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法理学期末考试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2988708 上传时间:2017-11-2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96.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法理学期末考试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法理学期末考试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法理学期末考试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法理学期末考试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法理学期末考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法理学期末考试(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级 系(部) 年制(高职、高专、中专) 专业 区队学号: 姓名: 密 封线 内 不 要 答 题 法理学基础 A 卷第 1 页 共 4 页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法理学基础期末考试卷2015 年 1 月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得分评卷人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6 分)1.私法的免责条件有_和_2.法学的特点有_性和_性3.法律责任中最古老、最为普遍的责任形式是_4._是责任自负原则的补充二、判断题(每题 1 分,共 5 分)1.中国的法学思想最早渊源于先秦时期的“刑名之学” ( )2.习俗的权利就是道德规范所规定或者确认的权利。 ( )3.刑事责任是最严厉的一种法

2、律责任 ( )4.公平责任是法律责任中最古老、最为普遍的责任形式。 ( )5.无论是民事责任还是刑事责任,一般都由人民法院最终予以认定( )三、单选题(每题 1 分,共 30 分)1.以下关于法的遵守的说法正确的是(D)A.法的遵守的范围是制定法 B.守法就是不违法C.守法只针对老百姓 D.主动承担法律责任也是守法的体现2.与“第一性的义务和第二性的义务”对应的范畴是( B )A.专属权和可转移权 B.原权利和救济权C.对世权和对人权 D.绝对权和相对权3.只能属于特定人所有,不能转让与他人的权利称( C ) A.可转移权 B.专属权 C.对人权 D.对世权4.“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

3、的义务。 ”这句话说明( D )A权利和义务浑然一体 B权利和义务在价值上代表了相同的法律精神C权利和义务在结构上是不可分的 D权利和义务在数量上是相等的5.“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这条规定属于( C )A命令性法律规则 B禁止性法律规则C授权性法律规则 D义务性法律规则6.“徒法不足以自行”说明( D )A.法律可有可无 B.法律万能C.要人治不要法治 D.法律作用有局限性7.现代社会中,不仅需要有法律这种社会规范,而且还需要有道德、习俗、纪律等其他社会规范。这说明( D) 。A.法律是可有可无的 B.法的作用范围是有限的C.法自身具有缺陷 D.法只是社会调整方

4、法的一种8.小张现在某大学已取得法学大专文凭,但他根据国家的有关法律规定认为自己必须再读一个法学本科文凭,只有这样他将来才能有资格参加国家的司法考试。这体现了法的(A ) 。A.指引作用 B.教育作用 C.评价作用 D.强制作用9.我国宪法规定: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这一规定的义务属于( A )A.一般义务 B.特殊义务 C.相对义务 D.道德义务10.根据权利义务之间的因果关系,权利义务可分为(D )A.专属权利和义务与可转移权利和义务. B.对世权利和对人权利和义务C.公权力和义务与私权利和义务 D.第一性权利和义务和第二性权利和义务11.我国婚姻法第 20 条规定

5、:“夫妻有互相抚养的义务。 ”这一规定所包含的义务属于下列哪一种?( B )A.对世义务 B.特殊义务 C.救济义务 D.习俗义务12.法作为一个整体在本国主权范围内具有普遍的约束力,这是法的(D )A.统一性 B.强制性 C.规范性 D.普遍适用性13.“杀鸡给猴看”这体现了法的什么( C)A.指引作用 B.评价作用 C.教育作用 D.强制作用14.法律责任的核心构成要素是( B )A.损害结果 B.违法行为 C.主观过错 D.因果关系15.下列有关法律特征的表述,正确的是(A)A 即使中国宪法不具备可塑性,但可诉依然是法律的特征201级 系(部) 年制(高职、高专、中专) 专业 区队学号:

6、 姓名: 密 封线 内 不 要 答 题 法理学基础 A 卷第 2 页 共 4 页B 由于习惯不具备强制性,所以强制性是法律的特征C 由于道德具有普遍性,所以普遍性并不是法律的特征D 由于宗教规则也针对行为,所以针对行为并不是法律的特征16.下列哪项属于一般权利能力(B)A.婚姻权利能力 B.继承权利能力 C.劳动权利能力 D.政治权利能力17.某人 17 周岁,没有劳动收入,精神正常,有关该人权利能力说法正确的是(C)A.他有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和刑事行为能力B.他有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和有限的刑事行为能力C.他有有限的民事行为能力和完全的刑事行为能力D.他有有限的民事行为能力和有限的刑事行为能力

7、18.下列哪一项行为不属于法律行为(C)A.甲购买司法考试书籍数本B.乙公司为了获取生产经营所需资金,同另一公司签订了一份虚假的原材料购买合同,准备用于骗取银行贷款C.8 岁的丙产生了杀死邻居的想法 D.法官丁在家中调解邻里纠纷19.陈某与李某签订了一份租赁合同,在履行合同过程中发生纠纷。陈某向律师刘某咨询,刘某认为根据合同法,李某行为构成违约,如提起诉讼,有较大胜诉把握。刘某的分析体现了法的(D ).A.评价作用 B.教育作用 C.强制作用 D.预测作用20.某法院院长出版了一本刑法教科书,对刑法若干问题做了阐释,这种解释属于( C )A.立法解释 B.司法解释C.学理解释 D.刑法解释 2

8、1.在中国,最早使用“法理学”一词的是(A)A.梁启超 B.蔡元培 C.沈家本 D.伍廷芳22.法的规范性是指(C)A.法对人们行为的指导作用B.法向人们提供一个评价人们是非的标准C.法为人们提供一个行为模式D.法总结和概括统治阶级的胜利成果23.法的指引作用针对的是( A )A.本人的行为 B.他人的行为C.一般人的行为 D.违法者的行为24.民事权利主张的一般诉讼时效是( B )年A.1 年 B.2 年 C.3 年 D.4 年25.法律责任的必备条件是( B )A.过错 B.主体 C.人物 D.事件 26.西方法学起始于( B )A.古罗马 B.古希腊 C.古埃及 D.古巴比伦27.( C

9、 )时期是中国法学兴起和大发展的时期A.先秦时期 B.鸦片战争时期 C.春秋战国时期 D.西汉时期28.作为法的调整对象的行为,是指人的( A )A.外在行为 B.心理活动 C.交往活动 D.经济活动29.法是一种强制性质的行为规范,司法机关对违法犯罪的人判处徒刑并交付收监执行,这体现了法的( D )A.评价作用 B.预测作用 C.教育作用 D.强制作用30.法律为人们行为提供了模式标准,样式和方向,这体现的法律的(C)A.概况性特征 B.普遍性特征 C.规范性特征 D.严谨性特征四、多选题(每题 2 分,共 30 分)1.根据权利和义务中义务人的特定与否可以划分为( CD )A.原有权利和义

10、务 B.救济性权利和义务C.对世权利和义务 D.对人权利和义务2.法律事实有法律事件和法律行为之分,下列属于法律事件的是( AC )A.人的出生 B.行政命令 C.地震 D.离婚3.下列各项,哪些属于违法行为的构成要件( ABCD )A.违法行为以违反法律为前提B.违法行为必须是在不同程度上侵犯法律上所保护的社会关系的行为C.违法一般必须有行为人的故意或过失D.违法者必须具有法定责任能力或法定行为能力4.根据主观过错在法律责任中的地位,可以把法律责任分为( ACD )A.公平责任 B.法律责任 C.过错责任 D.无过错责任5.法律责任的三大功能是( ABC )A.惩罚功能 B.救济功能 C.预

11、防功能 D.扶助功能6.下列哪些情形可能导致法律责任?( BD )201级 系(部) 年制(高职、高专、中专) 专业 区队学号: 姓名: 密 封线 内 不 要 答 题 法理学基础 A 卷第 3 页 共 4 页A.大风吹毁某甲自盖的新房B.某甲与某乙吵架,某乙心脏病发作猝死C.某甲与某乙约在饭店吃饭,乙未赴约,某甲自杀D.在我国,十岁以下的未成年人致人伤害7.法律责任的构成要素一般包括( ABCD )A.主体 B.过错 C.损害事实 D.违法行为8.归责活动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有( ABCD )A.有责必究原则 B.责任法定原则 C.责任相称原则 D.责任自负原则9.下列关于权利能力与行为能力的

12、说法中哪些是正确的(BD)A.所有自然人的权利能力都是相同的B.自然人有权利能力,但不一定有行为能力C.法人由权利能力,但不一定有行为能力D.法人的行为能力都是有限的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C)A.有权利能力,就必然享有某种权利B.权利能力还代表了承担义务的能力C.能够享有某种权利,代表该人必然具备权利能力D.能够享有某种权利,代表该人必然具备行为能力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BD)A.活人的人身不能成为物,所以活人的人身不能成为法律关系的客体B.军事设施不能成为任何法律关系的客体C.小孩的父母与保障之间的法律关系的客体是小孩的安全、健康D.洗车法律关系的客体是车12.关法的普遍性的含义,

13、说法不正确的是( ABCD )A 西安市的地方性法规只在西安市范围内,说明法不具有普遍性。B 教师法只对教师适用,说明法不具有遍性C 一切具体的法的效力都是相同的D 文物保护法只调整文物保护事项,说明法不具有普遍性13.下列选项中哪些属于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则的基本涵义(ABCD)A.法律统一适用于全体公民 B.公民平等受法律保护C.当事人平等地享有诉讼权利 D.违法的公民同等地受法律制裁14.下列诸项中正确的说法是( BD )A.只要有人类存在就必然存在法B.只要有人类社会就必然存在社会规范C.法是所有社会规范的综合D.法只是社会规范中的一种15.下列诸项中关于法具有国家强制力的错误说法有(ABC)A.法的每一个实施过程都要借助国家暴力B.每一个规范的实施都要借助国家暴力C.国家强制力是保证法的实施的唯一力量D.国家强制力具有潜在性,不是必然显现的五、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