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欠发达地区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22799975 上传时间:2017-11-2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9.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探索欠发达地区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探索欠发达地区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探索欠发达地区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探索欠发达地区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探索欠发达地区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探索欠发达地区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探索欠发达地区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把握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坚持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要求,从实际出发、多途推进,是欠发达地区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一、在加快科学发展中构建和谐社会。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滞后,加快科学发展的任务更为紧迫。忻州是全国 18 个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之一,既面临着脱贫致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历史任务,又面临着振兴县域经济、壮大公共财政的现实发展要求。为此,我们抢抓全国、全省加快科

2、学发展的机遇,确立又好又快跨越式发展战略,把加快科学发展放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构建和谐社会的突出位置,实施了“双百千亿”项目,推进产业协调发展,振兴县域经济。抓住省委、省政府扶持“两区”开发、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的历史机遇,着眼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突出抓好“双百千亿”项目,带动县域经济发展。20*年,全市 14 个县市区中有 8 个扶贫开发重点县财政收入过亿元。其中,4 个突破 3 亿元;财政总收入同比增长 2923;主要经济指标增幅位次进入全省前 3 名。二、在解决民生问题中构建和谐社会。欠发达地区基础设施落后,社会事业建设滞后,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教育、卫生、就业、社会保障、安全、稳

3、定等方面矛盾突出。因此,构建和谐社会,- 2 -必须更加关注民生,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我们着力解决人民群众上学难、上学贵的问题。认真落实国家“两免一补”政策,11 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的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除杂费,3286 万中小学生受惠。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新建、改扩建中小学 192 所,实现了无危房办学。创造条件向标准化办学迈进,建设城镇中小学标准操场 111 个。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补贴,稳定教师队伍。巩固发展中等职业学校,在教育均衡发展中保证城乡人民共享发展成果。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启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县 4 个,覆盖农业人口 7555 万

4、人,参合率达 8093。对 185 个乡镇卫生院、105 个社区保健站进行了规划认定,完成了 4 县 34 个乡镇卫生院的国债项目建设任务,完成了市县两级 14 个传染病区建设,设立 125 张济困病床和 250 支特需病床,组织市县两级医疗人员下乡巡回医疗,加强医院管理改革,整顿医药市场秩序,为人民提供了廉价优质的卫生服务。关注弱势困难群体,做好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全市城镇新增就业岗位33 万人,再就业 127 万人,安置下岗失业中“4050”就业困难人员 4879 人,分别完成任务的 109、122和 113。企业养老、失业、医疗、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完成全年任务的1001、1018、10

5、1和 41。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完成全年任务数的 202。农村 43 万人、城市 534 万人纳入最低生活保障。筹款 20*万元,解决了 175 万“五保户”的养老问题。三、在培育和谐文化中构建和谐社会。文化是凝聚力,是竞争- 3 -力。欠发达地区构建和谐社会,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主旋律,以提升地域文化为切入点,大力培育适应时代要求、体现先进文化方向,具有地域特色的和谐文化,为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思想指导、价值导向、道德标准和精神动力。我们立足忻州文化底蕴深厚、地域特色鲜明的基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提升“山水关城居文化”:提升以五台山为代表的坚定执著的“山文化” ,在

6、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更新观念中形成共识,引导干部群众不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坚定忻州又好又快跨越式发展的信心和决心;提升以黄河为代表的开放奔腾的“水文化” ,强化大开放、大引进、大发展的开放争先的时代理念;提升以雁门关为代表的爱国爱民“关文化” ,培育先富帮后富、实现共同富裕的和谐协作精神;提升以代县古城、秀容古城为代表的崇尚文明的“城文化” ,塑造共建共享的城市文明精神;提升以毛主席路居馆、徐帅故居为代表的艰苦奋斗的“居文化” ,弘扬自强不息、拼搏创新的时代精神。广大干部群众在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中,不断焕发了改革开放、和谐发展、创新争先的强大动力。以五台山为龙头的文化旅游业和“

7、五福忻州”大旅游强势发展,成为拉动忻州开放发展的潜力产业。四、在创优发展环境中构建和谐社会。加强党的建设,转变政府职能,转变干部作风,创优发展环境,建设政治文明,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途径。我们从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要求出发,统筹部署、全面推进。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提高党的执政- 4 -能力。抓住党委换届,坚持标准,坚持程序,尊重民意,加强指导,匡正用人风气,选拔一批德才兼备的干部走上领导岗位。加强“一把手”队伍培养建设,提高领导干部坚持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领导能力。全面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培训农村干部 23 万人。引深“三级联创”活动,提高党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加强制度建

8、设,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长效机制。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开展“创星树旗”活动,以党风好转促进社会风气进一步好转,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能。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减少审批事项,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加强行政效能建设,建设市县乡三级联动的行政效能运行机制,各级政府为基层服务、为群众服务、为投资者服务,正在成为自觉行动。转变干部作风,改善干群关系。各级干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务实从政、廉洁办事,把改变作风作为实现忻州和谐发展的重要举措。从干部真抓实干的作风转变中,群众看到了希望,增强了信心;政府提高了威信,增强了号召力;社会凝聚了人心,统一了意志。投资环境好、市场体制活、发展潜力大的开放型忻州,正日益成为新阶段中部崛起、山西跨越的投资宝地、发展热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