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讲义1-5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22937897 上传时间:2017-11-29 格式:DOC 页数:50 大小:3.6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讲义1-5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讲义1-5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讲义1-5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讲义1-5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讲义1-5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讲义1-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讲义1-5(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绪论本章重点:1、掌握定义:固体废物、危险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巴赛尔公约2、固体废物的分类,固体废物污染的控制方式3、我国对固体废物处理和处置的相关政策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明确指出:固体废物是指在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丧失原有利用价值或者虽未丧失利用价值单被抛弃或者放弃的固态、半固态和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的物品、物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纳入固体废物管理的物品、物质。第一节固体废物的来源与分类一、固体废物的来源从原始人类活动开始,就有固体废物的产生,那时固体废物主要是粪便、动植物残渣。随着化学工业的发展,19 世纪末到 20 世纪初,产生了

2、许多含有毒有害元素和人工合成物质的废渣,特别是含有汞、铅、砷、氰化物等的有毒有害废渣。二、固体废物的分类1、固体废物的分类有很多,按化学性质分,可分为有机固体废物和无机固体废物。2、按照污染特性可分为一般固体废物、危险固体废物以及放射性固体废物。(1)一般固体废物是指不具有危险特性的固体废物;(2)危险废物是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废物。危险废物具有毒性、腐蚀性、传染性、反应性、浸出毒性、易燃性、易爆性等独特性质,对环境和人体会带来危害,须加以特殊管理。(3)放射性固体废物包括核燃料生产、加工、同位素应用、核电站、核研究机构、医疗单位

3、、放射性固体废物处理设施产生的废物。3、根据固体废物的来源可分为工矿业固体废物、生活垃圾以及其他固体废物。工矿业固体废物成分:废石、尾矿、金属、废木、沙石、矿渣、沥青、化学药剂、陶瓷、一般危险废物、化学药物等 。生活垃圾是指在城市日常生活中或者为城市日产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以及被法律、行政法规视作城市生活垃圾的固体废物。其主要成分为:厨余物、废纸屑、废塑料、废编织物、废金属、废建筑材料、给排水污泥及农业生产、畜禽饲养等产生的废物。第二节 固体废物的危害及污染控制一、固体废物污染固体废物露天存放或置于处置场,其中的有害成分可通过环境介质大气、土壤、地表或地下水等间接传至人体,对人

4、体健康造成极大危害。二、固体废物的危害1、对土壤的影响:固体废物中的有害物质进入土壤后,还可能在土壤中发生积累。危害作物的生长,同时这些有害物质被植物吸收后,进而通过食物进入人体,间接危害人体健康。2、对大气的影响:堆放的固体废物中的细微颗粒、粉尘等可随风飞扬,从而对大气环境造成污染。废物填埋场中逸出的沼气也会对大气环境造成影响,它在一定程度上会消耗填埋场上层空间的氧,从而使植物衰败。此外,固体废物在运输和处理过程中,也能产生有害气体和粉尘。3、对水环境的影响:固体废物随天然降水或地表径流进入河流、湖泊,或随风飘迁落入河流、湖泊,污染地面水;并随渗滤液渗透到土壤中,进入地下水,使地下水污染;废

5、渣直接排入河流、湖泊或海洋,能造成更大的水体污染。生活垃圾未经无害化处理就任意堆放,也已造成许多城市地下水污染。三、固体废物污染控制固体废物污染控制需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减少固体废物的排放,二是防止固体废物污染。在工业方面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积极推行清洁生产审核,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限期淘汰固体废物污染严重的落后生产工艺和设备。(2)采用清洁的资源和能源。(3)采用精料。(4)改进生产工艺,采用无废或少废技术和设备。(5)加强生产过程控制,提高管理水平和加强员工环保意识的培养。(6)提高产品质量和寿命。(7)发展循环利用工艺。(8)进行综合利用。(9)进行无害化处理与处置。城市生活垃圾

6、的产生与城市人口、燃料结构、生活水平等息息相关,其中人口是决定城市垃圾产量的主要因素。为有效控制生活垃圾的污染,可采取以下控制措施:(1)鼓励城市居民使用耐用环保物质资料,减少对假冒伪劣产品的使用。(2)加强宣传教育,积极推进城市垃圾分类收集制度。(3)改进城市燃料结构,提高城市的然气化率。(4)改进城市生活垃圾综合利用。(5)进行城市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处理与处置,通过焚烧处理、卫生填埋处置等无害化处理处置措施,减轻污染。一、固体废物管理1996 年 4 月 1 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确立了废物污染防治的“三化”原则和“全过程”管理原则。1、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三化”原

7、则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提出了“资源化” 、 “无害化”和“减量化”作为控制固体废物污染的技术政策,并确定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内以“无害化”为主。我国固体废物处理利用的发展趋势必然是“无害化”走向“资源化” , “资源化”是以“无害化”为前提的,“无害化”和“减量化”应以“资源化”为条件。(1)固体废物“减量化”是指通过实施适当的技术,一方面减少固体废物的排除量;另一方面减少固体废物容量。(2)固体废物“无害化”是指通过采用适当的工程技术对废物进行处理,时期对环境不产生污染,不致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3)固体废物的“资源化”是指从固体废物中回收有用的物质和能源,加快物质循环,创造经济价值的广泛

8、技术和方法。它包括物质回收,物质转换和能量转换。固体废物的“资源化”具有环境效益高、生产成本低、生产效率高、能耗低等特点。固体废物“资源化”应遵循的原则是:技术上可行,经济效益好,就地利用产品,不产生二次污染,符合国家相应产品的质量标注。二、 “全过程”管理原则经历了许多事故与教训之后,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对固体废物实行“源头”控制的重要性。由于固体废物本身往往是污染的“源头” ,故需对其产生收集运输综合利用处理贮存处置实行全过程管理。在每一环节都将其作为污染源进行源头控制。三、固体废物的管理制度1、分类管理:固体废物具有量多面广、成分复杂的特点,需对城市生活垃圾、工业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分别管理。

9、2、工业固体废物申报登记制度为了使环境保护部门掌握工业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的种类、产生量、流向以及对环境的影响等情况,进而进行有效的固体废物全过程管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要求实施工业固体废物申报制度。3、固体废物污染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及其防治设施的“三同时”制度。4、排污收费制度5、限期治理制度:为了解决重点污染源环境问题,对没有建设工业固体废物贮存或处理处置设施、场所或已建设施、场所不符合环境保护规定的企业和责任者,实施限期治理、限期建成或改造。6、进口废物审批制度7、危险废物行政待执行制度8、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制度9、危险废物转移报告单制度四、我国的固体废物管理标准1、分类

10、标准:主要包括国家危险废物名录 、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建设部颁布的城市垃圾产生源分类及垃圾排放以及进口废物环境保护控制标准(试行) 等。2、方法标准:主要包括固体废物样品采样、处理及分析方法的标准。如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测定方法 、 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浸出方法 、 工业固体废物采样制样技术规范 、 固体废物检测技术规范 、 生活垃圾分拣技术规范 、城市生活垃圾采样和物理分析方法 、 生活垃圾填埋场环境检测技术标准等。3、污染控制标准(1)废物处置标准(2)设施控制标准4、综合利用标准:为推进固体废物的“资源化” ,并避免在废物“资源化”过程中产生“二次”污染,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将制定一系列有关固体废

11、物综合利用的规范和标准。第二章 固体废物的收集、贮存及清运本章重点:1、城市垃圾的收集方式和运输方法,2、城市垃圾处理过程中中转站的设计,3、固体废物的几种常用的破碎方法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之前,往往需要对固体废物进行预处理,以使它的形状、大小、结构和性质等符合处理或处置的要求。固体废物的预处理技术主要包括:收运、压实、破碎等过程。第一节 城市生活垃圾的收集系统固废产生后,收集、运输、中转过程是固废处理的第一环节,是连接发生源与处置设施的重要环节。在我国,工业固废处理(收集、运输)的原则是“谁污染,谁治理” 。但城市生活垃圾,具有产量大、分布广、污染强等特点,在从其产生到处理处置的全过程管理中,

12、收集和运输的费用耗资最大,操作和管理过程也最复杂。故本章以城市垃圾的收集、运输和中转为例,讨论固废的收集和运输过程。 一、生活垃圾的收集、贮存及清运城市垃圾的收运过程包括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垃圾产生,垃圾发生源到垃圾桶或垃圾袋;第二阶段为搬运和贮存(简称运贮) ,是指垃圾产生者或环卫系统工人从垃圾产生源(垃圾桶)将垃圾运至贮存容器或集装点的运输过程;第三阶段 为收集与清除(简称清运) ,通常指垃圾的近距离运输。一般用清运车辆沿一定路线收集清除容器或其他贮存设施中的垃圾,并运至垃圾转运站的操作,有时也可就近直接送至垃圾处理厂或处置场;第四阶段 为转运与运输,特指垃圾的远途运输,即在转运站将垃圾转

13、载至大容量运输工具上,再运至远处的处理处置场。其中,第三、第四阶段均需应用最优化技术,以使垃圾车按优化的路线进行收集和将不同的垃圾源优化分配到不同的处置场或转运站,使收运成本最低。研究表明,垃圾收运费用占城市垃圾管理费的 6080%。如 1980年以来,美国每年平均用于环保投资的费用达 900亿美元,其中每年用于垃圾清运的费用超过 60亿美元;前联邦德国西部平均每年用于清运垃圾的费用达 40亿马克。因此,任何有关垃圾收运系统的优化均将产生极大的经济效益。垃圾收运效率和费用的高低取决于:清运操作方式;收运车辆数量、装载量及机械化装卸程度;收运次数、时间及劳动强度;收运路线。(一)垃圾产生源的清运

14、管理1、城市居民住宅区垃圾源清运管理(1)低层居民住宅区垃圾清运 由居民自行负责将产生的城市城市垃圾自备容器搬运至公共贮存容器、垃圾集装点或垃圾收集车内。由收集工人负责从家门口或后院搬运垃圾至集装点或收集车。(2)中高层居民住宅区垃圾清运 一些老式中层公寓或无垃圾通道的公寓楼房的垃圾搬运方式类似于低层住宅区。多数中高层公寓都设有垃圾通道,住户只需将垃圾搬运至通道投入口内,垃圾靠重力落入通道低层的垃圾间。粗大垃圾需由居民自行送入底层垃圾间或附近的垃圾集装点。这种方式需要注意避免垃圾通道内发生起拱、堵塞现象。2、商业区与企业单位垃圾搬运 商业区与单位垃圾一般由产生者自行负责,环境卫生管理部门进行监

15、督管理。当委托环卫部门收运时,各垃圾产生者使用的搬运容器应与环卫部门的收运车辆相配套,搬运地点和时间也应和环卫部门协商而定。3、城市公共场所垃圾清运配备专门的卫生工作人员(环卫工人) ,每天定点、定时地清扫、收集公共场所的垃圾。这一方式是维护城市公共场所环境卫生的主要方式。环卫部门应指派专门人员在城市街道、广场等公共场所百天值班,负责清理公共垃圾,同时在公共场所设置垃圾桶(箱)等垃圾临时收容器,以方便市民投放垃圾。(二)贮存管理 1、垃圾贮存方式贮存方式大致分为家庭贮存、单位贮存、公共贮存和转运贮存。家庭贮存,除少数城市如深圳、珠海等规定使用一次性塑料袋外,通常由家庭自备旧桶、箩筐、簸箕等。对

16、于单位贮存,则由产生者根据垃圾量及收集者的要求选择容器类型。公共贮存,根据习惯叫法,常见的有固定式砖砌垃圾箱、活动式带车轮的垃圾桶、铁制活底卫生箱、车厢式集装箱等。 转运站贮存,是为了适应城市垃圾收集及清运管理工作需要而设的垃圾暂时贮存,因此,在垃圾转运站必须设置专门贮存垃圾的大型贮存设施。2、垃圾贮存容器 (1)城市垃圾贮存容器的一般要求应具有一定的密封隔离性能,防止在容器存放、搬运当中产生垃圾外泄污染公共卫生。应具有足够的耐压强度,保证在垃圾投放和倾倒过程中,垃圾贮存容器不会破损。所用制作材料应与所装垃圾相容,不与垃圾进行反应而产生新的污染物。应耐腐蚀和难燃烧,满足垃圾类型多样性,防止火灾发生。应使用方便,美观耐用,造价适宜,便于机械化装车。(2)垃圾贮存容器类型1、容器式使用可移动的垃圾容器作为收集工具 ,钢制或塑料制 。要求:(1)收集点应靠近住宅区,便于居民使用,不影响市容,不妨碍交通,靠近垃圾清运车辆的收集路线,不过分增加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