者诧异得不知说什么好,半天才问:您说的那位“她”老伯点点头,是的,就是我自己。原来,不是 “她” ,是他。老伯擦好眼镜,用只有三根手指的左手戴上,指了指刚好走过的一位漂亮女生,说,我知道在你们这个年纪,心里想得最多的是爱情,以为得到它,便是人生最大的幸福。其实我倒觉得,没有哪个姑娘能给你永远的极致的幸福,

12、你只有真正地、毫无保留地爱上自己,才会获得人生最大的胜利。爱上自己,谁不爱自己呢?小记者问。当然不。老伯说,虽然每个人都会对自己好,会极力地让自己开心满足,就像臣去讨好他的国王,但那不过是人美最原始的本能,是自我满足的私欲,不是爱。你只有真心觉得自己很好、欣赏自己并以自己为荣、庆幸你是你而不是别人,才算是真的爱自己。只有这样的爱,才能使自己获得深刻而长久的幸福。老实说,少年时的我,因为这只眼和这只手而对自己厌恶至极,觉得自己活得像一摊垃圾,当然,幸福从未降临到我心里。直到那一天,导师让我看到并相信自己身上还有优良的部分,而这恰恰是作为一个人,最重要的部分。于是就在那天,我原谅了我的手和眼,原谅

13、了我的残缺瘦弱,原谅了我的笨嘴拙舌,我开始真诚地爱自己,并由此感到了巨大的快乐!老伯看了看天空,悠然地说,其实,爱上自己才是正经事,也许你们不会像我这样忽然开窍,但至少应该每一天都努力去做一个让自己喜欢的人,然后慢慢地开始爱自己,再退一步,你至少得发自内心地觉得自己不那么厌恶,如果人生中时时处处违背心意,越来越觉得自己面目可憎,那么到了我这个年纪,就算取得什么成就,你也会觉得是活在一个垃圾堆里。“所以,不管对谁来说,人生最重要的一天,都是爱上自己的那一天。老伯说完,微笑着向旁边打了个招呼,两位小记者这才发现,系主任不知何时站在了他们身后。老校长,原来您在这里。系主任恭敬又急切地说,美国的专家团到了,大家都在等您讲最新的研究成果,快走吧。老伯缓缓站起来,跟两位小记者道别,又自语道,其实跟我刚刚做的这场报告相比,下一场也不怎么重要。20、第、 段都是老伯回答记者问题的内容,但是侧重点不同。请分别概括第、 、 段的主要内容。 ( 6 分)第段: 第段: 第段: 21、文中两处“激动”原因各不相同。第6 段中“我” “激动”是因为 第段中“两位小记者” “激动”是因为 (4 分)22、第段画线句在文中的作用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