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高三语文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湖南省2013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考试(语文)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2987064 上传时间:2017-11-2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67.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届高三语文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湖南省2013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考试(语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3届高三语文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湖南省2013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考试(语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3届高三语文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湖南省2013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考试(语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3届高三语文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湖南省2013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考试(语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3届高三语文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湖南省2013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考试(语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届高三语文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湖南省2013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考试(语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届高三语文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湖南省2013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考试(语文)(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浏阳一中 2012 年下学期高三第二次月考试题语 文时量:150 分钟 分值:150 分 命题:张燎亮 审题:罗世良考生注意:本试卷共 8 页,7 道大题,21 道小题。答题时请将答案填在答题卡上,不要直接写在试卷上。一、语言文字运用(12 分,每小题 3 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躯壳(qio) 横财(hng) 倾轧(y) 乘人之危(chng)B 勾当(gu) 沏茶(q) 胡诌(zhu) 自怨自艾(y)C 间距(jin) 稽首(j) 蜃景(shn) 翘首以待(qio)D 道观(gun) 着落(zhu) 龟裂(jn) 荷枪实弹(h)2.下列句子字形完全正确的一

2、项是( )A.虽然因囊中羞涩而食不裹腹的小吴正痛心疾首地盘桓在湘江边,但狡黠的贾交警依然固我,坚持要给险些肇事的他以处罚,说这样做可起到杀一儆百的作用。B.这首小诗表现青年男女之间两情相悦、心心相映的浪漫情感,由于构思精巧,意象独特,一直受到读者的喜爱。C.学术的腐败还包括许多学术权威到处作报告、发号令。他们俨然是“百科先生” ,诛不知,自己成了“华威先生” 。D.他们还能跟那些曾经战胜过他们的人拼死地打一仗,不过他们是不能够战死的,因为他们还有未实现的宿愿。3、下面四选项,对例句内容表述最准的一项是( )例:有人认为核试验使大气中存在放射性元素,因而污染环境,导致癌症。有的专家指出,这种说法

3、事实根据不足。A.有的专家认为“核试验使大气中存在放射性元素,因而污染环境,导致癌症”的观点,事实根据不足。B.专家认为“核试验使大气中存在放射性元素,因而污染环境,导致癌症”的说法,事实根据不足。C.有的专家否认“核试验使大气中存在放射性元素,因而污染环境,导致癌症”的观点。D.有的专家指出“核试验使大气中存在放射性无素,因而污染环境,导致癌症”的说法,事实根据欠妥。4、还原下面一首唐代律诗,加序号的诗句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2, 。, 。地下若逢陈后主,岂宜重问后庭花。 终古垂杨有暮鸦 紫泉宫殿锁烟霞 于今腐草无萤火 欲取芜城作帝家 锦帆应是到天涯 玉玺不缘归日角A. B. C.

4、 D.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58 题。(19 分)匈奴既败,举国兴师,更练精兵,强逾十万。单于临阵,亲自合围。客主之形,既不相如;步马之势,又甚悬绝。疲兵再战,一以当千,然犹扶乘创痛,决命争首。死伤积野,余不满百,而皆扶病,不任干戈。然陵振臂一呼,创病皆起,举刃指虏,胡马奔走;兵尽矢穷,人无尺铁,犹复徒首奋呼,争为先登。当此时也,天地为陵震怒,战士为陵饮血。单于谓陵不可复得,便欲引还。而贼臣教之,遂使复战。故陵不免耳。昔高皇帝以三十万众困于平城。当此之时,猛将如云,谋臣如雨,然犹七日不食,仅乃得免。况当陵者,岂易为力哉?而执事者云云,苟怨陵以不死。然陵不死,罪也。子卿视陵,岂偷生之士而惜

5、死之人哉?宁有背君亲,捐妻子,而反为利者乎?然陵不死,有所为也。故欲如前书之言,报恩于国主耳。陵诚以虚死不如立节,灭名不如报德也。昔范蠡不殉会稽之耻,曹沫不死三败之辱,卒复勾践之雠,报鲁国之羞。区区之心,切慕此耳。何图志未立而怨已成,计未从而骨肉受刑。此陵所以仰天椎心而泣血也。且足下昔以单车之使,适万乘之虏,遭时不遇,至于伏剑不顾,流离辛苦,几死朔北之野。丁年奉使,皓首而归。老母终堂,生妻去帷。此天下所希闻,古今所未有也。蛮貊之人,尚犹嘉子之节,况为天下之主乎?陵谓足下当享茅土之荐,受千乘之赏。闻子之归,赐不过二百万,位不过典属国。无尺土之封,加子之勤。而妨功害能之臣尽为万户侯;亲戚贪佞之类悉

6、为廊庙宰。子尚如此,陵复何望哉?且汉厚诛陵以不死,薄赏子以守节,欲使远听之臣望风驰命,此实难矣。所以每顾而不悔者也。陵虽孤恩,汉亦负德。昔人有言:“虽忠不烈,视死如归。 ”男儿生以不成名,死则葬蛮夷中,谁复能屈身稽颡,还向北阙,使刀笔之吏弄其文墨邪?愿足下勿复望陵!嗟乎!子卿!夫复何言!相去万里,人绝路殊。生为别世之人,死为异域之鬼,长与足下生死辞矣!幸谢故人,勉事圣君。足下胤子无恙,勿以为念,努力自爱!时因北风,复惠德音!李陵顿首。(节选自李陵答苏武书有删改)【注】 李陵,字少卿,西汉陇西成纪人,名将李广之孙。天汉二年,率步卒五千,深入匈奴,以少击众,力尽而降。武帝族灭其家。李陵遂留匈奴,元

7、平元年病死。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A而皆扶病,不任干戈 任:堪,胜B单于谓陵不可复得,便欲引还 引:率领,引申为撤退C无尺土之封,加子之勤 勤:劳苦D幸谢故人,勉事圣君 谢:感谢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余不满百,而皆扶病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B子尚如此,陵复何望哉 徐公何能及君也C昔高皇帝以三十万众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D长与足下生死辞矣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陵率领伤病疲惫的士卒,与超过汉军十万人的匈奴军队作战,终因寡不敌众,再加上叛将出卖,打了败仗,做了俘虏。B

8、李陵认为白白死掉不如建立节操,毁灭声名不如用行动报答恩德。他仰慕范蠡、曹沫,不得已投降,是准备有所作为的。C苏武壮年时以一个轻车简从的使节身份,出使到拥有兵车万乘的匈奴,头发白了才回到汉地,母亲已经死了,妻子也改嫁了。D汉朝对没有死节的李陵给予严厉的处罚,而对守节不移的苏武仅给予很少的奖赏,李陵认为这很难让在远方听命的臣子倾力为国效命。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宁有背君亲、捐妻子,而反为利者乎?(3 分)译文: 何图志未立而怨已成,计未从而骨肉受刑。此陵所以仰天椎心而泣血也。 (4 分)译文: 蛮貊之人,尚犹嘉子之节,况为天下之主乎?(3 分)译文: (二)

9、文言文断句(3 分)9.下列文句断句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献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B.赏以兴功/罚以禁奸/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赏赐知其所施/则勇士知其所死/刑罚知其所加/则邪恶知其所畏C.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D.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三、古代诗歌鉴赏和古诗文默写(13 分)410.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8 分)城东早春杨巨源诗家 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

10、未匀。若待上林 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注】诗家:诗人。上林:古代皇家园林。(1)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说明。 (4 分)答: (2)这是一首蕴涵着丰富而高雅理趣的写景诗。你觉得这首诗有什么样的理趣?(4分)答: 11、古诗文默写(5 分,每空 1 分)谨庠序之教,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酾酒临江, , ,而今安在哉? , 。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四、现代文(论述类、实用类)阅读(10 分。其中,选择题 6 分,每小题 3 分;简答题 4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214 题。由来已久的清官文化和扎根在国人心中的清官情结,实在是我们太过熟悉的东西,或多或少

11、反映了我们自身的一种心态,且在现今生活中仍然留有很多痕迹。对此如何认识、评价一直都是传统与现代、本土和西方这类话题中的重要内容。尽管是个老话题,但其所反映的现象及问题的负面影响并没有被真正的重视和解决,所以对此关注、讨论并切实推动实践与国人意识的转变仍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清官背后体现的是道德的力量,清官情结和文化现象所反映的也是对官员道德的倾慕与信赖。对此的诸多反思表明,这种情结和文化传统有害于或至少不会有利于现代法治社会的建设,理由同样也是非常充分的。首先,清官是稀缺资源。每朝每代或许都会有清官廉吏,包括人们通过艺术美化和想象塑造出的清官,但不得不承认他们的确凤毛麟角、屈指可数。新时期也有这

12、样的好干部,他们的事迹总能催人泪下,不过他们也仍是少数的一些人,更确切地说是在道德层面绝不普通的少数人。 “清”是传统中国有关官吏的一种政治品格和道德准则,而且是很高的政治品格和道德准则。历史告诉我们做清官何其累,又是何其难,他们通常粗衣陋食,不贪财、不受贿、不怕苦,甚至不畏死,顾不上自己的小家,只讲奉献不问回报,在这种严苛和艰难的条件下还要做成事。 “修身、克己”是他们的信条,他们的品格和事迹既令人高山仰止,也让人望而却步,毕竟芸芸众生绝大多数都是普通人、道德5意义上的普通人。因此清官注定是稀缺的,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清官的稀缺必然导致依赖清官是不确定、不可靠的,或者说民众的诉求能够被清官

13、知晓并得到公正解决具有很大的或然性,可谓小概率事件。一个时代能够有多少清官,是否每个时代、每个地方、各个岗位都会有清官,都是不确定的。即便有那些清官,他们的作用是否真的那么大,他们的所作所为真的就那么完美无缺、那么妥当吗?清官和清官的作用实际上已经被神化,他们身上有一层道德光环,致使人们对清官不能做辩证的事实评价,其作用被大大的夸大乃至神化了。再者,清官文化的遗存不利于公民意识的培育,无形中还在维系并强化着官与民之间的距离和对立。有人说过:“跪着的人民,才期待清官” ,清官情结和对权力的迷恋与崇拜,可说是一枚硬币的两面。这也在一定意义上解释了,何以国人对立法、行政、司法,以及党政等各类职权的区

14、别缺乏明晰的认识。在多数人眼中,政府官员、法官,乃至任何行使职权的人,他们的不同在于权力的大小、职位的高低和品德的优劣。至于不同职业身份的官员及其所行使职权的性质、特点、原则、程序等方面的差别并不为人们所了解和关注,因此司法的过程也就顺理成章被视为权力运行中的一个环节,其应有的独立性并未被重视。沉迷于清官情结的人并没有真正意识到自己作为一个人所具有的尊严和应有的权利,不了解作为社会中的人的责任和义务,他们所具有的仍是那种根深蒂固的臣民意识,而不是今天所谓的公民意识,致使法律意义上的具有主体性的人的形象和意识都是模糊的。(节选自余净植清官与法官 , 读书2011 年第 7 期)12.下列对“清官” “清官文化” “清官情结”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清官文化和清官情结反映的现象及问题的负面影响并没有被真正的重视和解决。B.清官情结和清官文化传统不会有利于现代法治社会的建设。C.人们对清官不能做辩证的事实评价,是因为清官身上有一层道德光环。D.意识到自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