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计划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22932164 上传时间:2017-11-28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80.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市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市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市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市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计划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市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计划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市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计划(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市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计划一、 “*”期间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回顾“*”期间,我市的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认真贯彻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经过全市人民的多年努力奋斗,有效控制了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人口出生进入低生育水平阶段。人口自然增长率连续多年保持在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期间,我市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各方面均取得新成就。(一)低生育水平保持稳定。 “*”期间,我市妇女生育水平始终保持在更替水平以下,总和生育率在 1.43 左右,自然增长率低于5,预计能够圆满完成“*”人口计划。(二)群众生育观念发生深刻变化。随着计

2、划生育基本国策的深入贯彻,新的婚育观念和生育文化正在形成,晚婚晚育、少生优生的观念已为群众所接受。我市政策生育率由*年的 87.61%提高到20*年 93.60%以上;多孩率由*年的 4.79%下降到 20*年的 1.16%。(三)计划生育综合治理局面正在形成。构建了以“一法三规”为主体,适应人口和计划生育发展要求的制度和法律体系框架。建立了人口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形成党政领导、部门指导、各方配合、群众参与的工作格局。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建立健全有效的计划生育行政管理、技术服务、群众工作“三位一体”的工作体系。利益导向工作全面展开,实施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和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小康工程,

3、使越来越多计划生育家庭得到更多- 2 -实惠。人民群众满意程度不断提高。(四)积极探索建立适应新形式要求的“依法管理、村(居)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的工作机制。下发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建立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新机制的意见 。决定用5 年的时间实现建立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新机制发展目标。(五)基层基础工作得到加强。计划生育服务网络得到巩固完善,技术人员素质明显提高,技术服务能力不断增强。截至 20*年末,全市 7 个县(市、区)建有县级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110个乡(镇)建有乡级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全市 735 名计划生育技术人员取得了计划生育技术人员合格证 。全市计生服务网络承

4、担了计划生育手术量的 90%以上。全市普遍开展了育龄妇女的生殖保健服务。计生干部队伍素质得到加强,村计生管理员基本实现了35 岁以下,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女性为主的要求。(六)计划生育事业费投入逐年提高。 “*”期间,为了切实解决经费投入问题,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将计划生育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予以保障。全市经费投入由*年人均 0.67 元提高到 20*年的 1.6 元(不含巩义总人口,若含巩义市总人口,人均为 1.4 元) 。二、 “*”人口与计划生育事业发展指导思想和战略目标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工作实践

5、,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的目标,坚持以人为本,推进制度创新,努力拓展工作领域,不断- 3 -丰富工作内涵。关注人口安全,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引导人口合理流动与分布,建立和完善“依法管理、村(居)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的新机制,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和人的全面发展。战略目标:到 20*年末,全市人口规模控制在 736.1 万人以内(不含机械增长) ,人口出生率低于 12.5,年均自然增长率低于6。出生人口素质明显提高,出生缺陷发生率降至 12以下,出生婴儿性别比趋于正常。建立以财政投入为主渠

6、道的人口和计划生育投入体制,确保免费计划生育服务项目经费的落实;建立健全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不断完善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提高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水平;加快信息化建设进程,形成依法管理、居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机制,确保人口与计划生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三、 “*”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的主要任务实现“*”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目标,任务艰巨,意义重大。要着力创新人口发展工作机制,加强人口的宏观调控和综合治理,继续保持低生育水平的稳定,重点解决部分人群健康和教育素质低下的问题,积极探索应对人口结构性矛盾的有效途径,加快人口城镇化进程,引导人口合理流动和自

7、由迁移,下大力气缓解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一)运用经济、政策等多种手段,切实稳定低生育水平- 4 -按照国家和省人口计生委的有关部署,建立长效工作机制、稳定低生育水平,是“*”期间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首要任务。坚持稳定现行生育政策。要认真落实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和河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及其配套法律法规。高度关注人口安全,从有利于提高人口素质,优化人口结构的角度出发,进一步完善地方性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规体系。加强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增强人均意识、大局意识和自觉实行计划生育的法律意识。建立健全利益导向机制。全面实施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对农村只有一个

8、子女或者两个女孩、年满 60 周岁的计划生育夫妇,按每人每年不低于 600 元的标准发放奖励扶助金,直至亡故。认真落实河南省人口与计生育条例规定的奖励优惠措施。进一步完善利益导向政策,整合各部门资源,明确、规范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的重点项目和政策措施。“*”期间将实施四项重点项目1、农村计划生育困难家庭救助制度。困难家庭对象人数救助标准资金(万元)备注独生子女死亡其父母年满 50 周岁不再生育和抱养子女家庭 66户每年补助 600 元直至其年满 60 周岁与奖励扶助制度接轨,享受奖励扶助金 4 市、县按 5:5 负担独生子女意外伤残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其父母年满 50 周岁不再生育和抱养子女家庭

9、103 户每年补助 1000 元直至其年满 60 周岁与奖- 5 -励扶助制度接轨,享受奖励扶助金。10.3 市、县按 5:5 负担合计(万元)14.3 市县两级负担市级财政负担 7.22、对农村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家庭 15-18 岁阶段父母实行奖励制度。据调查预测,我市农村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家庭,以后每年呈递增趋势(详见下表) 。内容年度人数备注年满 14 周岁农村领证家庭独生子女 20*566420*583020*5876从上表看,我市农村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家庭其子女年满 15-18 周岁的数量每年应在 6000 人左右(另:近两年各县(市)均实行了中招加分优惠政策,此阶段的

10、农村独生子女家庭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数量将有所增加) 。如果农村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延长发放至子女 18 周岁,每年每个年龄段的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为:72 万元。四个年龄段(15-18 周岁)年累计增发资金288 万元。市、县按 5:5 的比例负担,市财政负担 144 万元。3、实行“节育奖”制度。内容人数标准资金备注农村计生双女家庭,采取绝育措施对象30824 人每人每年奖励 120 元,直至其年满 60 周岁与奖励扶助制度接轨,享受奖励扶助金- 6 -370 万元市、县按 5:5 负担市级 185 万元合计(万元)370 万元市县二级负担市级财政负担185 万元上表所述三项共需资金 672

11、.4 万元;其中市级财政负担 336.2万元。4、农村领证独生子女家庭免除子女新型合作医疗个人参合费用。20*年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将在全市铺开。在开展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时,农村独生子女家庭的子女个人参合费用由市、县(市、区)财政负担。农村独生子女家庭参加了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以后,农村领证独生子女家庭子女患重大疾病在就医时将给予一定的补助。据不完全统计,截止 20*年 10 月我市农村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家庭共有 10*户,独生子女共计 10*余人,每人每年 10 元个人参合费用,共需 102 余万元。内容人数标准资金备注农村独生子女10*人每人每年 10 元102 万元市、县按 5:5 负担县级

12、 51 万元市级 51 万元- 7 -合计(万元)102 万元市县两级负担市级财政负担 51 万元注:上表所述四项共需资金 774.4 万元;其中市级财政负担387.2 万元。建立和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新机制。要在 20*年前基本建立起“依法管理、村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的人口计生工作运行新机制,基本实现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两个转变” ,所有的县(市、区)达到河南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新机制工作标准要求。市级要着重构建长效的工作运行机制、利益导向和社会保障机制以及财政投入机制。要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创新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进一步加强基层管理和

13、服务能力建设,巩固和完善依法管理、宣传教育、优质服务、队伍建设、考核评估监督等经常性工作机制,不断在领导决策机制、利益导向机制、经费投入机制、流动人口管理服务机制、政府和社会群团合作机制上取得新突破,带动整体工作水平的不断提高。(二)加强技术服务网络建设,提高服务水平新建*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宣传技术服务中心。为城市五区近 300万常住人口和 100 多万流动人口开展避孕节育“四术”服务和孕情监测;开展优生优育、新婚夫妇孕前知识的咨询、宣传服务;实施出生缺陷干预工程,开展唐氏综合症筛查等优生技术服务;开展以关注男性健康为核心的技术和心理治疗以及各县市技术力量难以开- 8 -展的不孕症诊治及人工辅助

14、授孕服务;对全市计划生育技术人员进行连续系统的技术业务培训。严格按照县、乡计划生育服务机构设置标准 、 计划生育技术服务项目评审基本标准的要求,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提高装备水平,改善服务条件,建立规范化、标准化的县乡技术服务体系。搞好村级服务室规范化建设。到 20*年,育龄群众人人享有优质生殖保健服务。进一步强化县、乡服务机构技术服务、宣传咨询、人员培训、药具发放“四位一体”的服务功能。对 2 个县站、20 个乡所进行扩建、改造,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提高装备水平和服务质量。大力加强县乡服务站制度建设,认真落实技术服务规范化管理的各项措施。增强依法执业和依法服务的意识。积极稳妥地推进县乡服务站人事管

15、理体制改革。提高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水平和技术服务机构的科学管理水平。继续开展创建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市、区)活动,积极稳妥地推进以长效避孕措施为主的避孕方法知情选择,维护育龄群众身心健康。每 2 年进行一次以生殖道感染为主的妇科病普查普治服务。规范开展不孕症筛查与诊治。到 20*年,县级计划生育服务机构具备常见遗传病和生殖道感染及导致出生缺陷的其他环境因素的筛查能力,免费开展婚前医学检查、围产期保健、产前诊断、遗传病咨询和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加强计划生育药具的管理发放工作。进一步健全发放网络,确保药具免费发放的渠道畅通。健全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手术并发症和事故报告制度,逐步建立避孕药具不良反应

16、监测制度(三)强化宣传教育工作,加大建设新型生育文化力度- 9 -构建新时期人口与计划生育宣传的系统框架,初步建立新型生育文化理论体系。定期开展人口计生宣传教育工作人员培训活动,制作高质量广播、电视节目,编发图文精品,开展人口和计划生育社会化宣传。全市 60以上的行政村要逐步建成集“宣传、学习、娱乐、健身、活动”为一体的人口文化大院,扶植培养一批民间文艺工作者,定期开展群众性的文化娱乐活动。以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和关爱女孩行动为载体,让关爱女孩成为一种文化。不断巩固广播、电视和党报等经常性的专题栏目,加大对内对外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人口新闻舆论宣传大环境。(四)加强法制建设,全面提高依法行政水平以维护群众合法权益、提高群众满意度为出发点,实现部门工作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大力提高依法行政水平。要严格执行七个不准的规定,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过错责任追究制,加大社会抚养费的征收力度。实行农村村级计划生育民主管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